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0276-2021《柔巾》标准解读

2022-05-12 05:47刘飞飞
纺织科学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测试数据纸巾荧光

刘飞飞

(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5)

1 引言

柔巾是以棉、粘胶等纺织纤维为原料,经水刺等非织造工艺加工而成的非织造布,再经裁剪制成不同规格尺寸的干巾产品,主要用于婴童或成人日常皮肤清洁。产品具有非常好的吸湿性、亲肤性,不易掉屑,在干、湿两种状态下都可以使用,能够代替普通纸巾、湿巾或毛巾,使用起来更干净卫生,满足人们对擦拭类产品的高品质要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升,柔巾作为一款高档卫生擦拭用品,广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国内已有上百种柔巾品牌。由于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规范,无法为企业产品质量内控、贸易或质量监管提供技术支撑,也无法为消费者合法利益、行业健康竞争提供技术保障。柔巾产品属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中提及的妇幼使用的重点消费品,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也为了响应国务院规划管理要求,通用技术中纺院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标委会秘书处及时组织相关企业制定了GB/T40276-2021《柔巾》[1]国家标准。

2 主要内容

2.1 标准范围

以纺织纤维为原料,经非织造工艺加工而成的非织造布,其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产品种类比较多,已发布的相关产品标准如GB/T 38014-2019《纺织品 手术防护用非织造布》[2]、GB/T 38462-2020《纺织品 隔离衣用非织造布》[3]、FZ/T 64012-2013《卫生用水刺法非织造布》[4]及FZ/T 64051-2014《美妆用非织造布》[5]等,而柔巾产品不同于上述非织造布中间产品,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终端产品,同时该产品主要用于婴童及成人擦拭清洁皮肤使用,与擦拭厨具、眼镜等环境或物品所用的擦拭布相比,产品质量要求更高。同时为了与纸巾(以纸浆纤维为原材料)相区别,范围明确是“以纺织纤维为原材料”;为了与湿巾相区别,范围明确是“干态擦拭巾”;为了与其他擦拭布相区别,范围中明确是“清洁人体皮肤所用”。

2.2 考核项目和指标要求

柔巾标准以“技术先进、符合国情”为原则,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结合消费者的实际使用需求和国内柔巾产品生产水平,科学合理地选取考核项目并确定指标要求,技术内容参考了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6]、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规范》[7]、GB/T 35611-2017《绿色产品评价 纺织产品》[8]、GB/T 18885-2020《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9]、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10]等相关标准,从内在质量、微生物和外观质量三个方面进行了考核。

2.2.1 内在质量

2.2.1.1 纤维成分

根据《产品质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产品标识中需要提供商品的主要成分,同时为了让消费者有充分的知情权,规范行业的公平竞争,避免企业虚假宣传,标准中要求产品外包装上标识纤维成分。

2.2.1.2 纤维含量允差

纤维含量允差是指产品标识中每一种纤维的含量比例与实际检测含量比例的差值。由于标准中要求标识纤维成分,相应需要规定纤维含量允差。

纤维含量允差在服装领域的使用已经比较成熟,需要符合GB/T 29862-201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11]的规定,而柔巾作为一种纺织产品,也应该满足GB/T 29862 的规定。表1 为选取的26 种代表性样品的纤维含量偏差验证数据。

从表1 可以看出,1#、2#、5#、7#、18#、24#、26#、27#、32#、39#、41#、43#、51#、53#、59#和60#共16种全棉纤维或全粘胶纤维或全莱赛尔纤维产品的纤维含量偏差均为0%,符合GB/T 29862-2013 中7.1 条要求,即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完全由一种纤维组成时,用“100%”“纯”或“全”表示纤维含量,纤维含量允差为0。

表1 纤维含量偏差验证数据

10#、13#、16#、17#、19#、45#、55#、56#、57#共9 种是两种纤维混合产品,其纤维含量偏差均小于等于5%,符合GB/T 29862-2013 中7.3和7.4 条要求,即“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含有两种及以上的纤维时,除了本标准许可不标注的纤维外,标明的每种纤维含量允差为5%”和“当标识上的某种纤维含量≤10%时,纤维含量允差为3%,当某种纤维含量≤3%时,实际含量不得为0”。

