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灵胶囊对激素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诱发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

2022-05-13 06:15朱巨奇石春珍熊清玓易琴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0期
关键词:肾病胶囊激素

王 江 朱巨奇 石春珍 熊清玓 易琴霞

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 江西省中医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肾病科,江西九江 332000

肾病综合征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是由于多种病因增强了肾小球基膜通透性,从而引起大量血浆蛋白从尿中丢失的一种综合征。激素治疗是目前本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具有利尿、消除尿蛋白、改善患者肾功能水平的效果[1-2]。然而激素冲击治疗也存在着诸多副作用,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会使患者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引发患者的睡眠障碍,不仅不利于患者自身疾病康复,还可能引起生理或心理方面的不良影响[3]。研究显示[4],乌灵胶囊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安神镇静效果,且对轻度抑郁症、焦虑性导致的睡眠障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乌灵胶囊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时诱发的睡眠障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肾病科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0 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冲击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冲击治疗致睡眠障碍患者[5];②符合第3 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失眠症的标准[6];③对治疗药物能够耐受;④患者同意纳入本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等引起的肾病综合征;②生活中有重大事件发生导致有心理冲突存在。剔除及脱落标准:①纳入后发现并不符合病例选择患者;②依从性差或因各种原因导致无法继续患者;③研究过程中提出中止试验患者;④资料缺失导致无法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将选取的100 例患者按照入院床位号的奇偶数分为乌灵胶囊组(50 例)与艾司唑仑组(50 例)。乌灵胶囊组男29 例,女21 例;年龄21~58 岁,平均(36.87±9.98)岁;病程2~36 个月,平均(19.38±5.48)个月。艾司唑仑组男30 例,女20 例;年龄20~59 岁,平均(36.43±9.13)岁;病程3~40 个月,平均(20.56±5.13)个月。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艾司唑仑组给予艾司唑仑(天津华津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 mg,生产批号:180119)治疗,每日1 次,每次2 mg,晚上睡前口服。

乌灵胶囊组给予乌灵胶囊(浙江佐力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33 g,生产批号:191034)治疗,每日3次,每次3 粒。

两组治疗期间皆停用其他镇静安眠药,疗程均为6 周。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 根据两组睡眠情况比较治疗6 周时的治疗总有效率,具体如下。①睡眠时间>6.5 h/d,完全无入睡障碍,并且无早醒、易醒以及醒后精神差等病症为治愈;②睡眠时间>6.5 h/d,病症基本消失为显效;③睡眠时间<6.5 h/d,但与治疗前相比,睡眠平均延长1.5 h/d,且病症有所改善为有效;④每日睡眠时间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增加,且病症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睡眠质量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7](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1、3、6 周及停药后第1、3、6 周的睡眠质量,评分结果与睡眠质量成反比。

1.3.3 不良反应 采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8]评估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数与不良反应程度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乌灵胶囊组治疗6 周时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艾司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第1、3、6 周睡眠质量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PSQI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乌灵胶囊组治疗第1、3、6周的PSQI 评分均低于艾司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3、6 周PSQI 评分比较(分,±s)

注 PSQI 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同组治疗1 周比较,bP<0.05;与同组治疗3 周比较,c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1 周治疗3 周治疗6 周乌灵胶囊组艾司唑仑组t 值P 值50 50 17.90±0.46 17.84±0.48 0.638 0.525 15.12±1.79a 15.89±1.12a 2.579 0.011 9.68±1.89ab 12.12±2.14ab 6.043<0.001 4.84±0.89abc 6.87±1.21abc 9.556<0.001

2.3 两组停药后第1、3、6 周睡眠质量的比较

两组停药后的PSQI 评分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乌灵胶囊组停药后第1、3、6 周的PSQI 评分均低于艾司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停药1、3、6 周PSQI 评分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停药1、3、6 周PSQI 评分的比较(分,±s)

注 PSQI 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与同组停药1 周比较,aP<0.05;与同组停药3 周比较,bP<0.05

组别例数停药1 周停药3 周停药6 周乌灵胶囊组艾司唑仑组t 值P 值50 50 5.01±1.13 8.74±2.14 10.900<0.001 6.84±1.37a 10.18±2.01a 9.709<0.001 8.11±2.00ab 13.97±0.32ab 20.458<0.001

2.4 两组治疗期间TESS 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乌灵胶囊组治疗期间的TESS 评分低于艾司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灵胶囊组发生恶心呕吐3 例,失眠2 例,嗜睡2 例,头晕乏力3 例,总发生率为20.0%;艾司唑仑组发生恶心呕吐6 例,失眠4 例,嗜睡5 例,头晕乏力4 例,总发生率为38.0%。乌灵胶囊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艾司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治疗期间TESS 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方法,但短期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会直接导致患者代谢紊乱,其中最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就是睡眠障碍。艾司唑仑是临床使用极为广泛的抗失眠药物,其催眠作用强,但会产生诸多副作用,且该药物会让患者产生依赖性[9-12]。因此,探讨能够缓解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冲击治疗后出现睡眠障碍,且副作用小,无依赖性的药物显得格外重要。

乌灵胶囊是由我国珍惜药材真菌乌灵参中以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发酵制成的一类新药,主要成分包括腺苷、多糖、甾醇类及谷氨酸、γ-氨基丁酸、色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类19 种。另有实验证实[13],乌灵胶囊不仅能够帮助大脑摄取谷氨酸、γ-氨基丁酸,还可以增加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加快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合成,连续服用乌灵胶囊对γ-氨基丁酸抑制性受体有激活作用,且对大脑皮质γ-氨基丁酸受体的结合活性有提高作用,这样不仅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还可以达到安神镇静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发现,乌灵胶囊组患者经治疗后的PSQI评分更低,治疗有效率更高,且乌灵胶囊组停药后的PSQI 评分仍低于艾司唑仑组,提示采用乌灵胶囊确实有助于改善睡眠障碍,并且治疗睡眠障碍的效果优于艾司唑仑,治疗效果更长久,患者依赖性也更小,推测其原因可能与乌灵胶囊自身的成分更安全有关。另有研究显示[14-15],乌灵胶囊的特殊毒理试验、长期毒理试验和相关急性毒理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因此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本研究通过记录治疗第1、3、6周时的TESS 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乌灵胶囊组的TESS 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艾司唑仑组,提示乌灵胶囊的副作用更小,安全性更高,与刘卫花等[1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乌灵胶囊在改善激素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诱发的睡眠障碍方面有良好疗效,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且药物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肾病胶囊激素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糖尿病背后的“隐形杀手”——糖尿病肾病
肾病患者:饮食、运动调理不可缺
国家药监局批准七蕊胃舒胶囊上市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宁波第二激素厂
时光胶囊
时光胶囊
别让慢性肾病走向终末期
有一种肾病,和环境污染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