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中融入茶文化思维探讨

2022-05-13 06:20杨依依
福建茶叶 2022年5期
关键词:茶文化思政政治

杨依依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12002)

茶文化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思维体现,对于“德”“和”“敬”等思想内涵有着十分丰富的诠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的中心内容,对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茶文化思维,不仅能完善思政教育工作内容,还能使学生深入了解茶文化,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在思政工作中有效融入茶文化思维,使学生建设良好的思想道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为学生今后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融入茶文化思维的价值

1.1 陶冶学生情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茶艺文化,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及深厚底蕴。由于高校学生道德素养普遍不高,使得学生综合素养难以有效提升。而通过在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中合理利用茶文化思维感染学生,能够开拓学生视野,使其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传输正确的道德观念,这既能帮助学生坚定自身理想信念,也能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着积极影响。与此同时,茶文化的中心思想体现在“雅”“静”“清”“和”四个字中。当前高校学生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普遍存在心态浮躁的现象,不仅不利于社会发展,也为提高学生思想素养造成了一定阻碍。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品行修养,通过融入茶文化思维维持学生平和的心态,进一步陶冶学生情操,实现学生情操修养得以提升的目的。

1.2 提升道德修养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仅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与道德观念,也能逐步提高学生思想素养。茶文化中蕴含着我国丰富的优良品德,通过合理利用茶文化思维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能使学生在长期熏陶的背景下,深化自身对道德的理解,也能有效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同时,茶文化中渗透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前社会生活中,品茶是一种提升自身内涵且修身养性的闲雅之为,不论是茶叶的烘焙、冲泡、挑选,亦或是品茶的过程都能够安定人们的心性,提升人的内涵。高校学生处于新时代社会,在面对生活、学历、就业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压力时,更应坚守自我,遵循思想道德准则。茶文化思维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渗透,能使学生全面了解茶文化的内容,充分体现茶文化的综合价值,加强学生思想修养,促进学生今后全面发展。

2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融入茶文化思维的策略

2.1 创新教学思维

由于传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难以有效落实院校立德树人理念,且一味采取灌输式教学也不利于提高学生思想素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通过新颖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以此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教学思维的固定化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麻木心理,这不仅限制了教师教学内容,也难以开拓学生的知识眼界。对此,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注重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将茶文化思维渗透在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中,使二者得以有机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政理念时,可先带领学生深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使其从中得到一定启发,强化学生对正确观念的理解,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与此同时,由于传统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模式的枯燥性,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不断下降,对课堂教学效果造成了不良影响。针对该现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师应打破固有教学形式,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将茶文化思维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以包容、开放的积极心态实现教学形式的多元化,最大程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性,为提升高校学生综合品质奠定坚实基础。

2.2 采取理实结合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开拓学生思维,也有助于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因此,为使茶文化思维能够较好融合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中,教师可采取理实结合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有机融合,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思想素养的提升。例如,茶艺作为茶文化思维的核心部分,能够锻炼学生的心性,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使其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所以在思想政治教师可在课堂教学工作中,适当开展茶艺培训工作,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茶文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可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举办茶艺比赛,如挑选茶叶技术比赛、品茶大会等具有丰富文化性的课后活动,以此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茶艺的动力,使其在制作茶艺的过程中平稳自身心态,全身心投入课堂,这不仅能使学生全面深入了解茶文化,也能锻炼其良好的心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包含心态、品行及道德等教育,通过在教学中开展茶文化实践,能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未来全面发展。除此之外,为使茶文化思维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校还需加强对茶文化教育的投入力度,一方面,院校可与相关企业开展定向联合合作,拓宽学生选择职业道路的同时,也能使企业开拓销售渠道,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还可聘请茶文化专业人员来校讲座,使学生全面了解茶文化内涵,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2.3 学习观赏茶舞

茶舞是茶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以舞者动作传达茶文化中蕴含的浓厚礼节文化和思想内涵。茶舞本身是一种观赏性的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观赏兴趣。因此,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定期学习与观赏茶舞表演,使其能在学习观赏的过程中,了解并掌握茶舞中体现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高学生修养,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一方面,定期学习茶舞能强化学生文化归属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深入理解思政工作模式与茶文化思维融合的意义,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茶舞观赏不仅为学生展示了茶艺人制作茶过程稳重、耐心的心态,也高度诠释了茶文化的内在价值,这些都是高校学生所需学习与具备的思想理念。茶文化最为可贵之处便是它的精神,其蕴含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将茶文化融入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对学生今后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此外,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本就需要互相结合,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组织学生学习与观赏茶舞,也是落实了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有效举措。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通过合理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与茶文化相融,陶冶学生情操,加强其个人修养,实现完善学生思想素养与道德品质的目标。

