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日本造乡运动的地域设计
——设计视角下的乡村振兴

2022-05-13 12:29周笑寒
关键词:居民设计文化

○李 艳 周笑寒 宋 武 熊 微

蒸汽、电气、信息时代的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劳动力的解放、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城市文明急剧发展。但在效益与便利之外,城乡差距的不断增大也使得乡村面临的人口外流、老龄化、耕地抛荒等问题愈发不可忽视。20世纪60年代起,英、法、美、日等国先后颁布的一系列法案如英格兰和威尔士乡村保护法、传统村落保护与复兴计划、历史农仓保护计划、肯塔基州乡村遗产发展启动计划、农业基本法等,体现出各国开始重视地域发展,地域振兴成为广受关注的课题。

在发展初期,地域振兴最常使用外推型措施,比如在宏观调控与支持下,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使乡村城市化。这类措施虽推动了地域的经济发展,却也造成了地域文化被全球性强文化吞噬(1)庞伟:《本土之土——关于地域和地域设计的认识》,《南方建筑》2010年第3期,第30—31页。、传统工艺难以抗衡现代生产技术、地域生态遭到破坏、地域认同感消失(2)[日]宫崎清、李伟:《民族地域文化的营造与设计》,《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第42—48页。等一系列适应性>问题。这使人们意识到地域振兴不能简单与现代化建设划等号。振兴工作不应忽略地域本身的魅力与价值,由此,一些学者提到内驱型、以人为本的振兴。不同于外推型振兴依靠上级组织提供资金、设施与建设方案,内驱型提倡充分了解地域特色、合理利用地域内在资源,从地域内部启动转型,这也需要执行人员对地域有较深的了解。因此,内驱型振兴不能脱离当地居民。以人为本的振兴则与以房、路、景等物为本的振兴模式区分开,将振兴的最终目标定为“人”而非“物”,这也要求振兴工作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习俗、意见与预期,关注居民的心理需求。

几乎所有学科都参与了地域振兴工作,参与程度较高的如经济、政治等学科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规划与调控,属外推型、以物为本;建筑、园林、旅游等学科则从局部着手,通过对房、植、景的改造来带动地域发展,其工作可由上层调控,也可通过内部发起,同样以物为本。受专业本身思维、方法的限制,基于这些学科的地域振兴团队很难完全达到内驱型、以人为本的振兴要求。设计学科相对灵活、发散,可以在该领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20世纪60年代,千叶大学宫崎清教授主导的一系列造乡运动取得了良好成效,这些设计经验由宫崎清的学生传播到亚洲其他地域,并在新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更新与完善,形成具有特色的设计学科视角下的地域振兴学派。从结果看,这些振兴工作完全实现了内驱振兴、以人为本,例如日本稻垣村的居民在振兴工作完成后开始主动参与地域建设,以自己是当地人的身份为豪,即使在之后地区受灾、物质匮乏的一段时间里,他们依然充满希望,相信地区可以在他们的手下恢复原本的样貌,这正是地域设计工作增强了地域凝聚力的典型案例,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内驱型振兴想要达到的效果。

由于设计专业偏重实践的特点,地域设计虽积累了大量经验,但很少通过理论的形式与其他学科交流,仅在学派内部共享。本文以部分振兴活动为例,梳理了地域设计的基础理念、重要特征,并讨论了地域设计经验对地域与全球化、现代化之矛盾的启示。建立地域设计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内驱型、以人为本地域振兴的发展,可供其他视角的地域振兴工作参考与融合。

一 地域设计的基础理念

地域设计源于20世纪60年代千叶大学宫崎清教授发起的一系列造乡运动,主张通过营造传统、自然、富有人情味的乡村来吸引都市人群,让乡村能够在保留传统的情况下发展。其后,地域设计经由宫崎清的学生往中国、韩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等地延伸,其中中国台湾地区的地域设计工作(社区总体营造)最为显著,当地政府将其作为一项公共议题开展,从早期的生活环境改造计划到近期的社会责任实践计划,举办“设计翻转,地方创生”国际成果展等活动,台湾一直很重视地域设计工作。2005年起,地域设计以亚洲设计文化学会为单位,召集日、韩、中国等地的各设计院校研究人员通过学术交流会议进行经验分享与交流。

