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中华传统茶文化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2022-05-13 06:20
福建茶叶 2022年5期
关键词:茶文化思政传统

李 磊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12002)

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蕴含了许多我国传统文化精神,在社会不断发展中茶文化的形式越发多元,体现在种茶、采茶、沏茶及品茶多个方面,体现了其独有的风格,所包含的内在精神十分丰富,形式与内在均呈上品,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的双重体现。其中所呈现的文化内涵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极大的益处,因此教师应深度开发传统茶文化并将其应用于思政教育中,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1 学习茶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的价值

1.1 茶文化的发展前景

中华传统茶文化在我国有十分久远的历史,其中蕴含了宝贵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大的教育作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内在修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特别是在当前网络时代中,网络是大学生主要的娱乐方式与交流工具,在网络中,文化内容趋于多元,其中文化内容真伪难辨、优良参半,大学生十分容易遭受不良文化的荼毒。在此环境中,可以在教育中融入中华传统茶文化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与品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中华传统茶文化在大学生教育中可以发挥思想引领作用,能够在学习中华传统茶文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能够培养学生形成创新思维。中华传统茶文化中具有的哲学内涵,能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将中华传统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1.2 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教育要求,在此环境中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将中华传统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中,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融入的新元素,在中华传统茶文化的融入中丰富了政治教育的结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中华传统茶文化在我国有极大的地位,将传统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创新教育形式,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茶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茶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宣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传统茶文化实践活动,能够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为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1.3 运用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提升学生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

在茶文化发展中融合。例如,不同时期的文化、科学、历史及政治,在不断发展中被人们融入药学、文学、哲学、农学及社会道德中,同时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道学及儒学等思想互相呼应,运用茶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提升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利于学生正确客观的看待我国文化与历史,从茶文化中了解到我国政治发展,茶文化中的文明,对内治理及对外发展所产生的作用。运用具有文化载体的茶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能够促进教育更加生动、具体。可以提升学生对茶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牢靠的基础。

1.4 感悟实践茶文化提升学生的个人品质

将茶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视野。茶文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的知识体系,其中包含了茶学、茶艺。茶道及茶文化发展史等,在教育中组织茶文化的领悟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置身在茶文化环境中,提升学生对茶文化的体验与相关认知,在茶文化中包含了理科内容及人文历史,可以丰富学生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增加了课程的外部延伸,让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同时积累其他方面的知识,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与眼界,便于学生运用不同的视角分析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内在修为。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将茶文化中包含的优秀品质被学生所内化,并在内化过程中将其转变为自身的言行,运用茶文化对思想进行优化与升级,培养学生形成健全高雅的品行,从而发挥茶文化的教育价值与作用。茶文化中包含了多种处世之道与社会经验,茶文化中所呈现的静雅思理念,就是在社会经验的积累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天然形成的修身养性,其中包含的大多数中国人朴实的价值观、生活观、人生观。所以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就是了解熟悉我国传统文化与习性的过程。通过学生了解茶文化精神,可以帮助学生及早的了解社会中的人情世故,为学生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从思想方面引领学生更加适应社会文化发展,提升学生对社会的感知能力与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胜任率,为社会培育优秀的社会接班人。

2 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思政教学研究不到位

在当前思政教育中明显存在思政教研工作不到位的情况,很多高校没有意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没有将重点放在思政教研工作中,而是将所有的教育精力放在了就业与专业能力方面。只关注如何让学生快速毕业,并未重视学生的内在品质的形成,所以没有将思政教育有效落实到教育中,没能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与价值,造成了学生专业能力优异但是道德品质却难以服人的情况。导致社会中常常出现由于情感处理不当引发的刑事案件,如学生之间产生情感纠葛,因没有妥善处理造成自杀等情况,又或者由于友情关系处理不当造成的投毒事件。这样事情的产生与高校思政教育有直接关系,其主要的因素在于教师没有将精力放在思政教研工作中,所以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没有受到正面积极的引导。

2.2 与实践联系不够密切

思政教育的重点在于为学生培养言行一致的良好品行,因此应在思政教育中构建学思践悟的综合教育体系,不能将思政教育当成在课堂中完成的目标,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思政教育目标是为学生树立坚韧,果敢的品行,让其能够在复杂的社会中坚强不摧,坚定信念完成使命,最终形成坚毅的品格。但是当前大部分的高校将思政教育重点放在了理论讲解,没有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相关联,让学生对思政教育存在距离感。例如在学习基础思修课课程时,其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人与国家等方面的关系,其中的教材内容也都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在讲解这部分知识过程中教师应与社会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关联。但是在当前思政教育中教师知识针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并未与社会中的实际案例进行联系,也极少会组织思政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在高校中增设了茶文化课程,教师也在课程中断断续续的讲述思政元素,但是并未与思政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与设计,所以没能发挥应有的教育效果。在茶文化课程中应为学生多多提供参与种茶与采茶及制茶的机会,才能提升学生对茶文化与思政元素的深刻了解与认同。同时,在网络快速发展中,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教育中,但是有很多高校却并未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没有对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进行实践,在思政教育中没有借助网络优势对教育进行拓展与应用,导致思政教育没能形成系统化教育观念,导致思政教育效果无法提升。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中华传统茶文化资源开发与应用