21#是棉和大麻混合产品,较难确定两种纤维的含量以及含量偏差。

2.2.1.3 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CV值)

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CV 值)是考核产品均匀性的基础性能指标,变异系数太大则产品厚薄不均匀性明显,影响产品整体的使用效果,而且非织造布由于生产工艺的特点,产品本身的均匀性相对较差,因此控制柔巾产品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FZ/T 64012-2013 根据不同单位面积质量分段考核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参考FZ/T 64012-2013 中要求并结合目前水刺非织造布的生产水平以及所收集柔巾产品的实际测试结果,确定指标要求为≤10%。图1 为选取的55 种代表性样品的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验证数据散点图,从图1 中可知46 种样品检测结果≤10%,合格率为83.6%。

图1 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CV 值)验证数据散点图

2.2.1.4 甲醛含量、pH 值、异味、重金属和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甲醛含量、pH 值、异味、重金属和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五项指标涉及使用者生命健康安全,我国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10 和GB 31701-2015 中对该5 项指标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柔巾标准中甲醛含量与GB 18401-2010 中A 类要求一致,小于等于20mg/kg;pH值与GB 18401-2010 中A 类要求一致,4.0~7.5;异味和GB 18401-2010 要求一致,无;重金属与GB 31701-2015 中A类要求一致,铅含量小于等于90mg/kg,镉含量小于等于100mg/kg;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与GB 18401-2010 要求一致,禁用。

选取了20 种代表性样品进行验证试验,甲醛含量均为未检出,合格率100%;pH 值测试结果均为4.0 ~7.5,达到GB 18401-2010 中A 类产品要求,合格率100%;产品均无异味,合格率100%;由于收集到60 多种柔巾样品均未进行涂料印染、染色或印花,未进行重金属和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验证测试。

2.2.1.5 染色牢度

柔巾产品大部分为本色或漂白产品,但考虑到纸巾等其他相关产品会出现在其上印制图案,进行产品个性设计的情况,如果产品染色牢度不够,通过擦拭口、鼻、皮肤等转移扩散到人体内,将有引发人体病变的可能,因此需要对其染色牢度进行控制。产品擦拭过程中会接触到水、汗渍、唾液等,所以同时考核了这几种介质的色牢度。

考虑到产品经常用于擦拭面部、口、鼻等重要部位,提高对色牢度的要求,其中耐湿摩擦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酸碱色牢度的要求高于GB 31701-2015的规定。由于所收集的60 多种样品均未使用染料,未进行色牢度验证测试。

2.2.1.6 柔软性

柔巾产品可用于清洁人体皮肤,尤其对于婴童娇嫩的皮肤,产品需要具有良好的柔软性,才能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所以对产品柔软性进行了考核,以弯曲长度表征其柔软性。

柔巾标准按照不同的单位面积质量对弯曲长度分别进行考核,对于单位面积质量小于等于70g/m2,纵横向弯曲长度≤4.0cm;对于单位面积质量大于70g/m2,纵横向弯曲长度≤4.5cm。

骂了一阵不见动静,小珍的妈妈就喊四娃:四娃,你给我从山顶上滚石头!看她出来不出来!她这样一喊,四娃得了令——四娃是半傻之人,哪里经得起这挑唆,但就是这个半傻之人那一刻骨子里雄性的血性奔突,无比亢奋。有人叫他帮忙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啊!他使出吃奶的劲儿将两块半人高的石头推了下去。骨碌碌一阵撞击,树倒枝裂,山谷轰鸣。

