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永远值得弘扬

2022-05-13 07:50东方
湘潮 2022年4期
关键词:郭明义螺丝钉雷锋

东方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于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抒写了无数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展现了团结奋斗的精神面貌,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沈阳军区工程兵某部运输连班长雷锋,就是这一时代的杰出代表。

雷锋,一个响亮的名字,几十年来在亿万中国人民心中留下光辉的色彩,经久不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4年3月11日,习近平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亲切接见部分基层代表,他对某工兵团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

2018年9月,在东北三省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辽宁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观看雷锋的的生平和事迹。习近平指出: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成长

雷锋,1940年12月18日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现长沙市望城区雷锋街道)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雷锋小时候没有名字,由于出生在庚辰年,大家就叫他“庚伢子”。解放前,他一家亲人相继去世,时年7岁的雷锋沦为孤儿,在穷乡亲的拉扯下,挣扎着活了下来。

1949年8月,雷锋的家乡湖南望城解放,雷锋从此走出了痛苦的生活,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幸福成长。到了上学年纪,當地的农会主席根据族谱给他取名雷正兴。雷锋参加儿童团,进小学读书,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1955年,雷锋转入荷叶坝完全小学(今雷锋学校)。雷锋后来说:“我是一个孤儿,我7岁时父母双亡,无人照管。自从来了人民的大救星——共产党,把我从火坑中拯救了出来。党给我吃的穿的,还送我读书。”雷锋心怀对党的感恩,决定用实际行动报答党的照顾和培养。

1956年夏天,当时还叫雷正兴的少年雷锋就立志:“我响应党的号召,决定留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去当新式农民——决心做个好农民,驾起拖拉机耕耘祖国大地;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做个好工人建设祖国;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参军做个好战士,拿起枪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祖国,做人类英雄。”

小学毕业后,雷锋回到简家塘生产队参加农业生产,从生产队记工员、乡政府通讯员,成长为县委公务员。他工作积极,埋头苦干,被县委机关评为“工作模范”。1957年2月,雷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后不久,他就找到当时的县委书记张兴玉,想把名字改为单字。张兴玉沉思了一会儿,说:“你就叫‘雷峰’行吗?‘峰’是山峰、是高峰,这一定会永远激励你奋发努力,攀登高峰的。”此后,雷锋就开始使用“雷峰”这一名字。

1958年11月,鞍山钢铁公司到望城县招收工人,雷锋响应号召,毅然来到工作环境和气候条件都很不适应的辽宁鞍钢,从学徒做起,一步步成长为模范工人。

1959年8月,鞍钢在弓长岭矿山新建了一座焦化厂。这里远离市区,条件艰苦。很多青年工人都不愿意去这个荒凉的地方。可是,雷锋却主动报名前往。面对同事们的不解,他说:“正因为那边苦,没人愿意去,我才坚决要去!我是一个共青团员!”雷锋在弓长岭焦化厂仅工作了4个月就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并且两次被评为“红旗手”,三次被评为“节约能手”。他在日记中写道:“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在雷锋的带动下,鞍钢一大批年轻人来到这里工作。

1960年1月8日,雷锋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在入伍当天的日记里写道:我一定要做一个好战士,我要把可爱的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4月,新兵下连后,雷锋被分配到了运输连,这时,雷锋正式将名字改为“雷锋”,以示要做一名先锋战士。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雷锋逐步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1960年11月8日,参军不满一年的雷锋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一生中最崇高的理想。运输连指导员高士祥在入党介绍人一栏里郑重地写下:雷锋同志牢记我党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憎分明,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我自愿介绍雷锋入党。这天,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人民的勤务员,为了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幸福,哪怕高山、大海、巨川,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进刀山,我甘心情愿,头断骨粉,身红心赤,永远不变。”

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愿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雷锋送给自己的勉励,是他非凡人生的写照。他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雷锋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勤俭节约的能手。

参军入伍时,正值困难时期,雷锋为国家节约每一滴油,每一度电,能省的都省下来。在汽车连分配汽车时,雷锋主动向连里申请了一辆磨损严重、耗油量大的苏制“嘎斯51”型卡车,他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汽车,天天擦洗和保养,想方设法解决车辆耗油的问题,通过精心保养和排查“病因”,他让这辆“耗油大王”成为全连的节油标兵车。

