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学习对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影响

2022-05-13 05:29郝崇伶
西部学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

摘要:跨文化能力的发展需要相关的跨文化经历,海外学习是一条途径。通过对中国某高校与美国北伊利诺伊州大学荣誉生暑期国际交流项目进行质性研究发现,这种海外学习可从多方面促进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如海外课堂学习和小组任务,有助于培养获得感和参与感;文娱活动和社区活动,可与当地人建立较为持久稳定的跨文化交流途径;日常生活体验,能增强文化适应力。对于大学生这种跨文化经历还可如此解读:(一)满足跨文化交流需求和体验美国多元文化期待;(二)沟通交流中可收获丰富的文化知识;(三)提升跨文化差异敏感性和对不同价值观的认知态度;(四)认识和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明确的跨文化动机和对海外经历的反思利于提升海外学习的价值。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海外学习;跨文化敏感性

中图分类号:G6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8-0108-0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21世纪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与全球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强。为了应对全球化挑战、顺应教育国际化趋势、适应中国社会对国际化人才的渴求,许多高校采取措施积极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如短期出国交换生、寒暑假国际游学、海外进修和培训、国际化课程、中外合作办学等,旨在鼓励学生磨砺语言技能、积极接触多元文化、拥有更开阔的国际视野,让跨文化能力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备素养,并为大学生赋能,使其从容适应国际化工作环境。作为国际教育的一部分,海外学习为学生输入目标语、体验异域文化、增强跨文化敏感度提供了直接的和较为理想的环境。然而,当前对跨文化能力发展的研究多聚焦于学生和教师群体跨文化能力现状的调查,及外语教育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1-4],较少涉及海外学习对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影响[5-7]。

基于此,本研究以暑期赴美海外学习的中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究以下问题:海外学习从哪些方面促进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发展?大学生如何反思和解读跨文化经历?海外学习如何影响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能力的内涵和要素

跨文化能力(Intercultural competence)是一个复合概念,包括情感、认知和行为三个基本要素,有效性(effectiveness)和得体性(appropriateness)是评价跨文化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8]。DEARDRFF指出具备跨文化能力的交际者能够克服文化障碍,在各种交际情境和不同文化中自由转变身份,有效得体地完成交际过程[9]。MARTIN & NAKAYAMA从动机、知识、态度、行为、技能五个方面阐释跨文化能力内涵[10]。动机是发展跨文化能力首要因素,指在跨文化情境下努力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意愿。知识指交际者对自我和他人观点、行为的认知。态度指处理不确定信息和情景的从容性、移情能力①、无偏见评价。行为和技能包括互动能力和灵活性等,在全球语境下,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既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更需要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应用技能。

国内学者的研究多关注外语教育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着力从外语教育教学的视角,探讨跨文化能力的概念界定和要素内涵、跨文化教学的基本原则、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模式、教师和学生群体跨文化能力评测等方面问题。杨盈和庄恩平认为跨文化能力由全球意识、文化调适、知识和交际实践共同构成[11]。王守仁从认知层面、功能层面、行为层面、跨文化交流层面提出中国特色跨文化能力内涵[12]。张红玲和姚春雨[13]从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构建符合中国语境的跨文化能力发展模型。陈庆斌[14]从全球化视野,提出跨文化人才应具有多样化、广博的世界观,表现出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适应性,具备终生的全球化素养。

综上所述,跨文化能力是复杂的综合体,由情感态度、认知理解、行为技能有机组成。跨文化能力体现于不同文化的人群进行互动与对话中,涉及多元文化背景和身份。情感态度是发展跨文化能力的首要因素,包括好奇和开放的心态、尊重文化多样性、移情能力、跨文化敏感性、主动参与跨文化交流机会、乐于体验跨文化适应等。认知理解是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基础,包括对自身交际行为的监控和调整、文化差异理解力、不同文化身份辨识力、合理解读自己和他人价值观、批判性思维等。行为技能是成功交际的必要条件,包括外语能力、行为灵活性、团队合作力、文化适应力、协调冲突能力、反思评价能力等。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北伊利诺伊州大学荣誉生暑期国际交流项目已成功举办六届,是较成熟的海外学习交流项目,旨在帮助参与学生接触、观察、体验和思考美国文化和生活,促进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发展。参与该项目的学生需要完成自主申请、材料初审、面试等选拔环节,选拔过程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所有选拔出的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外语水平、较好的学业表现和师生评价。本研究的对象为2018年和2019年两届参加该项目的20名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大学生。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②方法,收集学生在美国交流期间的学习和反思日记,以此作为研究文本,共计35篇,通过文本分析,对数据进行主题和内容的标注、归类和分析,分类如下:

