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效果及愈合时间分析

2022-05-13 17:24亢燕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急诊护理骨盆骨折

亢燕平

【摘要】目的: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效果及愈合时间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徐州仁慈医院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70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划分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应用损伤控制理论,比较两组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为94.28%,高于对照组77.14%(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17.14%(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受伤至急诊救治时间、手术时间、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护理前骨盆功能(Majeed)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 Majeed、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损伤控制理论的应用利于急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缩短救治及恢复时间,同时保护患者骨盆功能,预防多种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关键词】骨盆;骨折;损伤控制;急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6-0101-04

骨盆骨折临床较为常见,多由暴力性外伤引起,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同时患者容易合并多种并发症,导致患者骨盆功能降低,影响预后恢复以及日常生活[1-2]。目前针对骨盆骨折情况,临床治疗以手術方式为主,但此疾病发病突然,且病情恶化风险较高,因此急诊急救工作尤为重要,需要结合此疾病患者实际情况,强化急诊护理干预,以此为后续手术治疗提供科学保障[3-4]。针对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重视帮助患者快速建立救治通道,做好风险预防工作,但是缺乏系统科学的干预指导理论,而损伤控制理论的应用可有效控制原发损伤,避免其进一步恶化,从而降低病情恶化风险,保护患者安全。本文分析了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愈合时间的影响,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1~12月徐州仁慈医院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70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划分为两组,各35例。

纳入标准:(1)符合骨盆骨折诊断标准患者;(2)认知功能正常患者;(3)对研究知情且同意参与患者;(4)能够正常交流且可自主完成问卷调查患者。

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2)抢救过程中死亡患者;(3)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4)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措施。医护人员及时接诊,全面评估患者病情,保持患者呼吸顺畅,创建绿色通道,转运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与相关科室联系,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尽早专家治疗,制定手术方案。

观察组应用损伤控制理论,具体措施如下。(1)时间控制。①接诊迅速,护理人员接诊后立即出诊,以最快速度掌握患者生命体征情况,作出初步评估;②及时与院内联系,护理人员将患者信息告知院内,做好药品、器械、辅助检查等准备工作,相关科室之间互相告知;③预见性干预,护理人员在创建静脉通道时,注意使用留置针,并将其与注射器连接,采集血液供后续检测使用,避免反复穿刺;同时早期留置尿管,检测患者尿液状况,重点监测血性液体情况,不良情况及时上报医生;此外做好吸引管准备工作,预防休克、呕吐引起窒息情况。同时监测骨盆出血情况,通常2000~4000 mL属于正常范围,若出血量过多、血压不升或升高后快速降低,重点判断是否出现活动性出血。(2)本源损伤控制。①预防失血性休克,护理人员做好止血干预工作,评估休克风险,监测患者尿量、脉搏、血压等指数,给予患者持续吸氧,氧流量4~6 L/min,保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同时合理控制输液速度,早期以2000~3000 mL/h 为宜,保证有效循环,若患者中心静脉压低于0.49 kPa,说明血容量不足,适当增加输液速度;②维持骨盆稳定性,接诊后进行简单外固定和牵引,对骨折端附近血管神经进行保护,预防继发性出血情况,可借助外固定支架进行固定;③并发症预防,检查患者腹腔状况,询问是否存在腹痛情况,检查尿道状况,观察是否存在排尿困难、无尿、尿道口溢血等情况,此外定期检查患者呼吸状况,评估血气指标,长期卧床患者观察下肢皮肤状态;④心理干预,护理人员态度温和,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安抚患者情绪,说明急救优势,介绍成功案例,消除其恐惧心理。积极询问患者是否出现不适状态,多与家属交流,告知患者情绪,消除家属疑虑,同时在交流过程中了解患者基本情况,评估其状态,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负性情绪风险,做好积极的应对措施,以疏导和鼓励为主,同时引导家属参与情绪调节之中,叮嘱家属多陪伴患者。(3)医源损伤控制。①合理干预体位,固定患者患侧下肢,在下面放置软枕,预防肢体外翻或者内旋,搬运时以躯体为中心,两人托起臀部,切忌抱住臀部,减少对骨盆的挤压力;同时患者体位尽量保持固定,不要随意调整,遵医嘱定期调整体位,调整体位时观察患者状态,在调整过程中评估患者耐受情况,若出现不适立即停止操作;②做好检查过程中的干预工作,保证输液接瓶准备充分,维持良好的血容量补给,护理过程中与患者简单交谈,评估患者意识状态,转运过程中要使用约束带固定,上下坡患者头部抬高,翻身时要固定好引流管,预防扭曲和倒流,定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检查引流管状态,及时发现危险情况,做好预防干预。

1.3观察指标

(1)骨折干预效果评估[5-7]:显效为干预后患者体征平稳,影像学检查显示最大残留移位0~5.0 mm;有效为干预后患者体征改善,最大残留移位6.0~10.0 mm;无效为不及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并发症发生率,具体统计如下并发症发生情况,急性呼吸综合征、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尿道损伤;(3)出血量及恢复时间统计比较,具体时间包括受伤至急诊救治时间、手术时间、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4)骨盆术后功能评估,使用Majeed 标准法进行评估,包括疼痛、性生活、工作、坐位状态等,满分100分,分值越高,骨盆功能越佳[8-10];(5)生活质量评估,使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健康状况、精力、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等,满分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11-12]。

1.4统计学方法

用 SPSS 30.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 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 t检验。当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 ISS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干预效果对比

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为94.28%,高于对照组77.14%(P<0.05),见表2。

