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内涵及历史使命研究

2022-05-13 06:20王嘉睿
福建茶叶 2022年5期
关键词:历史使命人际茶文化

王嘉睿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31)

茶文化在发展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展现出极强的包容性与地域性特征。茶文化包容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茶文化与其他领域文化的深度融合,甚至由此提出禅茶理念。禅与茶的高度融合,进一步推动茶的创新发展与普及,使人们更加深度领悟茶文化的精神内涵。禅茶文化在民间的传播与普及,促使我国传统文化提出天人合一观念,在日益的沉淀与创新过程中演变成茶文化的核心内涵,并赋予茶文化新的历史使命。

1 茶文化的内涵

1.1 茶本质属性奠定自身的物质基础

茶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属性,可在人们精神与文化需求满足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并由此奠定自身独特的物质基础。茶文化无论是药用还是在日常饮用中,都形成独特的茶文化的物质基础。茶文化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最初是以药用的功能深度渗透到人们生活当中。无论是汉族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茶都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用品,甚至成为特殊区域与地区的生活必需品。如在西藏和内蒙古地区,人们日常会经常饮用酥油茶和奶茶,并出现“番人嗜乳酪”、“宁可三日无粮食,不可一日无茶”等俗语,由此可见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而茶本身有着极其显著的物质属性,可充分满足人们日常的饮食和保健需求,继而深度渗透到社会大众的生活与工作方方面面。而茶本质属性,奠定自身的物质基础,逐渐形成独特的物质文化,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1.2 茶文化逐渐向精神层面进阶

饮茶与泡茶等程序,已逐渐成为人们思考与思想升华的重要途径,并逐渐衍生出相应的饮茶习俗与泡茶工艺。人们认知中茶的三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茶可帮助人们保持清醒,二是助消化,三是促使人们思想获得升华。人们在饮茶与泡茶的过程中,在精神层面获得升华,在思考的过程中会形成了清洁与淡薄的茶的品质。茶不仅有着鲜明的物质属性,还具备一定的精神属性,甚至与佛学的特性合二为一,由此对释家思想进行延伸与深化。而随着茶文化内涵的丰富,从以往的物质层面逐渐向精神层面进阶,对人们思想升华与价值塑造产生积极影响。具有深刻含义的禅茶文化获得大众化发展后,“禅”也由此形成具象化与生活化特点。人们在饮茶与泡茶的过程中更具有禅意,并启发人们要积极面对生活与困难。茶文化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对人们思想升华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也由此形成传播文化与思想教育的历史使命。

1.3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汇集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会受到自身物质特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当时特定文化氛围和意识形态的推动。茶文化在宋朝时期已经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是统治阶层,还是普通大众,都会在日常的饮茶与沟通中深入的探究茶文化内涵及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而当整个社会都更加推崇与认可茶文化后,势必会为其发展与普及创造有利的条件。无论是饮茶本身,还是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都对不同时期的社会大众产生重要影响。在此形势下,茶文化成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并由此展现出鲜明的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尤其在宋朝出现与茶相关的很多诗歌名句,使整个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推动茶文化产生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丰富和多样。茶文化中蕴含的自然观,推动天人合一观的形成与发展,促使人们更加尊重与提倡万物和谐相处。在良好的文化导向下,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获得深化与丰富,并与意识形态教育产生十分密切的关系。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需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发挥作用与功能,由此才能真正体现茶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现实意义。

1.4 茶文化蕴涵深刻的精神内涵

茶文化化中包含深刻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释家思想,并以此逐渐形成更加丰富和深刻的精神内涵。儒家思想强调中和之道,发展成整个社会最朴素的文化意识。以中庸为核心思想的儒家文化,对我国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构建和主流价值观的塑造都产生深远影响。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下,我国教育领域依旧会利用中和之道教育后人,并将儒家文化深度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其中提出的独特文化理念,都未因历史的交替与更迭而中断,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传承至今。从某种角度来说,茶文化就是从儒家文化中逐渐提炼与发展起来的。儒家文化是我国的主体文化,而茶文化中蕴含深刻的儒家思想。同时,道家思想强调道法自然,即“道”的形成,不受人为或外力控制,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庄子对道法自然有着更加深刻的思考,认为道应是自然存在的状态,不应过多受外力影响和掣肘。茶文化中提倡的崇尚自然,与道家思想的道法自然一脉相承,在人们的思想升华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释家思想中提倡的禅茶一味,高度契合于茶本身的淡薄特性。基于儒家文化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家思想,对茶禅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极大推动作用。禅宗中强调“即心即佛,无念无往”,而僧人会以茶修行,并由此推动茶礼仪的仪式化发展。茶与禅的结合,是对禅宗内涵的外延,体现的是“明心见性”这一独特的顿悟观。禅茶文化中蕴含深刻和玄妙的佛法,而茶成为参禅悟道的重要载体。从这个维度来看,茶文化与释家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5 茶文化具有显著的美学特点

