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公共文化空间语境下古琴艺术传习模式研究

2022-05-16 14:30王钰博
艺术科技 2022年1期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正处于广泛传播和复兴中。以琴棋书画为代表的高雅文化如何突破高冷形象向大众传播亟待解决。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以南山琴社为例,探讨在地方政府主导文化事业建设中,完成基础硬件建设后,引入商業机构实施具体项目时,在线下公共空间中古琴艺术传播如何兼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公共文化空间;古琴艺术;传播实验;南山琴社

中图分类号:J6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1-0-03

1 背景与问题

线下公共文化空间在国内文化空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包括文化宫、剧院、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室等不同类型、规模的文化空间。这些文化空间分布广,体系性强,肩负我国文化事业建设的责任。如何运用该部分空间资源,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是当前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一大难题。

海淀北部文化中心(以下简称“文化馆”)是海淀区政府投资、公益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负责面向社会免费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馆是海淀建区60多年来第一个完备的大型现代公共文化场所,填补了北部地区没有大型公共文化场所的空白,实现了区域文化设施的南北均衡。文化馆为海淀居民提供文化服务,进一步探索新文化馆、图书馆社会化运营的新机制,以满足区域公众的文化需求。

古琴艺术是中国最古老最悠久的弹拨艺术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最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在互联网时代,注意力碎片化,线下古琴艺术传播同样面临挑战[1]。

文章以南山琴社在文化馆中的传播运营为例,探讨古琴传习模式。在该项目中,文化馆作为事业单位,采用“自有教师+多方合作”模式,即聘用扬琴、舞蹈等教师专职开设班级、活动。同时,与广大文化艺术机构合作,免费提供政策、场地、渠道等方面的支持,撬动社会团体力量,提供免费艺术活动来服务居民。最后,文化馆鼓励居民自发组织文艺团队,如模特队、太极队、舞蹈团等。南山琴社以古琴培训、乐器销售为主,为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服务。

人民群众需要优质的文化艺术精神食粮,现有情况使少部分人能成为精神食粮的生产者。地方政府需要给人民群众打造基础设施和孵化平台,给人民群众提供能寻找到优质精神食粮的平台,打造一个能够孵化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平台。琴社则需要找到目标生源,在公益之外找到盈利点,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如何实现政府、琴社、人民群众的三方共赢是文章研究的最终目的。

2 基本假设及实验计划

在该项目中,文化馆面向居民提供免费的艺术培训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师资、场地、渠道、物资等。但与社会团体合作的艺术培训仅限于公益性质的科普扫盲,如何盈利则需要社会团体自行解决。

文章假设科普扫盲的基础部分可满足一部分学员的需求,同时会激发学员更高层次的需求,需要更深入的参与来满足,满足这部分需求产生的收益即为琴社的盈利部分。

计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与文化馆合作的部分,为报名该项目的学员提供古琴艺术培训、文化讲座、艺术雅集、文化游学、大师参访等免费文化产品;第二部分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额外提供兴趣进阶班,作为琴社盈利来源。

第一部分文化活动安排如下。

一次文化讲座:“初見”古琴公益讲座。

十二节零基础入门课程。

一次雅集:曲成雅集。

一次游学:凑得二分明月,广陵绝响,横琴醉扬州。

第二部分活动如下。

十二节初级入门课程。

一次雅集:曲成雅集。

一次游学:一曲普庵咒,听佛三圣殿,访禅临济祖庭。

经过第一部分后,根据付费意愿、支付能力,将学员划分为四部分,并设计转化为四个方向。对于有强烈学习兴趣,且有支付能力的学员,推荐其进入进阶班;对于经过学习和接触,对古琴兴趣弱但有一定支付能力的,鼓励加入知识星球,逐步培养其兴趣爱好;对于有强烈兴趣,但支付能力不足,推荐其加入知识星球,提升其参与度;对于既无学习兴趣又无支付意愿,推荐其关注公众号(见表1)。

研究方法。文章采用问卷调研、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每期结束后,以问卷调研形式收集学员的掌握程度、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同时结合深度访谈,了解代表性学员的想法。

实验目的。通过一年半六期班次的实验,总结其中的问题与经验,探索线下公共文化空间、人民群众、琴社多方共赢的运行模式。

实施过程。从形式看,本项目为一个典型的传统培训项目,面向零基础无乐理知识的周边居民及企业员工,以古琴艺术科普扫盲、培养兴趣爱好为主要目的。以一期一个班15名成人学员为试点,3个月为一个学习周期,共进行了6期18个月的实验。

由文化馆制作招生简章,确定开课时间、上课教室,并在海淀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上推送,居民在此平台上统一报名。政府下属文化事业公共服务平台,所有课程及活动均免费。从报名结果看,极其受欢迎,第一期的15个名额在两分钟内被抢完,后续开设的5期情况类似,但名额被抢完的时长逐渐增加。

作为合作方,琴社会收到报名表,正式接手运营。给每班配备教师及教务班主任。首先给各学员发短信通知,将学员添加到班主任微信上,之后将学员加入班级微信群,选出班长和学习委员。班长和学习委员是学员的组织者,是学员、琴社、文化馆三者沟通的桥梁,负责后期活动组织和信息互通。班长和学习委员长期居住在文化馆周围,也是班级意见领袖,同时具有内行和联系人的特性。这也为后续在该地区成立群众自组织琴社奠定了基础。在课程进行中深度访谈,获取反馈。

实验结果。平均练习次数是该期每个学员该周练习次数的平均数,平均练习时长是该期每个学员练习时长的平均数,完课率是指每期坚持上完10次及以上学生的比例。每期学生平均练习次数、平均练习时长、留存率、报名进阶班的情况略有差异(见表2)。

