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连任将如何影响欧洲和世界格局?

2022-05-13 20:24李罡
中国报道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欧主权马克

李罡

當地时间4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战神广场发表胜利演讲。

法国内政部4月25日凌晨公布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统计结果,现任总统马克龙再度击败“老对手”勒庞,赢得大选,成为近20年来首位连任的法国总统。马克龙是一位比较务实的领导人,也是欧洲一体化的坚定支持者,是欧洲主权和战略自主理念的提出者和积极倡导者。他的连任不仅将对欧洲一体化产生深远影响,还将对欧美关系和中欧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作为欧洲一体化的坚定支持者,成功获得连任的马克龙将继续推进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加强欧洲的主权建设和增强欧洲的战略自主能力,未来可能采取的具体路径和策略如下:

第一,继续推动“欧洲主权”建设,增强欧洲的“战略自主”。早在2017年,马克龙在索邦大学就欧洲政策发表的演讲时首次提出“欧洲主权”理念,并获得欧盟领导人和一些成员国的响应。欧洲主权理念不同于国家主权理念,不以削弱成员国主权为目标,构建欧洲主权的核心目的是增强欧盟对欧洲利益的保护能力、在全球范围内的自主能力和对国际秩序的塑造能力。可见,“欧洲主权”是指欧盟作为国际行为体的对外主权,涵盖防务、边界保护、外交、生态、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的主权和战略自主。

第二,继续推进申根区改革,加强欧盟边境管控。近年来,受难民潮、新冠肺炎疫情、恐怖主义等问题的影响,申根国家间实行的边界自由通行政策面临挑战和困境。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积极推动欧盟进行申根区改革,以打击非法移民,避免庇护权被滥用和保护欧盟国家的安全。

第三,推动欧盟数字经济发展,增强欧盟数字规则话语权。近年来,欧盟在数字经济领域竞争力不断下降,欧洲国家的互联网公司不仅与美国公司的差距愈来愈大,甚至被快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超越,在世界互联网公司市值前十的排名榜单中,没有一家欧盟公司入榜。欧盟本土数字企业实力弱、对美国技术过度依赖成为制约欧盟数字经济发展的瓶颈。2020年12月,欧洲议会通过了关于《数字市场法案》的提案。但因存在分歧,直到2022年3月,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才就《数字市场法案》达成协议。预计该法案将于2022年10月投票通过后生效。

《数字市场法案》将市值750亿欧元、年营业额75亿欧元、月用户数4500万以上的数字公司定义为“守门人”,主要包括亚马逊、苹果、谷歌、元宇宙等国外大型数字和平台企业。这些数字科技巨头一旦违反《数字市场法案》将遭受欧盟的巨额罚款。欧盟《数字市场法案》的主要意图是加强对美国数字科技巨头的监管和限制其垄断行为,为欧洲本土数字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争取生存空间。同时,欧盟也想借此向世界推广欧盟数字市场监管理念和制度规则,增强自身在全球数字规则领域的话语权。

第四,创新欧洲脱碳路径,避免地缘危机引发欧洲能源危机。根据欧盟的脱碳战略,欧洲将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欧盟脱碳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充分利用俄罗斯的天然气取代煤炭等传统能源。卷入俄乌冲突和对俄能源高度依赖的欧洲国家面临天然气供应短缺甚至断供的局面,叠加疫情冲击、经济复苏疲弱、难民冲击等多重不利因素,欧洲的脱碳战略面临严峻挑战。面对严峻形势,马克龙倡议欧洲加强团结合作,运用科技和创新手段降低碳排放,促进欧洲经济的复苏。

