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

2022-05-09 19:08吕建华
种子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

吕建华

摘    要:为解决小麦病虫害问题,文章分析了小麦纹枯病、小麦白粉病、小麦赤霉病等病害,以及小麦蚜虫、小麦麦叶蜂、小麦红蜘蛛等虫害防治手段,提出了小麦病虫害防治以及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5-0085-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5.12       文献标志码:B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小麦病虫害问题仍然存在。目前,针对小麦病虫害采取的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可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可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随着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农业技术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多,小麦病虫害防治水平不断提升。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仍需要不断完善小麦防治技术,使其适用于不同小麦品种、土壤以及气候等条件。

1 小麦常见病虫害

1.1 小麦常见病害

小麦常见的病害有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

小麦纹枯病属于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小麦一旦患上纹枯病,其植株茎秆、叶鞘上会出现病灶。小麦纹枯病之所以一直以来都被重视并防治,主要是因为其具有非常严重的为害性。小麦在抽穗前感染了纹枯病容易出现茎秆腐烂,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会出现倒伏。小麦纹枯病发展到一定阶段还会出现枯孕穗、枯白穗,严重时会造成小麦植株直接枯萎、死亡。

小麦白粉病属于一种常见的病害,在小麦抽穗阶段此种病害较为常见。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小麦的麦叶、茎秆以及穗上会出现明显的白色粉状霉层,可在短时间内大范围扩散,为害健康的小麦植株。小麦感染了白粉病后,会直接破坏小麦叶片,从而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导致小麦新陈代谢能力下降,最终出现早衰的情况。

小麦赤霉病不容忽视,小麦进入扬花期后,发生赤霉病的概率增加,染病后会直接破坏小麦麦穗,导致小麦枯黄,最后在短时间内枯死见到白穗[1]。

1.2 小麦常见虫害

小麦常见的虫害有蚜虫、麦叶蜂、红蜘蛛、吸浆虫等。

蚜虫对小麦的影响较大,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小麦蚜虫,会导致小麦产量和质量明显下降。小麦遭到蚜虫侵害后叶片会逐渐枯黄,以至于小麦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麦穗无法成熟。即使已經出现了麦穗且进入到成熟期的小麦,也会因为蚜虫为害而造成麦粒脱落,小麦植株逐渐死亡。

麦叶蜂属于小麦常见虫害之一,从其性质特点来看,当小麦进入夏季生长阶段后,麦叶蜂幼虫会蚕食小麦叶片,导致小麦无法完成光合作用。麦叶蜂出现与环境有关,比如麦叶蜂喜欢高温、潮湿的夏季,当麦地土壤潮湿且属于沙质土壤时,产生麦叶蜂的概率较大。

红蜘蛛对小麦健康影响较大。红蜘蛛对很多农作物都有着较大的为害,其喜欢昼伏夜出,为此在防治过程中具有一定难度。红蜘蛛喜欢聚集在麦苗植株基部叶背的地方。红蜘蛛与麦叶蜂的习性有着明显不同之处,其喜欢干旱的环境[2]。

吸浆虫属于毁灭性的虫害,对小麦的为害较大。吸浆虫如果出现在小麦田地里,会吸食小麦麦粒浆液,而且均以幼虫吸食为主,一般会导致小麦麦粒成为空壳,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小麦产量降低。有一些麦红吸浆虫产卵时,会选择在小穗或者还没有扬花的小麦麦穗上产卵,而一些麦黄吸浆虫会选择在初抽麦穗上产卵,为此在防治吸浆虫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吸浆虫的幼虫属于重点防治对象,主要原因是其可以钻入颖壳,不能被农户及时发现。吸浆虫的口器具有锉破麦粒果皮的作用,会直接吸食小麦麦粒的浆液,而且其吸食速度较快,为害范围较大。这些吸浆虫会在小麦成熟后转移到小麦的颖壳外面,停留在小麦的麦茎上,当天气发生变化时,尤其是降水或者小麦上有露水时,这些吸浆虫就会落到土壤中越冬、越夏,会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2 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2.1 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不同地区种植小麦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不同,选择的小麦品种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小麦遭受的病虫害不同,而且影响范围、程度等都会具有明显差异。为此需要采取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措施,最大程度避免小麦遭受病虫害的影响,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措施在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具有积极作用。

专业化统防统治不仅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技术。除了要积极调查研究所在地区小麦种植的基本情况、小麦往年病虫害的发生率、发生范围以及影响程度之外,还需要对小麦种子采取筛选、培育、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存储等措施,以便提高小麦病虫害整体防治效果。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物力,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提高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人员的技术水平[3]。

