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音乐心理学的钢琴演奏处理及常见问题分析

2022-05-09 07:09杨欣彤
艺术评鉴 2022年7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音乐

杨欣彤

摘要:音乐心理学是一门研究音乐活动与音乐现象的多元交叉性学科,本文先对音乐心理学进行了简要概述,而后通过巴赫《哥德堡变奏曲》选段的不同演绎版本,根据两位钢琴家演奏特点,分析其深层次的音乐心理学依据,并从音乐形象的表达、音乐情绪的表达等两方面举例分析了音乐音响与音乐心理学理论的对应关系,论述了在钢琴演奏中应不违背作曲家意图,完成正确音乐表达的观点,另外对忘谱、怯场相关联的音乐心理学理论及依据进行了阐述并总结。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  钢琴演奏  音乐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7-0176-04

一、钢琴演奏表现手法及表现效果的音乐心理学依据

音乐心理学是基于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对于在音乐表演、音乐欣赏、音乐分析等一切音乐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隶属于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作为一门多元学科交融、多视角思维探究的音乐基础性理论学科,音乐心理学不仅对相关音乐实践活动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也在心理健康指导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钢琴演奏是在作曲家一度创作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二度创作过程,因此在谱面已经标记的音高、力度、节奏、演奏法等基本要求之上,给表演者留有的二度创作空间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同一首钢琴作品,由不同演奏者演绎的版本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此外,我们知道,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态,那作曲家是如何通过音乐来表达情绪、吸引听众、描绘形象的呢?所有这些现象都具有相对应的音乐心理学依据。

首先我们来分析同一首钢琴作品在不同的钢琴家演奏版本中的差异化处理,以巴赫《哥德堡变奏曲》Var.1为例:在变奏1中,Glenn Herbert Gould(1981版)在上下行琶音时模仿羽管键琴音色,触键干净轻盈,一气呵成,整体风格较活泼;而Rosalyn Tureck(1995版)在第一小节开头就强调了一个重音,与前面的Aria形成明显的力度对比,在每组琶音的开头起音速度较快,加有重音,使得每组层次分明,跳音有力,且触键干脆。这两位演奏家都是演绎巴赫音乐领域非常杰出的钢琴家,但在处理同一首作品时,具体的处理方式存在一些差异,我们不对其做音乐美学上的具体评判与比较,只从音乐心理学的相关依据上分析其演奏处理及其效果。首先涉及到的音乐心理学依据是“联觉”:“联觉”(Synesthesia)表示刺激一种感觉通道引起另一种感觉通道的心理学现象。

从音高上来说,钢琴作品的具体音高位置无疑是不可变动的,但在钢琴演奏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触键手法奏出不同音色的音响,这种音色上的差异表现的音响效果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觉:“明亮”的钢琴音色给人以开朗、阳光、积极的情绪;而“黯淡”的钢琴音色则给人以压抑、低落、灰暗的情绪;演奏家可根据自己的音乐理解精准控制音色变化,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从力度上来说,较强的力度往往给人以宏大、辉煌的音乐性格,反之,较弱的力度给人以柔美、温顺的音乐性格。另外,前文提到了“起音速度”这个概念,它是指振动物体从静止状态到最大振动幅度的时间变化率,反映到钢琴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下键速度。起音速度越快,发出的音响越干脆,往往对应果断、坚毅的音乐性格,或对应生存关系中强势、凶恶的一方;起音速度越慢,发出的音响越柔美,对应犹豫、柔弱的音乐性格,或生存关系中弱势、善良的一方。音长则对应了空间的长短与状态的动静。在和声的协和度方面,还有协和的和声带来的松弛感与不协和的和声带来的紧张感的心理感觉等等。所以,在基于同一首音乐作品的不同个人理解上,演奏者便会调整自己的触键、力度、起音速度等等,从而表现自己心中的音乐。在钢琴演奏中,我们要想在基于原作品的二度创作中不违背作曲家的基本意愿,就必须按照“联觉”的音乐心理学依据,将演奏音乐与所表达内容形成正确的对应关系,才能得到合情合理的音乐表达效果。下面我们从音乐形象的表达与音乐情绪的表达等两方面来分析音乐心理学的理论体现。

