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ano模型的高校智能会议室功能需求与设计研究

2022-05-11 03:26宋绪丁LiangJiaSongXudingHuayao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2年4期
关键词:会议室师生智能

梁 佳,宋绪丁,华 尧 Liang Jia &Song Xuding &Hua yao

(长安大学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64)

高校会议室是广大师生进行协作交流、提出想法、形成共识的重要办公空间,为单位沟通交流、会议传达、学术交流、教学工作研讨、党建工作和学生活动等一系列多样复杂的任务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和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持续推进,高校会议室的功能也在逐渐完善,传统会议室因存在设备自动化程度低、表现形式单一、会议效率低、管理难度大与设备操作复杂等痛点,已经不足以适应教育信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势必导致传统会议室必须进行升级与改造向新的方向发展。

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的驱动下,信息技术与教学设施、办公空间等深度融合已成为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内容[2]。在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智能会议室为未来会议室发展的方向和新形态,其建设的关键在于“智能化”,核心是服务广大师生,实现人、物、环境的互通互联,将多种信息化技术融入会议的会前、会中和会后环节,从而构建一个智能化、便捷化、舒适化、高效化的全新交流空间。一个功能完善的智能会议室,在保证会议可靠性和资料完整性前提下,不仅能代表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还可以提升师生的工作学习效率及效果,促进其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建设一个好的智能会议室具有明显且积极的实践意义。实际上,高校智能会议室建设的关键在于对师生的功能需求项目分析,特别要厘清功能需求项目类型和优先级排序。因此,本文在梳理已有文献对高校智能会议室等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征求专家和师生意见等方式,采用Kano模型分析高校智能会议室建设的功能需求项目优先级排序,并使用满意度指数分析法进一步优化分析结果,根据功能优先级分类,提出分阶段推进高校智能会议室的建设思路,并进行初步的设计实践。

1 研究现状

梳理已有相关文献,在会议室的建设与研究中,余意[3]等人指出智能空间是一个将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融合起来的新的人机交互复杂系统,主要功能是协助用户提高工作效率,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陈维银[4]对多媒体会议室智能化系统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智能会议系统的主要组成,并对现代多媒体会议室智能化系统建设措施进行了探讨,为智能化沟通发展提供一份参考。刘立全[5]等人从高校各类会议室的功能设计、系统设备构成、设备布局及安装要求和使用管理及维护四方面进行了阐述。

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当中,大多主要集中在对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教室的功能需求研究当中。在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功能需求研究中,易明[6]等人提炼出智慧图书馆5个维度29项功能项目,经过分析计算得出功能需要的痛点为服务维度、信息资源和学习工具,需求点为互动维度,机会点为环境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层次、分阶段建设智慧图书馆的思路。在智慧图书馆自助服务需求研究中,程越欣[7]等人采用Kano模型识别出32项自助服务的需求并归类,得出2项痛点,7项需求点和19项机会点,并提出了自助服务质量提升策略。在智慧教室的功能需求研究中,学者主要采用SMART概念模型,认为智慧教室应包括内容呈现、环境管理、资源获取、及时互动和情境感知5个维度,并进行相关系统构建与评价研究[8-9]。智慧教室和智慧图书馆主要为教师教学科研、学生自我学习与资源获取等方面提供交流空间,与智能会议室的功能有一定相似性,故其已有研究成果,对于高校智能会议室进行功能需求点获取与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述以上研究文献发现,学者集中对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教室的功能需求问题展开了相应地探索,针对会议室的研究都集中在某一个系统,如预约系统、视频系统、远程控制系统等开发工作,进行了关于智能会议室相关硬件系统的研究,但是对智能会议室的功能需求研究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对智能会议室各项功能的用户需求研究较少。

