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明珠”的基石

2022-05-16 23:52焦自强薛悠璐
曲艺 2022年5期
关键词:滨江书记同志

焦自强 薛悠璐

话说1952年,针对我国“南涝北旱”的严重状况,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1961年,周恩来总理亲临上海主持召开水利工作会议,并在南水北调工程的文件上作了批示,到会同志对这项福泽后世的伟大工程,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不久,水利部就接到了落实南水北调工程的审批通知,就这样,水利枢纽工程在扬州万福闸旁边的滨江抽水站正式开工打响。

主抓这项工程的是新任扬州专区副专员殷炳山同志。殷炳山是江苏兴化市下圩乡人,1942年参加革命,他从一名普通游击战士,成长为一名党的县区级领导,十分熟悉苏北水系工作。工农干部出生的殷炳山作风严谨,工作果敢。你看他身高1米83,国字脸上皱纹印有三,这三条皱纹好像是苏北里下河的一江三河,中间一条好似长江,上下两条好似淮河、新通扬运河,毫不夸张地说,整张脸就是一幅里下河的水文图。

殷炳山接到调令就急匆匆走马上任来到了滨江抽水站的施工现场。第二天,一阵电话铃声急促响起,殷炳山拿起电话“喂,我是殷炳山”。

“殷书记,不好啦!”打电话的是水利工程师小章,小章平日里说话办事非常有条理,但一遇到急事立马就结巴。

“没事的,有话慢慢地讲嘛。”殷书记说道。

小章调整了下自己的情绪,继续说道:“殷书记,开挖闸门的塘后土壤出现了严重塌方!”

“啊?千真万确?”

“啊,千啊,千真万确。”小章越说越急,越急越说不出话来。

这个坏消息对殷炳山来说如雷轰顶。“好,我这就来。”殷炳山挂掉电话直奔塌方现场,他站在下沉的地基上,看着裂缝里歪插的搅拌机大声喊道:“立刻停工!”

“哼,停工,到底不是科班出身,工农干部不懂科学。”“草台班子,瞎指挥!”各种埋怨声、指责声犹如搅拌机“轰轰隆隆”朝着殷炳山劈头盖脸而来。

殷炳山眉心紧锁,宛如一棵老松树支撑着冬天厚重的冰雪,他蹲下身子,抓了一把土,又站起来对大家说:“没事的,大家不要慌啊,暂时停下来,水利工程技术员们,你们辛苦一下,把这土壤研究一下,看看为什么会塌方?”

土壤的分析数据显示,闸门的后塘土壤呈砂质,砂质土是岩石经风化和自然成土而形成的富含沙粒的土壤,一般漠境土地带和河流下游比较多,在一定的动水压力作用下,坑底下的土就会形成流动状态,从而发生塌方。殷炳山听后不敢怠慢,立即向专区汇报,专区领导了解情况后,立即决定停工。

仅仅是停工吗?殷炳山冷静分析后,向地委提出了个人的建议:“是否可以将滨江站举址搬迁?”

“搬迁?”

“嗯,搬迁没事的,不就换个地方嘛。”

“老殷啊,你说得轻巧啊,这是周总理亲自批示的,岂是你一个副专员说搬迁就搬迁的?再说搬到哪儿?地址选哪一块?科学依据是什么?”

“没事啊,选址先选土硬的地方,在我们苏北选粘土的地方还是有的,至于科学依据嘛,没事啊,给我两个月。”

“这是你承诺的,军中无戏言!”

“保证完成任务!”殷炳山就像当年接受战斗任务一样,向地委书记敬礼一个军礼,转身走了。

“等等,你的膝盖?估计也像你的口头禅……”

“没事!”殷炳山笑着快步走出专区大院。

“没事”是殷炳山的口头禅。解放初期,对待百姓疾苦,他一句“没事”便想方设法排忧解难;对待艰巨任务,他一句“没事”便迎着困难去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对待眼前的新选址,他还是一句“没事”,安慰领导,安慰同事。他帶着自己一手组建的水利团队和他自己略带水肿的膝盖,走出了万福闸滨江站址,一路向东北方向寻找合适的搬迁地址。