表2 为选取的47 种代表性样品的弯曲长度测试数据。为了对比确定柔巾产品弯曲长度的指标,同时测试了几种市场上比较有代表性的纸巾产品,测试数据见表3。

表2 柔巾弯曲长度测试数据

从表2 可以看出,仅34#样品不符合标准要求。从表3 可以看出,6 种不同纸巾产品弯曲长度基本在3cm 左右,满足≤4cm 的要求,而且纸巾与柔巾相比较,由于纤维种类不同,产品更轻薄,也从侧面反映≤70g/m2的柔巾产品,规定纵横向弯曲长度≤4.0cm 比较合理;对于>70g/m2高克重的柔巾产品,弯曲长度适当放宽要求,为企业开发新产品留出空间。

表3 纸巾弯曲长度测试数据

2.2.1.7 落絮

落絮是指柔巾等产品在擦拭等使用过程中纤维屑和其他颗粒的脱落。柔巾产品一般由纺织纤维经水刺等非织造工艺加工而成,掉毛掉粉等落絮现象与纸巾相比较少,但为了体现柔巾优于纸巾的高质量特性,满足各类消费者,甚至对落絮过敏人群的需求,也为了严把质量关,防止添加石灰粉等低质量非织造布进入产业链,所以考核了落絮项目。

目前医疗卫生领域对于落絮指标的考核主要是外科手术衣,由于脱落纤维上携带的微生物、浮游菌等会对手术患者术后恢复造成影响,所以国内外的外科手术衣标准中都要求落絮系数≤4.0。

表4 为选取了33 种柔巾产品和4种纸巾产品落絮测试数据,从表4 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柔巾较纸巾有明显优势,柔巾产品的落絮系数几乎全部≤4.2,大部分柔巾产品落絮系数≤4.0,达到外科手术衣的要求,纸巾产品的落絮系数在5 左右,其中4#功能纸巾是作为感冒过敏季节适用的纸巾产品,里面添加了保湿因子,落絮系数相对较低,两面分别为4.3 和4.4。考虑到柔巾产品只是外部擦拭清洁使用,并不需要达到外科手术衣那么高要求,综合考虑行业内产品的整体水平,确定落絮系数为≤4.5。

表4 落絮测试数据

2.2.1.8 吸水性

图2 和图3 分别选取代表性样品的吸水时间和液体吸收量的测试数据散点图。从图2 可以看出,仅1 个样品的测试数据较大达到12s,其他30 多种样品的液体吸收时间均在4s 以内。从图3 可以看出,样品的液体吸收量普遍比较高。所以本标准参考FZ/T 64051-2014 等相关标准并结合实际测试数据,确定吸水时间为≤5s,液体吸收量为≥500%。

图2 吸水时间的测试数据散点图

图3 液体吸收量的测试数据散点图

2.2.1.9 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又称为白色染料,是一种能吸收不可见的紫外光(波长 300~400 nm),再激发出可见的蓝色或蓝紫色荧光(波长 420 ~480 nm)的复杂有机化合物。荧光增白剂可用于补充所应用产品的蓝紫光不足,并增加照射到产品上光的总反射量,从而使肉眼看到的物质很白,达到增白增艳的效果。荧光增白剂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对荧光增白剂进行考核。

纸巾等相关产品中对于荧光增白剂的考核采用定性的观察方法,测试原理为将试样置于波长254nm 和365nm的紫外灯下观察荧光现象,判断试样中是否有荧光物质。参考该方法对收集到的60 种代表性样品进行定性观察,结果见表5。从表5 可以看出,观察结果分为3 种:未观察到任何荧光点状;可以观察到2~3 个荧光点状;可以观察到10 个左右相对较多的荧光点状。经与多家生产企业沟通交流,企业反映所观察到的荧光点状并不是其生产工艺中添加了荧光增白剂,基本是原棉生产非织造布时没有完全打开的小结,在荧光灯下照射后与布面其他部位颜色不同而被误以为是荧光物质。

表5 荧光增白剂紫外灯的观察结果

为了进一步验证,起草组选取了可以观察到相对较多荧光点状的样品按照FZ/T 01137-2016《纺织品 荧光增白剂的测定》[12]进行定性和定量测试,结果见表6。从表6 测试结果看出,荧光增白剂全部为未检出。所以柔巾标准中规定荧光增白剂为未检出,而测试步骤分为两步,第一步为定性观察,若有可见明显荧光现象或有异议,则按照FZ/T 01137-2016 规定进一步定量测试。