茶文化中包含深刻的儒释道思想,逐渐形成更加丰富和深刻的茶文化精神,展现出独特的清静之美、中和之美、儒雅之美。茶的自然属性,是产生清净之美的基础与根源。正常情况下,茶是在名山古刹中生长,会受到林泉的滋养,进而成长为独特的精灵之物。茶叶本身的清新清淡,与人们追求的清廉与清高等有着高度的契合性。茶文化精神的“清心神而出尘表”,更是具象化的表达了其独特的清静之美。茶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都警示人们要向内求索,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自我进化,能提升自身的思想品质与道德情操。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注重向内修行,能向更高的精神层面升格。自然资源与天然的美景,是人们向内修行的有利途径。人可置于静雅的自然环境中深度思考,在茶文化精神的启示与启发下涤荡身心,不被世俗的错误价值取向所影响,由此才能逐渐形成清静的气韵与良好品质。人们应从茶身上寻找共性,继而逐渐形成清静之美。而茶文化的中和之美,是源于中庸之道形成的独特美学特点。人们在参悟茶禅文化的过程中,可逐渐达到平和的良好状态,不被外在的复杂环境所干扰,不被喜怒哀乐所影响自身的精神层面的升格。茶性中体现出的清洁和恬淡,可成为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由此逐渐达到平和的思想境界。茶文化精神内涵中体现的儒雅之美,主要强调的是内在的气质与神韵。茶文化是展现儒雅之美的具象化的媒介,即在优雅的品茶与饮茶的行为中展现人的儒雅之美。人们应从茶文化中获得启发与启示,并能受到儒家文化的晕染逐渐形成更高层次的道德修养,真正做到包容万物,逐渐形成儒雅的气韵。

2 茶文化历史使命

2.1 增强人际传播效应

社会个体间的交互与信息传播,产生相应的人际传播效应。以茶文化为媒介产生的交互与联结,进一步增强人际传播效应。茶文化中蕴含深刻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释家思想,对人们思想升华和精神层面的升格,有着极强的促进与催化作用。随着人们思想水平和道德情操的提升,更易于构建和谐与健康的人际交往与交互的氛围。无论是人类个体本身的社交需要,还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良性与优质的信息传播系统。人与人的连接,信息与信息的交互与交换,是构建信息传播系统的基础与前提。若想产生良好的人际传播效应与效果,必须保证发出信息媒介的质量。人作为生产与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必须要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与思想升华,能够独立和深刻思考后传播优质信息,在和谐的交流与交互下产生良好的人际传播效应。而茶文化作为我国的主体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人们知识文化水平和思想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茶文化在人际传播方面有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需利用其中蕴含的深刻哲学思想,推动人们精神层面的不断升格。

2.2 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

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引领人们正确的获取各类信息与资讯,能对自我和整个世界建立深刻和正确的认知。中国民众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影响形成独特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早已深度渗透到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对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作为社会发展的微观基础,必须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与能力践行茶文化的历史使命。即茶文化本身肩负传播与记载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需在人力的作用下能够真正实践。我国应进一步提升茶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将其深度渗透到各个产业创新和转型中。利用独特和优质的茶产品或与茶文化相关的品牌,扩大和提升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助力我国在整个国际社会构建更强的话语权。中国公民应成为茶文化历史使命践行者,利用技术和经济等手段,全面弘扬与发展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继而在国际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后,促使外国人士能理性看待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继而能产生较强的认同感。

