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

2022-05-06 01:07邓艳红
种子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病虫害

邓艳红

摘    要: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是目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领域,农业生产技术特别是高产品种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农作物产量,但我国的农业生态条件复杂、生态系统多样,频繁的水稻灾害问题长时间得不到有效解决,会对水稻种植产生不良影响,所以确保粮食安全、保证农产品的及时供给是需要加以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具体运用,希望能够在此基础之上提升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更好地推动水稻种植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6-010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453.11       文献标志码:B

1 防治水稻病虫害的重要意义

过去,科学技术不发达,很难抵抗病虫害,水稻种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且产量不佳。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為了解决温饱问题,在杂交水稻方面作出突出贡献,1975年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2014年明确指出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的基本原则,为作物健康生长提供了保障。

农作物质量提升需要从源头上进行管控,才能减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出现。有关农业专家明确提出,动植物的病虫害问题会极大地影响农产品质量,只有加强病虫害预防,才能提升农产品的质量[1]。我国很多地区都种植水稻,一直以来,病虫害会对农业生产产生较大影响,一旦出现了病虫害,种植户往往会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这不但影响了水稻的产量,还会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在作物中残留大量的农药,危害农产品的安全,危及人们的生命,而且还不利于粮食出口。绿色防控技术的运用能够提升农作物的品质,提高水稻的核心竞争力,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保障,保证生物多样性。所以,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方式的选择,对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减少污染具有关键性作用。

2 水稻病虫害的类型和防治手段

2.1 稻白叶枯病

稻白叶枯病是主要发生在水稻叶部的细菌病害,通常出现在水稻幼苗阶段。水稻叶片会出现枯萎和卷曲,这个阶段加强防御极为关键,稻白叶枯病经常出现在水稻幼苗阶段,不能频繁使用化学农药,需要以防御为主,辅之以药物。

水稻的幼苗阶段,需要做好灌溉,保持水稻田湿润。使用化肥时,更多是施加有机肥,适当加入一定量的N肥、P肥和K肥,减少药物过量使用,不科学、不合理地控制剂量,会对水稻造成较大伤害。要进一步提升水稻幼苗的抗病能力,尽量不要过早或是过迟施肥,要在合适的时间施肥,可以减少白叶枯病的出现,使水稻健康生长,确保水稻的产量。

2.2 纹枯病

如果在同一地块上长时间种植同一种农作物,农药残留问题会极大地危害种植地块。长期使用农药,土壤会越发贫瘠,之前的病残体都会残留在地块中。第二年种植水稻时,残留的病菌和水稻田混合之后,病菌会在幼苗叶子上依附。再加上春天的气候比较适合各类病菌生长,通过汲取幼苗的营养,在幼苗上繁殖。水稻出穗之前,会为害水稻的叶梢,等到出穗之后,开始朝着叶片和穗部位置扩散。水稻纹枯病的出现是受到温度变化、土地营养等因素的影响。

发生纹枯病,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预防。在水稻种植之前,需要清理干净地块中的农作物残留,减少病菌感染。需要科学控制水分,合理浇水,要对温度进行控制,特别是温度上升的情况下,要跟进幼苗生长情况,科学施加药物,抑制病菌生长。选择幼苗时,要尽可能选择抗病性能强的品种,综合土壤情况以及当地的气候选择水稻品种,种植地块通风效果良好,会明显降低病菌出现的概率。

2.3 稻瘟病

稻瘟病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一旦出现,会造成水稻产量锐减,可能减产四到五成,甚至整个地块有可能绝产。这种病害在全国很多地区都会发生,为害主要集中在叶部和节部,出现之后会有着不同程度减产,尤其是穗颈瘟和节瘟发生时间早,危害性较大,会出现白穗,最终导致绝产。

不同时期,稻瘟病会出现在水稻的不同部位,具体包括苗瘟和叶瘟等。苗瘟发生在三叶期之前,叶子会变成黄褐色,枯竭而亡;叶瘟在水稻的病害中属于慢性病,主要症状是在叶子边缘出现黄褐色,叶中央出现灰白色,并有黄晕,朝两边扩散,在感染体上出现,会呈现出暗绿色的圆形病斑,叶子也会逐渐变成褐色。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科学合理地浇水,还需要保证充足的肥料,尽量施加农家肥,不仅减少化学污染,还能够及时给土壤补充营养。

2.4 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

长时间降水,适宜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大量繁殖,情况严重时,会削减水稻产量。水稻孕穗阶段,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危害性比较大,会极大地影响水稻健康生长,需要预防水稻早期虫害,减少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对水稻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提升水稻的产量。