2.2 提高预防措施的综合水平

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非常重要,需要提高预防措施的综合水平,以预防和处理小麦病虫害。在小麦种植工作中需要注意很多问题,应结合实际需求采取措施,加强各方面的管理,构建全面、细致的小麦病虫害预防方案。

为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需要结合小麦所在地区的地理地质以及自然气候等条件,培育新的、优质的小麦品种,降低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概率。统防统治需要从小麦种植人员的角度出发,种植人员应对小麦病虫害加以了解,应加大对种植人员专业农业知识以及技术培训力度,并与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便于获得最直接、客观的气象信息以及生物技术信息等,最大程度提升小麦种植技术水平,建立全面、细致的管理体系,提高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的综合效率,为小麦绿色防控打好基础[4]。

2.3 播种前准备工作

小麦病虫害防治水平与小麦播种前准备工作具有直接关系。为此应在种植小麦前,针对小麦的播种环境以及条件进行全面调研、考察。调研和考察的对象包括小麦种植地的自然气候特征以及地理地质条件。考察小麦种植区的土壤,降低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概率。种植小麦地块应深耕细作,将土壤深翻晾晒,避免虫害越冬。

2.4 做好小麦生长期管理工作

小麦生长期的田间管理工作相当重要,一方面要适时为小麦除草、施肥,以增强小麦抵抗力,降低小麦感染病虫害的概率,提高小麦产量与质量。另一方面要及时发现小麦病虫害,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对小麦的破坏和影响。

一般情况下,针对小麦生长期的田间管理最重要的是给水、排水,避免小麦生长环境过于潮湿,给小麦生长通风换气,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在小麦生长期间需要积极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从农业防治、物理化学防治、药物防治、生物防治等多个角度着手,形成全方位的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体系,提升小麦病虫害防治效果。为更进一步了解、掌握小麦的生长情况,可对小麦生长采取追踪措施,不断优化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各种方法和技术,最大程度增加小麦抗性,避免大量、重复使用防治药物,从而增加病虫害的耐药性。

2.5 提高小麦病虫害防治人员的技术水平

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从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小麦种植技术不熟悉,不愿意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手段,以至于小麦容易遭受病虫害。为此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重视研究小麦病虫害的防控内容,掌握其中較为复杂的部分,针对性地突破小麦病虫害的防治难点。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较多,但要使其发挥预期作用,就需要技术人员具备一定的防治基础知识,因此要完善人才培育体系,确保小麦病虫害的整体防治水平达到预期。将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联系起来,进行深入交流,提高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的执行水平,有效预防病虫害[5]。

3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3.1 生态调控技术

小麦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包含生态调控技术,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提升,使得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从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应用生态调控技术时,需要结合小麦种植地区的基本情况,寻求技术应用的突破点。当遇到小麦黏虫时,需要从其强飞行能力、冬季迁徙等习性出发,掌握其生长生活规律,制订全面的防控计划。

由于小麦黏虫迁徙受季节的影响,为此确定小麦种植时间时需考虑季节因素,比如南方地区的一些越冬农作物可少量种植或者不种植,减少小麦黏虫越冬的食物,从而降低小麦黏虫的生长率、存活率,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从小麦黏虫的角度出发,分析生态调控技术可以发现,其核心是发挥害虫习性特点的作用,创造和利用条件破坏害虫的生存环境,破坏其生存能力,通过不使用或者减少使用化学药物的防治手段,减轻当前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防治小麦吸浆虫可以通过麦稻轮作的方式,扩大麦田浅耕暴晒的范围,并提高效率,最大程度避免吸浆虫越冬、越夏,从而有效减少小麦吸浆虫。

3.2 农业防治技术

适宜种植小麦地区的气候特征、地理地质特征比较明显,大多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从所在地区的水土涵养力以及气候的具体特征着手,可筛选出最适宜种植的小麦品种。考虑到小麦可能遭受病虫害问题,应选择抗性较强的小麦品种,不能在同一块地上长期种植一种农作物,一般选择2~3种主栽的小麦品种,并从其他方面出发,选择3~4个辅助品种,可使得小麦品种的生长态势较好,生长环境更加优越,有利于提升小麦产量和质量。提升小麦栽培水平相当重要,一方面可避免小麦遭受病虫害的为害,另一方面可增加小麦产量。在播种小麦前应科学筛选小麦品种,之后将筛选出的种子再次筛选,清除已经发霉、损坏的种子,最后将这些种子放在阳光下晒干水分,晒干水分后进行储存以便种植。小麦种植地需要采用精耕细作的方法,可利用机械化设备完成条播播种,也可搭配使用其他播种方法。在种植小麦时需要使用化肥,在绿色防控的理念下科学配比化肥,采用有机肥、农家肥作为小麦的主要肥料。科学配比的化肥能确保小麦生长所需的氮磷钾元素充足。