地域设计是完全以地域特色为基础来检讨其发展方向并进行修正的活动(3)[日]宫崎清:《展开崭新面貌的社区总体营造》,《人心之华——日本社区总体营造的理念与实例》,南投:台湾省手工业研究所,1996年版,第28页。,其过程可以使用地域的所有资源,包含“人、文、地、景、产”,即居民、文化、自然、景观、生产五类资源(4)[日]翁徐得、宫崎清:《人心之华——日本社区总体营造的理念与实例》,黄淑芬等译,南投:台湾省手工业研究所,1996年版,第9页。。不同于建筑、旅游等学科从局部入手,地域设计将目标地域视为一个整体,在寻找解决方案时,地域所有的一切资源都在考虑范围之内。也由于将目标地域视作整体,地域设计的“域”一般定为部落、村庄或是乡镇,范围过大无法顾全所有资源,也很难组织居民、统合所有人的意见。此外,不同于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的地域振兴工作,地域设计的最终目标定为“人心之华”,也就是提高当地的凝聚力与自信力,通过放大地域的优势增强居民与地域的情感联结,让居民为当地人的身份而感到自豪。

地域设计的工作流程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5)宫崎清于1995年文艺季文化·产业研讨会演讲中将区域总体营造分为五个步骤,分别为“社区总体营造”的团队创作、确认社区之华、描绘社区之梦、系统整理想要实现的梦想、实践与宣传呼吁。。第一,确定地域特色。地域设计可以由居民、企业、产业方或是行政人员发起,发起者需要尽可能集中所有居民一起探讨地域包含的所有资源,发现地域的特色与亮点。第二,策划设计方案。发现地域特色之后可通过描绘梦想蓝图来相互启发,并按照设想实现所需时间将方案分为即时、中期、长期三类,最后思考必须的准备条件、实现方式等,制定详细的方案。第三,设计实践。地域设计在得出方案之后应快速着手实施,即便物资准备不够充裕,垃圾清理、宣传普及等工作都可以先行展开。第四,宣传成果,呼吁大众参与。居民是地域设计的主体,成功案例的宣传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地域设计的意义与必要性,吸引他们加入到地域设计的活动之中。地域设计通常从微小工作开始,通过小成果的宣传吸引居民加入,从而开展更大型的工作,吸引到更多的参与者,在多轮循环后完成地域的全面振兴。

从流程可以看出地域设计对地域传统的重视,所有工作高度围绕地域已展现与潜在的价值。而真正了解这些价值的人往往是长期居住此地的居民,因而地域设计相当重视当地居民对于地域振兴的作用。设计人员往往作为发起者来组织、协调工作,提供专业知识,而居民才是提出方案与实现方案的主人公。另一方面,居民在地域设计活动中有了参与感,亲历了地域振兴的全过程,贡献了创意与劳动力,这些都有力推动了地方凝聚力与归属感的提升。

二 地域设计的重要特征

(一)因地制宜、温和改造

地域设计以提高地方凝聚力、加强地方归属感为最终目标,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保留居民习以为常的风俗文化。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地域设计不会推翻地域原本的形象,而是因地制宜地放大地域的特色与优势,使地域成为独一无二的地方。

当地域本身具有显著特色时,地域振兴可以根据其特色进行发挥,不少旅游产业都是基于当地特色旅游资源、人文建筑、历史文化发展的。然而,更多的地域并不具有这样的优势,挖掘不到当地的特色。在这种情况下,地域设计会通过与居民交流来发现地域潜在的特色,并通过设计活动将其发展成为真正的特色。地域设计案例中就有不少这样的地区,在设计者与居民共同思考、启发之下合理规划了地域中的有形、无形资源,有效促成了设计目标的实现。

