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

2022-05-16 18:35王欣然
锦绣·上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高产

王欣然

摘要:玉米在引入我国后,一直是最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果实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秸秆还是牲畜的主要饲料来源。为了有效增强玉米种植的品质与产量,现阶段越来越多的种植户采用双株玉米种植方式。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双株种植技术的重要意义,并详细分析了玉米双株种植技术的具体方式,以此为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

引言:

玉米双株种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种植方式,其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增强玉米整体质量与产量。不过由于这种技术所需要的条件较为苛刻,在实际应用中,种植户应严格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种植,以此保障双株种植技术能够全面的发挥出优势,为种植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1.双株种植技术的重要作用

1.1改善田间环境

采用双株种植技术后,能够有效地改善种植区域附近的环境,例如:双株种植需要更小的种植密度,可以极大地增强田间空气流通性,以及玉米植株可以获得更多的光照条件,在光合作用的不断加强下,玉米能够更好的生长,同时,采用双株种植技术,还能够增强土壤的存水能力,促使在雨水或灌溉时,存留更多的水分,保障玉米在干旱时可以正常稳定的生长,极大地提高玉米种植产量。

1.2易于推广机械化

现阶段的玉米种植方式也能够进行机械化处理,不过在双株种植的方式下,种植的间距与植株数量具有合理的管控,这样使玉米机械化收取与种植更加方便,尤其在后期对玉米进行喷洒农药以及后期追肥等,能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1.3增强抗倒伏性能

现阶段的玉米种植过程中,双株种植技术最为突出的效果就是玉米的抗倒伏性能。主要由于玉米在生长发育时,根系位置能够更好的进行发育,形成极强的盘根状态,较强的根部生长,极大地增强玉米的稳定性,进而获得更强的抗倒伏能力[1]。

2.玉米双株种植技术的具体方式

2.1科学选种

采用玉米双株种植技术时,若是要保障玉米的产量与质量,科学的进行玉米选种,是最为重要也是首要的环节。为了保障玉米种植具有最好的效果,种植户在实际玉米种植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取生命力较强,以及选用过的玉米种子。由于双株种植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玉米种植空间,这时可以选取耐密性较强的玉米品种。此外,还需要保障玉米在生长过程具有良好的纯净度。因需要玉米种子具备较高的发芽率,这时需要种子内部能够存水率较低,同时还需要种子具有良好的品质,以此提升玉米的整体产量与品质。

玉米生长过程中,在田间管理时,需要结合玉米品种的发育潜力进行管理。通常对于丰产能力较高的品种进行种植时,往往需要更加严格的田间管理。而对于光照、水分等条件充足的区域进行双株玉米种植,需要选取可以丰产的玉米品种,这样能够有效地增强玉米产量。

此外,在玉米种子选取时,还应结合当地较为普遍的病虫害问题进行选取,以此保障玉米种子先天便能够抵御一些病虫害,例如:在种植几茬之后,轮换为其他农作物,或是选取病虫害抗性更高的品种,以此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影响。

2.2适时播种

采用玉米双株种植,春植或夏植都十分适合。而在种植时间上进行科学分析,与传统的种植时间相同,例如:在春季进行双株玉米种植时,需要保障种植区域附近的环境稳定在15摄氏度左右,这样的温度条件可以促使玉米种子快速发芽、稳定健康的生长。对于夏季种植,需要在收取完其他农作物后,再进行双株玉米种植,种植时应全面结合土壤实际情况,科学选择玉米播种的时机。

通常,采用玉米双株中种植技术的关键点在于一早赶三前,其主要意义为:采用双株玉米种植,种植时机应赶在早春之前,进行抢墒种植,以此增强玉米种子对于反浆水的利用效果。这种方式通常在每年的4月份或5月初进行。这个时期的土壤温度可以保持在10摄氏度左右。同时,为了增强玉米种子在种植后的生长性能,需要在播种墙使用一些生物浸种剂与保水剂等,促使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具有一致性。

2.3处理种子

双株玉米种植前,需要预先对种子进行处理,具体方式是将种子进行晾晒处理,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将玉米种子表面的微生物与各类有害菌类进行灭杀,避免玉米在种植时,带病生长。同时,还需要挑出种子中的瘪粒、病粒等存在缺陷的种子,并且将合格的种子进行化学药进浸泡处理,以此增加种子发芽速率。避免在发芽生长过程出现缺苗等情况。此外,还需要对玉米种子进行化学药剂搅拌处理,种植户俗称“包衣”处理,能够有效地增强玉米种子播种在土壤中对病虫害的抵抗效果,保障玉米在种子、发芽、出苗阶段能够不受病虫害的影响。具体的化学药剂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病虫害数据信息,选取针对性的化学药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2]。

2.4种植密度

采用双株玉米种植方式,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科学控制玉米种植密度。科学的密度在双株玉米种植后能够保障玉米具有良好的光照效果,以及通风效果等。玉米的健康稳定生长,光照与通风性是最为重要的两点。因此,在双株玉米的种植方式下,由于在实际操作中,每个种植坑中要投入两粒玉米种子,因此,种植密度需要严格的进行控制,以此保障种植区域的土壤養分能够稳定地供应玉米的生长需求,通常实际种植过程的密度应控制在80厘米至100厘米左右,而对于玉米行间较小的情况,需要控制在40厘米至50厘米之间,穴距应控制在30厘米至40厘米之间。同时,种植户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种植区域的不同条件与因素,科学的改进种植方案,以此保证玉米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出种植效果,达到高产目的。

2.5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最基础的工作是做好田间除草。将杂草有效的清除,保护土壤的养分不会出现流失情况。通常,在播种后一个星期左右便需要进行除草工作,这时可以采用化学药物进行处理。在玉米出苗后,种植户需要进行巡查,对缺苗,弱苗进行清除并展开补苗处理。此外,在玉米生长到各个关键环节,应科学进行追肥处理。在病虫害高发时节,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预防工作,避免大规模病虫害发生,对玉米造成损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种植户在实际应用玉米双株种植技术时,需要按照科学的种植方式进行种植,预先对种子进行处理,保障发芽率,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加强玉米的田间管理,以及玉米病虫害的防治,以此保证双株种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并且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益,推动乡村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旭龙.试析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J].农业与技术,2020,v.40;No.344(03):92-94.

[2]韩冬彦.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在玉米中的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20,No.646(04):80-80.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高产
我国科学家发现水稻高产基因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早春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