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的绿色梦想

2022-05-09 19:42于玉玲
北京纪事 2022年5期
关键词:臭味市集厨余

于玉玲

是臭味引发的思考

2008年,那个潮湿闷热的夏天,我被臭味问题深深地困扰…

“臭味危机”初始于自己细心经营的家。从小田园生活养花弄草,即使到了城市里生活也依然没法割舍对自然的热爱,家里渐渐成了花草鱼猫的天下。午后的阳光旖旎,班得瑞的音乐飘散,倚着沙发看柠檬树花开,花香伴书香的生活颇为惬意。始料未及的家庭大战打破了安宁的午后:某人不小心碰撒了精心储备的厨余垃圾,这本是为柠檬树准备的花肥,这下可好,恶臭的气味顿时弥漫了整个房间。老公脸红脖子粗,双眼瞪大如斗牛,逼着我立刻清理掉那些臭垃圾……他像看着外星人似的看着我,捧宝贝似的把流了一地的乌黑发臭的厨余垃圾水收集倒入了柠檬树花盆里,臭味引发的“战争”带来困惑,柠檬树是留是弃,成为冲突的核心,并在之后的生活中渐渐发酵。

同样困惑的不止我一个人,潮湿闷热的夏天,低气压下的高安屯,很快成为那年夏天媒体关注的核心,“驴屎蛋儿”“阳光花仙子”他们是群環保的斗士,也是一群被臭味伤害的人,在奥运之前的那个夏天,环保的问题被轰轰烈烈地讨论着。

以臭味连接的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情却引发了我更深入的思考:经济和科技不断地发展,物质丰富得目不暇接,但日常生活的环境离美好越来越远,连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食物都变得不再是滋养和能量。一定会有一个完满的解决方案,我们的生活绝对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带着思考和无知者无畏的自信, 我开始了自己的实验和探索……

回想到小时候,山清水秀的农村,家家户户是没有垃圾的。连马路上拉车的牲口排泄的粪便,都有早起的勤奋农民收回家堆肥。

也许我们缺少的是对垃圾的了解和尊重。时尚传媒浸淫多年依然用农人的思维去看待垃圾问题。这些年累计走访300多家各种规格的农场,积累的调研数据和资料逐渐完善:一个社区厨余垃圾零废弃的模式的构想,在不断地探索中丰满起来:从吃喝到拉撒,从安全食品到垃圾处理,这是一个自然的、生态的,可以达到零废弃的生态循环产业链条。

从“北京社区农夫市集”到“以垃圾换有机社区服务中心” 

2013年5月11日,以实践和推广“垃圾换有机”这个全生态健康循环产业链为宗旨的“北京社区农夫市集”在百子湾家园落了地。社区街道、居委会、物业公司,通力协助,大力支持,而居民的热烈反响和积极参与程度超出他们的预想。现场摆放做宣教讲解的垃圾桶成了围观的焦点,咨询的、打听的、要资料的,不一会儿就有带着垃圾来换菜的阿姨。小孩子们更是发挥好奇天性,干净的垃圾桶成了他们的大玩具,这种全新的模式立刻吸引起消费者的参与热情。其实在政府和各种环保机构主导下的社区垃圾源头分类活动开展得挺多的,但是大多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是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循环产业链条,所以项目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难以维系。

以前期推广为目的的“社区农夫市集”的火爆让人始料未及,紧接着很多社区向他们伸出合作支持的橄榄枝,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市集活动同时在十几个社区开展达50多场次。电视台报道把市集称作“家门口的市集”。社科院食品安全项目组专门邀请“市集”负责人程景老师去分享项目。作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对接平台,“市集”在安全食品和诚信消费方面又多了额外的收获,给投身家庭农场生产的农场主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销售平台,这得到众多农场主的热烈拥护。

经过多年的考察和思考,项目模式已经完善和清晰,定位到“垃圾换有机”设想:居民的家庭厨余垃圾,经过家庭成员的初步分类,拿到社区服务中心称重并积分。通过积分规则可以换购有机食品。社区服务中心用专业设备可以初步处理厨余垃圾。处理完毕后由进城送菜的农场运输车运回到农场。在农场里,通过专业的蚯蚓养殖和EM菌生物技术处理等方法,厨余垃圾成为混合蚯蚓粪、蚯蚓、生物酵素肥料等溢价产品。就通过这些利润来购买交换产品,通过与农场交换产品,就可以吸引社区居民参与。最终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环保生态解决方案。这样一来,居民、有机农庄主都得到了利益,同时还减少了大量运送厨余垃圾产生的运输成本和尾气污染。

心怀梦想的作者本人

香域花墅阳光书房夜景

一次质的飞跃 

“垃圾换有机社区服务中心”,在2014年春的朝阳区沿海赛洛城社区落地。用分类好的厨余垃圾兑换有机蔬菜,还起了一个有意思的名字,叫“垃圾换有机 厨余零废弃”,一时间成为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垃圾换有机项目在社区开展活动,不但引起居民兴趣积极参与,也引起政府的关注,2014年开始获得北京市级、朝阳区级政府购买资金支持,落地更多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的推广活动,陆续的西城、海淀、石景山等也都先后支持购买项目落地社区开展活动。

以有机生活馆模式面对居民,不但了解居民生活方式与社区垃圾产生的最直观数据,深入一线社区的实际运行数据、一年四季不同时间段里生活垃圾甚至厨余垃圾的品种数量不同变化,这些数据对研究垃圾分类问题太宝贵了。2017年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峰会的支持和奖项,就是因为这些深挖社区一线的实践得到了肯定。

几年来,垃圾换有机社区源头分类活动开展了300多场次,甄选合作农场30多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项目先后获得2015北京市优秀社会服务项目奖、2016京津冀十大优秀环保项目、2017团中央环境保护资助项目、2017联合国可持续峰会唯一入选的中国代表项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内唯一可持续生活体验中心合作试点项目;2018年获得北京市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十大品牌银奖。

因为项目在社区广泛参与的人气和口碑,2016年,北京市政府在潘家园设立的“创享空间”,给时尚环保联盟一个打造零废弃环保生活馆的场地。为全北京市打造社区环保和垃圾分类服务模式提供另一个创意空间。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个自然生长的环保共享空间理念:一个环保者、一群健康人,一座阳光房,一组生态墙;一室好芬芳,一条生态链。把零垃圾的新型办公室形态在社区空间里,通过节约主张、生态设计、企业责任、精细分类、循环利用的方式,把废弃物减量到最少,并完全回归自然和生产的循环。

10年时间兜兜转转,我再次回到最初的梦想:一个理想的家园模式,一个美好的花园居所,在2018年3月最后一个春日的夜幕中展现在眼前:但是蔚蓝底色里,高大核桃树满树的嫩芽,好像有点闪着微光,轻轻触碰还有浓郁的芳香,这香气触动了我的灵魂,内心里一个激灵。

猜你喜欢
臭味市集厨余
厨房里的芽芽
一丝臭味
厨余垃圾特性及预分选处理技术
消除臭味
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有机肥市场方兴未艾
市集
好香好香的臭味
不同厨余垃圾发酵效果比较
商圈场景:“市集”+“体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