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系统设计研究

2022-05-11 23:31梁建新
今日自动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设计

梁建新

[摘    要]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是近年来我国医院为提高急救患者的救治效果而提出的急救理念,通过院前、院内的协同救治,加快急救方案制定的速度,尽快挽救患者的生命。为增强院前院内的协同救治效果,文章提出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系统的设计建议,旨在为增强院前、院内的协同救治水平提供帮助。

[关键词]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R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87(2022)03–0–03

Research on System Design of Collaborative Treatment

Platform in Pre-Hospital and in-Hospital

Liang Jian-xin

[Abstract]Pre-hospital and in-hospital collaborative treatment is an emergency concept put forward by Chinese hospitals in recent years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emergency patient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treatment in the pre-hospital and the hospital, the article proposes a design proposal for the collaborative treatment platform system in the pre-hospital and the hospital, aiming to provide help for enhancing the level of collaborative treatment in the pre-hospital and the hospital.

[Keywords]pre-hospital and in-hospital; collaborative treatment platform system; design

院前急救是非常复杂、繁琐的工作,技术含量高,需要快速准确根据急救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救治,合理设计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系统,可以使得院前急救人员快速将患者的病情信息传递到院内的治疗科室,使得院内治疗科室快速根据急救患者的病情作出救治的决策,争取更多对急救患者进行救治的宝贵时间。因此应重视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系统的设计,完善系统的架构、模块,确保能够提升院前院内的协同救治效果。

1 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系统的设计

1.1 平台系统流程的设计

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系统设计的过程中,系统流程的设计,如图1所示,可按照不同患者的情况进行不同的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提升患者救治的效果和效率。

1.2 平台系统组网的设计

院前院内救治平台系统组网的设计如图2所示,将既有的调度专网、无线网络作为基础部分,合理进行设备的部署。

1.2.1 數据中心的部署

系统数据中心部署的过程中,以120服务端作为数据服务中心,为系统提供数据库方面、应用方面、流媒体处理方面的服务,为系统的运行提供支撑。同时还需合理部署数据库服务器,有效进行服务中心各类数据信息的存储和管理;部署应用服务器,能够为数据中心提供网站服务与GPS定位服务;部署流媒体服务器,有效进行急救车与院内会诊室相互之间的视频和音频处理,合理进行视频信息与音频信息的转发存储。

1.2.2 会诊中心的部署

会诊中心的部署重点在于科学部署胸痛会诊中心,使得胸痛专家能够为急救车提供远程的急救指导,通过无线网络系统将急救车中病人的心电图、电子病历与视频等信息传输到院内的网络系统,使得胸痛专家全面分析病人的病情,为急救车中的医生提供远程指导,引导急救车医生准确进行患者的抢救。

1.2.3 心内科设备的部署

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系统中部署心内科的设备,可以使得心内科专家在院内对急救车中的医生进行远程急救指导,利用无线网络远程将急救车中病人的电子病历信息和心电图信息、车内视频信息等传输到院内的网络系统,心内科专家能够准确分析病人的病情,为急救车中的医生做出远程指导。

1.2.4 急诊科/导管室设备的部署

急诊科/导管室是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的重要科室,直接决定抢救的效果,也是对胸痛中心时间进行记录的关键工作,不仅要和急救车之间进行远程通信,还需详细记录胸痛患者进行抢救停留的时间。在平台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应重点为急诊科/导管室部署摄像头设备、无线耳麦设备、RFID阅读器设备、无线心电传输系统,满足科室在院前院内协同救治过程中的工作需求。

1.2.5 急救车设备的部署

在胸痛病人的院前急救过程中,急救车属于非常重要的部分,需要和院内的急诊科或是专家之间相互对接,准确采集车内患者的心电图、GPS信息、电子病历、医疗设备等信息,利用无线网络系统远程传递给会诊专家。为确保急救车医生可以通过无线技术将车载医疗器械设备中的各类数据信息实时性采集传输到急救中心服务网关,同时使得院内专家对胸痛病人初步诊断的信息传输到急救车中,应在急救车上合理部署车载终端设备、4G路由器设备、车载摄像头设备、车载显示器设备、无线耳麦设备、无线心电传感系统,利用各类设备和系统,有效完成院前和院内的协同救治,为提升胸痛病人的急救效果提供基础保障。

1.2.6 院内转运车设备的部署

院内转运车的作用在于能够有效进行院内发病病人的检测、救治,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准确、快速进行患者12导联心电图信息的采集,将其传输到救治平台系统。在此期间为保证院内转运车的良好应用,需合理部署无线心电传感系统,确保能够准确进行病人12导联心电图信息的采集和传输。

1.3 完善系统功能

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合理进行设备的部署、组建完善的网络架构,还需重点完善平台系统的功能,确保平台系统的良好应用。

1.3.1 完善系统和EHR对接功能

EHR主要是居民健康档案,如果区域已经构建了EHR系统,就应将院前院内协同救治系统与其相互对接,有效共享数据信息,尽可能进行互联互通,使得急救车医生可以实时地进行病人健康档案信息、就诊信息的查询,为急救医生提供准确的救治依据。

(1)在120指挥中心接到电话呼救以后,系统可以按照电话号码自动向EHR服务器中发送查询的指令,服务器将呼救病人的医疗信息发送到指挥中心,然后指挥中心发送到受理坐席,之后在派车期间将信息发送到急救车中。

