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型学徒成长记

2022-05-07 15:58尹晓宇
党员文摘 2022年9期
关键词:杨森王东图纸

尹晓宇

“刺刺刺……”火花四溅。站在操作台前,王东时而对着电子图纸核对参数,时而拿起工具敲敲打打,时而熟练地操控机器面板进行电焊。不一会儿,一块方方正正的生产模具已有些模样。会看图纸,会算参数,还玩得转智能化设备,40多岁的王东如今在新岗位上干得得心应手。

当了20多年模具工的王东,前几年应聘来到江苏骏伟精密部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刚转岗时的力不从心,到如今能够独立顶岗工作,王东说多亏了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通过培训,我拿到了中级模具工证书,成为持证职工,对未来更有信心了”。

在江苏苏州,截至2021年底,已有200多家企业像骏伟精密部件公司一样组织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帮助1万多人提升了职业技能,更好地实现稳定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2015年7月,为创新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江苏等12个省(区、市)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

2021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的指导意见》,提出面向企业全面推行新型学徒制培训,力争使企业技能岗位新入职员工都有机会接受高质量岗前职业技能培训;力争使企业技能岗位转岗员工都有机会接受转岗转业就业储备性技能培训,达到“转岗即能顶岗”。

补齐短板

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满足人岗匹配和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发展需要,适应产业变革、技术变革、组织变革和企业技术创新需求

20世纪90年代末,王东从湖北一家技校毕业后,一直从事模具生产加工。前几年,他应聘到骏伟精密部件公司工作。不同于之前工作过的工厂,这里的模具生产车间拥有先进的机器设备,要求工人一岗多能:不仅要会照着图纸做模具,还要会使用绘图软件,能操控智能化设备。

初到新岗位,王东有些力不从心:“那时我是照着图纸做工,如果遇到参数缺失,手上的工作就得停下来。有时按图纸做出了零件,组装时却怎么也装不起来,请来设计部门的同事一看,才发现是设计参数出了问题。”

不止王东,不少新入职和转岗的员工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原因在于不少工人不懂拆装模具的原理,欠缺基础理论。”骏伟精密部件公司工模车间高级主管刘剑波说,随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在的模具工种教学涉及好几门课程,而传统“师带徒”的教学方式效果有限。

而在高端的智能化工厂,需要高水平的“师带徒”。2015年7月,杨森大专毕业后来到亿迈齿轮(太仓)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做生产线技术员。几年下来,他可以娴熟地同时操控五六台机器,但应付不了突发状况。“如果机器出现故障报警,我的处理方式就是关机重启,一旦这招不管用,就束手无策了。”杨森说。

2020年底,按照企业制定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公司计划培养杨森转岗做智能化车间工程师。相比技术员,这一岗位对技能要求更高:不仅要熟练使用机器,还能在非标准化环境下维修、调试甚至改造设备。杨森也想向“老师傅”求教,但胜任这一岗位的基本技能,很难单独靠哪一位“老师傅”就能教好,“要学习全新的电气工程方面的知识,还要补习不断迭代的编程软件操作”。

“从技术员到工程师,人才的培养成长需要自身知识储备的升级迭代。同时,随着企业内部协同化程度不断提高,也对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亿迈齿轮(太仓)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蔡宇说。

量身定制

聚焦生产一线需求,引入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设置课程

2020年底,包括杨森在内,亿迈齿轮(太仓)公司10名员工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企业新型學徒制培训。数字电路课程、特定绘图软件使用、机器调试的相关算法编程等,是他们学习的主要课程。

新型学徒制是在传统的企业“师带徒”这一模式基础上,引入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协同开展培训。为设置好课程,亿迈齿轮(太仓)公司学徒中心经理马介宏做了不少调研。调研后发现,杨森等员工参加工作前在学校里学的是通用绘图软件,但企业普遍使用的则是其他特定软件,需要弥补数字电路方面的知识储备空白;机器调试的算法编程,相关知识应用已经迭代,也需要跟进教学。