①对海外学习跨文化体验的动机和期待;

②海外学习体验中收获的文化知识(经济、政治、人文、地理、风俗、历史等);

③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不同价值观的态度;

④对中美两国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和思考;

⑤认识并克服刻板印象;

最后从数据中归纳、总结海外学习对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影响。

四、海外学习从多方面促进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

(一)海外课堂学习和小组任务

课堂学习和小组任务是海外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学生在新的课堂文化中完成各种学习任务,锻炼多种能力。在美国大学的人文学科课程中,课堂多以探究式小班教学展开,学生多体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课堂上既是知识的讲授者,也是课堂活动的促进者和参与者。课堂中的教和学通常在知识讲授、课堂讨论、课堂互动、小组任务、同伴评价等课堂中完成,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之外,拥有更多的机会课堂互动、讨论问题和同伴合作。课堂鼓励学生公开表达不同的观点而不是抬头听讲和埋头笔记。这种探究式、討论式的课堂为中国学生提供了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中国学生刚开始可能在这种新的学习情境中不舒服和不适应,只有适应主动参与的课堂文化,才会变得更自信,更有获得感和参与感。

(二)文娱活动和社区活动

海外学习项目中的系列文娱活动和社区活动为学生跨文化体验提供契机。例如,海外文化景点观光体验、现场观看体育竞赛,学生直观地感受异域文化,对当地和其他不同文化的认知水平随之提升,跨文化敏感性也得到增强。又如,在志愿者服务活动、聚会、住宿家庭交流等社交活动中,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和身份的人接触、沟通,感受多种族多信仰的生活环境,思考不同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有利于实现有深度有意义的跨文化交际。此外,这些活动轻松有趣的氛围利于减轻学生心理上的不安,提升自信心,社交活动也有助于学生与当地人建立较为持久稳定的跨文化交流途径。

(三)日常生活体验

日常生活体验是有确定主题和目的的跨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跨文化认知的提升。在许多海外具体生活场景中,一定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知识是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基础。学生在新的文化环境中需要解决住宿、点餐、购物、外出、办理证件、就医等实际生活问题,为确保日常生活的顺利进行,学生需要与当地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逐渐增强文化适应力。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沟通能力、协调应变能力和思辨能力非常关键,也体会到不同国度和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

五、大学生对跨文化经历的反思和解读

(一)跨文化交流需求和体验美国多元文化期待

在学生的学习和反思日记中,学生提到相比较通过媒介以及影视作品了解美国,亲自去美国并且真切地感受新的文化,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更让他们充满好奇和期待。多数学生期待通过海外学习有效地提升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因为他们认为全英语环境中,英语将作为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这可以极大地促使他们多使用英语。例如,在当地超市购买食品和日用品时,学生需要积极调动词汇,才能理解一些陌生甚至奇怪食物和物品的介绍。英语的使用让学生能够用英语思维处理问题,从而更能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和生活方式。另外,常常使用英语交流减轻了学生的语言焦虑和胆怯,让学生获得了语言自信。部分学生期待与当地人,如住宿家庭的美国人交朋友,建立和保持长期稳定的交流互动关系,由此可知学生有深度的、持续的跨文化交流需求。还有学生期待体验美国的多元文化,希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进行跨文化交流,参加当地特色的聚会、野餐会等活动,参观当地艺术、历史、文化景点。由此可见学生海外学习的动机是明确的多样的,对海外学习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心,这样学生更容易改变刻板印象,以更为开放的心态接触和解读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二)沟通交流能收获更多的文化知识

海外学习帮助学生积累跨文化知识和丰富跨文化感性经验,促进学生移情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提升,更加恰当解读跨文化内容。学生获得的知识来源于多个方面,如文化讲座、课堂互动、历史文化景点参观、住宿家庭交流、聚会活动等。而学生相同或者相似的知识也可以从多个途径和不同的体验获得。比如,学生通过聆听文化讲座、参观州议会大厦、与当地人沟通交流等方式多方面了解美国的民主制度。又如,学生从多个方面理解美国人的生活环保理念——环保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为主题的展出活动,餐厅提供免费打包食物服务,酒店房间里的资源节约提醒卡等。再如,通过节日餐会、大学迎新野炊会、家庭聚会、社区周末聚餐等感受美国派对文化体现的积极沟通、分享交流、轻松有趣的氛围。跨文化知识的积累丰富了交际的话题,启发学生关注国际事务,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展开。

