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改造光衰消减
——以云南普朗铜矿为例

2022-05-06 08:46杨超韩咏梅杨涛
科学与信息化 2022年8期
关键词:控制站接入点机柜

杨超 韩咏梅 杨涛

1.昆明维恒升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105;2.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 香格里拉 674400

引言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普朗铜矿,一直秉承绿色、环保、数字化矿山的建设理念,对矿区的给排水系统提出智能化集中控制的要求。普朗铜矿生活水来自孙诺永河,雨季水质较差,全矿饮用水安全存在安全隐患。给排水系统较为分散,给水净化站、生活污水处理站远离矿区需人员值班,回水处理及加压泵房、锅炉房也需要现场值班人员。为了实现无人值守,改善作业环境,降低饮用水安全风险、消除选矿工艺流程的回水加压系统的安全隐患,实施水质在线监测及给排水自动化改造,实现调度中心远程在线集中监控,实现矿区给排水自动化远程控制,无人值守,长期稳定运行。

1 自动化网络系统

1.1 网络系统的构建

现场有生活给排水水处理工艺流程,水质在线监测,给水净化站、回水处理及加压泵房、供暖锅炉房、生活污水处理站四个作业点。实现给排水PLC控制站与DCS系统通信,最终集成到调度中心,实现自动化控制、远程监视与控制。

根据现场设备分部情况,结合各工段工艺流程运行原理和其间的相互联系,新建6套PLC控制站,结合原有的PLC控制站,分别监控给排水系统区域内的设备。现场PLC控制站施工、调试完成后,与矿区原霍尼韦尔DCS系统的连接、通信、融合。

分析原DCS系统的网络架构,确定了新建PLC控制站融入原DCS系统的接入点,根据各接入点的现场情况,制定了不同的通信融入方案,确保新老系统成为一个整体,长期稳定运行。

图1 自控系统网络结构图

1.2 PLC对DCS的接入点

根据现场情况,依据工艺特点,本着就近原则,确定了4个PLC汇集接入点,1个DCS系统汇总接入点。

1.2.1 ①号给取水、给水净化接入点。生活水坝控制站PLC1,生产水坝控制站PLC2,新增次氯酸钠控制站STC,原次氯酸钠控制站PLC3-1,全部接入PLC3,PLC3作为生活水取水处理区域的汇集点,与给水净化站DCS站通信。

1.2.2 ②号回水加压泵房接入点。回水处理及回水加压泵房PLC4,接入回水加压泵DCS站。

1.2.3 ③号锅炉房接入点。原锅炉自带的PLC5-1,2,3, 3套PLC接入锅炉房控制站PLC5,接入磨浮车间DCS站。

1.2.4 ④号污水处理站接入点。原污水处理设备自带PLC7控制站,接入污水处理控制站PLC6,通过备用光纤,经职工食堂机房、调度中心机房,接入磨浮车间DCS站。

1.2.5 DCS汇总接入点。前述的4个PLC汇集接入点,最终汇总连接到磨浮车间DCS站,磨浮车间DCS作为控制副中心,接入调度中心DCS系统,对给排水系统进行实时远程监控。

2 光衰问题和消减方案

2.1 光衰问题分析

做自控系统综合调试时,发现污水处理PLC6、PLC7控制站与DCS系统间的数据传输不稳定。在调度中心DCS上位机界面观察,污水处理系统的数据时有时无,控制指令不能及时传达,严重时通信中断。在磨浮车间DCS上位机界面检查,情况相同。

前期做污水处理自控系统分部调试,状态良好,PLC现场触摸屏操控正常,初步判断,④号污水处理站PLC6接入点及后续的网络连接出现问题,导致通信故障。

2.1.1 通信故障分析。分析光纤连通路径,原光纤回路使用原用1芯A,为原DCS系统通信回路,通信稳定。

重点检查新光纤回路:从磨浮车间DCS机柜到污水处理站PLC6机柜,接入点为④号,选用原单模光纤的备用芯(光纤B);磨浮车间DCS机柜中,跨机柜尾纤4根15m跳线,通过4km的单模光纤(光纤B)连接到调度中心网络机柜,跨机柜尾纤3根3m跳线,通过1km的单模光纤(光纤B)连接到职工食堂网络机柜,跨机柜尾纤3根3m跳线,通过0.8km的单模光纤(光纤B)连接到污水处理站PLC6机柜。光纤线路长,机柜间尾纤跳线多,光纤熔接点多,施工处理不当,设备选型不当,都将影响到网络通信稳定性、连续性。

