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性考查要求的认知重构
——“非良构”地理试题应答策略探究

2022-05-10 01:25福建朱宗明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茶卡盐湖重构情境

福建 朱宗明

传统的高中地理总复习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答题建模,课堂通常呈现的是陈述性的、简化而抽象的惰性知识,此类复习方法在应答结构良好试题上常有较高的效率与较好的效果,但因脱离具体而真实的情境,学生应用这些知识无法很好地应答现实世界中复杂的“结构不良”地理问题。本文基于近年高考“非良构”试题的分析,从创设课堂情境、设计问题链、触动学生认知冲突、营造生成性课堂等角度入手,优化和重构思维模型,探究该类试题的应答策略。

一、“非良构”地理试题促动思维进阶

通常来说,良构问题的主要特点为:初始状态清晰、问题和条件以及目标状态明确。良构问题的解决方案比较唯一,教师通过传统思维建模,学生运用课堂上习得的概念、规则、方法和原理解决良构问题得心应手。例如,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新疆适宜种植葡萄的气候条件;河流入海口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等。但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了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强调学以致用,避免考试和生活学习脱节,注重创新思维的考查。近年高考题对学生迁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考查要求显著提高,考查学生创新性地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非良构”问题频现,学生遇到此类与常规认知有冲突的试题,常无法有效迁移,无所适从。例如,把上述良构问题转化成初始状态、目标状态、解决方法至少有一项不清晰的“非良构”问题:“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等。

由此可见,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思维建模造成了理想世界和真实情境之间,日常学习和高考解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考查要求之间的脱节。“非良构”问题有利于创新思维和批判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形成结构化知识,进而生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适应新的评价机制,提升高考地理复习有效性与针对性,调整教学方式,重构地理认知模型势在必行。

二、深度学习引领认知重构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会在固化、僵硬的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中生成,而要在复杂、具体、开放的真实情境中通过解决真实问题逐渐实现。依托真实情境,开展问题式教学,设计“非良构”问题,有助于触动学生的认知冲突,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实施过程分三个环节:(1)呈现典型、代表性的案例;(2)更换时空背景或条件,设计“非良构”问题,触动认知冲突并尝试解决问题;(3)基于认知冲突生成与整合,重构思维模型,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1.选取真实情境,设计“非良构”问题,触动认知冲突

(1)呈现“矛盾”结论,从一般到特殊——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生长季稳定

【例1】(2020年全国卷Ⅰ,10题)

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题。

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 )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

全球气候变暖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这是就全球的平均状态而言,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增温幅度不同。例如,极地比低纬地区增温明显,我国北方总体比南方增温明显,冬季比夏季增温明显。教师在讲述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事实时,必须强调气候变暖的时空差异。此题中,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春季风大干燥、夏季短暂温凉、秋季多雾凉爽、冬季漫长寒冷。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则说明生长季稳定,而岳桦生长季主要集中在热量较足、水分条件较好的夏季,进而说明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夏季的增温是不明显的,这与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的事实似乎是矛盾的;但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的事实毋庸置疑,故以此推出冬季升温幅度大。日常教学中,教师若能在讲述一般化、大尺度的地理事实和规律的基础上,多呈现特定时空条件下与一般条件下的“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并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与辨析,将有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

(2)提供真实素材,从理想到现实——茶卡盐湖“天空之镜”的尴尬

【例2】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卡盐湖湖区年平均气温4 ℃,年平均降水量210.4 m,年平均蒸发量2 000 mm。茶卡盐湖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面积154 km2,湖水含盐量极高,富含钙、镁、锌、硒等各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湖水底部有石盐层,一般厚5米。湖面光滑平整,空旷寂静,造就了绝美的镜面效应,被人们称为“天空之镜”。如今,茶卡盐湖发展成生态游新型景区。图1为茶卡盐湖位置示意图及“天空之镜”照片。

图1

分析茶卡盐湖形成“天空之镜”的原因。

原因中有一点,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当地人类活动少,水质洁净。

事实真是如此吗?茶卡盐湖自从2014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天空之镜”后,游客人数剧增,从2015年的130万人次到2017年的276万人次,2018年7月起,景区实行限流,每日游客不能超过5万人次。因为游客量过大,垃圾污染一度变得很严重,“天空之镜”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遍地的垃圾。