在骏伟精密部件公司,刘剑波也提出了培训诉求:补上模具设计与智能制造方面的基础理论以及绘图软件使用等方面内容。据此,负责培训的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工程中心讲师许红伍精心设计了课程。

“为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设置的课程与在校生差别较大。”许红伍说。在基础理论教学上,参照中级模具工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许红伍还专门设计了产品成型工艺、模具图纸识读、模具装配与调试等课程,基本涵盖了企业一线员工在模具制造与产品生产中所需的理论知识。

校企联动

工学交替、双师培养,“车间+教室”互动教学,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培训过程中,杨森由学校和企业“双导师”联合培养

周末安排理论课,从基本的电路知识到元器件的组装,再到电气柜的常规检修,共有30个课时。每周上完理论课,杨森的企业导师、亿迈齿轮(太仓)公司工艺工程师刘成华都会利用工作日间隙安排相应的实践课程。

“传统的‘师带徒效果受限,全脱产培训又影响企业生产。为兼顾员工培训与企业发展需求,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坚持‘工学交替,实行‘双导师制。”在校理论课一般安排在周末,实践课则由企业选派技术骨干作为企业导师,教授内容紧贴企业工作实际,采取弹性学制,实行学分制管理,鼓励学员利用业余时间分阶段完成学业。

在骏伟精密部件公司,刘剑波作为王东的企业导师,与在校导师许红伍配合默契:每周理论课后,许红伍都会同刘剑波联系,交流当期的理论课授课内容,刘剑波则紧扣基础理论,讲解实践课程。

参与培训的职校教师也有收获。为何骏伟精密部件公司生产加工的模具打磨得特别光亮?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到一种特有的抛光技术方法,许红伍把这种方法带到在校生的教学中,并指导学生在省里组织的一次技能比赛中获得二等奖。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控制工程中心讲师陈友广了解到一些企业车间普遍使用学校教学中很少用到的特定绘图软件,便向学校提出课程调整建议,2021年9月,这一绘图软件的应用正式写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

严考实督

开展“实践+理论”结业考核,加强培训质量评估监管,建立健全培训激励机制

一年至两年的培训期满后,企业新型学徒经过怎样的鉴定考核才能“出师”?

架上摄像机,杨森来到公司车间一角的操作台前,打开绘图软件,操控机器设备,手上摆弄着各种工具。他不时低头核算设备运行参数,查阅相关操作指南。

考核既看结果,也重过程。杨森要综合运用电气工程、机械制造等不同学科知识,在限定期限内做出产品。每晚工作结束,他都会把工具、零件分门别类放好,同时做好场地清洁、安全检查。“这些不起眼的细节都是考试得分点,是员工职业技能的直观体现。”马介宏介绍,学员的考核过程全程留痕,由企業导师、公司生产部门主管组成的考核小组对照评分细则综合判定。

实践考核,贵在考到实处。在一次实践课上,王东要根据电子图纸制作生产模具。他没有直接开工,而是先对着图纸检查设计参数,结果发现了问题,直接更改后顺利完成模具制作。一旁,企业导师刘剑波给王东的表现打了高分。

考实践操作,也考理论知识。“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理论考试结合企业预期培训目标出题,试卷向市人社部门备案。”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工程中心副教授郑爱权介绍,“考题设计突出个性化,即便同一工种的培训,因企业需求、预期培训目标不同,理论考试的内容也有差异。”

如何激发企业推行新型学徒制的积极性?一年的培训周期里,王东的培训课时算工时,薪水不减。因为培训期间表现突出,他还获得了公司奖励。刘剑波作为企业导师也获得了带徒津贴。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朱正介绍,按照企业新型学徒制相关激励政策规定,学徒在学习培训期间,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支付工资,政府则对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的企业按标准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推行新型学徒制,不仅能有效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而且可以有效缓解企业技能人才紧缺的状况,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摘自七一网七一客户端/《人民日报》)

猜你喜欢
杨森王东图纸
身价
疯狂暗示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疯狂暗示
看图纸
暗示
Proof-of-principle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quantum secure imaging based on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朱德万县争取杨森
民国军阀有情义
刘伯承拒绝杨森“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