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集成的推广与分析

2022-05-06 01:07尹会强姚首辉刘军孙冰辉刘政春
种子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推广应用化肥水稻

尹会强 姚首辉 刘军 孙冰辉 刘政春

摘    要: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种植领域中一直备受关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使用过量,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水稻的品质受到影响,致使氮肥实际利用率下降,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化肥应用成为水稻种植所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因此,农业生产部门和相关种植人员应从技术与生产两个层面着手,全面推广减肥增效措施,节省水稻生产成本,并有效缓解水稻种植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推动水稻种植产业的绿色发展。基于此,阐述了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原理,论述了该项技術应用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技术集成与推广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6-0109-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施用总量和单位面积用量最高的国家之一,化学投入品过量引发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质量安全问题等多重危机,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成为水稻产业绿色转型与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

1 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原理

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减少化肥的实际使用量,水稻种植中,通常需要施用大量化肥,但过量使用也会带来土壤板结、盐碱化、生态环境污染和产品质量下降等方面的不良影响。二是水稻种植增效,在保证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应确保水稻的营养价值。虽然减少化肥的用量,但需要辅之以相关替代补充措施,保证土壤营养成分的供应充足,确保水稻可以正常生长[1]。

2 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要点探析

2.1 使用多元复合肥

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是实现减肥增效目标的重要措施。基于此,可以在水稻实际种植过程中施加多元复合肥。例如,湛蓝复合肥(26-12-12)主要是根据水稻种植中的实际需求和相应规律,对N、P、K几种元素的配比进行调节,并向其中添加Zn和Si等相关微量元素。也可以向其中加入硝化抑制剂,这样能够减少化肥失效情况出现的概率,确保化肥可以较长时间内稳定在比较理想的水平。把多元复合肥当作水稻的基肥,能够有效加强水稻的抗旱性、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可以减少用肥量,同时提高水稻种植的质量和产量[2]。具体生产中,肥料的使用量通常保持在40~50 kg/667 m2,同普通化肥相比,这种复合肥的使用量显然更小,肥料供应效果更好,充分发挥水稻化肥减量增效的作用。

2.2 引入“五减”技术

第一,精准施肥减量技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配比出符合当地实际,科学、合理地涵盖N、P、K和必需微量元素的配方肥料,确保水稻种植用肥总量得到有效管控。在水稻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开展中,应大力推广和应用该项技术。第二,肥料品种替代减量技术。首先,采用有机肥取代部分化肥。水稻种植中,综合考虑有机肥肥源、使用成本和使用效果,对有机肥和化肥的施用比例进行调整与优化,尽量增加有机肥的实际施用量,确保水稻种植区内土壤中各种有机物的含量得到明显提高,增强土壤肥、水缓冲效果,提高土壤的保肥和保水能力[3]。其次,用新型肥料取代传统肥料。将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等新型肥料应用于水稻种植中,取代各种传统肥料。第三,智能配肥和机械施肥减量技术。首先,智能化配肥技术。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创建智能化配肥线上服务平台,专业团队检测、收集水稻种植和肥料实际需求的情况,应用相关智能技术,为水稻种植户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肥料施用计划、配方设计和肥料[4]。其次,机械施肥减量技术。加大机械化施肥的推广力度,通过精准施肥,节省化肥的实际应用量,提高化肥的实际利用率。第四,水肥一体化减量技术。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实施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第五,轮作休耕减量技术。大力推广应用稻麦轮作的种植模式,同时将相关季节性休耕措施引入其中,采用轮作换茬种植方式,在冬季时节施加有机肥,加强土壤肥力。

2.3 创建技术集成模式

首先,推行“有机肥+N”模式。将有机肥取代部分化肥的工作内容作为重点,应积极落实“有机肥+配方肥+秸秆还田”的集成化肥料施加模式,确保耕地营养含量明显加大,减少肥料的总体施用量。其次,推行“三替一减”模式。这种模式指的是使用有机肥取代化肥,使用新型化肥取代传统化肥,使用机械施肥取代人工施肥,尽量减少肥料的实际施加次数。水稻种植的过程中,采用一次性施肥、“一次基肥+一次追肥”和“一次基肥+两次追肥”等肥料施加模式。再次,推行“有机肥+沼液”。可以建设多个畜禽无害化集中化处理站,确保对于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可以延伸至各个养殖户,所生产的有机肥与沼液都进行还田处理,用有机肥和沼液替代化肥,不但可以保证水稻质量和产量,而且可以令原本盐碱地的土壤理化指标得到一定优化[5]。