(3)控制因素变化,从结果到成因——输沙量与季风强弱

【例3】(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19题)(节选)

河口地貌的演变与海平面、河流输沙量等密切相关。2万年以来,恒河流域地壳相对稳定,但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约120米;恒河年入海输沙量在距今约1.1万年时达到顶峰(约25亿吨,当今约10亿吨);距今约0.7万年,海平面开始趋于稳定。当今恒河河口(图2),原为下切河谷,2万年以来经历了下切河谷→河口湾→三角洲的演变。

图2

推测1.1万年以来恒河流域西南季风强弱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此题以输沙量的变化倒推西南季风的变化为切口,重点考查学生综合思维与逆向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建立清晰的思维结构。影响输沙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流域面积、流量、流速、植被覆盖率等。输沙量减小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需结合具体条件分析。解析该题需要运用到控制变量的思想。据材料“恒河流域地壳相对稳定”可知该区域流域面积与河流落差变化很小,因此河流携沙能力变化小,从而排除流域面积和地形的影响。距今1.1万年以来,随着人类的出现,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植被覆盖率应呈总体下降的趋势,输沙量应该增加而不是减少,那么1.1万年以来恒河流域输沙量的减少只可能与流量减少有关,该区域河流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为西南季风。梳理以上信息,由果溯因,可以得出:输沙量减少,说明流量减小,证明降水减少,西南季风携带的水汽减少,西南季风减弱。

地理现象的成因分析是高考试题的主要类型,而一果多因类试题的分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强化要素综合分析训练,培育学生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思辨能力。

综上案例,连续的“不正常”现象和“非常规”设问,挑战了原有认知,学生由此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与探究心理,思维得以调动,希望通过思考与查找资料释疑解惑。

2.基于认知冲突,生成与整合,重构认知模型

(1)生成性教学,让知识自然生长

教师“生成性地教”,即创设情境,带着学生走进情境,走向问题,直击核心困难,整合教学内容,提供适当的材料,帮助学生“亲身”经历地理知识的发现和思维建构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思考与解决问题,自然生成知识,实现“生成性地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例如,在黄河三角洲形成原因的教学中,教师不宜提前给出分析思路,过度引导学生思考,仅需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如黄河三角洲的图片或视频、黄河流域图、黄土高原景观图、黄河下游景观图等,设计以下问题链供学生思考。三角洲的泥沙从哪里来?为什么会来?到这里之后为什么停留?当然,缺少了系统的知识框架,学生的思考必然是不完整、不准确、不严谨的,教师应再辅以系统化的总结。

(2)缝接新旧知识,让知识结构化

已学到的孤立的知识就像沙粒,只有关联才能聚沙成塔,形成稳定的知识晶体,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才能更准确、快速地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再以河口三角洲成因分析为例,学生已知晓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黄河含沙量大,携带的大量泥沙至河口因地势低平和海水顶托等因素而沉积形成,也学会了从含沙量、输沙量、河流的沉积作用等角度分析,但在应对诸如“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此类与平时所学大相径庭的问题时,仍然困难重重。因此,日常教学中,必须通过关联新旧知识、整合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形成结构化的知识,才能更好应对。关注要素综合与时空综合,明晰显性联系,挖掘隐性联系,指导学生在真实问题的解决中形成完整而清晰的思维链,绘制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思维过程外显与可视化。

(3)迁移、演绎原理,重构思维模型

通过以上建构和关联,学生能形成初步的认知结构,但仍然需要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把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下面以2018年全国卷Ⅰ第37题为例,探讨如何利用经典试题重构认知模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例4】(2018全国卷Ⅰ,37题)(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如图3)。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图3

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此题与结构良好试题有两个明显不同之处,教师可通过连续追问让学生认清问题本质并更新和重构原有认知:1.基于已有认知,河流排水受阻在什么地形条件下形成堰塞湖?在什么地形条件下形成沼泽湿地?2.沼泽湿地常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地区形成,有无特殊情况?在气候干旱条件下可能形成湿地吗?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导图,使思维外显,达到重构的目的。如图4、图5。

图4

图5

三、总结

猜你喜欢
茶卡盐湖重构情境
“双减”能否重构教育生态?
长城叙事的重构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美丽的茶卡盐湖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用四维的理念重构当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