雷锋出生在黑暗的旧社会,经历过贫穷,不舍得浪费任何东西。雷锋有一件夹衣,是从湖南家乡带来的。虽然又旧又破了,但他也不肯买新的,洗了又洗,补了又补,还穿在身上。部队每年发放两套单军装,两套衬衣裤,两双解放鞋。雷锋从1961年以后,各样只领一套,其余的都交还公家。他说:“一套就够穿,破了还可以补补。”每个月的津贴费,除了一些必须开支外,他只留少量的钱,买一些马列、毛泽东著作和有关青年修养的书,其他的全部存入银行,分文也不肯乱花。

战友们都知道雷锋有个“节约箱”,这是用破木板钉成的小木箱。他把捡来的破铜烂铁、废螺丝钉等东西都放在里边。遇到需用的时候,他就从“节约箱”里,找出来适用的东西,不用的废品就拿去卖了,卖回来的钱,都全部交公。因为厉行节约,雷锋被所在部队团委评为“节约标兵”。

雷锋把省吃俭用攒下的钱捐给灾区和需要帮助的人们。抚顺市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成立,雷锋捐款100元。辽宁省辽阳市遭受洪灾,雷锋捐款100元。河南省的干沟小学教师写信向雷锋求助,雷锋捐款100元……他把帮助别人看成是自己最大的幸福,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刻苦学习的标兵。

1958年春,雷锋前往望城县团山湖农场工作。很快,雷锋就学会了开拖拉机。3月16日,《望城报》发表了雷锋的文章《我学会开拖拉机了》一文,文中写道:“我一定要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党对我的亲切关怀和照顾。一定努力钻研,勤学苦练,克服一切困难,忘我地工作,争取做望城县的第一个优秀的拖拉机手。”雷锋做到了。

在鞍钢开推土机时,车间主任让他带3个学员,雷锋没有经验,便和学员一起学习和研究机器构造原理,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请教其他师傅,自己学会了再去教学员,在他的努力下,3个学员只用了4个月便学会了开推土机。

连队分配雷锋当汽车兵,他努力钻研驾驶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担任班长后,他事事模范带头,带领全班成为部队先进集体。针对运输连缺少教练车的状况,雷锋带领全班战士总结规律,改进车辆性能和操作方法,创新性地制作了模拟驾驶台,使大家进一步熟悉了汽车构造和油耗保养方面的知识,提高了全班战士汽车驾驶水平。

由于长年驾驶汽车东奔西跑,雷锋很难有整段的时间用来学习,他的办法是把书装在挎包里,随时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连队吹熄灯号后,为不影响战友休息,他就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学习。

在部队短短一年时间,他学习了《毛泽东选集》,写下20多万字学习体会,还带动全班和连队形成刻苦学习之风。雷锋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图书馆”。

1960年10月起,雷锋担任了小学校外辅导员。虽然平时很忙,他仍然挤时间请假到学校去,同老师谈心,给同学们讲故事,帮助小朋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乐于助人的典范。

“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我能帮助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在大家眼里,雷锋几乎就是“好人好事”的同义词。

同班战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同班战友小周父亲得了重病,雷锋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他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战友小韩在夜里出车时棉裤被硫酸烧了几个洞,雷锋值班回来发现后,把自己的帽子拆下来一针一针地为小韩补好裤子,轻轻地盖在他身上。知道这个情况的乔安山事后对小韩说:“为了给你补裤子,雷锋半宿都没睡!”

有一次,雷锋外出,他看见一位大娘拄著棍,背着沉重的包裹吃力地走着。雷锋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老人从外地来看孩子,忘记了路。雷锋帮大娘背上包袱,一路搀扶着,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把老人送回家。大娘激动地说:“孩子,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的情意啊!”雷锋一口水也没喝,留下一句“军民是一家人”,就离开了。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开展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于是他马上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他帮助战友洗衣服、缝被褥;他辅导孩子们做功课,“雨夜送大嫂”“工地搬砖头”“与工友们雨夜抢救水泥”……人们一遍遍传颂着雷锋的故事。

1960年底,雷锋的先进模范事迹开始被广泛宣传报道,“雷锋”这个名字逐渐家喻户晓。但是,面对鲜花与掌声,他依然时刻提醒自己不能骄傲,要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继续做一颗螺丝钉。在部队生活的这2年零8个月时间里,雷锋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先后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并当选抚顺市人大代表。

