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研究

2022-05-16 14:43罗春梅
民族文汇 2022年17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新课程小学

罗春梅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班集体的灵魂,更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得力助手。作为教师要明白班级管理对学生的重要性,并通过合理的管理制度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班级中更好地完成学习,在集体中得到快乐。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班级管理;创新

引言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存在欠缺,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被影响。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作为管理者,要注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以此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

1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做学生的表率

班主任要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时时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率先示范,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科学研究表明,处在成长发育时期的小学生,模仿意识比较强,家长和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例如,很多孩子走路的姿势、生活习惯和父母都有相同之处,这并不是父母刻意教育孩子养成的,而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父母形成的。教师是学生前行的镜子,尤其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里接触最多的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绝不仅在课堂上,也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如言行、衣着打扮、文明礼貌等。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教师就要把“谢谢”“对不起”“早晨好”“再见”这“十字”文明礼貌用语娴熟运用。时间长了,不用要求,学生也就会使用了。要求学生不乱扔杂物,保持干净整洁,教师就要身体力行,见到地面上的杂物应当随手捡起来。要求学生不留长发,不穿奇装异服,教师的装饰就要简约,不浓妆艳抹,衣着简洁明快、朴素自然。要求学生书写工整美观,教师就要练就一手好字。等等。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生活、工作时,必须时时处处率先垂范,以榜样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前行[1]。

2实行个性化模式

一方面,良好的班风同企业文化一样对班级学生有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体现了一个班级对外的形象,班风建设也是班级管理重要的构成部分。因此,班主任需要重视班风建设。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中度过,包括上课、课余活动以及课间休息等,班主任要为学生创设良好、协调的班级氛围,避免外界的不良风气对班级学生产生影响。尽管班风是无形的,但是可以通过健全的班级规章管理制度、班风文化理念进行体现,比如班主任在班级内部树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文明他人、努力进取”等文化理念,能够客观凸显班风的思想引领价值。健全的班级规章制度以及良好的班风能够为班主任管理班级提供重要依据,有利于各项规章制度具体落实。另一方面,班级的个性化管理还体现在学生的差异性特征上。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于学生,如果脱离学生班级管理就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班主任平时要多观察班级学生的差异性,包括学习差异性、个性差异性,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管理,避免学生因为死板的管理规定而产生抵触感。例如,班主任要特别注意班级里的学困生,学困生学习成绩低下往往是受很多层面因素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借助情感教育帮助学困生积极做出改变[2]。

3鼓励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生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一句表扬的话能使其激发内在的潜力,也会因为一句伤人的话,让其失去信心。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对学生尽可能地表扬,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注。但要注意的是,表扬不是不切实际地夸学生,助长学生骄傲的心理,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掘学生在某一方面的闪光点,有根据地进行表扬,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只有这样的表扬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不会让没有受到表扬的学生感到不公,进而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效果。例如,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制定班规,并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任务的分配。班上性格活泼开朗、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担任班规的监督者,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参与班规的制定。在每周的班会上班主任可以根据监督者的监督情况,对那些遵守班规、表现好,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并鼓励他们继续保持。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激励其他学生,进而实现班级的高效管理[3]。

4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若放任孩子不管,孩子恶习一旦养成,学校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对他进行‘再教育,这对孩子、家庭和学校都是巨大的损失。”因此,班主任除了要在学校生活中做孩子的良师益友,还要及时和家长联系、沟通,交流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要利用放学时间甚至牺牲双休日时间有重点地对一些学生进行家访,独生子女家庭或者单亲家庭是重点对象。家访时,班主任既要介绍孩子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突出表现,又要委婉地指出孩子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在了解了学生的家庭和生活情况后,班主任要给予合理的建议,家校共同为孩子今后的学习创造更好的环境。班主任还要按计划定期召开家长会,反馈学生在校成长的情况。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比较迫切,很多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对孩子提出过高的、不切合实际的甚至孩子经过刻苦努力也达不到的要求,不仅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有时可能会适得其反。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产生了逆反心理,成绩直线下降。因此,教师要精心准备家长会上的培训材料,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进行针对性培训。

结束语

班主任要优化班级的管理,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对学生进行不断鼓励,积极组织课外活动,以此来提高班级的管理效果和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学生要配合班主任的管理,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并提出对班级管理有益的建议。只有师生共同努力,班级管理工作才会顺利、高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娟.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J].中华少年,2019(07):217.

[2]温艳青.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优化路径[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3(18):17-18.

[3]齐建辉.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8(09):210.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新课程小学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