2 Kano模型

Kano模型由日本东京理工大学狩野纪绍教授提出的一种产品需求模型,主要用来分析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Kano模型将产品或服务根据用户反馈分为必备属性、期望属性、魅力属性、无差异属性和反向属性5种类型[6](图1)。随着众多学者对Kano模型研究的不断深入,该模型的应用已从产品质量领域逐步向空间设计等领域延伸,如齐向华[10]等人对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用户需求的类型及用户对各项服务需求程度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宋端树[11]等人对自理老人淋浴空间进行需求分析与设计研究,李嘉琪[12]等人对养老机构中老年人对公共空间的需求进行研究,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以上分析和研究都为类似空间功能配置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文采用Kano模型方法分析智能会议室的功能需求点,并进行设计方案研究。

图1 Kano模型关系图

3 高校智能会议室功能需求研究

3.1 确定功能需求指标

科学客观的需求分析直接会影响到智能会议室建设的成效,智能会议室建设应以学校自身实际条件为基础,切实考虑广大教师、大学生、管理者和有关人员的心理需求,尽可能满足广大师生的现实使用需要。考虑到智能会议室的分类比较多,本文主要对高校中小型会议室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与设计。

借鉴在对高校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教室功能需求研究框架的基础上[6-9],经过对高校智能会议室现状的实地调研和现状梳理,查阅有关文献[13-14],并与有关管理部门以及使用人群进行深入沟通交流,最终将高校智能会议室的功能需求划为4个维度,分别是物理层面、环境层面、服务层面和特色层面,共计29项二级功能需求指标。具体功能需求指标和内涵(表1)。

表1 高校智能会议室的功能需求指标

3.2 Kano 模型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总共包含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包括受访者的性别、年龄、人员类别和教育程度等信息;第二部分为智能会议室的使用类型;第三部分为各项具体指标的Kano问卷,包括29项功能需求的正反向问题,均设计5级选项,分别为“满意、理所应当、无所谓、能接受、不满意”,受调查者根据个人意愿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作答。Kano模型问卷调查形式(表2)。

表2 Kano模型问卷形式

本次问卷调研时间为1个月,采用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两种方式进行,共发放400份问卷,其中该领域专家学者20份(占5%)、教师140份(占35%)、大学生140份(占35%)、行政管理人员50份(占12.5%)、网络随机调查50份(占12.5%)。共计回收有效问卷386份,有效率96.5%。受调查者年龄在18~55岁之间,教育程度大学本科到博士,使用会议室的次数较多,并对高校智能会议室的功能有较好的认知与理解能力。问卷数量大于指标数量的10倍,满足可靠性要求。

3.3 信度及效度检测

在完成功能需求分析的问卷调查后,需要对问卷进行信度检测,一般来说问卷的信度分析针对量表,信度检验通过之后需要进行效度检验通过之后,证明调查可信、真实、有效性高,才能进行数据分析[15]。根据实际调研获得的数据,使用SPSS软件对功能需求的问卷进行检验,问卷的总体、正向和反向问题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84、0.921、0.896,均大于0.8,表明问卷调查的信度较高;对其效度进行检验,KMO值为0.896,大于0.8,Bartlett球形检验值的显著概率小于0.01,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且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60%,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

3.4 功能需求类型和优先级

根据Kano质量类型评价表(表3),对收回的386份有效问卷进行整理、汇总,对照得出智能会议室各功能需求项类别汇总结果之后,完成功能需求类型的确定,排序分为四级:必备属性(M)>期望属性(O)>魅力属性(A)>无关属性(I)[16]。为了进一步确定同一功能需求的优先级,可根据Better-Worse系数分析法进行功能需求度指标的计算,满意度系数(SI)和不满意度系数(DSI)的计算公式为[17]:

表3 Kano模型质量类型评价表

根据智能会议室各功能需求项类别,计算SI和DSI值对功能属性归类的百分比。最终得到功能需求类别和重要度排序(表4)。

表4 高校智能会议室功能需求分析结果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各指标要素的分布情况,依据功能属性Better-worse系数值,利用Excel软件绘制四象限分位图,将功能散点划分到四个象限(图2),可以得到同一个属性下的功能需求排序,即同一属性类型坐标值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越大敏感度越高,表示某功能需求对用户的满意影响度越大,重要度越高,以此明确智能会议室的设计方向。