在音乐形象的表达上,以圣桑《动物狂欢节》第六首“袋鼠”为例。在《动物狂欢节》中,整部组曲是由两架钢琴与管弦乐队演奏的,而组曲的第六首《袋鼠》是双钢琴交替演奏的形式。作曲家主要使用了两种动机:第一种是跳跃性的音型,节奏为4/4拍,小装饰音与跳音结合,并结合休止符的灵活使用,伴有力度上的渐强渐弱与速度上的加快(accel.)与减慢(rit.);第二种是柱式和弦组成的音型,节奏为3/4拍,左右手两拍的柱式和弦与一拍的柱式和弦搭配演奏,力度标记为pp,音乐形象相对处于静态状态,两种音型交替进行构成了整首作品。从音乐表现上分析,第一种跳跃性的音型小巧精致,小装饰音的使用更加增添了趣味性,音量的强弱变化与速度的缓急配合使用,将袋鼠敏捷跳跃的形象与跳跃中步伐间隔时间不断变化的形态用音乐描绘出来,而第二种音型与之前形成截然不同的对比,在音乐上给人以停顿感,仿佛在刻画袋鼠跳跃中穿插的停顿或犹豫的场景。从音乐心理学的相关依据上分析,在演奏此首作品时,我们应准确理解音乐表现形象:在演奏第一种音型时,钢琴音色应该明亮,起音速度快(具体表现为触键的果断、集中、敏捷),并遵守乐谱标记的速度与力度;在演奏第二种音型时,音色相比于前一种稍稍黯淡些,起音速度慢(具体表现为触键的柔和、轻盈)。结合上文所述联觉对应关系,我们在钢琴演奏中需要精准控制每一个音的音乐表情,这样才能较好的展现作曲家想要展现的音乐形象,在准确阐释音乐的同时,也让听众在作品标题的基礎上结合音响更立体的理解音乐。

在音乐情绪的表达上,以斯克里亚宾练习曲op.42 no.5为例。

作曲家在第一部分主题(1~20小节)标明了Affanato,意为压抑的,不能呼吸的,主题选用了极不协和的加六音主和弦,主题旋律呈现由#G-  G-F的半音下行,左手不断翻滚的伴奏音型,且配合有力度在pp基础上的小幅度渐强渐弱。从音乐心理学的层面来看,首先加六音的主和弦带来的不协和音响效果、主题半音化下行构成的色彩使得从相应联觉对应关系上,表现为紧张感、阴森感。“压抑”心理学中区别于“潜抑”,是一种意识能够被觉察的、将不能接受的痛苦闷在心里不表达的状态,反映到音乐心理学中,就是对音乐发展的期待得不到满足。上文说到,第一主题力度上整体较弱,且渐强渐弱交替出现,渐强或渐弱都没有充分实现,所以在音响上就给人以“压抑、闷在心里又不敢诉说、无法呼吸”的感觉。另外,在演奏此主题时,应将右手旋律声部与其余声部的音色区分开,注意句子的长线条与呼吸,这样才能更好的阐释情绪变化。

在经过第一主题的变形发展后,进入了第二主题(20~30小节),这一段主题旋律与之前形成了鲜明对比,右手和弦勾勒出主题旋律,基于斯克里亚宾当时与Tatiana Schloezer坠入爱河的背景,这一部分笔者理解为饱满的爱意与释然的情感(见谱例1)。这一部分在演奏时应注意句子的长线条与右手和弦的触键与音色,让音响在空间上饱满起来,如谱例1所示片段的2、3处,随着前面力度的铺垫,此处应注意适当的拉长并到达一个顶点,这样才能给人一种空间感拉大、情绪发展到小高潮的联觉反应。此外,标记1处,随着和声协和度的变化,后者得到了解决,在演奏时应强调此处的衔接,伴随紧张度的降低,音乐情绪逐渐开朗、豁达,心理期待得到满足,给人以如释重负的心理体验。

经过第二主题的发展后,乐曲又回到#c小调第一主题(30~38小节)。但织体发生改变,右手上下翻滚的主题旋律配合左手柱式和弦与八度低音来回跳跃,结构进行了紧缩处理,力度体现为分层次的大渐强处理,最后到达ff。织体厚度的增加与力度不断渐强,使得此处的情绪上升到一个更加激烈的状态:主题的来回翻滚式变形表现出内心的挣扎,而力度的不断上升则给人以愤怒、焦慮的联觉反应。在演奏时还应注意右手主题旋律声部的突出与左手伴奏的力度铺垫与气氛烘托。