2.3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17.14%(P<0.05),见表3。

2.4出血量和恢复时间对比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受伤至急诊救治时间、手术时间、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骨盆功能和生活质量

两组患者护理前骨盆功能(Majeed)评分、 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 Majeed 评分、 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 讨论

骨盆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类型,发病突然且病情恶化较快,患者骨盆骨折后,内部容积明显扩大,引起负吸效应,出血量增大,且会出现出血不止问题,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状况,甚至存在生命风险,对急诊急救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13-15]。急诊急救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抢救成功与否,医护人员及相关科室必须优化流程,完善护理干预工作,为患者提供高效、科学且系统的急诊护理干预服务,其中损伤控制理论应用价值较高,但是护理工作开展情况与患者个体差异及自身病情状况有关,因此损伤控制理论的使用无統一模板,具体应用情况值得进一步探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恢复时间、骨盆功能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说明损伤控制理论的应用更利于骨盆骨折患者抢救及预后恢复。原因分析为,损伤控制理论应用于生命体征尚不稳定同时急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简便可行且微创的应急手术处理方法,主要应对致病性损伤,随后进一步复苏和分期手术干预,处理非致命性损伤,以此保证患者安全与健康状况[16-18]。通常对于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干预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阶段重点为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对应损伤控制理论的第一阶段,即重视血容量补充,进行临时固定,有效止血,此阶段主要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消除风险因素,保护患者生命安全,抑制患者病情恶化,为后续抢救和治疗提供时间保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损伤控制理论,从时间控制、本源损伤控制和医源损伤控制三方面着手开展工作,时间控制旨在提高护理干预工作效率,保证患者及时得到科学处理,为患者提供更快更好的护理干预服务。本源性损伤控制以快速止血和血容量补充为关键环节,保护患者身体机能,同时预防多种并发症,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而医源性损伤控制则重视急诊干预过程中操作内容,保证操作规范科学,以保护患者为核心目的,避免由于操作情况导致的继发性损伤或病情加重情况。综合应用上述措施,保证患者得到及时、科学且高效的护理干预,更利于患者伤势处理。而常规急救护理以病情监测评估、生命体征干预等基础急救方式为主,帮助患者评估风险因素,及时制定科学防御措施,但是护理工作开展缺乏理论系统指导,工作中容易出现由人为等导致的不佳状况,影响整体救治效果,不利于保护患者安全与健康状况。因此对比常规急救护理和损伤控制理论护理方法,后者更符合现阶段我国医疗服务理念创新与发展趋势,且具有循证医学依据,能够切实保证护理干预工作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并尊重患者个体差异,保证了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损伤控制理论应用过程中,要注重控制内容的把握与选取,重点保证时间、本源损伤和医源损伤控制,并做好细节协调工作,以保证护理干预工作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损伤控制理论的应用利于急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可缩短救治及恢复时间,同时保护患者骨盆功能,预防多种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林伟民,许胜贵,苏郁,等.损伤控制理念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4):376-377.

[2]  张胜利,谢玲霞.损伤控制骨科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6):609-610.

[3]  陈福洪,廖华,朱静,等.基于损害控制的分期手术方案对多发伤合并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8,20(6):463-466.

[4]  张金钗,王连成,吴育真,等.骨盆骨折围手术期的治疗现状与康复进展[J].医学综述,2020,26(12):2371-2375.

[5] 赵天补,许海波,田昌俊,等 . 多发伤骨盆骨折患者早期急诊救治流程的评估分析 [J].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S2):105-107.

[6] 章银灿,王荣,干文韬,等 . 多功能充气式骨盆,髋关节创伤急救固定器在骨盆骨折损伤控制中的应用 [J]. 中华骨科杂志,2018,38(13):787-795.

[7] 李艳超,刘勇,黄波,等 . 损伤控制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并四肢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影响及疗效分析 [J]. 中国骨伤,2017,30(3):198-201.

[8] 张传寅,张亮,蒋毅,等 . 损害控制理论指导下手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全身皮肤软组织损伤的临床价值 [J]. 创伤外科杂志,2018,20(9):693-696.

[9] 禹宝庆 . 骨盆骨折救治的损伤控制理念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J]. 中国骨伤,2017,30(3):195-197.

[10] 赵志勇 . 多发伤伴骨盆骨折患者早期急诊救治流程的建立方法及应用价值分析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6):2814-2816.

[11] 张胜利,谢玲霞 . 损伤控制骨科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6):609-610.

[12] 王善安,戚世鹏,白洋,等 . 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16(4):149-151.

[13] 李永梅 . 探讨骨盆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对策 [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16(10):142,145.

[14] 王军强,赵春鹏,韩巍,等 . 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结合骨科机器人微创手术治疗合并骨盆骨折的多发伤 [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7,19(4):293-298.

[15] 胡添松,何明长,陈水斌,等 . 影响急诊介入治疗骨盆骨折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J]. 临床急诊杂志,2020,21(4):277-281.

[16] 申雨坤,张朋朋,佘荣峰,黄海峰,张一,田晓滨 . 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7(5):284-285.

[17] 刘丽贤,金桂云 .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临床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J]. 临床急诊杂志,2017,18(7):496-499.

[18] 江吕泉,杨乐,郑建,等 . 损伤控制在严重胸部创伤合并四肢和骨盆骨折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J]. 武警医学,2020,31(5):422-425.

(收稿日期:2022-01-23)

猜你喜欢
急诊护理骨盆骨折
小伙骨折后愈合太慢什么原因
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有什么区别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痛经,小心是骨盆歪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