2.3 深化与广化思想政治教育

茶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汇总,蕴含深刻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释家思想,需成为深入和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抓手。从这个维度来看,茶文化因自身的属性与特质,自然而然形成深化与广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而教育领域应深挖茶文化内涵,取其文化精髓与深刻思想,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扩充与丰富,利用深刻思想与茶文化精神教育新一代年轻人,使他们对中国历史和发展进程建立正确的认识。而基于茶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有效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个体与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在茶文化思想与精神的晕染下,促使中国社会大众形成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与思想品格。社会大众应积极承担茶文化的历史使命,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和文化自信,由此为我国经济、文化、科技、政治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的动力。

2.4 高质量服务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创新发展

茶文化既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区别于其他领域的独特艺术形式,深入介入到经济土壤之中。茶文化自身的特质与属性决定了其历史使命,即茶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高度集成,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以及茶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型与升级等方面,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影响。茶文化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需能高质量服务于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创新发展。单从茶本身的药用和健身功能来看,就蕴藏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发展潜能。茶企业应加强优质茶产品的生产与加工,能够构建更加科学和完整的供应链与生产链,继而以茶产品为媒介和载体,全面传播品牌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基于丰富和有趣的茶文化元素,增强社会大众的消费情趣,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充分发挥其特殊的功能。服务我国经济的稳定与高质量发展,是茶文化的重要历史使命,需要在各个产业升级与转型方面进行科学部署与合理布局。

3 茶文化内涵与历史使命的实践及应用的科学举措

3.1 基于茶文化构建国际化的人际传播平台

茶文化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内涵,肩负增强人际传播效应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我国应基于茶文化构建国际化的人际传播平台,一方面为茶文化传播与发展提供更多途径与渠道,另一方面为人们理性和深入交流提供良好的场域。中国应注重建设国际化和现代化茶馆,保证茶文化获得有效的流通与传播,在人们饮茶与品茶的过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引领。若想获得良好的人际传播效应,必须充分满足人们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各种需求。人们在协作与交际的过程中,就会无形之间形成人际传播。我国应将茶馆作为人际传播的重要平台与渠道,要利用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娱乐场所增强人际传播效应,由此建立更加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茶馆中不同圈层和职业背景的人员,可快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围绕茶叶养生和保健功能等展开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国外人士也可在茶馆中更加自然的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即以茶文化为切入点,深入和系统的交流儒释道思想。

3.2 充分发挥茶文化的价值导向

茶文化内涵与历史使命的实践与应用,需在品牌的动态传播中实现与完成。以茶文化开发与设计的产品,在市场中获得有效流通后,可充分发挥茶文化的价值导向对产品或品牌赋能。不仅要发挥产品本身的功能性价值和情感性价值,还要利用茶文化的价值导向,提高产品或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企业应将茶文化元素深入融入产品设计与销售的各个流程中,继而产生更大的品牌附加值。社会大众对产品或品牌形成更高的精神价值认可后,可产生多次消费的动机与行为。茶文化在品牌建设与产品开发中应用的过程中,可有效践行与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

3.3 茶文化深度介入校园文化建设

茶文化的内涵与外延需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展,并能深度嵌入到新时代下年轻群体的意识形态中,由此不间断的践行茶文化的历史使命。新一代年轻人作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需保证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极高的国民身份认同感,由此才能利用自身的卓越,助力国家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茶文化必须深度介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塑造产生积极影响。茶文化历史使命的实践,需依赖于新一代年轻群体。茶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融入本身,就是实践和践行历史使命的重要形式,既可达到深化和广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作用,还可实现培育助力国家经济稳定和繁荣发展人才的目的。

4 结语

总之,我国必须将茶文化中蕴含的独特民族精神注入到品牌文化中,使社会大众从不同的文化体系中提炼新的理念与观念,结合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产生独特的生活方式。而茶文化获得生活化和大众化发展后,更易于在各个层面与维度实践与践行历史使命。如利用茶馆增强人际传播效应,并持续内化和广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此真正有效践行茶文化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历史使命人际茶文化
读懂“人际气泡”,避免尴尬
中西文化对比下的英语茶文化教学研究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人际气泡”避免尴尬
“只留清气满乾坤”
了解“人际气泡”,避免尴尬难堪
高校参与农民工培训教育的使命研究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如何提升人际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