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文化与当代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思考

2022-05-13 06:20陈维维
福建茶叶 2022年5期
关键词:茶文化思政育人

陈维维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0)

思政教育承担着传播优秀文化、坚定理想信念和丰富人文情怀的重要职责,也因为它自身具备这样的职责,引入茶文化并助力学生成长这一计划有了较大可行性。各所高校和教师在新时代育人背景下,要积极和主动的将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切实完善思政教育、切实为我国茶文化传承与发扬找到较好出路,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相信这样学校会在育人这条道路上走的平稳与长远。

1 茶文化概述

1.1 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饮茶活动、茶叶生产和加工等方面衍生出来的一种特殊文化。茶文化中包含茶德、茶道、茶具、茶艺、茶诗等内容,这些丰富的文化内容皆是劳动群众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智慧结晶。不论是文化的物质属性还是文化的动态发展,都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财富。相关记载表明,饮茶这一活动最早可追溯到神农时代,距今至少4700年历史,可见茶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相当漫长。我国较多地方都盛行以茶代礼的风俗,所以促进了茶的种类日趋丰富,如熟知的杭州龙井茶、福建乌龙茶、苏州香味茶等。

毋庸置疑的是,历经漫长岁月发展起来的茶文化,其自身博大精深,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有着深刻影响。就茶文化中包含的思想而言,其囊括儒家的“中庸和谐”之道,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和谐相处。同时也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强调和突出人们要通过规范自己的言行来确保自身时刻处于自然规律的范畴之中。另外,茶文化也蕴含着“禅茶一味”的价值内涵,强调人们通过饮茶的方式去更好的品评、感悟佛学中的奥秘和精髓,因为茶与禅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共通性。总之,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观、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绝的智慧,融入当代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中有重要意义。

1.2 茶文化的具体特征

其一,地域性。我国国土辽阔且物产资源丰富,在不同地域产生不同文化是非常自然且正常的现象。正因如此,茶文化体现出了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这与不同地域盛产不同茶叶种类、采用不同工艺进行加工等因素密切相关,加上茶文化在长时间中与当地文化的磨合、融合,早已经让地域性特征根深蒂固且无法撼动。如广东地区的乌龙茶和英德红茶,不仅质量好,而且深受饮茶人士欢迎;亦或是潮州的功夫茶,自唐宋时期就已经备受推崇。诸如此类的茶还有很多,都可以让人听到茶叶名称时联想到盛产这一品种茶叶的地域,这便是茶文化地域性特征的具体体现。

其二,历史性。茶在我国历史舞台中长期存在,不管是迎亲嫁娶还是待客品味人生,都有关于饮茶的记载。早在战国时期,茶叶便已经大量栽种,先秦时期的《诗经》对后世影响颇深,到了隋唐时期,茶文化更是发展至顶峰,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足可见茶文化的历史性特征有多么明显和突出。

其三,时代性。饮茶是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习惯,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也在随着社会进程的推进而有所变化,已经被时代烙印下痕迹且被赋予强大生命力。所以,茶文化自身具备时代性特征,有着珍贵的探究价值。新时代的到来,茶文化也在展现出它的新优势、新特质和新功效,一样可以满足当代人的社交、修身养性等多方面需求,被赋予了全新意义,当然,也对我国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这便是时代性特征的最好体现。

2 茶文化对高职思政教育的影响及思政教育现状

2.1 茶文化对高职思政教育的影响

在教育改革方针不断涌现和不断落实背景下,高职思政教育活动已经迎来新机遇、新挑战,进行全面创新已经是必然达成的诉求。茶文化作为深邃思想的重要诠释,更是人文精神的成熟表达,与高职思政教育的结合可谓强强联合,接受与容纳茶文化是高职思政教育需要做好的准备。与此同时,茶文化的盛行,也迫使高职思政教育突破过去“教授知识,讲述道理”的单一教育框架,从而承担起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职责,较大程度上促进了高职思政教育向前发展。再者,茶文化进入教育领域的趋势,也在强烈要求高职思政教育做出一系列改变,包括教材内容、主题的改变,也包括教师育人思维的改变、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目标的改变等等,一切改变都只为促成茶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紧密融合,这也是茶文化带给高职思政教育的典型影响。

