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积极心理学提高中学生的逆商水平

2022-05-06 03:24吴戍鸥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1期
关键词:逆商积极心理学中学生

吴戍鸥

【摘要】小简(化名)是班上的一名女生,她成绩中等,敏感细腻,时常自我否认。父母家庭对她的期望,使她长久以来感受到很大压力。初一下学期医生评定为轻度抑郁。班主任运用积极心理学中的PERMA理论,通过与家长合作、发挥班级群体效应,帮助小简疏导不良情绪,引导她培养积极的思维模式,使她的逆商得到提高,从而形成良好人际关系,获得较好的幸福感。

【关键词】中学生;积极心理学;逆商;PERMA

一、案例概况

小简,14岁,初二学生,家中的长女。父亲是厨师,母亲经营商铺,家境殷实,父母对其期待很高,希望她能考上重点中学。前段时间,交往了半学期的男孩子提出分手。层层的压力下,她被诊断为抑郁症。

二、成因分析

(一)家庭影响。小简是家中长女,父母对其期待很高,希望她能考上重点中学。这给她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并且父亲性格暴躁,一言不合则骂骂咧咧,妈妈则偏心妹妹,原生的家庭环境令她在家里找不到温暖和爱意。

(二)环境影响。刚升上初一,初到陌生的学习环境,陌生的同学,而交往半学期的男孩提出分手,令她在陌生的环境中顿生“身陷孤岛”的感觉。

(三)心理原因。小简内心细腻且敏感,近期失戀令她感觉到周围的同学都在嘲笑她,以前的好朋友似乎对她若即若离,对她并没有表达出热情,甚至有点排斥,因此她内心很苦闷。

三、理论依据

逆商,是指人们在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拜托困境和超越困难时的能力。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而这也和拥有较高逆商的要求不谋而合。所谓幸福,它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里格曼在其著作《持续的幸福》中提出构建幸福的五个元素(PERMA):要有积极的情绪(Positive emotion),要投入(Engagement),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做的事要有意义(Meaning),要有成就感(Achievements)。

四、教育策略与辅导过程

针对小简的情况,教师通过观察和多方了解,弄清问题的根本:缺乏自我认识,缺乏社交能力,没有正确的人生追求。接着,教师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疏导,帮助小简重建信心。

(一)养成积极思维,把控人生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指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积极、正面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得健康、快乐和富有;而消极、不良的心态带给我们的只会是疾病、痛苦和贫穷。”在现代社会,情商的重要性已经超过智商,成为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关键因素,而逆商则正是情商高的一个表现。小简正是让消极的思想占了上风,让脆弱的心灵暂时“感冒了”——抑郁了。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如何使她养成积极思维,使她能把控她的人生,获得幸福感。

1.改变小简的消极语言

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提出,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情绪对消极情绪的“理想比例是3:1,这一比例才能确保幸福。因此,每次小简出现一些放弃的消极念头时,笔者都和她一起寻找更多积极的应对方式。如,小简失恋后,常常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在和她交谈时,笔者首先给她一个拥抱,让她平复心情,然后才一一列出她的很多优点,如,画画厉害、跳舞很棒、笑起来很好看……另外,小简成绩中上,但数学成绩较落后,每次的数学测验她都很苦恼,都说“我很蠢!”之类的话。所以,在课后笔者对她进行辅导,在她取得一点点成功时,及时表扬她:“这么难的题目,你都可以算出来,真厉害!”逐渐地,她面对数学题时不再放弃、回避,而是微笑着给自己鼓劲“我也可以的!”现在的小简几乎不再说消极语言了,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她倾向于用积极的想法,努力去克服困难,她从自卑无助变成了积极进取。

2.跟小简的家人沟通

和小简父母沟通后,笔者将小简对父母的评价和期待告知他们,也积极地和他们一起寻找帮助小简走出消极心理的方法——家人的爱、陪伴和支持。也和他们约定一些方法,如,对待两位女儿一视同仁,无论是物质上的满足还是言语上说法,都不应偏心。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小简也体会到爸爸妈妈对她的关爱和期待,解开了心结。现在小简已经不再服用药物了。

(二)改变行为,融洽关系

友谊对于任何年龄的人都很重要,良好的友谊能够使人心理健康。PERMA理论中的R指的是Relationships(人际关系)。如何改善小简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让她在集体中获得快乐呢?

笔者找小简身边的学生谈话,询问小简的行为,倾听她们对小简的评价——恋爱脑残、敏感。然后,笔者用同理心让她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启发她们换位思考:“是啊,小简恋爱脑残,可是爱一个人相当于欣赏一样美好的事物并没有错啊,敏感说明她心思缜密啊。她现在失恋了,换位思考一下,她现在不正是需要你们的友谊吗?”学生在“投诉”完并经过疏导之后,也都愿意接纳小简。

同学的包容只是缓兵之计,接着,笔者找小简谈话,告诉她,同学们理解她并且愿意帮助她改变。所以,很快她又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了,并且还加入了班里的墙报小组,班里的各项活动她都能在同学的“鼓动”下积极参与。渐渐地,她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幸福微笑。

(三)全情投入,活出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启迪、培养学生的生活感受力!”PERMA理论中的E是Engagement(投入),M是Meaning(意义),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如何让小简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当中,培养她积极的生活感受力呢?这令笔者想到了班级活动,因为有意义的班级活动是教育的艺术,它能带给学生无限的乐趣和影响着学生的一生。

针对小简的情况,笔者利用她的画画优点,让学生主动邀请她加入墙报小组。从此,几乎每一期墙报都留下小简的笔墨;利用她能歌善舞的优势,让她组织或设计国庆节、元旦等重大活动中的班会课、文艺舞蹈等;笔者还邀请小简和她的好朋友进行小组英语情景剧的表演……相同的任务,共同的责任,小简在班级活动中不但找回了自信,消除了悲观的情绪,还在全情投入的展示中,获得了归属感、幸福感,成为班级的主人。

五、辅导效果

经过一学年的疏导,小简从一个自卑、不善交际的女生变成了一个跟同学相处融洽、学习专注、成绩优异的快乐女生。她在日记中写道:“很多人知道我患有抑郁症后,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但我在您的教导下,在班里同学的帮助下,我重新找到新的人生动力和方向,我相信自己也是一个经受得了风雨的人。人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呢?”

六、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地认可、激励,患上“让心灵感冒的抑郁症”的学生尤其需要。一个人具有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他的逆商水平就越高。教育工作者巧用赏识教育,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增强情感交流渠道,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培养他们积极心理,帮助他们重建精神大厦;以“爱”多表扬、积极引导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从而改变他们消极孤立的行为,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蒂娜·瑞伊,露丝·麦康威尔.运用积极心理学提高学生成绩[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

[2]郑佩君.用爱灌溉,静待花开[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4):45-47.

[3]卡罗尔·德韦克.终身成长[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

[4]马丁·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逆商积极心理学中学生
攀登者:在别人撤退的地方前进
大学生逆商教育实施策略探析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愈挫愈勇话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