3.3 物理、化学诱控技术

小麦病虫害可采用物理、化学等诱控技术进行防治。从小麦病虫害的生物特性出发,掌握并分析其习性,结合所在地区的基本情况合理放置诱虫灯或者防虫网等。为了减少小麦虫害的为害,可搭配使用气味吸引器,灭杀隐藏的虫害。在实践中物理、化学等诱控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诱虫灯不仅具有明显的能源清洁作用,还能有效防治小麦蚜虫、小麦麦叶蜂等,其在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诱虫板主要利用了趋光性或者趋色性等特点,将害虫诱惑到具有黏性的粘板上。在一些诱控装置中增加并释放信息素可以吸引害虫,从而降低害虫的繁殖率,损害害虫的子代质量。目前针对小麦病虫害的物理、化学等诱控技术越来越多,而且诱控装置或者物品具有一定的易得性,能够广泛使用。可在田间使用糖醋、酒水等与晶体敌百虫混合制成诱虫、杀虫的溶液,还可以采用筛网隔离小麦害虫。

3.4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属于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防治技术的核心是利用害虫与其天敌之间的关系,在田间建立起捕食关系,从而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消灭害虫,以达到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的目的。生物防治的方法以捕食性防治、寄生性防治为主。在捕食性防治中需要从小麦蚜虫、红蜘蛛、小麦吸浆虫等常见的虫害出发,找到其各自的天敌,并引入小麦田间。

通常情况下,瓢虫、蜘蛛、食蚜蝇等都会捕食小麦蚜虫、红蜘蛛以及小麦吸浆虫等。采用这种生物防治方法可以消灭一定数量的害虫,减少小麦虫害。寄生性防治措施主要是从害虫的寄生型天敌出发,寻找能够对小麦蚜虫、红蜘蛛以及小麦吸浆虫等形成寄生关系的昆虫,比如蚜茧蜂、赤眼蜂等都属于小麦害虫的天敌。在小麦种植应用寄生性防治手段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合理性,种植果蔬以及防治病虫害都会用到这一手段,在实践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能为小麦虫害防治起到积极的作用,防治效果相对明显。目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防治效果不断增强。

3.5 药物防治技术

虽然药物防治技术对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但是当前采用药物防治技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现象较多。考虑到药物防治技术的消极影响,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提高技术水平,增强防治的针对性,避免滥用、错用药物,避免盲目选择药物防治时间。为此当前药物防治技术非常注重绿色防治技术。在选择药物防治小麦病虫害时,应以毒性小、效果强、副作用小的药物为主。在用药物处理小麦种子时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充分包裹小麦种子,增强小麦抵抗力。现如今很多地区使用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拌入小麦种子中,以提高小麦对纹枯病、散黑穗病等病害的抗性。防治小麦吸浆虫可以采用敌敌畏、辛硫磷等药物拌入到细土中撒入麦田,提高防治虫害的效果。应针对小麦茎叶进行药物喷洒,关注气候变化,选择最佳喷洒药物的时间,提高药物防治效果。在小麦生长过程中要注重小麦田间管理,及时采用植物免疫诱抗剂或者叶面肥等药物对小麦病虫害进行防治,提升小麦植株的抵抗力,不断降低小麦病虫害发生概率,提高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保障小麦种植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我国很多地区都种植小麦,对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结合当前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的内容以及效果来看,可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与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小麦种植技术水平,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小麦病虫害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制订科学合理的小麦病虫害防治体系,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朱跃文.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的融合应用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11):191-192.

[2]赵天琪.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J].种子科技,2019,37(16):106,108.

[3]邢静.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9,39(18):78-79.

[4]谢文杰.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技术探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5):198.

[5]石旭珠.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技术探索[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7):71-72.

猜你喜欢
绿色防控技术
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应用及推广前景
连云港市赣榆区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永安市水稻主要病虫害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思茅区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及成效
推动病虫害绿色防控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设施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套袋梨常见病害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
小麦病虫害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