日本稻垣村(6)[日]宫崎清:《稻垣村的社区总体营造》,《人心之华——日本社区总体营造的理念与实例》,南投:台湾省手工业研究所,1996年版,第87页。最初在居民口中属于“除了稻草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当地稻草选定时间统一焚烧,是污染环境的废弃物。而设计者与居民共同策划后,稻草可以手工制成草制榻榻米、稻壳肥料、稻梗芯简易小门等,通过一系列比赛、展览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稻草编制不需要过多劳力,高龄者也可以通过参与稻草编制活动获得有意义的工作,以及与外界交流的渠道。日本足助町(7)[日]矢沢长介:《活化都市近邻山村文化之造町运动》,《人心之华——日本社区总体营造的理念与实例》,南投:台湾省手工业研究所,1996年,第133页。以曾经作为交通要塞的盐道中马街道作为切入点,依据历史街道景观对饮食店、糕饼铺、住宅、理容院、化妆品店等街道门面进行外观改造,同时恢复了原中马街道的食宿功能。尽管中马街道原本的特色没有保留下来,但经过统一的改造,废弃街道也可以成为旅游特色(见图1)。

与现代化生活对比,地域传统的生活方式就是宝贵的无形资源。日本长良川居民会通过操纵鸬鹚来捕捉香鱼(8)[日]遠藤雅子:《女性鵜匠の役割職域拡大の視点から》,《第12届亚洲设计文化学会国际研究发表大会“设计文化与地域”论文集(下卷)》,2018年,第1 479—1 492页。,基于鹈饲捕鱼法这一特色发展的特色表演让游客乘坐小船近距离观看捕鱼人巧妙指挥鸬鹚捕鱼的全过程,鹈匠们身着传统装束、在夜里点燃熊熊篝火进行鹈饲表演,带给游客难忘的观赏体验(见图2)。足助町的三州足助屋敷(9)[日]矢沢长介:《活化都市近邻山村文化之造町运动》,第133页。由当地高龄者居住,这里的装潢与古街道相同,居住者在此打铁、烧炭、抄纸、染布、编织,完全重现明治时期的山村生活与传统手工艺。来访者可以近距离观看这些传统工艺的工作过程,也可以亲身体验。原本是传统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经过设计进行展示,三州足助屋敷每年吸引到数十万人造访。

图1 三州足助屋敷体验项目

图2 长良川鹈饲

地域设计活动初展开时,当地居民大多无法意识到习以为常的传统风俗文化、生活方式的价值,认为当地无特色可发展,然而在设计者引导居民转变意识后,他们便可以提供大量其有启发性的创意与建议。此外,可以发现地域设计后地域资源在展示上离不开本土居民,稻草需要编织与设计、街道店铺需要模仿古人方式来经营、捕鱼与山村生活工艺更是离不开人的参与。相较之下,一些本身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在资本涌入、挤兑走本地居民后就成为了空有宣传外衣的商区,原本鲜明的地域特色无法体现,旅游体验反而不如这些原本在地域特色上不具优势,但居民会参与地域特色展示的地方。

(二)自下而上、内发营造

想要深入发掘并保留地域特色,设计必须以居民为主角,引导他们从内部产生构想和提案(10)[日]宫崎清、张福昌:《内发性的乡镇建设》,《无锡轻工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第102—106页。。居民是地域设计工作中的绝对主角,设计方案的提供、改造活动的参与、最终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本土的居民。相较于设计者,居民更了解地域需要什么,适合什么,可以助力于产出最适合地域的振兴方案。一些外力主导地域振兴的结果往往不太理想,主要原因为主导者容易忽视地域特色,照搬其他成功案例的振兴模式,因而这种“自上而下”的振兴很容易变得程式化。

