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秦腔须生的唱腔与表演

2022-05-16 01:16陈卫卫
锦绣·上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唱词版式秦腔

陈卫卫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戏曲艺术文化更是饱受观众喜爱,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长盛不衰。在秦腔剧目的表演中,秦腔须生的唱腔与表演和剧目演绎的完整度、感染力密切相关。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秦腔须生的唱腔特点与表演内容来提炼出秦腔须生的表演要点和注意事项,希望能为其他秦腔须生演员的表演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须生的唱腔

秦腔表演中,须生唱腔有着鲜明的特征,演员在演唱时必须做到发音清晰、流畅连贯、气息悠长且兼具穿透力。吟唱高音时要清亮,中音时要丰满,低音则要浑厚,声音的力度、时长都要达到相关标准,在确保行腔到位的同时,实现声音与表演韵味的协调统一。具体分析,须生的唱腔要做到以下四点:

1.吐字清晰。要想将一出戏完的剧情完整地介绍出来,让人听懂是关键,发音清晰是基础。唱词与说话不同,唱词会有音调、音色的起伏变化,语气的拖长,咬字的发力,唱词的强调等等,而且唱词一般不会反复重复,所以唱词并不如寻常话语一样能被人快速听懂。对此,演唱者必须做到吐字清晰、发音标准、口齿明朗,增强唱词的穿透力与清晰度,如此才能确保观众看得懂剧情,听得懂意蕴。例如,在秦腔《大报仇》中,“一世间你的情性傲”一段有着节奏明快的要求,须生演员如果发音不准,观众就会听得云里雾里,一脸茫然。

2.融情于唱,情景交融。在演唱过程中,须生的唱腔、表情、动作要与剧情人物的内心活动相呼应、匹配。人物内心欢快时,演唱也应该轻松明快,欣喜之情要跃然于表;人物内心悲伤时,演唱则要婉转起伏,语气要悲切,表情要落寞。须生演员要将自己代入剧情,化身为剧中人物,感人物悲喜,察人物内心,然后通过语气、节奏、力度、音调、表情、动作的变化来彰显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赋予人物情感和血肉,做到融情于唱,情景交融。需要提到的是,须生在演唱秦腔时,需要真实地理解剧中人物的经历与心路历程,和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演员要发自内心、毫不做作地抒发情感,而不能刻意地渲染情感,夸大表演,给人一种矫揉造作的感觉,否则表演就是失败的,因为真实的才最动人!例如,在秦腔《拷寇》中,陈琳有一句词“无奈了高举无情棍”,“无情棍”这三个字就必须掷地有声、铿锵有力、感情真挚,以此来突出陈琳此刻的纠结以及纠结后的决然,增强人物的感染力。

3.行腔到位。秦腔有六大版式,每一种版式的适用条件和应用场景都是有差异的,不同的人物和剧情需要用到不同的秦腔版式。须生演员要根据表秦腔剧情、人物个性、情节桥段来选择与之匹配的秦腔版式。秦腔版式与人物个性是相得益彰的,两者如果高度匹配,能够大大提升作品的感染力与穿透力,增强表演的特色与魅力。例如,在表演感人至深的情节时,就应用余音绕梁,婉转曲折的强调;在表达人物的豪放与潇洒时,就可以借鉴刘易平先生的行腔方式,刻畫出人物的洒脱、大度、豪迈与不羁;在刻画人物的沉稳、内敛、睿智性格时,就可以模仿贠宗翰先生的行腔方式。这些老艺术家在行腔方面可谓是炉火纯青,特色十足,开创了独特的行腔风格,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4.声韵结合。在秦腔须生的演唱中,声韵结合是核心关键。秦腔须生演唱最忌出而不收,张而不必,只有上文没有下文。秦腔须生演唱强调“余音绕梁”,韵味无穷,该结束时要即刻结束,该延长尾音时切忌收得过快。须生演员要在了解人物情感的基础上,了解唱词中的过渡环节、延长环节及收声环节,认真地处理表演中的“归韵”部分与“收声”部分,如此才能确保秦腔表演韵味无穷,带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2.须生的表演

须生的表演包括唱词、念白及做功三大部分。三者之间是协调配合,相辅相成的,目的都是为了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秦腔须生的念白要具有穿透力,沉稳刚劲,具有情感和气势。例如《赵氏孤儿》中的“你能舍得亲生之子,难得我舍不得老命一条”,这句念白既然如诗歌一般充满对仗的律动美,更要突出慷慨激昂的气势,展示人物内心的坚定和决心,强化人物色彩;秦腔须生的做功一般是有参考模板的,神情、动作都有标准范式,倾向于程式化表演。须生应当在保留捋髯、提袍、甩袖、亮底等特色范式的同时,对一些寻常程式化的动作进行创新,赋予其时代气息,创新一些刻板、传统、老套以及现代观众难以理解和接受的程式,推动做功的创新。唱腔、念白与做功是三位一体的,其是须生表演的基础。综合使用这些技巧能够多角度、深度地刻画人物,彰显出特定情境下人物的内心活动、矛盾情感、自然行为,让剧情与人物紧密结合,丝毫不显突兀、生硬之感。

3.唱腔与表演的统一

要准确地演绎出剧目的思想内涵,传达出正确的价值理念,带给人美好的审美体验与独特感悟,演员就必须了解剧目中各角色人物形象的个性、经历、情感起伏变化等内容,然后积极尝试从言语、神态、动作、情绪波动、前后内心变化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进行演绎,让各个文学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丰满、鲜明。例如,在《赵氏孤儿》一剧的《救孤》表演中,为了救出忠良,程婴决定舍弃儿子,公孙杵则决定舍弃自己的生命。二人所虑的绝非个人利益,而是对方的未来。公孙杵对程婴讲:“从此以后难免世人叫骂,你要忍得住,熬得住,有一日为国除害与赵家报仇。那时为兄我就含笑九泉了。”这一段念白要表现公孙杵的大义凛然、慷慨赴死,还要体现他对程婴的不舍和担忧,从情感方面体现了公孙杵忠义两难全的可敬与悲情。所以,前面一句话要温柔,体现出“兄”的担当与关怀,后面一句则要洒脱豪迈,减轻程婴的心理负担,整个念白要融情于景、声情并茂,语言、神态、动作要协调统一,共同发力,这样才能感染观众。在秦腔剧目中,唱腔与表演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只有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整个表演才会流畅通顺、感人至深,情感的表达和价值理念的传递才会铿锵有力,直击观众内心。

4.结语

综上所述,秦腔须生的唱腔具有咬字清楚、情景交融、行腔到位、声韵结合的特点,须生的表演则由念白、做功、演唱三部分组成,只有实现唱腔与表演的和谐统一,秦腔剧目才能被完整且完美地演绎出来,迸发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带给人良好的感官体验。秦腔表演艺术是我国戏剧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值得承继的文化、需要钻研技艺很多,笔者作为一个初学者,在日后必然会以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精神来积极研究秦腔艺术文化,不断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为秦腔艺术文化的发展传承努力做贡献。

猜你喜欢
唱词版式秦腔
唱词(外一首)
那唱词本上,满是回忆
我的秦腔半生缘
互联网时代下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对策探索
广西文场的曲词艺术特征研究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秦腔悼念陈忠实先生
纸媒版式设计的美学应用研究
具有双重版式的汉半两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