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茶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2022-05-13 06:20李祥永
福建茶叶 2022年5期
关键词:茶文化思政思想

李祥永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各院校都要重视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改善传统的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茶文化内涵,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 茶文化的精神内核

因为深受我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在茶和文化的融合下,民族情感、民族信念和民族观念等充分融入了茶文化中。因此,茶文化变为了精神和物质的完美结合物,充分巩固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同时饱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含义。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茶文化从构建之初到发展成熟一直都处在较为特殊的衍生空间与文化背景中,其中积存了我国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拥有丰富的展现模式。在对丰富传统文化的过滤积累下,茶文化逐渐变为我国传统文明的中坚力量,充分展现着我国的民族精神,提升了我国人民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其中不但包含着对我国物质文明的传承,也饱含着对精神文明的传承和发扬,表现了我国人民对和谐发展的向往。其中“和”字表达的深意也属于茶文化的核心内容,重点体现在3大层面:第一,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和谐发展;第二,人和周边事物的和谐共处;第三,人和人的和谐共处。茶文化变成了释家、道家以及儒家传教授业的主要路径,例如,在陆羽的《茶经》这一作品中就提出了“饮者感茶而悟、借茶喻理”的观念。茶文化将儒家、释家和道家的核心观念融合一体,例如其中的立志、明确事理和教养等均能够为我们的成长指引方向。就此而言,在当下社会发展和教书育人上,茶文化依然具有较高价值,能够给国内学生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根基。茶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了丰富的优质文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代的社会背景下,茶文化和各种文化思想融合一体同样起着较强的引导作用。在大学校园中开展茶文化课程,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品质。所以,大学老师可有效运用茶文化的特点,融合到各个科目的教学工作中,例如在德育教学中融合中华传统文化,进而收获良好的思政教学效果。

2 目前大学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内容不难知晓大学校园属于社会所需专业人才培育的关键场所,因此大学校园的施教质量会间接影响到社会未来的发展情况。目前对思政教育和茶文化的有机结合来说,想要充分提高其教学效果,则需要老师针对教学中潜存的具体问题加以深究。

2.1 目前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的展开情况研究

目前,在我国大学的教育制度改革中最为核心的一项内容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同样文化方面的内容也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内容的影响力与深意均属于现代大学生学习中非常关键的部分。文化的学习不单单是为丰富大学生掌握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其主动学习的态度。针对大学生们来讲,课上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知识、掌握学习技巧。而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样可以从本质上提升同学们的文化思维与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获得更全面的教育。我们可以进行假设,假如同学们只在自身专业上有所突破,但是其他文化知识从不做任何了解,如果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是否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得到长足发展?所以,目前,我们必须尽快扭转这一问题,通过在思政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2 思政教育缺少创新

如果站在当代发展的层面来讲,现阶段大学校园中开设的思政教学课程很是欠缺创新性,我们都知道,创新是生产的第一要素,各行各业都应该不断进行创新,能够给学生带来启发是衡量创新教学法的重要参照,并需要和教学工作的目标保持一致。比如,在现阶段的大学生教育中,需要着重采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讲,思政教学中并没有与互联网进行合理结合,这会严重影响到整体的教学成效。在思政教育和茶文化有机结合的情况下,老师需要分析两者的共同之处,然后据此进行多手段的教学活动,持续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养。

2.3 缺乏必要的师生课堂互动

无论是为了满足新课改的要求,还是为了实现“双主体”课堂教学目标,思政教师都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很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未来发展的积极影响,所以在课堂上养成了很多不文明的学习习惯。师生互动能让学生的目光重新聚焦到老师身上。作为思政教师,他们要明确教学的方向,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师生更好地进行课堂互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并不存在谁应该凌驾于谁之上的问题。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就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组织、开发、探讨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同时发挥自己的个性与创造能力。然而很明显,多数思政教师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习惯在课堂上单方面地给学生灌输知识,根本没有考虑要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所以,这无疑会影响到茶道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3 茶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措施

3.1 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融合

在大学思想政治的教学材料中主要包括两点内容,分别为:具体实践内容和教育类理论基础内容。大学老师必须根据教学材料来进行思想政治的教学,把茶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的教学中,可以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经久不衰的茶文化。所以,在大学思政课程中融入茶文化期间,老师必须首先深入了解茶文化中都含有哪些思政内容。另外,还要保证大学思政教学目标和茶文化的无缝衔接,使大学生对祖国文化充满自信,深入探究茶文化的影响价值。