早春石头都能冻裂,殷炳山和他的团队迎寒风、砸冰层、蹚冰河、挖冰土,手脚都是冻疮,血用舌头舔,疼不吭一声,走过了一道道河湾,睡过了一条条河畔。

时间一晃一个月过去了,这一天傍晚,零下3度的芒稻河结了薄薄的冰层。水利队员借来养鱼人穿的橡胶防水衣,正准备踩着薄冰下水取土壤的样本。

“站住!你们不能下水!”殷炳山粗声呵斥道。

“那谁,谁能下……?”小章不假思索地反问。

“这活我干!你们是国家的‘宝贝疙瘩’,扒土挖泥的粗活儿我干,帐篷已经搭好,你们负责拿样本、做化验、分析数据,没事啊,快去啊!时不我待啊!”

“可是您的膝盖已经肿得……”小章抢着说道。

“没事啊,膝盖水肿,腿没断,来帮我穿。”他命令小章帮他穿上防水衣,殷炳山一步一步把脚伸进零下3度的芒稻河里,拿着铁锹挖土取样本。

“殷书记,挖到河泥了没?”水利员们没有走开,而是不放心自己的书记,他们在岸上小心翼翼地问着。

“没事,硬,土壤很硬。”殷书记喘着粗气说道,他举起铁锹往深水处挖,不想脚下一滑,整个人身子一歪栽入水中。两个小伙子看到一惊,赶紧滑到河里连拉带拖地把他救了上来,小章背着水淋淋的殷炳山,赛跑一样冲进有炉火的帐篷。只见殷炳山手上抓了把泥,同志们急忙接过了这把泥土。

“去,去,化化……”殷炳山感觉舌头都快冻硬了,话都说不利落。

工程师小章赶紧拿过泥土奔了出去,其他同志慌手慌脚地帮殷书记脱去灌满冰水的防水衣,为他换上了新的内衣和棉衣。有个同志,干脆抱起自己的棉被裹住了殷炳山,女同志在旁边也急忙给殷书记喂热水、喂姜茶。

“谢谢,谢谢同志们。”脸色发紫的殷炳山渐渐回暖,深深感激这些同生死共患难的水利战友们。

忽然,小章在隔壁帐篷里高喊“殷专员是粘土!殷专员是粘土啊!”殷炳山一听高兴地“噗通”一声趴在地上,开心地说“我是粘土,我是粘土啊!”在场的水利科技人员听到消息后更是激动地互相拥抱在一起。

就这样,殷炳山在芒稻河里“跌了跟头还抓了把泥”的故事传开了。

找到粘性土壤的地方位于芒稻河上游处,这里距离万福闸旁的滨江闸不多不少7公里。紧接着就是挑灯夜战,殷炳山指着地图告诉大家:“同志们,看啊,与长江并流的芒稻河就是最理想的新站址!”水利员小章激动地说:“为……为了拿出具有科学论证的参数和依据,殷书记要求我们以芒稻河东侧、新通扬运河北岸为支点,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延伸10公里作勘察调研,制作水文图、水网图、土壤走向图。”

“没事啊,同志们,距离我的军令状期限还有半个月呢,大家怎么样?有没有信心啊?”“有!”

在这个艰苦奋斗的日子里,殷炳山的双腿越来越肿。双腿肿得要么只能站立不能弯曲,要么弯曲后站不起来,心率早搏也跟着凑热闹,殷炳山想顾及,也顾及不了,他每天拄着拐杖还要走十几里路。

“殷书记,我们背你吧。”

“没事啊,你们比我辛苦。”殷炳山看着这支不屈的水利之师,心疼他的每一位战友。

晚上殷炳山早早和衣而睡,他哪里是睡觉,他是让同志们放心,其实病痛早已折磨得他不能入睡,小章不管殷炳山真睡假睡,总是端水送药到他床前,强行叫醒他,喂他吃药。半夜,战友们都睡了,止痛片让殷炳山也能坐起来了,于是,他坐在床上,点上蜡烛,继续修改报告,半个月,整整半个月,殷炳山忍着病痛,硬生生啃下这份500页,20万字的滨江水电站变更新址的报告。