图2 智能会议室功能需求属性归类四分位图

3.5 功能需求分析

通过对高校智能会议室功能需求的质量类型和重要度排序结果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必备型功能需求有8项,分别是物理层面的智能中控系统、无线投屏、智能显示屏、音频调节、高速网络5项功能;环境层面的智能空调、材料环保性2项功能;服务层面的运维与管理1项功能。智能会议室具备必备型属性后,虽然用户的满意度不会提升,但是如果不具备时候用户会感到不满意。

期望型功能需求有9项,分别是物理层面的远程视频终端、无纸化设备2项功能,环境层面的隔音效果好、装饰与布局2项功能,服务层面的小程序预约管理、智能门禁、清洁与消杀3项功能,特色层面的易操作性、高稳定性2项功能。智能会议室不提供此类功能,并不会影响师生的满意度,但是如果具备时候,会极大提高师生的满意度。

魅力型功能需求有10项,分别是物理层面的人体工学椅、多功能会议桌2项功能,环境层面的自动化窗帘、灯光自动调节2项功能,特色层面的门外显示屏、数据统计和智能饮水机3项功能,特色层面的文化元素、模块化设计和收纳展示墙3项功能。智能会议室不提供此类功能,并不会影响师生的满意度,但是如果具备时候,会极大提高师生的满意度。

无差异功能需求有1项,为服务层面的设置休息区域。该属性表明,无论智能会议室是否具有此功能,师生的满意度不会提升,因此在方案设计的时候应该简化考虑。

反向功能需求有1项,为特色层面的企业宣传广告。该属性表明,智能会议室提供此功能,会造成师生的满意度下降,故在设计时应该避免。

根据智能会议室的功能需求类型进行排序,然后对同一维度下功能需求经过计算得到需求重要度排序(表5),从结果来看,在智能会议室中,必备型需求主要在物理层面,即用户在会议室使用过程中对一些智能设备及系统有强烈需求。

表5 高校智能会议室需求指标敏感度及优先级排序

4 基于功能需求分析的设计研究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智能会议室能充分考虑师生的切身感受,进而科学合理地规划各项功能需求,同时可规避在建设中经常出现的“功能齐全、华而不实”等弊端。高校相关部门在规划设计智能会议室的时候,应首先保障必备型功能需求,努力实现期望型需求,进一步实现魅力型需求,简化无差异需求,避免反向需求。根据对智能会议室的29项功能需求属性分类结果(表5),初步将智慧校园建设下的智能会议室建设类型分为普通型和豪华型两种类型。普通型在保障师生会议的必备型需求前提下,并适当满足期望型需求,经费投入相对较低;豪华型则在普通型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师生的魅力型需求,但经费投入相对较高。

高校要明确当前智能会议室建设所处的实际状态,根据需要抓重点、分层次、分阶段地推进智能会议室建设,逐步实现师生对其痛点、难点和机会点的全覆盖。本文对豪华型智能会议室建设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并对部分设计效果展示,智能会议室的整体设计效果(图3)。

图3 智能会议室整体设计效果图

4.1 满足必备型需求

在必备属性方面,智能中控系统可以对室内的所有设备进行智能管理一键可调,轻松节省会议能耗资源,高效化管理,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和便捷性。对于智能显示屏和无线投屏功能需求,允许与会人员自带的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与显示屏多屏互动,可以直接在大屏幕上手写批注、会议内容直接把控,高效便捷,会议流程无束缚[18]。高速网络和音频调节对于智能会议室的作用至关重要,这是保证会议能否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智能空调能根据室外气候条件和会场人数等进行自动调节温度,实现自动打开制冷、制热、除湿及空气净化等功能。在材料选择方面,所有材料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甲醛含量极低,装修方面可选择一些知名大品牌的水性涂料,少用油性材料,油漆可选用环保漆或水性漆,确保绿色健康环保。运维与管理可在远程状态下监测设备,保证管理人员不必投入大量精力和人力去做复杂的维护,如出现异常情况会及时发出警告,管理人员可在第一时间了解故障原因并及时解决,有效保障会议的正常运转。部分功能需求设计效果如图4-图6所示。