(2)如若EHR系统中没有查询到呼救病人的信息,就可以为救治现场提供二次查询,利用医保卡或是身份证号码进行病人信息的查询。

1.3.2 完善急救系统管理功能

(1)在系统平台中设置急救系统维护管理的权限,主要涉及到角色、用户的管理和角色授权等,同时还需进行软件版本的更新管理,自动化更新软件系统。

(2)完善急救后台管理系统的功能,在急救后台有效进行急救资源的管理、病历的管理、病历的质控、报表的统计等。

1.3.3 完善急救电子地图功能

此类功能的优化完善,应确保系统能够提供实时性的区域电子地图服务,支持进行地图的快速扩大缩小、支持进行地名的查询,同时,还需提供急救车辆的定位功能,在地图中动态化进行车辆位置和车牌号的监测。

1.3.4 完善急救任务与电子病历管理功能

(1)系统平台的设计应具备急救任务管理功能,可以统一进行所有急救任务的管理,在相同界面进行所有急救任务信息的查询和状态的查询,使任务和车辆之间相互联系,查看指定急救车中病人的信息,了解区域范围内急救资源预警的情况,为指挥调度工作人员提供辅助,通过分析急救患者的公告大屏信息内容,对病人救治的状况形成准确了解。

(2)完善急救电子病历查看方面的功能,可以利用系统平台查看患者的急救电子病历、心电图和车载监护仪采集波形的信息。

1.3.5 完善多方视频会诊功能

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系统的设计,应完善多方视频会诊的功能,布置相关的客户端,完善系统提供车载视频通话的功能,确保系统可以为医院、救护车、指挥中心等实时提供视频用户列表,在线视频用户也可以在系统中发送远程会诊的通话请求,或是按照实际情况挂断音视频会话。如果由于网络丢包问题、信号问题而使得音视频通话中断,如果半分钟之内没有恢复网络系统,系统可以自动化进行音视频会话的恢复。

1.3.6 完善急救专科线上评估功能

在系统平台中急救专科进行线上的评估,可以使得急救专科利用系统平台准确评估急救病人的病情。

(1)胸痛专科的评估:系统在急救病历中进行病人胸痛的评估,作出初步的诊断,进行Killip评分。

(2)卒中专科的评估:系统能够在病历中提供病人卒中的FAST评分。

(3)创伤专科的评估:系统在病历中进行病人创伤的评分。

高危新生儿专科的评估:系统能够按照高危新生儿的体征情况、基本信息情况等作出初步评估。

2 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系统的应用设计

2.1 院前急救和胸痛中心对接

胸痛属于院前疾病中非常重要的优先级症状,也是群众在生活中容易忽略的症状,院前医生在接诊胸痛患者的过程中需要及时检查心电图,按照心电图ST段抬高的情况,作出初步的诊断,将急救车诊断的信息发送到胸痛中心,使得院内专家和医护人员做好准备。

在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系统的应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系统与120急救系统、车载终端设备、医院接收系统之间的配合,在急救车到达医院之前,向医院急诊与心内科传输病人的基本信息,如呼吸状态信息、现场症状信息、心电图信息、音视频信息等等,使得院内的医护人员对病人情况有深入了解,做好充足的救治准备,达到院前和院内无缝隙对接的目的。

2.2 院前急救和创伤中心对接

院前急救的过程中,不可控制的流血创伤是非常常见的重症,院前医生需要及时进行创伤病人院前指数的评估,做好神志评分、贯通伤评分等,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如果病人是坠落伤或是颈椎外伤,还需进行肌力方面和神经系统方面的检查,然后将现场的急救信息发送到创伤中心,使得创伤中心的医护人员做好准备。

在此期间,应确保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系统,利用120急救系统和医院接收系统、车载终端设备的配合,将急救车信息和病人的院前诊断信息、PDI指数评分信息、用药和处置信息、音视频信息等传输到院内,使得院内医护人员对急救患者的情况形成准确了解,合理进行急救的准备,实现院前院内无缝隙对接的目的。

2.3 院前急救和脑卒中中心的对接

脑卒中是我国院前高发重症之一,在短时间之内进行救治非常重要,如果急救车辆接收到脑卒中的病人,院前的医生就要进行肌力方面和神经系统方面的检查,合理进行心电图的检查,检测血糖指标,做好FAST评分。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系统可利用院前院内系统、120急救系统的配合,在急救车到达医院之前向脑卒中中心和急救室发送病人的呼吸状态信息、FAST评分信息、心电图信息、音视频信息等,使得院内医护人员做好准备。

2.4 院前急救和不同系统的对接

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系统的应用设计,应完善院前急救和其他系统的对接功能,主要因为不同医院的急诊科设置不同,并且急诊科和其他科室之间的配合安排也存在差异,因此,应重点关注院前急救和不同医院系统之间的对接,告知系统端提供开放性的数据接口,将院前告知数据信息传送到医院的各个内部系统,确保能够满足医院系统的应用需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应完善平台系统的流程和系统组网内部署数据中心、会诊中心心内科设备、其他科室的设备,完善系统的应用功能,同时还需进行系统应用的设计,使得院前急救能够和胸痛中心、创伤中心、脑卒中中心、其他不同系统之间相互对接,确保可以增强系统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蔡建军,万毓华,曾元临,等.创伤急救中心院前院内协同救治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20,36(1):82-85.

[2] 曹剑钊,郑亚安,赵奇侠,等.5G+物联网冬奥会医疗保障指挥调度平台建设[J].中国急救医学,2021,41(12):1081-1086.

[3] 張小亮,王忠民,戴作雷,等.基于"绿色医嘱"模式的急诊多中心智慧急救系统建设思考[J].中国数字医学,2020,15(2):42-44.

[4] 杨琰,周典,田帝,等.基于流程再造的急诊多学科远程会诊初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1,37(z2):52-89.

[5] 刘力,刘国勇,高品鑫,等.浅析120云调度系统在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数字医学,2020,15(9):53-55.

猜你喜欢
设计
BUBA台灯设计
和小编一起设计邮票
The Spirit of Christmas教学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增温设计
大象无形 芬兰设计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