3 水稻化肥减量增效相关技术措施

3.1 重视绿肥的使用

绿肥是土壤中翻压的绿色植物,有助于水稻生长。经过翻压的绿肥,会具有相应的腐解矿化作用,可以释放营养物质,对水稻的生长十分有益。采用绿肥还田的方式,土壤中相关有机质的实际含量会显著上升。与此同时,连续性针对绿肥实施翻压处理,能够有效缓解土壤墒情,使土壤产生较强的团聚结构稳定性,显著提高土壤中各种真菌、细菌的总量[6]。南县应在资金方面给予水稻种植一定的扶持,颁布相关政策,通过集中化采购的模式实施绿肥种子统一购入并发放至种植人员手中,确保绿肥的实际使用量能够大幅提高,给予种植户相应鼓励,让其在实际种植中大力应用绿肥,为水稻正常生长提供保障。

3.2 侧深施肥技术

侧深施肥技术是对专用肥料、配套农艺和新型农机进行整合,是肥料施加技术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具体做法:在水稻执行机械插秧的过程中,将N、P、K元素合理配比的颗粒状肥料定量和定位,且较为均匀地施加在苗侧3~5 cm处,肥料施加的深度应控制在4~5 cm,使肥料在土壤中的分解速度减慢,延长化肥的实际效果,从而有效提高肥料的实际运用率。利用这一项技术,可以确保耕地工作开展中插秧和肥料一体化实现,实现肥料的精准施加。同以前所采用的肥料施加方法相比,省肥率在20%~30%。

3.3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有关技术工作人员应对本地水稻肥料实际需求规律进行参照,根据区域范围中土壤实际营养成分含量的相应情况和水稻种植目标的相应产量,全范围确保该项技术的顺利实施。实际使用中,应对N肥的使用量加以稳定,加大P肥的使用量,并适量补充K肥,同时这一过程中需要辅之以相应量的微肥,确保水稻种植土壤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平衡性。在肥料施加中,应对N、P、K几种元素的施加量进行控制,使其保持在较为合理的范围中,在确保水稻产量的前提下尽量缩减化肥的实际使用量,从而确保肥料实际利用率得到提升,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节省水稻种植的成本投入,提高经济效益。另外,农业相关技术部门在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施肥建议卡、农情信息等多种方式给农户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开展测土配方工作,给予种植户相应的引导,让其做到精准施肥,有效规避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农业相关部门需要结合测土配方所取得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施肥配方,并保持同肥料生产企业之间较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可以提供更加符合南县土壤特点的专用肥料。

3.4 技术集成

全方位强化高产优质水稻相关品种的研究工作,完成水稻的收获工作以后,冬季时节种植油菜等农作物,确保土壤状况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化肥的实际使用量。

3.5 提高水稻种植田肥力

首先,改善土壤的酸性状况,提高耕地的性能。结合测土配方的相应检验成果,尤其是针对pH值不足5.5的稻田,或是土壤酸化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在水稻生产中可以加入适量石灰,但应对其使用量加以控制,保持为50 kg/667 m2,稻苗移栽前1个月应施加石灰,同时辅之以翻耕操作。其次,增加有机肥料施加量的前提下,适量施加微肥,例如菌肥和生物有机肥等。

4 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集成与推广

4.1 行政推广

创建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行动小组,确立总体目标,细化人员责任,采用行政推广的手段加强区域范围内技术的實际推广应用度,确保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可以获取的相应效果得以加强。进行定期考核,并定期组织区域范围中耕地质量保护技术和管理工作会议,确保水稻化肥减量增效、农业环境保护等多项工作能够一同完成规划与落实。创新金融支农方式,并结合发放经济补贴、设置基金和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深化区域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资本相互间的合作关系,从而取得更加良好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成效。

4.2 创新驱动

创建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农业技术服务团队,或是第三方服务机构介入,实施肥料统一供应、统一配置和统一施加,大力引导各种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水稻肥料减量增效工作。这一过程中,借助对于金融支农方式的创新,结合基金设置、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深化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资本相互间的合作关系,确保各方社会力量可以对水稻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开展予以高度关注,从而取得更加良好的推广应用成效。