内发营造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长期生活在本地的居民最了解地域的特点,由他们提出的想法往往更有利于放大地域特色与魅力。例如,足助町的民艺料理亭“一只谷”最初也是由町民在茶话闲聊时所构想出来,出于缅怀孩提时代以山川为家中庭院玩耍的回忆,他们在香岚溪的断崖上移建了农家茅草屋,通过传统的捕捞、种植方法为食客提供季节性的乡土料理。诸如此类根植于本土的创意正是外来设计者无法想到的。其次,居民作为地域的主人翁,可以最大程度保护地域本身的价值。在稻垣村(11)[日]宫崎清:《稻垣村的社区总体营造》,第87页。和足助町(12)[日]矢沢长介:《活化都市近邻山村文化之造町运动》,第133页。的案例中,稻垣村村民组成了综合振兴计划“百人委员会”来共同确定稻草资源化的方案,推行资源再利用型地区产业振兴活动,足助町的街道保存运动也是在町民“不卖、不贷、不破坏”愿想之下由所有人一致决定并实行的,町民也结成“守护足助街道会”来负责地域价值普及、街道规划等活动。最后,从居民内部发起的地域设计活动能更快融入居民的生活中,居民也在参与设计活动的过程中更了解地域的价值,产生地域认同与归属感。宫崎清教授初到稻垣村时,居民认为当地是不毛之地,不好意思接待来宾,但是亲身参与一系列设计活动之后,人们开始为自己所在的地域感到自豪,主动向外宾介绍地方特色(13)引自宫崎清教授在第12届亚洲设计文化学会国际研究发表大会“设计助力地域发展”专家座谈会上发言。。同样,在足助町一系列建设活动完成后,居民开始自称“足助人”,时刻关注自己的行为对地方的影响。随着地域设计的深入,居民对地域的态度发生改变,有了很强的地域认同感,这种地域认同对增加幸福感,实现精神上的富足是十分有益的。

内发性地域振兴最困难的工作就是说服居民主动参与。即使是纯粹外力支持的改造活动也很难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居民不理解、不接受的现象非常常见,更不用说需要民众投入精力与成本的内生振兴了。针对这一问题,地域设计实践提供了几种解决方案。最为典型的是模范效应,如设计流程所划分的初、中、后期计划,最初也许只是微小的改变,但通过改造后能让民众看到效果。如足助町的街道改造,首先动用少量公费将对信用金库等建筑改造成传统风格,第一批建筑改造后效果良好,也成为绝佳的宣传案例。到了街道建设后期,几乎所有町内建筑都由居民自主、自发进行改造。院校教育也是普及地域价值的方式,相关课程组织学生走进地域体验传统生活,加入地域设计活动,通过参与体验,学生对地域的认识显著提高,也更倾向于投入未来的地域振兴活动(14)黃世輝,蘇秀婷:《從推動社區體驗學習反思社會實踐的可能: 以阿里山鄉來吉部落的設計工作坊為例》,《設計學報》,2017年第22期第3版,第1—18页。(15)[日]曽和具之:《地域の歴史·文化·資源を活かした高大接続型デザイン教育》,《第12届亚洲设计文化学会国际研究发表大会“设计文化与地域”论文集(下卷)》,2018年,第1 529—1 536页。(16)陳泰安:《国小学童绿色消费教育课程之行动研究-花莲光复小学案例》,《第12届亚洲设计文化学会国际研究发表大会“设计文化与地域”论文集(下卷)》,2018年,第1205—1212页。。街道宣传也是地域设计活动使用过的方法之一,足助町(17)[日]矢沢长介:《活化都市近邻山村文化之造町运动》,第133页。于地域设计前期在町内放映科普电影,强调不注重地域价值、盲目发展工业带来的恶性影响,也起到一定的启蒙作用。