表6 荧光增白剂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测试结果

2.2.1.10 断裂强力

柔巾产品适用于干湿两种状态下使用,干湿态断裂强力是保证产品正常使用的基础物理性能。

FZ/T 64012-2013 标准中根据产品的用途和单位面积质量分别对干态纵横向断裂强力值进行考核,收集到的代表性柔巾样品的单位面积质量主要集中在35g/m2~70g/m2,对应FZ/T 64012-2013 中干巾等B 类产品要求干态断裂强力≥15N。图4 为选取的50 种柔巾产品的干态纵横向断裂强力测试数据散点图,从图4 可以看出,全部样品的干态纵横向断裂强力≥20N。

图4 干态纵横向断裂强力的测试数据散点图

FZ/T 64012-2013、FZ/T 64051-2014 等标准中未考核湿态断裂强力。图5 为选取的34 种柔巾产品的湿态纵横向断裂强力测试数据散点图,从图5可以看出,全部样品的湿态纵横向断裂强力≥20N。

图5 湿态纵横向断裂强力的测试数据散点图

但考虑到目前企业也陆续开发低克重的柔巾产品,以满足消费者使用要求为准则的同时兼顾新产品开发需求,干态断裂强力值确定为≥15N,而湿态断裂强力值相对于干态断裂强力值适当降低,确定为≥12N。

2.2.1.11 农药残留量

在棉纤维种植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害虫的侵害有可能会使用农药,虽然在棉纤维后续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会去除农药,但仍然存在农药残留的风险,所以对农药残留量进行考核。参考GB/T 18885-2020和GB/T 35611-2017中的要求,确定农药残留量≤0.5(总计)mg/kg。

2.2.1.12 残硫量

粘胶纤维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入的硫酸和一些杂质发生副反应,产生的单质硫虽经水洗和脱硫工序,仍难以把纤维內的残余硫全部洗净。由于硫磺的存在,容易使纤维色泽带有灰污和淡黄色,影响了洁白度,手感发硬,在后整理加工中纤维变脆,从而使纤维强力降低。因此,必须控制残硫量才能确保成品纤维的质量。

GB/T 13758-2008《粘胶长丝》[13]、GB/T 14463-2008《粘胶短纤维》[14]等粘胶纤维标准中都规定了残硫量的要求,其中GB/T 13758-2008 中残硫量要求:合格品为≤14.0mg/100g,一等品为≤12.0mg/100g,优等品为≤10.0mg/100g。GB/T 14463-2008 中残硫量要求:合格品为≤28.0mg/100g,一等品为≤18.0mg/100g,优等品为≤12.0mg/100g。表7 为选取的16 种含粘胶纤维样品的测试数据,从表7 可以看出,柔巾产品中残硫量比较低,基本上都在8mg/100g 以内,按照粘胶长丝或粘胶短纤维标准要求,都达到了优等品的水平。所以柔巾标准结合产品实际测试水平,规定残硫量≤10mg/100g。

2.2.2 微生物

柔巾作为与口鼻部、脸部等身体部位直接接触的用品,需要满足必要的卫生要求。柔巾中微生物指标要求与GB 15979-2002 规定一致。表8 为选取的14 种代表性样品的验证测试结果,从表8 可以看出,样品全部符合标准要求。

表8 微生物的测试结果

2.2.3 外观质量

2.2.3.1 规格尺寸偏差率

规格尺寸通常以柔巾的长度×宽度表示。为了防止产品偷工减料,刻意减小产品尺寸,需要考核实际规格尺寸与标称规格尺寸之间的偏差率,只要在规定偏差率范围内,则为标称值合格。规格尺寸也是产品销售包装标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尺寸偏差率的测定有通用的国家标准GB/T 4666-2009《纺织品 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15],该标准对于长度小于1m 和大于1m,以及幅宽小于5m、小于20m 和大于20m 的织物如何准确测试尺寸偏差给出了详细的规定,从所测试织物尺寸可知GB/T 4666-2009 主要适用于大尺寸的坯布或卷材。柔巾产品尺寸较小,尺寸通常在100mm~200mm 之间,而且柔巾是终端产品,取样需要另行规定,另外尺寸偏差率测试过程比较简单,所以柔巾标准对尺寸偏差测试方法单独进行了规定。