图4 智能会议室的局部设计效果图

图5 文化形象墙等局部效果图

图6 多功能会议桌等局部效果图

4.2 提高期望型需求

在期望型属性方面,远程视频终端解决了参会人异地交流,可以通过云端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交流还能增加双方对内容的理解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无纸化设备可在短时间完成升降屏的上升或下降,支持画面共享、文档编辑生成会议笔记、议题投票以及会议服务提醒等,减少纸张打印,响应国家绿色办公的理念。对于装饰与布局、隔音效果良好,要运用新颖的装饰材料,符合师生心理的色彩颜色,在设计时应注意层次分明、立体感强,不仅在视觉上延伸空间,线性灯光的嵌入也更显气派,最大程度丰富了空间功能,同时也不占用空间,吊顶设计让装饰性、实用性、安全性都得到大幅提升,充分满足现代化办公需求[19-20]。小程序预定解决了会议室预约难的问题,只要在小程序上按需选择相应的会议室及时间进行预定,预定成功后,则自动通知参会人员,在预约时间到的时候,凭预定二维码在会议开始时通过扫码、测温、开门进入会场。对于清洁与消杀需求,在会议开始或结束时,则会自动通知服务人员对会议室进行保洁并按方案消杀处理。对于智能会议室,稳定性和易操作性至关重要,在选购时应该选择一些知名品牌或者口碑好的设备,确保可靠性高。

4.3 追求魅力型需求

在魅力型属性方面,采用人体工学会议椅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久坐带来的疲劳感,能有效降低职业病,提高舒适性和工作效率[21]。多功能会议桌造型优美,在视觉上引人注目,并辅助设置有收纳功能,方便参会人员存放物品,同时设计有智能手机充电和智能插座,方便参会者在手机没电的时候进行自行充电,避免因找充电器影响会场秩序。自动化窗帘具有感应温度控制开关功能,窗帘可以根据室内光线的强弱以及室内空气的湿度和室温而自动进行调节。富有科技感灯光效果,根据软件预设值,来控制灯光自动开启与关闭,并可调节灯光亮度,实现室内灯光智能控制与节能减排。会议显示平板置于会议室门口,预定成功后,会议显示平板同步预定信息,会议预定情况一目了然,无需敲门询问会议室使用状态。数据统计功能可以记录会议室的使用率、使用情况和会议设备使用率等信息。智能饮水机可进行多级过滤和杀菌处理,并具有防热保护、全自动控制出水等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让空间更加灵活多样,方便以后根据自身建设进行布局重组,逐步扩展其主要功能。文化形象墙的设计融入校训和院徽等文化元素,不仅传承了办学历史和办学理念,而且能唤起师生精神上对学校的归属感,达到凝聚师生共识的目的。收纳展示墙可存放荣誉证书等展示品,也可便于会议期间私人物品和办公物品等存放。

4.4 简化无差异需求

在无差异属性方面,设置休息区域为无差异需求。从这个层面来看,在目前情况下,用户暂不需要提供此类功能需求,因为智能会议室为师生提供交流场所且使用面积有限,故在设计规划时候可以舍弃此类功能需求。

4.5 避免反向需求

在反向属性方面,播放企业广告是反向需求。因为设备和系统是企业的产品,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往往想通过产品宣传自己的实力,但是对于用户来说,比较反感这个。所以在方案设计的时候,应该坚决避免。

5 结语

本文采用Kano模型对高校智能会议室4个维度的29项功能需求点进行问卷调研分析,以量化分析的方法获得不同功能需求属性分类和优先级排序,并对智能会议室进行设计实践,必将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高效、互动、舒适的交流空间,也为今后其它智能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认识的不断提升,对智能会议室的功能需求也将会有新的呈现,在建设过程中,应避免走进各种智能设备和先进技术“误区”,始终坚持以师生的心理需求和诉求为导向,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进行整体方案规划与设计,才能发挥智能会议室的真正价值。

猜你喜欢
会议室师生智能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大树会议室
方璇空间设计作品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被炒鱿鱼了
开撕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