三 地域设计的实践启示

全球化、现代化与地域、传统工艺之间存在难以调节的矛盾。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地域文化常常被全球性的强文化吞噬,而现代化的加工制造技术也在时间、人力的投入上相对传统工艺具有绝对优势。在最早的一些地域振兴工作中,地域通过基础建设城市化,居民过上现代化生活,而传统文化与工艺则与生活脱离,成为博物馆的展物,由地区专门投入人力、物力来保护,这绝非健康的文化保护方式。地域设计实践经验为调解这些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全球化与传统文化

全球性文化最初也来自某个地域,地域化与全球化并非二元对立,国际化是在全球化趋势主动去担当地域文化传播者的角色,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冲击(18)王裕军、邱海东:《全球地域化视野中海南酒店设计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设计》2016年第23期,第144—145页。。地域文化经过再设计也可能成为新的全球文化(19)[日]御園秀一.トヨタのデザイン戦略と J-factor.マテリアルステージ,2006(2),5(11),pp.84-90.(20)林孝一、御園秀一、渡邉誠.日本のセダンの全高の変遷と影響因子の関係.デザイン学研究,2014,61(2),pp.1-2.。比如日本的物哀文化、极简文化,这些思想不仅贯穿了地域设计全过程,也通过全球化传播到国际的平台。丰田汽车的“小而舒适”、无印良品的“简即是繁”、7-11便利店的“用户至上”等都是日本本土文化输出的体现。丰田汽车的设计团队收集了不同地区对日本地域资源的评价,结果显示,所有人都认同的物会包含同一个能够引起共鸣的因素,他们将此称为“J-factor”(21)[日]御園秀一.トヨタのデザイン戦略と J-factor.マテリアルステージ, pp.84-90.。输出地域文化的关键,便是寻找到地域中能够广泛引起共鸣的特有因素,并通过设计将其强化与传播。

地域文化全球化可以极大地提高地域的商业价值,从而带动地域经济发展、提高地域文化的话语权。更重要的是,地域文化的输出可以大幅提高居民的文化自信力,显著提高他们的地域认同感。当然,全球性文化的标准很高,这样适合再设计的因素也并非每个地域都能拥有。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必然有一些弱文化被挤出人们的生活。但这也不意味着保护地域文化就应拒绝全球化。真正的地区主义不是简单地恢复已消失或将要消失的乡土风格,而是间接选取某一特定地点的特征要素当作设计切入点并与现代科技文明很好地结合,从而形成新的形式,并赋予场所及建筑新的精神意义(22)[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张钦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355页。。面对不适应全球化的传统元素,地域设计的做法是“取其精华,强强联合”。三州足助屋敷、一只亭都是完全还原传统生活的场所,传统的烧炭、织布自然不如使用燃力、线上购物省时省力,但结合现代旅游业、餐饮业的营销方式,这些劣势可以通过商业盈利弥补,地域传统也在这种模式下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二)现代化与传统工艺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挤占了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空间,但另一方面,如果能根据手工艺的特点适当融入现代技术,现代化反而能够助力传统工艺的发展。例如一些融合现代技术的文创产品会选择性保留最具特色的几道工序由人力完成,其余部分自动化生产。相比传统工艺的每一道手续都需要手艺人亲历亲为,这样的成品虽在文化价值上无法与纯手工比拟,但其大大缩减了制作用时与成本,让传统元素也能流行于大众市场。

活态化保存是目前提倡的文化保护方式,不同于配备文字、语音或是视频讲解的静态展示,活态化强调人与资源不应存在“观赏”与“被观赏”的边界。二维展示并不能将地域资源所蕴藏的丰富信息完全传达给观赏者,这种片面性的展示很可能使受众产生认知偏差,无法体会到其蕴含的特有思维、心理图式和价值观念(23)王军、李岚:《山西襄汾丁村古村落民居活态化保护模式研究》,《建筑与文化》2014年第4期,第57—62页。。民俗文化的根本价值是具有生活特征的内价值而不是作为欣赏对象和商品包装的外价值,如果本末倒置地去实现民俗文化的价值,其自然传承与正常更新过程就可能被遏止(24)刘铁梁:《民俗文化的内价值与外价值》,《民俗研究》2011年第4期,第36—39页。。地域资源只有融入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才能完全展现出其真正的价值。除了像三州足助屋敷这样完全还原传统生活之外,活态保存还可以通过现代技术实现,比如一些展馆通过数字人机交互的方式让参观者沉浸式地体验传统艺术,在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环境下技术动手“操作”等,也收获了不错的反映。