第一主题再现与第二主题再现后,尾声(46~57小节)运用了第一主题部分材料,在力度层层推进到达顶点后慢慢归于平静。在演奏时应注意结尾情绪的收回,并控制触键的音色与力度,完成完满收束终止,给人在情绪上以返璞归真、尘埃落定的心理体验。

综上所述,在钢琴演奏中,无论是音乐形象的塑造还是音乐情绪的抒发,都有着相对应的音乐心理学依据;而之所以出现同一首作品的不同演绎版本,也是因为在基于原作的二度创作过程中,因演奏家理解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处理方式。但只要在空间允许的范围内不违背作曲家本意,在音乐心理学基础上符合“期待”等心理活动规律要求,使得演奏音乐在音响上与作曲家意图形成正确的对应关系,就实现了音乐表达的目的。

二、钢琴演奏常见问题的音乐心理学分析

钢琴演奏是一个需要身体各部分与大脑高度配合的过程,无论是在平时对钢琴曲目的识谱、练习、背谱等一系列过程中,还是在不同场合下对曲目的完整演绎中,演奏者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演奏时的心理状态、曲目熟练度、所处环境等诸多因素都会直接对演奏效果造成一定影响。而演奏中出现的忘谱、怯场等常见问题,其背后有复杂的音乐心理学依据。

钢琴演奏中出现忘谱现象背后的关于“音乐记忆”与“心理操作”的音乐心理学理论。在钢琴的练习过程中,对钢琴作品的音乐记忆主要分为几个过程:一个是初步看谱的简单识记过程,这个过程中大脑通过积累的知识完成对曲谱音符、节奏、节拍、速度与力度变化等全部谱面信息的整合与处理,并通过手指演奏进行初步演奏实践;第二个过程是在曲目练习中或练习全部完成后进行整体的音乐记忆,具体表现为对曲目的所有音符音高、速度、节奏、力度、肌肉动作乃至情感变化的记忆,这个部分需要将第一个过程中的所有碎片化信息全部整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曲目信息库,曲目背谱演奏的过程即是从此信息库中提取信息、演奏控制以及最终输出的过程;第三个过程是音乐记忆的进一步强化过程,即将短期的钢琴曲目记忆转化成自身曲目库积累的一部分,这个过程需要在第二个过程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强化练习,并对所有曲目细节进行深层次打磨加工以及曲目情感的表现,最终完成对曲目的高标准掌握。钢琴作为一门表演性艺术,其艺术特质不仅要求演奏者完成最基本的曲目呈现,也要求演奏者完成对作品技巧、情感与个人特色的融合与统一;此外,在浩瀚的钢琴作品中,曲目时长不一,短则几十秒,长则数小时,是否能够在演奏中做到对每一个细节的精准记忆及精彩演绎,这是考验钢琴演奏者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所以,音乐记忆对于钢琴演奏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都知道,记忆分为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而对于钢琴演奏中的长时记忆,用一个钢琴家说过的话来形容,就仿佛是“刻在基因里的音乐一样”,已经成为了我们本身的一部分,短时记忆又称为工作记忆,其记忆内容有限且保持时间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钢琴背谱演奏就是将短时的音乐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过程,这种转化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巧。它的主要含义是将一些零碎的信息按照一定关联或思维逻辑组合成一个信息编码单元,反映到钢琴演奏中,就是将作品按照主题、织体变化、旋律走向等音乐依据分成一定的片段,并分段记忆,减少记忆负担。

另外,从音乐心理学角度来说,在钢琴演奏过程中,除了提高音乐记忆的能力、掌握音乐记忆的技巧外,还要注意演奏时的良好心理操作。从看谱与否分为两个方面:一在看谱演奏时,乐谱的图像进入视觉感受器,并传入大脑,根据知识储备进行相应符号识别,随后执行弹奏动作的大脑准备,而后进行身体的演奏控制,输出演奏音乐,与此同时还会产生同步的听觉反馈,并进行演奏内容与乐谱图像的材料比较,随时进行矫正。二是在背谱演奏时,通过之前对乐谱的不断练习,形成相应的大脑长时记忆与肌肉的运动记忆后,大脑执行弹奏动作的预准备,并进行演奏控制,与此同时肌肉的运动记忆也相应推动身体进行演奏控制,最终完成演奏输出,同样也存在同步的听觉反馈,进行演奏内容与乐谱图像的材料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看谱演奏还是背谱演奏,都存在一个共同的过程:即大脑接受信息、读取并进行演奏预准备,而后进行弹奏控制并输出的过程。如果想要在这两个方面都具备较强的能力,就必须了解这一共同过程,并掌握技巧,即掌握演奏时的大脑编码加工能力,提高心理操作水平。首先来看大脑进行信息读取过程中的心理操作技能:前文提到“组块”的概念及含义,而在大脑信息读取中,“组块”的原则同样适用。我们可以运用组块原则减少识谱单元或记忆单元,在读谱或背谱过程中化零为整,逐个攻破,这样既能在背谱演奏中加快乐谱信息的提取速度,又能在识谱过程中减轻信息处理的压力。另外,由于钢琴是多声部演奏乐器,具有声部变化丰富、织体形式多样、技巧复杂等特点,反映到具体作品中,其组合形式多样,在演奏中能否更好的进行演奏控制,这也决定了作品演绎的成功与否。

