整合家校社三力促落实

2022-05-06 21:21冯少梅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4期
关键词:机构作业培训

冯少梅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那么,“双减”到底减什么?怎样减?

对此,枣阳市教学研究室组建三支小分队:第一小分队走进5所城区学校,全面了解学校应对“双减”工作采取的举措;第二小分队制发“‘双减背景下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通过线上、线下发放问卷850余份,走访学生及家长280余人次;第三小分队通过走访了解和实地考察,对现有的300余所培训机构进行盘点。三支小分队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对枣阳市“双减”工作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望闻问切”。

发现:实地调研,及时发现教育“怪象”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双减”政策出台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层面闻风而动,在做好“减法”的同时,做足“加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减得及时,加得主动。市教育局及时出台相关文件,以“五项管理”为切口,探索减负提质新路径,开展在职教师校外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学校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向家长宣传政策。

二是減得到位,加得丰富。市一实小推行“1+7”,通过“一减七加”,夯实“双减”举措,实现高效教学。市三实小开展读书建卡活动,为家长推荐书目清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市实验中学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落实“五育”并举,组织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到校外开展劳动实践。

三是减得精准,加得科学。市火车站学校实行作业审批制,开展快乐大课间。市二实小推行作业量化表,组织青年教师赛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开展“双减”背景下关于作业和试题的深度研究。

我们看到“双减”之后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听到多数家长支持点赞的声音,但也发现了几大“怪象”。

怪象一:让人“哭笑不得”的信访件。一所市直小学,前些日子遭家长投诉:学生每天上学太晚,八点到八点二十到校,家长八点要上班,没人送,部分家长就联合起来到教育局告状,要求孩子八点前入校。国家让孩子们睡觉,家长让孩子们早到,这让学校老师左右为难,该如何是好?

怪象二:学生作业“涛声依旧”。在对120名一、二年级学生的随机走访中,超过30%的学生反映在家还是要写作业。原来,少数学生白天在教室不能完成的作业只有晚上回去补,一些家长为提高孩子成绩,私下建群交流,为孩子另开“小灶”。一边是学校要求不留家庭作业,一边是家长自己给孩子补充作业……

怪象三:培训机构“悄然变身”。经调研,全市挂牌营业培训机构360所。在行政审批局办许可证的8所;在市场监管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的158所;在民政部门办非企业法人登记证的6所;在文旅局办理许可的2所;在人社部门登记备案的1所;无任何证照的竟有185所。“双减”实施后,许多机构从原来的纯学科类文化补习,摇身一变,变成素质教育培训基地,“华丽转身”……

怪象四:校外补习依然存在。调查问卷显示,25%的学生仍然参加校外培训,时间从周末调整到周一至周五晚上。

思考:寻找问题背后的原因

面对“双减”,有人欢喜有人忧。从学生的欢呼雀跃到家长的喜忧参半,从学校的积极响应到老师的左右为难,从培训机构最初的“无所适从”到现在的“见缝插针”,其背后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新中考、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冲击。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各占半壁江山,初中升学面临巨大压力。老师为保证教学效果,不敢少布置作业;家长为提升孩子成绩,要求多布置作业。作业负担实难减少。

原因二:家校合作不到位。有些家长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方法缺失,“双减”引发更多恐慌。家长想让孩子“上好学”的强烈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使校外补习成了家长的无奈之举。

原因三: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混乱。无证无照机构屡禁不止、鱼龙混杂。机构推波助澜,利用孩子和家长的焦虑虚假宣传,加重学生课外负担,加重家长经济负担,扰乱正常教育秩序。

原因四:学校教师缺编,人员配置不齐。课后服务人员和经费无法保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投入时间精力不足,服务类型缺乏。每周五天的课后服务,加重了教师负担,收托管费家长不乐意,不给报酬教师有怨言。

建议:把握“三驾马车”,打好组合拳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如同当今教育的“三驾马车”,只有统筹三方力量,联动打好组合拳,才能精准施策,真正落实“双减”。

开展精准教研,加强作业管理。在减少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上动脑子。精准教研,靶向施策,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让作业少一点、精一点。深入研究分层作业、分类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真正做到轻负高效。

深耕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在打造高效课堂上做文章。“双减”减负担,不减质量。深化课堂教学变革,鼓励教师为课堂教学“赋能增值”。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真正让学生手脑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做到“教学时间有保障,教学内容有针对,教学效果看得见”。

构建科学课程,赋能全面育人。在课程开设上下功夫。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严格按照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坚持“五育”并举,通过大力推进学校课程建设与改革,赋能全面育人,促进和谐发展。

落实课后服务,体现责任担当。在课后服务上想办法。坚持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每周5天,每天至少2小时),提高服务质量。强培训需求,保服务精细;强辅导质量,保服务精准;强课后安全,保服务精心。实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体现人文关怀。

倡导家校合作,加强家长指导。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线上线下家长课程、父母大讲堂等方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作业观,定期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辅导,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营造美好氛围,净化教育生态环境。新闻媒体部门开办家教专栏,制作专题节目,宣传科学育人理念,解读国家最新教育政策,努力破除“抢跑文化”等功利现象,不进行校外培训机构广告宣传,营造干净和谐的教育氛围。

加强联合执法,开展彻底的清理整顿。联合开展培训机构彻底的清理整顿。市场监管部门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压减,解决数量多、收费乱等问题。教育、文化部门加强对合法机构的质量提升,确保政策合规、教学合规。公安部门依法查处、取缔无证机构。

增加教育投入,优化城乡教师配置。加大政府对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在人、财、物上给予政策倾斜。招聘教师时,设置更多体音美劳等教师岗位。全面落实县管校聘,定期开展城乡教师交流,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弥补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

丰富社会资源,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青少年活动中心、汉城研学旅行基地、图书馆、新华书店等各类文化场所,要坚持公益性原则,增加开放时间,周末、寒暑假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为学生课后学习、参与社会实践提供场所。

加强党建联盟,探索社区志愿服务。引领社区组建家长指导中心和学生服务中心,通过“i襄阳”发布志愿活动,组织社区党员和广大志愿者,参加服务活动,为学生及家长提供志愿服务,解家长燃眉之急、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周小益

猜你喜欢
机构作业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作业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我想要自由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