3.1 设置与茶文化课程

在社会不断发展中,教育领域提升了对茶文化的关注,预示了将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高校应提升对茶文化的重视,在高校中构建茶文化教育体系,设置关于茶文化的课程内容,将传统茶文化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茶文化的教育作用。首先应在校内增设茶文化课程,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开展茶文化教育活动,将传统茶文化应用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茶文化意识,学生在学习传统茶文化的过程中领略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之前,应为学生普及中华传统茶文化内涵,将传统茶文化中包含的优秀文化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传统茶文化的重要性,发挥传统茶文化的教育优势。

3.2 创新茶文化教学内容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要想发挥茶文化教育价值就应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将传统茶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因此教师应对思想教育不断钻研,寻找创新教育方式,在教育中融入体验教学模式,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生领会更多的茶文化内涵,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感,同时深化学生的理想信念。另外教师可以在思政教育中运用信息技术融入传统茶文化,在高校中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在平台中上传关于传统茶文化知识内容,让学生在网络中学习传统茶文化,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兴趣,同时完善高校教学模式,通过构建网络学习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传统茶文化,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网络平台中有更加全面的传统茶文化教育素材,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自主查询感兴趣的文化内容,为学生创新了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教师可以在网络中发布关于茶文化的故事,在评论区与学生进行探讨交流,通过交流了解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网络浏览记录了解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分析学生的学情,并结合学生的兴趣推送相关的知识类型,提升学生的网络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3 在教育中吸取中华传统茶文化精髓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文化,其中蕴含多种精神与品质,在不断的发展中融合了不同的元素,并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艺术,其中的茶品质与茶精神是茶文化的内在精髓。这些文化与精髓具有精神引领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我国群众的价值观取向。在社会不断发展中,推动了我国工业的改革,科技的快速发展,同时为我国传统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有茶化学及茶生物学等,在此过程中突破了传统茶文化观点,茶文化正式进入到了科学化发展的征途。结合以上内容可以体现中华传统茶文化是立德树人的根源。由此证明了茶文化的多种可能性,基于此,教师应积极探索与开发茶文化中的精髓,如组织种茶活动,在制茶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种茶的艰辛,从而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运用类似的方式在教育中开发茶文化,还可以应用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茶道,让学生感受茶文化,形成沉稳内敛的品行,为思政教育注入新元素,运用茶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3.4 开发茶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促进学生言行一致

将茶文化应用于思政教育中,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教师应在思政教育中融入茶文化,促进学生知行合一。首先教师应在理论课程中收集与茶文化相关的理论案例,运用案例方式为学生解释其中的道理,帮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实践内容。其次教师可以在考核中融入实践环节,通过学生的实践表现给予公平的评价。对于实践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奖项。将茶文化融入实践内容中,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茶文化精神,提升实践育人的效果。最后为了促进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环境,高校还可以在校内构建茶文化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促进实践基地的进一步落实,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便于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行业发展,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与职业品质。

3.5 运用茶文化丰富教学内容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包含了新闻时政及社会热点。思政教育理论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改变。所以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应拓展学生的道德知识体系,因此应深度开发茶文化中涵盖的精神并应用在思政教育中,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基于此,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发并应用茶文化:第一,在思政课程中融入茶文化,从儒家及道家中的思想为教学切入点,与当前社会实时热点进行结合为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关注社会时政与新闻热点,了解政治发展动向。第二,运用茶道文化拓展学生的思维结构,提升学生的政治思维,促进学生能够通过对较小事件的关注,了解社会发展形势,提升学生的政治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社会接班人。

3.6 运用茶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国际化发展中,各国的经济与文化不断交流,在此环境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有了明显的影响。而传统茶文化中蕴含多种优秀文化对学生思想引领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深度研究茶文化内涵与精神,将其融入思政教育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消除学生心中的烦躁与焦虑,引导学生深度钻研专业知识。将茶文化良好的融入思想教育中,引领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就业发展,发挥茶文化的教育价值。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教师应转变传统应试教育观念,提升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能力放在同等的教育地位,精心设计思政教育方案,并在思政教育中融入茶精神,促进学生在有效的学习中潜移默化的了解茶文化,提升学生的内在修为,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另外高校还可以在校内组织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如诗词朗诵、茶道竞赛等。通过开展活动的方式促进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爱诗词朗诵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与茶文化有关的诗集,提升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在活动中进行朗诵,可以有效的宣传茶文化,促进校内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在茶道竞赛中学生可以运用网络或是利用校企合作关系到企业中学习茶道文化,在校内参与竞赛,校方可以要求企业到校内进行观摩,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便于企业在活动中选取优秀的人才,运用活动的方式提升学生对茶文化的重视,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就业发展。

我国是文化大国,具有5000年的历史文化,应在不断发展中提升对文化素养的重视,而高校思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应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深度开发中华传统茶文化,将其蕴含的文化精髓融入思政教育中,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同时实现茶文化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茶文化思政传统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中西文化对比下的英语茶文化教学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