(三)提升跨文化差异敏感性和对不同价值观的认知态度

学生记录了许多在日常观察中发现的中美两国的不同之处,对于有明显差异的文化特征具有一定识别力,多数学生感到新奇有趣或是比较认可,但是缺乏深层的理解,部分学生感到较难适应和接受。比如,很多学生提到通过海外学习体验到中美课堂文化和氛围的不同,中国课堂布置简单统一,而美国课堂环境更多元化、更随性;中国教师多以讲授为主,更多关注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是否掌握知识,而美国课堂多鼓励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思考、辩论、体验和领悟的学习过程。多数学生对美国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积极的态度,有部分学生认为习惯了课堂多听多记的方法,提很多问题不太适应,也容易影响教学进度。又如,美国餐厅给付服务员小费的传统,部分学生从刚开始不适应到逐渐接纳和认可,认为这种方式是对服务员劳动尊重的体现,部分学生认为给付20%左右的消费额外增加了外出就餐开支,对于学生群体有一定经济压力。由此说明较短时间的海外学习对跨文化差异敏感性的提升较为有限。在基本的价值观认同上,学生倾向于减少文化差异,寻求相似之处,如家庭文化。中美家庭都重视团聚、责任、陪伴等,没有人提到中美家庭在家庭成员关系特征、教育方式和理念等方面的不同。

(四)认识和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

海外学习过程中,学生记录了许多对美国和美国人的重新认知和刻板印象的改变。比如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很富有,美国也存在贫穷和饥饿,很多人靠国家提供的救济粮生活;美国的官方语言其实并不是英语,美国是一个讲多元语言的国家,如西班牙语;美国的饮食文化并不是只有以汉堡、热狗、炸鸡、薯条为代表的單一的西式快餐,也有各具特色的中国菜、墨西哥菜、日本菜、法国菜等多元性的美食;美国小镇并没有大城市那样非常便捷的公共交通设施,私家车更为常见,商圈的分布也较为分散,符合美国地广人稀的特征。学生直观和真切地体会异域文化的种种差异,对不同的甚至迥异的文化特征观察、分析、探索,并与当地人进行跨文化交流,探寻原因,逐渐形成新的认识和克服刻板印象,文化多样性的意识和文化差异敏感性、包容性也随之提升。

结语

本研究以文本分析法探究了海外学习对大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海外学习为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很多机会,从课堂学习和小组任务完成、文化景点观光、日常生活体验和问题解决等多方面促进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发展。在海外学习中,明确的跨文化动机是保证跨文化体验深度和广度的前提,收获丰富的文化知识、对不同文化习惯和不同价值观的观察和思考、刻板印象的改变和认知的重建、主动与当地人进行跨文化交流等都是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提升的表现。海外学习满足了学习者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索心,让大学生更为深入地认识和解读异域文化,也更加懂得欣赏母语文化。此外,大学生对海外学习经历的反思也提升了海外学习的价值。

注释:

①移情能力:指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感受的一种能力。何谓移情?移情就是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和欣赏别人的感情。它是作为一种心理品质,对于一个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道德品质,保持心理健康,乃至走向成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②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访谈、观察、实物分析),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参考文献:

[1]高永晨.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的理论框架构建[J].外语界,2014(4).

[2]孙有中.外语教育与跨文化能力培养[J].中国外语,2016(3).

[3]葛春萍,王守仁.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

[4]傅蜜蜜.论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外国语文,2018(5).

[5]刘梅华,刘世生.大学生交换学习期间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我身份的变化:访谈研究[J].外语教学,2015(1).

[6]潘亚玲,杨阳.海外经历对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影响——以留德中国学生为例[J].外语学刊,2021(1).

[7]胡苑姗.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海外学习经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相关性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1).

[8]戴晓东.跨文化能力理论发展六十年:历程与展望[J].外语界,2019(4).

[9]DEARDORFF,D.K.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s a Student Outcom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6(3).

[10]MARTIN,J.N.,and Nakayama,T. K.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ontexts, 7th ed[M].New York:McGraw-Hill Education,2018.

[11]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2007(4).

[12]王守仁.高校外語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13]张红玲,姚春雨.建构中国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一体化模型[J].外语界,2020(4).

[14]陈庆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维度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0).

作者简介:郝崇伶(1991—),女,汉族,山西晋中人,单位为晋中信息学院,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话语分析。

(责任编辑:董惠安)

猜你喜欢
跨文化能力
高校英语教师跨文化能力的调查研究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与思辨能力培养探究
浅谈高职德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商英国标》指导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理工院校通识课程与学生跨文化竞争力培养探析
跨文化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中计算机主导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探究
跨文化能力过程式模式研究
从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能力论中华文化走出去
高校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