3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3.1 农业防控技术

选择和种植优良的抗病性能强的水稻品种能够从根源上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出现概率。比如虫害问题,在1980年就研制出了能够抵抗褐飞虱的杂交水稻品种,而且较短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使褐飞虱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彭红研究了豫南水稻病害发生规律,就病虫害的防治情况,针对性地对不同地块种植品种的选择进行指导,稻瘟病和纹枯病的多发地带,尽量种植冈优品种;稻曲病和白叶枯病比较常见的地块,尽量种植D优系列,并适当增加两优6号等抗病性能强的品种。调查研究表明,种植抗病性能强的品种,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出现。另外,如果能够做好病害稻草的处理等工作,还能够大幅减少病害和虫害的出现概率。

3.2 物理防控技术

3.2.1 无纺布育秧技术

无纺布育秧技术主要是指使用专用无纺布代替塑料农膜覆盖在苗床上,以保证苗床温度的一种实用性技术。这项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解决农膜覆盖过程中出现棚内温度变化大、很难有效把握通风联苗时间等问题,使一些不必要的生产操作步骤得以简化。最近几年,水稻无纺布育秧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一方面减少了灰飞虱的扩散,避免了叶枯病和矮缩病的传播,另一方面提升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成为水稻生长过程中的重要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在我国很多水稻种植地区都有着大范围推广和运用。

3.2.2 防虫网覆盖技术

与化学药物相比,防虫网覆盖技术属于绿色虫害防控技术的一种,可以将灰飞虱和稻象甲等害虫阻挡在防虫网之外。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在不使用任何化学药物的前提之下,覆盖防虫网对预防灰飞虱的效果能够达到97.8%。通过使用这种技术,能够避免飞虱的刺吸,使水稻病害的发生概率明显减少。此外,防虫网覆盖技术可以减少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的出现,从根本上提升水稻产量。

3.3 生物防控技术

3.3.1 选择适宜的生物药剂

生物农药的特点包括天然、低毒和无公害,在防治水稻病虫害时,使用生物农药,对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作用。将其和其他农业防治技术相结合,能够大幅提升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在防控水稻病虫害时,枯草芽孢杆菌和春雷霉素等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效果突出;藜芦碱预防稻飞虱效果明显;苏云金杆菌更多用在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中。

3.3.2 种养共作技术

种养共作技术主要是将种植和养殖联合起来,节省成本的投入,最终的收益比较高,属于双赢的生态农业技术。水稻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种养共作技术包括南方的稻鸭共作和北方的稻蟹共作两类。在水稻田中,养殖鸭或是河蟹,除了能够啃食稻田中的杂草、水草等,还能够消灭包括螟虫等害虫。鸭和螃蟹不断活动,还能够起到松土的效果,更好地促进水稻生长,粪便等排泄物可以作为肥料。稻田也可以成为鸭和河蟹的栖息地。调查研究显示,稻鸭共作技术能够至少减少稻田中10余种杂草,抑制幅度达到97%。连续3年养殖和谐的稻田,耕作层的土壤有机质提升了1倍。这不仅更好地促进了水稻生长,提升了水稻产量,而且从根本上确保了水稻的质量安全[2]。

3.3.3 性诱控技术

性诱控技术主要是通过人工合成的雌蛾性信息素诱杀田间同种求偶交配的雄蛾,切断田间雌蛾交配的机会,起到良好的防治害虫作用,这也是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的绿色防控技术[3]。现在,市场上的诱捕器包括干式和湿式两类。中科院动物所和宁波纽康生物技术公司研制的诱芯和诱捕器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应用效果比较好。翟宏伟的调查研究表明,中科院的水盆诱捕器在诱杀二化螟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如果能够结合其他的防治手段,效果更佳,短稳杆菌和性诱剂结合使用,防治效果达到90%;宁波公司的稻纵卷叶螟性诱剂在防治卷叶螟方面效果比较好,使用这种性诱剂的地区,卷叶螟的数量仅占0.56%,未使用这项技术的地区,卷叶螟的数量超过了10%。

3.4 诱虫植物种植技术

水稻螟虫比较喜欢在香根草上产卵,数据表明,每年的3月底到4月初,在水稻田附近种植一定量的香根草,可以让更多的水稻螟虫在其上聚集产卵,然后统一诱杀。一般情况下,种植香根草的面积应占稻田总面积的6%~10%。