这一天专区请他参加论证会,当他拐着脚走到楼梯口时,他停在了那儿,木质的楼梯又陡又难爬。双腿不能弯曲的他只能扶着栏杆撑着身子慢慢挪动。一个台阶,两个台阶,突然有同事喊他,“殷书记……”他听后扭头转身,突然脚底一滑“噗通”从楼梯上摔了下来。殷炳山在地上疼得痛心彻骨,当同志们赶到时,就见殷炳山两手死死攥着如生命般重要的变更新站址建议报告。看到这一场景,同志们鼻子不禁一酸,女同志的泪水也在眼眶里打转。

殷炳山看见赶来的专区书记,颤颤巍巍地举着报告说:“报告书记,殷炳山完成任务。”

专区书记赶忙握住殷炳山的手,赶紧叫车将殷炳山送到苏北人民医院。

阳光洒进病房,厅领导带着喜讯来到了医院,按照殷炳山的建议,提交的《苏北引江灌溉第一期工程滨江抽水站修正设计》文件,现已获得了正式批复,滨江抽水站移至江都更名为江都抽水站。

江都抽水站现更名为江都水利枢纽水利工程,它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是江苏江水北调工程的龙头,更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泵站枢纽,被国人骄傲地誉为“江淮明珠”。这一切要归于殷炳山和他的战友们——“江淮明珠”的基石。

点评:

江都水利枢纽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参加修水库、建电站、筑大坝的建设者何止千万,而这篇扬州评话为我们讲述的就是那个时代,无数建设英模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作“江南明珠”奠基人的殷炳山。

通过这篇作品,人们了解了江都水利枢纽工程,进而认识了殷炳山这样一位令人钦佩的水利工程建设者。殷炳山没有焦裕禄、孔繁森那样的知名度,而他的伟大,恰恰出自不见经传的平凡。这篇作品,语言质朴自然,没有刻意地塑造什么,拔高什么,而是像拉家常似地娓娓道来,把一个为国分忧、为民解难、不辞辛劳、勇于奉献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怀鲜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故事告诉我们,殷炳山曾经拖着伤病的身体,硬是写下了500页、20万字的工程变更报告,不难想象,这份报告字里行间倾注着他多少的心血和智慧。读着作品,我们不知不觉感受到一个共产党员的理想与担当,他把自己的命运与为民造福的水利建设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了一起。

作品主人公殷炳山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他所表现出来的,无非就是恪尽职守、忠于人民,还有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而这不正是一位合格的共产党员最应做到的吗?

这篇作品好就好在殷炳山口中从来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更没有口号式的说教,一句随时挂在嘴边的口頭禅“没事儿”,不仅使人物有了性格,同时也折射出他的行为操守和做人的风骨。对领导,他不唯上,对下级,他不弃权。对工程上的建议和决策他绝不一时主观臆断,而是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冷静周密地科学分析,这样得出来的结论经得起论证,让人服气。

当终于找到粘质土壤后,殷炳山“噗通”一声趴在地上,像孩子一样开心地说:“我是粘土,我是粘土啊!”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这是这段评话很精彩的一笔,写出了“跌了跟头还抓了把泥”这样既生动又有情趣的台词,演员若在舞台上发挥到位,定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掌声。

作品在即将付梓时,作者又接受了朋友的建议,连夜对作品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不仅增强了情节的合理性,又突出了评话的表演和说话的特色,更易于搬上舞台,为演员二度创作提供了较大余地和空间。

我对焦自强比较熟悉,他现在是泰州市曲协主席,多年来一直笔耕不辍,他的优点有三:一是勤于学习,二是没什么“框框”,三是能静下心来听取别人的意见。这篇作品与之前其他作品相比,在结构、技巧、思想性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和提高。希望他和他的创作伙伴能朝着自己认准的方向持之以恒地继续走下去,不断耕耘,争取有更多的收获。

(点评人:北京曲协名誉副主席 崔琦)(责任编辑/邵玉茹)

猜你喜欢
滨江书记同志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简介
FOR YOU, O DEMOCRACY
向雷锋同志学习
滨江新区日雕感怀
45公里滨江贯通,上海市民收到最赞新年礼物
美丽的滨江长廊
书记家的狗
反腐败的度
破格提拔
一句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