图2 污水处理站PLC6到磨浮车间DCS光纤路线图

2.1.2 光衰问题发现。检查通信光纤(光纤B)回路的连通情况。采用最直接、简单的办法,用红光笔检查光纤的通断情况。

把红光笔发射端口对准磨浮车间DCS机柜尾纤盘端口,打开开关后红光发射,在污水处理站尾纤盘对应端口,目测检验,红光强度极弱,基本无光。

再分段检查,从磨浮车间DCS机柜到调度中心网络机柜,对应尾纤端口,红光较强;从调度中心网络机到职工食堂网络机柜,对应尾纤端口,红光较强;从职工食堂网络机柜到污水处理站PLC6机柜,对应尾纤端口,红光很弱,初步怀疑是光衰问题。

2.1.3 光衰问题分析。查找关于光衰发生的原理分析和光衰消除处置的相关资料。首先要知道影响光纤衰减的因素,才能对症下药[1]。

2.1.3.1 造成光纤衰减的主要因素有:弯曲:光纤弯曲时部分光纤内的光会因散射而损失掉,造成损耗。挤压:光纤受到挤压时产生微小的弯曲而造成的损耗。杂质:光纤内杂质吸收和散射在光纤中传播的光,造成的损失。不均匀:光纤材料的折射率不均匀造成的损耗。对接:光纤对接时产生的损耗,如:不同轴,端面与轴心不垂直,端面不平,对接心径不匹配和熔接质量差等。

2.1.3.2 确定光衰数据和重点问题部位。用光功率计检查测量光衰情况,调整光功率计波长为1310nm,逐段检查单模光纤光衰数据。一般来说,光纤允许的损耗最大值是-40dB,但要达到稳定的效果,光的损耗不能大于-25dB,这是光终端设备正常、稳定运行的临界值。

从磨浮车间DCS机柜尾纤端口,到调度中心网络机柜对应尾纤端口,光衰值为-18dB,本段合格。

从调度中心网络机柜尾纤端口,到职工食堂网络机柜对应尾纤端口,光衰值为-21dB,本段合格。

从职工食堂网络机柜尾纤端口,到污水处理站PLC6对应尾纤端口,光衰为-35dB,光衰比较严重。

根据测量结果,现场分析问题出现的重点部位和原因:①职工食堂网络机柜和污水处理站PLC6之间,尾纤接头可能熔接不好,尾纤接头可能有松动。②各光纤传输段均有光衰,累计光衰值很大,导致最终光接收端污水处理站PLC6柜内对应尾纤端口几乎无光,需处理好光传输的各段导致光衰的问题。

3.2 光衰消减方案

通过反复试验,考虑光纤质量较好,结合现场情况,排除光纤衰减主要因素中的光纤本征、杂质、不均匀的影响,着手从光纤弯曲、挤压、对接等方面解决光衰问题,同时更换合适设备,增加光传导强度[2]。

3.2.1 磨浮车间DCS机柜与污水处理站机柜增加一对光电收发器,增加光传输的收发强度。

3.2.2 从职工食堂机柜到污水处理站PLC6,更换24芯光纤中的备用芯。

3.2.3 重做职工食堂网络机柜和污水处理站机柜内尾纤熔接,固定尾纤接头;固定其他各段尾纤接头。

最后用光功率计检查测量光衰情况,光纤全线段测量,磨浮车间DCS机柜与污水处理PLC站机柜间光衰减数值为-19dB合格,通信正常、稳定[3]。

图3 光衰问题及消减方案图

4 结束语

经过艰苦的努力,光衰问题得以解决,污水处理PLC6控制站与磨浮车间DCS系统之间通信,实现了数据传输稳定,通信良好。新增自控系统融入原控制DCS系统,矿区的控制系统成为一个整体,稳定运行,给排水系统自动化改造工程顺利完成。本次成功改造,降低了1200人生活饮用水安全风险,减少现场值班人员,提高了普朗铜矿自动化程度,为实现绿色、环保、数字化矿山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控制站接入点机柜
模糊聚类下的接入点选择匹配定位算法
浅谈火电厂DCS 系统的接地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通信机柜地震易损性分析
一种计算机联锁机柜工程图纸的自动化生成方法
DCS系统在机井控制中的应用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 曾作为法国在长江上游的控制站
基于无线通信的信号系统AP接入点改造方案
ECS-100系统控制站硬件配置及使用
一种机柜装舱通用工装的设计
美国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的改进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