第五,推动欧洲共同防务建设,减轻欧洲对美安全依赖。马克龙一直倡导欧洲建立独立的防务,以此来减少欧盟成员国在安全领域对美国和北约的依赖。他曾批评北约是“脑死亡”联盟,呼吁建立欧盟军队。对于建立欧洲独立防务的倡议,欧盟成员国内部存在不同声音,中东欧国家倾向于依靠北约和美国力量满足防御需求。面对俄乌冲突和欧洲安全形势的恶化,在德国和法国的推动下,欧洲理事会于2022年3月通过《安全与防务战略指南针》,计划在2030年前建立一支5000人规模的包括海陆空力量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这标志着欧盟在建立独立防务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第六,继续向欧盟渗透财政联盟理念,推进欧盟改革和一体化发展。为推动欧盟改革和欧洲一体化的深化,马克龙积极倡导建立欧盟财政联盟和欧元区统一预算。建立欧洲财政联盟预示着欧盟成员国需让渡财政权力,涉及成员国间预算资金的分摊和转移支付的分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各成员国对此意见分歧很大。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更有机会向欧盟和成员国渗透财政联盟理念,推动欧盟改革。

尽管马克龙推进欧盟战略自主和欧洲一体化深入发展的计划雄心勃勃,但是应该看到其面临的诸多挑战和不利因素。欧盟国家对“欧洲主权”和防务自主的看法不同,内部分歧很大。英国脱欧也对欧洲一体化进程造成严重冲击,导致欧盟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削弱了欧盟的政治影响力和软实力。与此同时,建立欧盟财政联盟涉及国家财政主权的让渡和预算资金的分配,欧盟各国的意见分歧很大,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欧洲的防务一体化政策受到美国态度的影响。自二战以来,欧洲一直依赖美国和北约满足防御需求。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美国极力维持欧美的传统盟友关系。欧盟在建设独立防务上能否取得进展,不仅取决于欧盟和成员国的意愿和努力,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美国的态度。还要看到,马克龙尽管成功连任,但本次选取中出现了高弃票率、得票率差距大幅缩小的现象,表明民众对现状的不满和民粹主义崛起,预示着马克龙未来执政之路不会平坦。国内的冲突和不稳定必然掣肘马克龙推行其所倡导的外交政策和一体化政策。

欧美国家拥有相似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双方保持着长期的盟友关系,欧美战略盟友的性质不会改变。但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和欧美在具体问题上的分歧逐渐使欧洲的盟友观念出现动摇,自主倾向不断增强。特朗普政府推进“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政策,单方面退出国际机构,多次对欧盟发起贸易战。拜登上台以来,放弃了“美国优先”的口号,着力修复与欧洲的盟友关系。但欧洲不愿过多卷入美国设定的所谓“大国竞争”,尽量避免选边站队,试图展示欧洲的独立性和影响力。

马克龙所倡导的欧洲主权和自主战略强调在全球范围内拓展欧盟的影响力和价值观。欧盟眼中的竞争对手不僅仅指中国,还包括美国。欧盟所谓自主、独立,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从美国获得自主和独立。欧盟的自主意识与其实力地位密切相关。

第一,从经济实力来看,欧盟整体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三。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数据,2021年,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的欧盟27国的GDP总量为17.1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17.8%。从人均GDP来看,2021年欧盟人均GDP为4.9万美元。

第二,从政治军事实力来看,欧洲国家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军事实力雄厚。欧盟委员会提出欧盟外交政策的原则是“有效多边主义”,以此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以增强欧洲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年度报告,2021年,欧洲各国的军费开支总额约为418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开支总额的20%。

第三,从软实力来看,欧洲是全球最大的制度和规则供给者。用自己的理念和思想影响他人,这是软实力的最好体现。欧盟和欧洲国家在不断完善自身制度和规则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将自己的规则、规范、主张和价值理念贯彻到国际规则制定中,以潜在形式输出“欧盟制度”。欧盟在全球气候变化、国际纠纷解决机制、环境保护、产品标准、汽车排放标准等领域的规则制定中发挥着重要影响,成为全球最大的制度供给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京都议定书》中有很多规则和理念都已在欧洲国家经过了多年实践,欧洲汽车废气排放标准被世界很多国家采用,这些实例都说明欧洲一直在运用自身的制度、规则和理念影响着其他国家,这也正是欧洲的软实力所在。