2.2 高职思政教育现状

在茶文化逐渐渗透进教育领域的背景下,高职思政教育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且不同高职院校中的思政教育问题存在较大差异,可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其一,茶文化或思政教育不受重视。当前存在一些院校重视学生成绩、荣誉证书、考试多过对学生品德、修养的关注与关心,也由此使得思政教育得不到充分重视。虽然高职学生的专业水平提升上去了,但是“情商”、“品质”等令人担忧。除了思政教育不受重视外,也存在茶文化不受重视的情况,这与茶文化宣传力度不够、诸多教师不了解茶文化等原因相关,加上茶文化育人价值体现的不明显,自然成为被忽视的存在,不能引发思政教师的足够重视便在情理之中。

其二,茶文化并未按照预期设定融入思政教育工作中。虽然教育部门、教育学者号召各院校积极引进茶文化,但显然各所高职院校引进茶文化的力度不够,也间接表明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不够彻底、不够深入。有些院校也因为思政课时有限,而无法做到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这些都是高职院校需要克服的困难。

其三,采用茶文化育人的方向和方式较为单一。有些院校在制定思政教育目标中,更多的制定“采用茶文化让学生修身养性”或“采用茶文化增多学生见识”等单一目标,并没有将茶文化育人价值充分挖掘。与此同时,思政课堂中采用茶文化育人的方式较为单一,常见的理论教学方式,也不利于茶文化视域下的思政教育成效显著提升。

3 茶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

3.1 将茶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各个环节中

要想将茶文化彻底、充分融入高职思政教育中,需要有意识的将茶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各个环节中,尽可能保障茶文化融合、渗透的全面和具体,可酌情参考以下几点思路:

其一,将茶文化融入思政教材。这是促成茶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最直接办法,因为思政教育往往是教师依托教材内容有序展开,所以,教材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方向、教育目标。建议高职院校树立“茶文化融入思政教材”的观念,及时成立编纂小组并致力于思政教材的完善工作,切实增加有关于茶文化的内容,更要与各个育人主题巧妙衔接,进而丰富思政教材内容、提高思政教材内容深度,为学生直接接触与了解茶文化提供更多机会。

其二,将茶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教学。需要高职思政教师通过教材讲述引申出茶文化,也需要思政教师通过搜集教材内容之外的茶文化资讯来促成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包括制茶工艺、各地茶叶种类、茶叶保健功能等等,以此增强思政教育的趣味性,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茶文化的探索兴趣,进而改变传统思政教学课堂的枯燥、方法老套等状况,将学生带离死气沉沉的课堂。与此同时,我们也鼓励教师采用新颖、创新的方法将茶文化融入思政教学课堂,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引进茶文化,让茶文化在视觉方面更具冲击力,确保学生对茶文化留下深刻印象。值得一提的是,茶文化也可以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如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导游专业课程教学等等。让茶文化全方位渗透并起到一定育人作用,有助于学生真正认可、接受并热爱茶文化,自然有助于茶文化与思政课堂教学融合的更紧密。

其三,将茶文化融入思政实践活动中。这一举动,有助于扩张高职院校学生近距离接触、体会茶文化的范畴,也有助于将学生从茶文化中学到的道理转化为现实行动,可以让学生由内到外进行转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多项优秀品质,这是茶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为此,高职院校要积极采取相关行动促成茶文化与思政教育活动的紧密结合。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的方式,让学生有幸面对面听取茶学专家对茶文化内涵、哲理方面的见解;亦或是以寝室为活动场所,让学生在寝室喝茶、品茶;还可以讲述以茶文化为核心的小故事,还可朗诵相关诗歌,进而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淡然的品格;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茶厂或农家,近距离观察茶叶的种植、采集、加工等过程,并可适当参与其中,进而感受劳动人民的辛苦、制茶人的工匠精神,从而感悟人生哲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聘请专业的茶艺师傅来教授学生鉴茶、品茶技巧并传授茶礼,让学生解放自己的心性、净化自己的心境、升华自己的心灵、完善个人人格并陶冶自己的情操,做到处事不惊、为人和善,自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2 利用茶文化协助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多种优良品质