3.5 天敌防虫技术

使用天敌防虫技术减少害虫数量也是重要的绿色防控技术。一方面,对原有的天敌包括蜘蛛和青蛙等要加以保护,另一方面,要释放水稻害虫的天敌赤眼蜂。赤眼蜂防治害虫的研究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就有,发展到最近几年已成为热点话题,取得了新的突破。调查研究显示,松毛虫赤眼蜂在18~26 ℃时对二化螟卵的寄生率最高;稻螟赤眼蜂在30~34 ℃时对二化螟卵的寄生率最高,但是在20~36 ℃时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能力更加稳定。另外,关于放蜂装置和方式,可以考虑在水田中安装放蜂装置,通过无人机等释放赤眼蜂等。

4 绿色防控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运用首先需要进行试点,通过实践的方式来验证绿色防控技术是否适宜。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要有条不紊地开展,不能急于看到最终的收益。在种植水稻时,需要建立起多样化的管理模式[4],地区不同,气候特点也不同,会受到外界的不同影响,所以需要联系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特点,进一步提升绿色防控技术。未来技术推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4.1 重视绿色防控技术

通过化学农药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在短时间内有突出效果,但是长期使用会出现较多问题。如环境污染、土壤肥力被破坏以及植株的抗药性等,所以需要对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加以重视。

最近几年,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都在积极摸索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式,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营造绿色环保环境,这势必会成为现代农业种植的目标。绿色防控技术的运用缓解了环境污染,保护了农业环境,使农药的使用量大幅减少,在低毒高效、增产增收方面有突出效果。

4.2 及时预防

水稻幼苗期需要及时预防病虫害。要想有效防治病虫害,需加强监测,对信息加以关注,积极推进病虫害的科学防治,加强水稻种植农户的技术指导,出现病虫害问题,不能第一时间就使用农药。在选择幼苗时,要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这样才能提升幼苗的存活率,此外,选择农药时,应尽量使用高效低毒的药物,做好技术指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组织专业化的培训。

4.3 诱杀害虫

要对苗床湿度进行控制,避免幼苗阶段病虫害的出现。一些虫害可以采取灯光诱杀的方式,实践表明,频振式杀虫灯对害虫的致死率比较高。稻鸭和稻蟹共作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出现,水稻种植后到抽穗期,就可以进行圈养,稻田给鸭子提供食物、遮阳等,改善其生活环境,而鸭子活动又能够帮助水稻松土、灭虫等,彼此之间是互惠互利的。使用杀虫剂消杀虫卵时,可以避免虫卵伤害到水稻幼苗,同时需要积极培育抗虫害性能强的品种,提升水稻的抗逆性。绿色防控技术的运用减少了病虫害对水稻的不良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也得到了根本保障。

4.4 做好病虫害宣传

目前在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需要推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积极组织技术培训,让农户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一旦发生了病虫害就能够采取科学手段防治。市场上,绿色水稻产量明显增加,也极大地促进了水稻行业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此外,农村地区也需要积极组织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培训班和指导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农户到先进的绿色防控示范基地进行参观,定期组织农户到临近的专业化防治基地观察演练,在农村定期进行宣传,通过现代化媒介和宣传资料让农户掌握绿色防控技术,了解绿色生产知识,更进一步促进水稻绿色生产的开展。通过加强水稻病虫害的宣传、做好技术培训等,能够加深农户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可,这样水稻出口和销售量会大幅增加,提升了农民收入,也更进一步地推动了經济的发展。

4.5 构建科学的引导机制

为了做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需要构建完善的引导机制,充分联系水稻种植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引导机制。结合水稻种植区的特点,构建绿色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基地[5]。从目前水稻种植的情况来看,绿色防控技术的主体是生产基地、农民合作社,未来工作的重点应在水稻种植质量以及安全性控制上,从根本上提升水稻产品附加值。

5 结束语

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仅能提升水稻产量和质量,而且能保证水稻的质量安全,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随着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有序开展,很多技术也开始不断推广。但想要高效和规模化地推进水稻高产、优质种植,还是需要不断地试验和摸索,未来有关部门需要在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上加大研究力度,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出现,从根本上提升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提升水稻种植户的收益,更进一步促进水稻种植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琳,罗月越,鲁秋荣,等.句容市2019年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J].农业装备技术,2020,46(6):34-35,37.

[2]王新,张建林,廖学群,等.适宜广东潮汕地区推广应用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21(9):261-264.

[3]管卫兵,刘凯,石伟,等.稻渔综合种养的科学范式[J].生态学报,2020,40(16):5451-5464.

[4]李永平.试论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相融合[J].中国植保导刊,2020,40(6):82-85.

[5]傅国海,吴远帆,曹如亮,等.湖南杂交晚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应用及效果[J].杂交水稻,2021,36(2):75-78.

猜你喜欢
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病虫害
豌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水稻种子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设施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套袋梨常见病害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