马克龙第一个任期内,中法关系发展保持了平稳态势。马克龙高度重视中法关系,他在2018年和2019年连续到访中国,中法之间各领域各层级的互动与合作得以推进。2021年,中法贸易额超过8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但是应该看到,作为欧盟大国,马克龙领导的法国在对华政策上难以摆脱欧盟对华关系的框架。

当地时间4月27日,成功连任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塞尔吉访问时与民众互动,这是他胜选后的首次出行。当天的活动中,突然有人朝马克龙投掷番茄。

中欧建交以来,欧洲对华战略始终以接触与合作为主,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尤为迅猛。但随着近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中欧关系定位日趋复杂,欧洲对华“合作、竞争、制度性对手”三重定位已被不少欧洲国家接受。加之美国持续施压,中欧合作的压力进一步增加,中欧关系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与掣肘。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欧洲质疑中国—中东欧16+1合作机制。随着中国在欧洲特别是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的增加,德国、法国等欧洲核心国家担心中国会垄断欧洲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挤占其在欧洲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空间。

第二,欧洲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增强。欧洲制造业和出口大国德国担心中国商品在欧洲倾销,抢占其产品出口市场。近年来,欧盟频频发起对中国钢铁产品和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说明双方在贸易方面存在利益分歧。德国钢铁行业是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重要力量,他们主要担心中国钢铁产品对德国钢铁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德国担心中国制造业强大后威胁和动摇德国制造业的优势地位,担心中国将在原材料进口、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方面与德国形成竞争。

第三,对中国企业在欧投资持怀疑和警惕态度。近年来,欧盟逐渐加强对中国企业在欧并购行为的控制和监管,投资保护主义倾向明显增强。就欧洲企业在华投资而言,部分欧洲国家政要和商界人士抱怨“欧洲企业在华投资经营受到不公平待遇”,甚至声称中国的投资环境正在不断恶化。一些媒体和智库在中欧投资关系摩擦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四,经贸关系的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倾向加剧。中欧在意识形态、价值观等问题上存在一些分歧,这些分歧令双方间的政治互信仍显脆弱,掣肘中欧关系的发展。2019年3月,欧盟出台对华政策文件,给中欧关系作了一个新的定位,即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将中国视为国际舞台中的竞争者和对手。欧洲议会以人权和新疆问题为由冻结中欧投资协定是近来中欧经贸关系意识形态化的一个典型事件。

第五,欧洲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度不高,负面评价较多。德国全球与区域问题研究所(GIGA)在一份题为《欧洲对中国的认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的报告中就欧洲国家民众对中欧关系的认知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比较,得出以下结论:大多数欧洲国家认为中国在制定外交政策时没有考虑欧洲利益;只有大约40%的欧洲民众认为中国和欧盟在国际合作中存在共同利益;多数欧洲民众认为中国既不是欧洲的敌人,也不是欧洲的伙伴,只有希腊、东欧国家和德国民众将中国视为伙伴的比重较高。

总之,法国在欧洲战略自主和国际格局再平衡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欧洲一体化的坚定支持者,马克龙的连任将为欧洲一体化进程带来利好。但各国利益分歧较大,其在推行欧盟一体化改革中面临的挑战也不小。在外交上继承了法国独立自主传统的马克龙,将积极推进欧洲主权和战略自主建设,增强欧盟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力,使其成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欧美关系中的疏离趋势和中欧关系中合作竞争并存的趋势将不断增强。

作者为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曾在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从事外交工作

猜你喜欢
中欧主权马克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连通器及其应用
马克·吐温:辣你没商量
第11届中欧数学奥林匹克(2017)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贵阳首发白皮书:五年建成主权区块链应用示范区
马克明篆刻
建筑师行迹中欧
Asian Insights in Davson Art
数十国扎堆宣示海洋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