3.2 优化教师素质和教学模式

老师属于教学工作中的方向标,在大学思政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方应该对老师综合素养的建立与强化加以关注,以有效提升其教学效果。在高效思政教学融入茶文化期间,需要老师必须拥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校方应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创新,首要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老师,定期组织对老师的培训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茶文化和思政两大板块,如此,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把茶文化融入到思政教学中。将茶文化融入大学思政课程中,不但优化了过时的教学模式,还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老师应该重视和大学生的沟通交流,给他们建立足够的表达平台,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经过指导他们对茶文化的了解,强化其整体的思政素养。强化大学生在思想政治上的实践性,要求老师和同学们必须合作共赢,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慢慢形成正确的目标和方向,提升其思维广度。在大学生的思政教学中,老师应该关注自身水平的提高,自主参加老师的交流活动,详细掌握大学生的心理情况与学习情况,充分运用茶文化的含义,给同学们带来高质高效的思政教学内容。

3.3 创新大学思政教育考评制度,研究方法不断创新

大学领导应该尽可能快地更改思政教学原有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模式,能够将其重要性和其他科目的考试划等号,建立更为完善与严苛的评价体系,进而充分提升同学们对思政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很多高校学生都认为思政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没有什么探索价值,所以,想要提升他们对思政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就可以把茶文化融入到评价体系中。当他们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以后,就能够在思政和茶文化的融合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而后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在教育中对茶文化的运用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还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延伸到课余时间和生活实践中。可以说茶文化和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校园文化中能够检验出其思政教学发展现状,所以学校文化的发展给茶文化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学校文化的建设必须有传播窗口作为基础,而社会就属于同学们普遍喜爱的组织,在组织活动的影响下能够加速茶文化的传播。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对茶文化进行宣传,我国大量的大学生网络平台加速着茶文化的推广速度,校方也在不断加速思政教学中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这不但和社会发展趋势高度相符,同时也符合大学生的发展需要。了解到探究方式中潜存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持续关注和解决,调节方式,设置学术内容,详细了解我国茶文化,我国茶文化不但能够对目前的理论知识进行表现与阐述,还有更多宝贵的价值。

3.4 不断丰富创新茶文化思政教育载体

应该寻找更加高效适用的推广媒介,进而达到思政教学和茶文化有机结合的目的,不能让同学们在学习期间感到两者有脱节感。在现阶段的思政教学活动中,推广的介质也必须是多样性的,而在优化创新期间,应该始终遵循党的领导路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基本规范等部分的主要规范。开展模式主要利用同学们比较熟知且喜爱的途径,例如,互联网教学平台,社交软件以及网络论坛等等。而推广的内容可以以纪录片的形式出现,也可以是电影、电影片段、短视频或者是情景剧等。另外老师还应该将传播介质的引导作用充分展现出来,和同学们进行充分的沟通讨论,掌握他们的学习现状与心理需求,按照具体详情对有关的介质进行合理调节,使思政教育和茶文化真正做到无缝对接。

3.5 扩大茶文化的德育教化功能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角,儒家、道家和佛家等不同的文化都集中体现在茶文化之中,并随着历史长河的演变而成为今天的茶礼、茶德等文化,这些文化是我国思想教育的一个分支,对国民德育的影响非常深远,具有很大的思想教育价值。因此,高校应充分重视茶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通过茶文化培养学生德育意识,将茶文化贯穿到教师教育理念中,充分挖掘出茶文化的德育思想。高校可以在教室以及学校的各种环境中张贴关于茶文化的知识内容,使学生耳濡目染,扩大其教育作用。教师还应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和设计,还可设置关于茶的学习实践任务,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文化和思想的氛围中,将贫瘠的教学课程更加丰富化,从而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有效提升其自身的价值观念。

3.6 改革教学方式,增加师生课堂互动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与目标性,思政教师不仅要改革教学方式,更要增加师生课堂互动,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首先,思政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并将慕课等新媒体教学方式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次,思政教师要充分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要做好课堂教学,更要给学生布置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内容,为更好地进行课堂互动做好准备。当然,思政教师应该以茶文化为互动话题,在互动中了解学生对茶文化的学习情况。除此以外,思政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以及教师进行交流,增加他们学习自信心。学生也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严于律己,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德才兼备的现代化大学生。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关键要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将茶文化和大学生思政教育相互融合、共同优化、持续改进,有助于现代大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茶文化思政思想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中西文化对比下的英语茶文化教学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