农业是大部分地域的核心产业,现代技术辅助的智能农业能够使人、物、环境的交互更加快速精准,支撑起更为复杂、庞大、多功能的农业系统。不同于将农业生产完全自动化,地域智能农业设计(25)引自禹在勇教授在第12届亚洲设计文化学会国际研究发表大会“设计助力地域发展”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提倡在基于地域的农业与智能技术之间找到平衡。农产品培育过程中完全属于费时费力的步骤可以自动化,保留具有价值的部分,让农产品依然带有“小时候的味道”。当然,除了自动化与自然风味之外,设计者也需要在商品盈利与人工成本之间做权衡,设计属于地域的可持续智能农业。相较于全自动化农业,具有地域特色的智能农业具有更高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将农业纳入振兴计划可以避免“先破坏后治理”的常见套路。

智能技术还可以穿插于设计过程之中起辅助作用。从设计理念来看,地域设计属于参与式设计(participatory design)(26)Steen, M.Tensions in human-centred design.CoDesign,2011,7(1), pp.45-60.(27)Kwieciński K, Markusiewicz J, Pasternak A, Participatory Design Supported with Design System and Augmented Reality.Sharing of Computable Knowledge.2017, pp.745-754.的一种,地域设计面对的“甲方”—本土居民也将全程参与到设计之中。参与式设计尝试使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来提高团队之间的沟通效率,更好地表达与展示设计构想,这对于创意为王的设计学科来说非常有帮助。参与式设计在其他领域的实践体现出了智能技术辅助设计的巨大潜力,这也是年轻地域设计团队正在尝试的新兴方法。

四 结 语

地域设计发挥设计学科的灵活、发散的优势,提供了大量以人为本、内发营造的地域振兴实践经验。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地域设计有助于人类社会在全球化与地域化、工业制造与传统产业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多元基础下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型地域振兴。但应用地域设计时也需考虑其局限性。首先,设计学科偏向实践,所有工作基于特定目标展开,方法无法标准化。因此,地域设计要求作为组织者的设计人员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遇到各种情况时需要独立思考最优解。其次,如地域设计基础理念部分所述,地域设计的“域”的最大范围仅为乡镇,如果需要开展更大区域的振兴工作,光靠地域设计的经验很难有效组织所有居民,这时还需结合内驱与外推型振兴,寻求外力支持。最后,地域设计基于“提高地方凝聚力”的最终目标开展工作,而地域资源的保护只是应用资源的附加效果,因此也必然存在一些地域资源未被应用。地域设计在资源保护上的缺失需要新的组织帮助弥补。

此外,尽管中国也有不少地域设计案例,但本文梳理的地域设计实践经验大部分来自早期日本造乡运动,因此也需考虑其应用于中国的适应性应用路径。首先,造乡运动面对的大多是资源较为贫乏的山村,而国内不少乡村基于悠久历史依然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这也提高了应用资源与构思方案的难度;其次,日本文化讲究物哀、极简,而国人审美更多偏向喜庆、华丽,这也使得以人为本的地域设计在输出上可能有很大的差别。

内发性地域振兴是对外推型振兴统一城市化之问题的回应。设计视角下的地域振兴活动—地域设计提供了大量优秀的内发性地域振兴案例。本文基于部分案例,梳理了地域设计的基础理念、重要特征,并讨论了地域设计经验对于地域与全球化、现代化之矛盾的启示,可供其他学科开展的地域振兴工作参考与融合。

猜你喜欢
居民设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石器时代的居民
BUBA台灯设计
谁远谁近?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有种设计叫而专
高台居民
设计之味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