实际问题。文化馆为事业性公益单位,无法为营利性活动提供支持。参与居民对此项目的认知惯性也是“政府主办、公益免费”。在每期培训结束后,会由教务班主任告知学员此项目背景,并介绍后续详情。在此次实验中,遇到了以下问题。

在第一部分,部分学员报名但不参与或极少参与。这种情形占少数,但每期均会有1~3个学员,报名之后不参与。后通过及时联系,确认是否能参与来排除这部分人,从而提高了完课率。另一个问题是学员学习能力、投入精力、理解程度不同,在学习进度上参差不齐。

在第二部分,首先遇到了场地问题,古琴进阶培训作为衍生的营利性项目,没有培训基地,筛选出来的学员没有场所学琴。因此,需要找到合适的空间,与古琴艺术契合的文化空间优先。第一选择是周边茶馆。茶馆一般环境优雅、安静,服务周到,且与古琴艺术氛围最为契合。经过搜寻,文化馆所属区域只有一家茶室,且空间太小,达不到教室要求。退而求其次,又找到某画室,专业艺术培训场地,教室合格,可用。其次是报名进阶意愿非常受群体的影响。典型情况为第二期,二班没有学员报名进阶班。在班级群发过通知后,一个不参加的学员首先在群里明确表示不参加,之后学员紧跟表示同样不参加了。这种群体效应非常强大[2]。

在最初定義该项目时,认为课程是最好的产品。好的课程可激发学员学习热情,教会大家两首入门古琴曲即可。经过与学员多次交流,大部分学员并没有足够的热情和财力深入学习,也没有把古琴当作每日必修功课。大多数(72%)人只是借此机会了解古琴,约30%的学员会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每周自行修习两次及以上。平均约40%的学员有意愿继续深入学习,而其他人就此与古琴告别。

进一步调研为什么大部分人会放弃,笔者发现,学员学琴并不是要学琴,而是将古琴视为高雅文化的代表符号。放弃的这部分学员,通过课程了解这种符号之后,并没有将该符号的意义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强行将弹琴变成日常功课,并不符合这部分人日常生活规律和价值观念。这部分学员将自己定义为俗人,将古琴定义为高人雅士专享的艺术。生活中没有合适的场景,因此学古琴就是浪费时间,不如学习些俗人更喜欢的合唱等。

此外,古琴动辄数千、数万元的价格,也让大部分人望而止步。所以,除了课程以外,还有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没有合适价格的器材(古琴)给感兴趣的人。

第二,较少有低门槛课程接引学员进入雅文化世界。

第三,新生活场景较少,学员无法将习得的技能融入日常生活。

这些问题共同组成了古琴作为高雅艺术向公众普及的门槛。

对于第一个问题,南山琴社采用了古琴租赁方式,学员可以较低成本接触到古琴,并有足够的时间确认是否能真正喜欢上古琴。

对于第二个问题,以与文化馆合作普及古琴文化的形式,让普通人也能学习到古琴。但局限在于每期只有15个名额,且受限于文化馆制度,每期每门艺术课程最多只能开设两个班级,每期3个月实际覆盖60名学员,相对日益增长的古琴爱好者,班级数量还远远不够。

对于第三个问题,以社群日课的形式,让普通人将古琴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即推荐学员每天为自己安排弹琴时间,可以是早起之后,也可以是睡前,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安排,并让学员在课堂上分享改变后的感受。在第五、第六期实施后,这一措施明显促进了学员练琴次数和时长的增加。

小结与讨论。文章主要探讨在线下公共文化空间中,文化空间、艺术机构、学员如何实现共赢,并提出一种可能的路径,使公共文化空间产生社会效益,艺术机构收获经济效益,学员低成本享受到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

通过本研究,笔者获得了一些启示。从项目视角切换到组织视角时,能将项目遇到的问题看得更清晰。在兴趣爱好领域,机车、琴棋书画、攀岩等都拥有各自的生命周期。从个体、小组、社群到文化共同体,不同阶段不同标准。个体是最小的修习单位,小组是最小的组织单元,社群是最通用的组织形态,文化共同体是最高意识形态[3]。

从组织建设角度,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找到潜在和已经感兴趣的个体。第二个问题是感兴趣的个体如何转化成小组成员。第三个问题是如何从小组成员变成社群长期成员。第四个问题是如何从社群成员变成文化共同体成员。

如何把短期培训学员转变为长期会员,这是所有培训机构和社群面临的问题。

首先,要改变观念。传统培训视角下,学员处于弱势地位,为习得某项技能或能力,需要接受教师或培训师的培训。当视野从培训领域跨入日常生活领域,“学员”身份也相应转换为“文化共同体”,将学员、教师、其他志愿者和相关人员都视为文化事业的共同创造者和享用者。

其次,要明确营造社群的方法论,以成员的自我驱动带动共同体的前进,这样才会有持久有效的动力源泉。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提出了一种动机理论,该理论假设所有人都试图满足三种需要:自主感(Autonomy)、参与感(Relatedness)、胜任感(competence)[4]。社群中,如何结合社群与个体发展目标,满足成员的三种需要是社群研究的重要方向。

3 结语

受限于时间、精力,文章案例数量较少,研究区域也仅限于北京地区。对于社群的群众效应,笔者也暂时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 吴钊.传统与现代:中国古琴艺术面临的挑战[J].人民音乐,2005(6):22-24,64.

[2] 黄捷扬.由《乌合之众》引发的现代信息社会大众心理研究[J].速读,2019(8):39.

[3] 童莉莉,李荣禄,闫强.在线知识社群中的意见领袖识别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3):97-103.

[4] 严标宾,郑雪,邱林.自我决定理论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贡献[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25(3):6.

作者简介:王钰博(1988—),男,河南开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