从1961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也多了,在去作报告的列车上,他扫地、倒水,一路忙个不停。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1962年8月15日,雷锋和战友乔安山去洗车。在指挥倒车时,雷锋不幸被汽车碰倒的木杆砸中,当场昏迷。经医院抢救无效,雷锋不幸离世,年仅22岁。雷锋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理想信念坚定,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甘当螺丝钉”,勇于奉献,乐于助人,表现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篇章。雷锋“人民的勤务员”“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称谓,深深植根于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雷锋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一件件平凡事、日常事,彰显了高尚的人格魅力,凝聚成伟大的雷锋精神。

永远的雷锋

雷锋,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成为无数中国人心中的楷模。1963年1月,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3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掀起了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雷锋精神,成为新中国社会风尚的一个标志。50多年来,学雷锋活动蓬勃开展、长盛不衰,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千万个“雷锋”在成长,千万个“雷锋”在中华大地涌现。雷锋精神在一个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身上不断得到传承弘扬,给一代代人指明前进的方向、提供奋进的力量。

雷锋生前曾带领望花区建设街小学(现雷锋小学)的同学,以课外活动小组的形式为社会、为群众做好事。在雷锋牺牲10天后,这一课外活动小组正式改名为学雷锋小组,这是全国第一个学雷锋小组。改革开放后新一代大学生的杰出代表张华,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雷锋为榜样”。1982年7月,为了抢救落入公厕的老人,他毫不犹豫地下到3米深的粪池内,最终因中毒牺牲,年仅24岁。“当代雷锋”、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扎根边疆,架起了党同边疆各族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他送医送药、扶贫帮困,把雷锋精神传播到天山南北……

“当代雷锋”郭明义。1982年,郭明义从部队复员回到鞍钢工作。距离雷锋曾经工作过的鞍钢弓长岭铁矿,只有10多公里远。当时,雷锋当年的工友们还都在岗位上,雷锋的许多感人事迹,让郭明义坚定了信念,作出了人生选择。为了带动更多的人学习雷锋、奉献社会,郭明义发起成立了“郭明义爱心团队”。2010年以来,“跟着郭明义学雷锋”成为学雷锋活动的新载体,“郭明义爱心团队”在全国其他省区市有分队1000多支,成员200多万人。201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习近平总书记希望爱心团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向上向善,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实现中国梦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2019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我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无数志愿者尽己所能奉献着光和热。其中,既有来自全国驰援湖北和武汉的医护志愿者,也有默默无闻投入疫情防控的基层志愿者。据不完全统计,疫情防控期间,全国驰援湖北和武汉的医护志愿者超过3万人。 2020年1月20日至4月6日,全国各地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多达17.7万个,参与疫情防控的注册志愿者达361万人。除了注册志愿者,还有很多自发参与抗疫的无名英雄,他们向邻居伸出援手,在街道助人为乐,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抚顺第四人民医院的医生姜军报名支援武汉,他在日记里写道:“我从小就是在雷锋精神的教育下长大的。支援武汉,救死扶伤,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我想,这就是在学雷锋吧。”

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发展,雷锋精神的光芒愈加耀眼夺目。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有一面展墙呈现了各地学雷锋先进集体:“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雷锋派出所、“鼓浪屿好八连”、北京大学爱心社、河南省邓州“编外雷锋团”……现实生活中,人们更是知晓了许许多多以雷锋为榜样、续写当代雷锋传奇的普通人——张华、郭明义、庄仕华、孙茂芳……正是他们,树立了我们时代的精神高度,使雷锋精神生生不息,传之久远。

在雷锋纪念馆参观时,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如果13亿多中国人、8900多万党员、400多万党组织都能学习雷锋精神,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的凝聚力、战斗力将无比强大,我们将无往而不胜。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猜你喜欢
郭明义螺丝钉雷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拧螺丝钉的人
郭明义爱心团队扶贫故事(下篇)
“当代雷锋”郭明义: “当了全总副主席更要学雷锋”
为父老乡亲翻建“温暖的家”
当选党代表后,找他的人更多了
雷锋与“螺丝钉”刘思乐的亲密接触
略论“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