2.4 加强宣传力度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为使茶文化思维能够与其进行较好融合,院校应及时加强宣传力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高校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首先,高校应高度重视茶文化的宣传工作,设计专业的茶文化选修课、必修课等辅助思政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切身体会茶文化知识的内涵,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动力。在此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将茶艺实践当做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一部分,鼓励学生亲自体验挑选茶叶、泡茶等过程,使其深刻感受茶文化蕴含的魅力与价值。其次,高校还可借助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平台,发布关于茶文化散文、诗歌、知识、故事等,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茶文化,从而培养其良好的思想素养。与此同时,高校还可举办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座谈会、赏茶、品茶等活动,以此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其高尚的情操,为茶文化思维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提供有力保障。

2.5 开展校园活动

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能使茶文化真正走向师生、走进课堂教学。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通过开展茶文化活动与社团活动等,促使茶文化思维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较好融合。首先,思政教师可组织茶文化分享会,每期围绕与茶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分享与讨论,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习与探讨茶文化。同时还可开展茶文化宣讲会、主题征文以及知识竞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茶文化教育、以茶德为中心的思想道德教育等,让学生能深入了解茶文化,从而坚定自身文化信仰,强化道德修养,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当前多数高校都开设了与茶相关的社团,且社团活动以学生茶艺为主,对于茶文化的精神层面与理论知识研究较少。对此,教师应及时拓展社团活动范围,将茶文化精神、理论渗透其中,使其成为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茶文化的有效载体,促进社团活动品质得以提升。与此同时,高校还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校企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前往企业内部学习和参观茶叶的生产、种植、采摘及制作等过程,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体会其中蕴含哲学思想,丰富思政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参与兴趣,促进其思想素养得以有效提升。此外,茶文化思维对于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个人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茶文化的融入方式,促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2.6 选取教学内容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为使茶文化思维能够与其进行有机融合,思政教师应选取合理的教学内容,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其能深入了解并掌握茶文化内涵,促使学生综合素养有效提升。首先,教师需将茶文化中所体现出的价值理念融入在教学课程,为开设茶文化课程提供有力保障。由于茶文化课程属于开放性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理念,而通过整合归纳与茶文化有关的不同素材,搜集相关的民间传说及文化典故,将茶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结合,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还能使其深入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有助于完善学生专业素养。其次,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还可建立相应的茶文化选修课,不断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将茶文化思维有效渗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趣味性,使其能够调动自身积极性探究茶文化知识,促进茶文化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融合,提高思政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弘扬与传承茶文化,为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7 提高教师素养

教师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既承担着传播思想、传播知识的重任,也是引导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路者。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政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术能力以及工作水平等因素都对学生学习效率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为使茶文化思维能够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较好结合,教师需全身心投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积累自身茶文化知识,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茶文化内涵,培养其以创新改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茶文化思维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夯实基础。其次,当前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已逐渐意识到茶文化渗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但因专业知识较为匮乏导致思政教学内容与茶文化思维难以有效结合。对此,高校应注重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培养思政教师茶文化素养,为提高思政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思想素养提供有力保障。一方面,高校需加强思政教师对茶文化的重视,把茶文化纳入思政教师必须掌握的知识范围,并将其当做年度考核标准之一,有效增强教师对茶文化的学习力度。另一方面,高校还应加强培养教师茶文化知识的力度,将培训茶文化知识融入在思想政治教师日常培训工作中,定期邀请茶学专家为其讲解相关知识,使教师能在掌握茶文化内涵的同时,学习必要的操作技能。与此同时,高校还需强化教师在茶文化方面的教学能力,增强思政教师对茶文化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筛选能力以及讲授能力,有效提升其融合思政教育与茶文化的联合能力,确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2.8 深入挖掘教材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教学中,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为使茶文化思维能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较好融合,高校编写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时,应合理利用茶文化的优势资源,让教材内容中包含茶文化,从而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材进行有益补充。在融入茶文化的思想政治教材中,教师可为学生展示我国茶文化在世界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此强化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并深入挖掘茶文化中蕴含的茶人精神与茶德精神,从而达到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有效提高学生思政学习成效,为完善学生道德素养提供有力保障。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需充分挖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知识与茶文化之间存在的联系,以旁征博引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茶文化的兴趣,使其能透过茶文化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由于我国茶文化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需要通过强化自身对茶文化的了解以及日常备课,将思想政治教学知识与茶文化相结合,使其有效融入在课堂教学中。这也代表着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教师需充分掌握相关的茶文化知识,并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把不同时代或不同国家之间的茶文化渗透在教学中,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多种类型的茶文化特色,通过该种特色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学的吸引力,加深其对正确人生价值观的认同,提高学生思想素养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中融入茶文化思维,不仅能丰富学生内涵,提高其思想素养,也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通过创新教学思维,采取理实结合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定期学习观赏茶舞,加强教学宣传力度,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将茶文化思维与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机融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其综合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茶文化思政政治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中西文化对比下的英语茶文化教学研究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办公室政治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