参考纸巾等相关产品标准,确定尺寸偏差率为≥-5%。图6 为选取的58种代表性样品的规格尺寸偏差率测试数据散点图,从图6 中可以看出,仅有2个样品不符合要求,合格率为96%。

图6 规格尺寸偏差率测试数据散点图

2.2.3.2 内装量偏差

柔巾产品的最小销售单元外包装上需要标明内装量,而为了确保产品保质保量,需要考核内装量偏差即规定允许短缺量。参考JJF 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16]以及纸巾等相关产品标准,对内装量偏差给出了规定。

2.2.3.3 外观疵点

结合柔巾产品的生产工艺,对可能存在的外观疵点进行了规定。

2.3 产品标识

产品标识中除包含产品名称、标准编号、纤维成分及含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生产批号和限用日期、产品规格、内装量、产品合格标识、生产企业信息外,还规定了如有添加剂,例如部分产品中添加柔软剂,还应包含添加剂的所有成分名称,采用《化妆品成分国际命名(INCI)中文译名》[17]中的成分名称,对于未被《化妆品成分国际命名(INCI)中文译名》覆盖的名称,可依次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8]的名称、化学名称或植物学名称。

3 对策与建议

(1)柔巾标准适用范围为“以纺织纤维为原料,经非织造工艺加工而成的清洁人体皮肤用干态擦拭巾”,所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棉柔巾、洗脸巾,以及其他类似产品都属于GB/T40276-2021 涵盖的范围,建议各相关使用方从原料(纺织纤维)、织造工艺(非织造)、用途(清洁人体皮肤)和销售时产品状态(干态)等4 个方面分析判断产品是否适用柔巾国家标准。

(2)柔巾标准虽然刚实施不久,我国各个地方监管部门已经陆续以GB/T40276-2021 作为判定标准对实体店和网售店进行产品质量抽查检验,建议柔巾产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尽量按照柔巾国家标准进行生产和标识,以免面临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风险。

(3)柔巾标准中要求标识“产品纤维成分及含量”,建议生产、销售企业严格按照GB/T 29862-2013 规定执行,对于纤维名称应使用规范名称,天然纤维名称采用GB/T 11951-2018《纺织品 天然纤维 术语》[19]中规定的名称,化学纤维名称采用GB/T 4146.1-2020《纺织品 化学纤维 第1 部分:属名》[20]中规定的名称。

(4)棉和麻都是植物纤维素纤维,混纺后既不能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其成分含量,也不能用机械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开,对于机织物和针织物等混纺后组织结构比较有规律的纺织产品一般采用显微投影法(FZ/T 30003-2009《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 显微投影法》[21])进行测试;非织造布混纺后结构上没有规律,很难通过计数计算出纤维含量。所以对于仅采用棉和麻生产的柔巾产品,生产企业按照投料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直接标识纤维名称即可,如“棉/大麻”“苎麻/棉”等。

(5)柔巾作为纸巾、湿巾、毛巾等擦拭类产品中的一匹“黑马”,发展速度非常快,建议第三方检测机构做好标准中涉及考核项目的扩项工作,为柔巾生产销售企业的日常产品质量检测、市场产品工商抽查等做好配套服务工作。

(6)柔巾标准从保障消费者基础安全卫生和使用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考核,建议消费者尽量选购标识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柔巾产品。

猜你喜欢
测试数据纸巾荧光
基于回收测试数据特点的判读方案设计与实现
纸巾山水画
测试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魔力荧光色
基于烟花爆炸优化算法的测试数据生成方法
玛卡荧光碳点的合成及用于苦味酸的荧光检测
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测试数据扩增方法
Fluorescence world荧光人间
纸巾康乃馨
完形填空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