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师妙手补书

2022-05-13 01:34王兰芳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2年4期
关键词:天水市古籍馆藏

王兰芳

一张张泛黄的纸张薄如蝉翼,已经脆化;一部部面目沧桑的善本流传数百载,已老态尽显,抑或“病入肌理”。上了“年龄”的古籍遭受虫蛀、鼠啮、霉蚀、酸化、老化等内外力“侵害”后,也会“生病”,面临衰亡。为了给这些珍贵的古籍“续命”, 2021年9月开始,天水市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全面展开。天水市图书馆馆藏古籍6万余册,其中善本1300余册。由于年代久远,馆藏古籍破损老化严重,部分古籍急需抢救性修复。在西四楼的古籍部古籍修复室,一张长案几上,镊子、锤子、尺子、剪刀、糨糊、毛刷等工具人手一套,每名工作人员都有一个类似医用手术工具盒的器械盒。走进这里,就如同走进了专门医治“病书”的“手术室”。

古籍部主任李东晖说,抢救性修复濒危古籍要与时间赛跑。他们首先对馆藏清代古籍《易经体注大全合参》进行修复。由于年代久远,且这部共计百页的古籍书身“左腰”部曾遭受过火焚,有的部位已严重脆化、絮化,有的部位则残缺不全。

“对古籍修复人员来说,补破是最难的,书口断裂、纸张脆化等都会导致书籍损坏。在修复过程中,既要做到把破损的地方修旧如旧地补好,又要让补过的地方尽可能和原书高度吻合、熨帖一体,十分考验修复人员的技术实力。”李东晖说。

据他说,动手修复《易经体注大全合参》前,古籍部全体工作人员曾一起针对古籍“病因”进行“会诊”,并制订了“诊疗方案”,然后才开始“对症”修复。

“修复古籍要耐得住寂寞。通常一部古籍修复完成至少需要好几个月。制订修复方案,打糨糊、拆书、揭书叶、书叶去污、配纸、溜书口、补书叶、托书叶……直到最后的理齐、锤平、压实、钉纸捻、装书皮、订线、压平、拍摄修复后的书影、填写修复档案,前后要经过20多道工序,如果没有耐性,很难把活儿干好。”一名正在修边的工作人员笑着说。

天水市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甘肃省古籍修复技艺传习点。2013年至今,该馆古籍部量体裁衣,为破损或无函套的馆藏古籍制作函套2800余具,在有效保护古籍的同时,也为古籍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李东晖说,所有古籍修复工作均严格遵守古籍藏品交接管理制度,每天从库房取出破损古籍,工作结束,再存回库房妥善保管。

经过精心修复,许多破损古籍得以新生。古籍修复是个专业活儿,也是个苦差事。古籍破损的原因形形色色,针对不同的“病因”,古籍修复师要开出不同的“药方”。面对一些破损严重的古籍,仅仅将粘连的书页分开就绝非易事。针对破损部分,开始修补之前,得先为古籍配纸,选配的纸张要与待修的古籍材质、帘纹相同,颜色相仿。如遇材质特殊或带有颜色的纸张,还需要修复师自行调配纸浆或为纸张染色。

古籍都是前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修复古籍的前后20多道工序每一道都容不得半点大意,包括最后的订线也是细致活儿,每一针下去都要对准古籍原先留下的针眼,不能有丝毫误差,否则就会对古籍造成新的损害。

“古籍修复需要遵循‘修旧如旧、抢救为主、治病为辅、最少干预、过程可逆’的原则,修复过程中主要依靠人工。修复之前,修复师需要拍照、量尺寸、记页码,记录书籍原貌,然后将古籍拆开,还原成纸张的形态,再逐页修复。”李东晖说。

案幾上进入修补后期的那部古籍,历经几百年岁月的打磨,虽说有些残旧,但那一页页薄如蝉翼、在光线照射下透着光亮的纸张,仍保持着旷日持久的生命力,默默地诉说着自己的前世今生。毋庸置疑,文化的传承需要文字作为载体,古籍修复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作为一名古籍修复工作者,古籍部所有工作人员有自己的使命担当,将把古籍修复工作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行动,一直做下去。”李东晖如是说。

猜你喜欢
天水市古籍馆藏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
名家书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藏书画作品选刊
小小书画廊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今晚妈妈不在家
江苏完成九成以上古籍普查
天水市耕地撂荒问题对策研究
2004年~2012年档案馆与图书馆馆藏量发展比较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