在演奏中要完成对各声部的区分,防止干扰因素的混淆,如孙以强《春舞》中的乐曲片段:

片段中,右手部分共分为两个声部,且存在共同音,在演奏时要注意上面旋律声部与中间填充声部的音色区分,防止因注意力分配不当导致的声部混杂问题,偏离音乐初衷。

在遇到远距离大跳、八度震音、节奏自由、炫技性的快速跑动华彩乐段等动觉控制不可靠的作品片段时,在加强练习的基础上,还应注意进行合理的注意转移与动作分配。只有掌握了钢琴演奏的心理操作,才能为更好的驾驭和演奏音乐作品提供科学的方法与根本保障。

除了与音乐记忆、心理操作能力相关联的忘谱现象外,在钢琴演奏中最常出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怯场。“怯场”(stage fright),即“舞台紧张”(stage stress)或“音乐表演焦虑”(Musicperformances anxiety,MPA),普遍存在于能力受检验、主体被考核时的场合下,尤其是在音乐表演中更为常见。其常见的症状主要包括心跳加快、反胃、肌肉僵硬等生理现象以及思绪紊乱、情绪不稳定、无端恐惧等心理现象。经过调查发现,除了普通习琴者外,钢琴演奏家有时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怯场现象,只是钢琴演奏家更善于调整自身心态。并且,如果我们将怯场心理的出现原因仅仅归结为传统意义上认为的“对演奏作品不够熟练”或“能力不足”,那对于一些大师级别的演奏家而言,这些观点无疑是不成立的。所以,它有着更深层次的音乐心理学问题。

据此问题,国内音乐心理学学者对几所专业音乐学院以及综合类大学音乐系学生做出了相关调查。据调查结果显示,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些怯场,而认为自己完全不怯场的人只占到10%左右。首先从外界因素来看,第一,怯场程度与表演环境有关,样本数据显示,独奏音乐会是怯场心理最严重的情境;第二,怯场程度与具体时间段有关,距离表演时间越近,其怯场感越强烈;第三,自己与外界的期待或要求越高,怯场感越强;第四,怯场还与学生与指导老师的关系、家长的态度有关。另外从自身因素来看,对演奏曲目驾驭能力越强,怯场感越弱。在调查中还发现,存在一种“人格性怯场”的人群,他们在相同的环境下,比一般人群的怯场反应更加强烈。

在这些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怯场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然而,因为样本(音乐专业学生)的特性,加之人们很容易将“怯场”与“压力”或“紧张”等心理体验混淆,还有对“人格性怯场”并未在形成原因、发展状况等方面进一步系统探究,所以对怯场心理的音乐心理学依据还需要更深一层的探索与发现。

综上所述,无论是钢琴作品的处理手法及表现效果,还是钢琴表演中涉及的问题与现象,都有着相关联的音乐心理学依据。我们无论是在日常的钢琴练习还是在钢琴演奏中,都应认真对待音乐,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理解,诠释自己内心的音乐,无关比较,只求“尽美矣,又盡善也”。

参考文献:

[1]张格.巴赫《哥德堡变奏曲》演奏版本的对比与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2]王淼.音乐联觉心理在学龄前儿童中的检验及应用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21年.

[3]王沛.从音乐心理学视角谈钢琴演奏心理现象及其调节[J].北方音乐,2020(22):221-223.

[4]王秋贤.利用记忆组块效应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效率[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9(11).

[5]A.C.Lehmann,J.A.Sloboda,and R.H.Woody,Psychology for Musicians: Understanding and Acquiring the Skill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音乐
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分析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网络技术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奇妙的“自然音乐”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培养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途径分析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