在茶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之际,高职思政教师还要从实际出发,明确学生培养方向,也就是对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进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建议在利用茶文化培养学生多种优良品质之前,思政教师要通过观察、总结、与学生和其他教师交流等方式来进一步获悉当前学生身上已经具备的优良品质、还未开发的优良品质及有待提升的优良品质,如此才可以正确使用茶文化并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其一,利用茶文化培养与增强学生的民族观念。要知道,当代高职院校学生于成长过程中深受互联网影响,自然会在接触、使用互联网过程中接触到各种信息、思想,其中部分思想和信息有误导性、煽动性。部分意志不坚定、辨别能力不强的学生就会受其诱惑、受其影响,从而出现错误崇拜、享乐、拜金等行径。想要端正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言行并纠正学生错误价值观,便要让学生重新拾起传统文化、有意识增强学生民族观念,而茶文化无疑成为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和改变学生的最佳产物。一来,茶文化本身属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来,茶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密不可分,除了不同少数民族具备形态各异的饮茶、制茶、喝茶工艺和习俗,中国茶产业同样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负重前行、悲欢离合,甚至与中华民族命运紧紧维系在一起。所以说,可以采用茶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观念。

其二,利用茶文化培养与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思政教育的宗旨是培养道德素质高尚的新时代学生,独特的茶文化可以在其中起到积极作用。所以,有必要加强茶文化利用力度,切实为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提供推动力。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目的,是因为茶文化注重修身养性,在喧闹与繁华的都市中,沏上一杯茶,便可静心品位人生,便可让干涸的心灵得到滋润。同时,茶文化突出节俭理念,有助于学生养成节俭习惯,再加上自古以茶会友的习惯与风俗,可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有助于学生在茶文化的熏陶、感染下提升道德修养。

其三,利用茶文化培养与增强学生爱国热情。茶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辛勤品质、卓绝智慧的结晶,更是我国的精粹,是我国的代表性产物,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气节、操守、风骨。所以,高职院校教师不妨在思政教育中透过对茶文化的论述和解读,让学生认知茶文化背后的民族精神、大国气度,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借此机会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相信会起到不错成效。

3.3 做好相关保障措施

我国茶文化与当代高职思政教育的融合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为此,需要高职院校和教师付出较多精力和心力,更要确保与融合相关的各项工作做到位,如此才可以为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提供全方位保障,提升育人效率这一目标的实现便可水到渠成。

其一,建议高职院校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培训工作。依托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提高思政教师对茶文化的认知;协助思政教师发现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关联性;磨炼思政教师促成茶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教学能力。总之,通过思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为我国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的顺利、高效融合做好准备。

其二,思政教师要密切关注茶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后产生的效果。除了要定期做总结、做汇报,还要尤为关注学生群体、学生个人的变化,可尝试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从学生那里获取当前思政教育中的不足、思政教育与茶文化融合过程中的缺陷、学生阶段性的改变状况等信息,进而对新时期的思政教育加强认知与把握,有助于茶文化更精准渗透,也有助于教育趋于完善和完美。

其三,可适当增加与茶文化相关的选修课,旨在弥补思政教育课堂时长有限这一弊端,确保学生有其他途径去了解更多的茶文化。高职院校还可结合当前的互联网背景,加快建设市政网络教育平台,以平台为主要教育阵地并不断补充与之相关的茶文化知识,确保茶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更彻底、确保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更便捷。

其四,加强校园内部宣传。要重点宣扬思政教育的必要性、茶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茶文化自身价值等相关内容,旨在提高校内师生对于茶文化、思政教育的认知水平,进而减少茶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方面的阻力。与此同时,要尽可能应用到一切可用的宣传工具、利用好一切可行的宣传途径,确保茶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理念全方位传递、全方位渗透,切实为高职育人工作保驾护航。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关键时期,茶文化进入高职院校并与思政教育相融可视为一种必然趋势,两者的顺利、高效、充分融合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育人水准,同时也为茶文化探寻到了较好传承、发扬的契机,可谓一举两得。所以,高职院校及思政教师要不遗余力的将这项任务圆满完成,相信在不懈付出之后,必将收获满满。

猜你喜欢
茶文化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中西文化对比下的英语茶文化教学研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