4.3 积极推广种养循环模式

对于中小型规模化养殖场而言,应积极推广畜禽粪便堆腐还田模式,给予养殖主体相应引导,完善配套的畜禽粪便腐熟发酵和相关无害化处理设施,种植大户与专业合作社之间展开合作,采用政府购入社会化服务,或是政府支持农业生产者购入社会化服务等多种方式,对畜禽粪污进行储存、运输和处理,科学应用全产业链发展的有效模式,实现畜禽粪便到肥料的转化,就近就地堆腐还田。给予农业生产者相应的鼓励,促使其施加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并指导农户和合作社在菜地和果园等合适的位置修建堆沤池,政府部门应给予肥料施加规模较大且成效较好的农户适当奖励或是补贴。

4.4 创新新型服务机制

采取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及政府进行服务购买的模式,促进合作社和农业种植大户发展,使其起到相应的带头作用,并为广大水稻种植户带来相应的农业服务。积极向种植户传达因地制宜的观念,针对南县土壤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配方施肥推广模式、个性化服务模式等,以保证各种类型服务模式推进工作高效实施,使化肥减量增效和精准施肥工作高效开展。

4.5 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

创新肥料的施加方案,加快肥料各相关研究成果的应用[7]。首先,延伸测土配方的具体运用范围。巩固基础性工作,做好测土配方的相关研究工作,加强在水果、蔬菜产业和设施农业中的运用,确保测土配方体系的全面覆盖。其次,确保和农企之间的有效对接。针对肥料生产企业与供应商而言,应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测土配方的研究中,加强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完善水稻种植产业,应借助有关平台,提供相关信息共享服务,同时进行测土配方宣传,提升测土配方技术的实际运用率。

4.6 绿肥生产与秸秆还田

首先,绿肥是化肥减肥增效工作实施中的重要产品,水稻种植中应使用自然生草、绿肥对稻田进行覆盖,有效规避水土流失情况的发生,并减少氮肥的使用量。其次,农作物秸秆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性能,采用秸秆还田的处理措施,严禁在农田中焚烧秸秆,做好相关资源的还田工作。

4.7 优化肥料施用结构

首先,推广应用配方肥。农业相关部门应强化同农企之间的合作,确保生产对接的有效实现,结合肥料配方、水稻生长周期和基肥用量等情况,针对现存的施肥配方进行调节。其次,碱性肥料的推广应用。针对酸性土壤来讲,应选取硝基复合肥和硝酸钾复合肥等相关碱性肥料,减少硫酸铵、氯化铵等肥料的使用量,大力推广硝铵、尿素等肥料。针对酸性土壤,应加入一定量的石灰,可以有效规避土壤酸化情况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土壤所具有的肥力。再次,推广应用水溶性肥料。可以选取农作物吸收较快、各种营养成分利用率较高且具有较强水溶性的肥料,应用根施肥与叶面肥相结合的肥料施加方案,保证肥料的施加量具有适用性。最后,推广应用土壤调理剂。选取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试点基地建设与修复,同时进行土壤调理剂的示范,如此不但可以确保水稻增产的有效实现,同时可以明显提高稻田的持续生产能力[8]。

5 结束语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促进农业良好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水稻是农业生产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农作物,大力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可以促进水稻种植业良好发展,优化水稻种植环境,缩减水稻种植生产的成本投入,这是今后水稻种植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有关农业技术部门和种植人员应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合理应用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降低化肥的实际使用量,提高化肥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夏同勇.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施用技术试验分析与探讨[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7):108.

[2]付浩然,李婷玉,曹寒冰,等.我国化肥减量增效的驱动因素探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0,26(3):561-580.

[3]谢慧敏. 化肥减量与部分替代对水稻生长与养分利用的影响[D].南宁:广西大学,2021.

[4]肖阳. 农业绿色发展背景下我国化肥减量增效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5]刘思超,唐利忠,李超,等.不同混作方式绿肥替代部分基施化学氮肥对双季稻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8,33(5):218-225.

[6]钟菊新,唐红琴,李忠义,等.绿肥配施化肥对岩溶区水稻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1,27(10):1746-1756.

[7]汪源,许轲,赵晨,等.淮北地区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探讨[J].中国稻米,2021,27(5):121-125.

[8]康洪灿,李国生,钏兴宽,等.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施用技术试验初探[J].中国稻米,2017,23(4):176-179.

猜你喜欢
推广应用化肥水稻
泰国批准化肥涨价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基层烟站信息化防雷系统的应用与管护
创新方法在推广应用中的“有”与“能”
关于推进PPP推广应用问题探讨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
史上最难的绕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