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2022-05-18 19:48张秀春
中国民商 2022年4期
关键词:内涵建议意义

张秀春

摘 要:预算管理一体化作为当前财政管理工作核心,属于系统工程,其包括预算的编制、下达、支出、信息网、监管与绩效评价等内容。近年来为推进自身建设,很多财政部门开始围绕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推动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其本身财政预算管理以及各项资金配置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发挥其更大价值的同时,为其下一步工作打好了基础。文章就预算管理一体化内涵、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意义、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议进行了论述与分析。

关键词:预算管理一体化;内涵;意义;建议

探索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途径,需相关管理人员从当前的预算管理现状出发,分析部门预算管理的基本需求,并综合国家的相关政策与条例,制定对应的推进策略,并根据推进效果与反馈来优化预算管理一体化应用模式,发挥出其最大功效的同时,促进部门预算管理的高效化、透明化,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贪腐问题的发生,并能够有效提升当前的预算管理效率以及资金配置科学性,这对于财政部门各项工作的有序安排有着一定的保障意义。

一、预算管理一体化内涵

预算管理一体化指的是在相应的预算控制与约束规则之下,实现各项预算管理模式的有效对接、调整与有优化,便于各级政府实现对其的针对性全面管理,如此可使得整体的预算管理流程遵循相应的制度与管理体系,并以相关技术与管理技能的渗透,来提升一体化进程,实现对各项管理内容的高效率、全面化管理。总结其包括以下五项内容:

其一,全国政府预算管理一体化,构建上、下层级政府部门之间的衔接机制,全方位反映各个层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包括资源资金的配置、使用情况以及预计划等,尤其是针对非财力性转移支付系列内容的监督管理以及追踪问效;其二,要求各层级部门按照上级指示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独立出对应的预算管理部门,完善预算内容与预算流程,将涉及到的经济活动全部纳入预算范围,实现对整个部门或者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要求建设顺向环环相扣--逆向随时反馈机制,提升对预算结果与预算流程的把握与分析,实现各项资产状况的融合以及记录;其四,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与一体化管理的有效融合,对各个阶段、各个流程、各个项目的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统一与整合,实现针对性的债务管理分析、绩效评价等,以此来将风险掐灭在萌芽状态;其五,要求在国家层面,实现财政部门与各层级地方财政部门的有效串联与基础信息共享等,以此为基础加强对该种预算管理模式的管理工作,并发布各項文件来指导该种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方式,推进地方预算管理一体化体系的优化与进程的加快。

二、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意义

其一,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是完善财政部门现代预算制度,推进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优化的必然要求。预算管理一体化可实现对预算整体过程的有效管理与监督,使其按照正确的轨道发展,避免了过多意外情况的发生,提升其本身预算有效性的同时,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资金配置,达到既定的预算目标,提升其本身的管理能力。

其二,预算管理一体化是贯彻政府号召过紧日子的根本要求,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协助政府各个部门应对当前逐渐复杂的经济社会形势。当前阶段国家经济逐渐发展步入新时期、进入新常态,各项财政收入持续上升。同时财政在解决重大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巩固各项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有着重大责任,而很多地区的经济形势仍旧突出较大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必将长时间维持“紧平衡”状态,在该种情况下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可有效统筹各项公共资源,加强预算支出管控,注重预算质量与收益,以此来稳定社会发展,发挥出一体化预算的最大价值。

其三,预算管理一体化是全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途径。虽然当前财政系统已经构建了各个层级的财政资金管理平台,却未实现各个层级管理平台的相互联系,使其仍旧存在独立分割的问题,造成各项信息共享能力不达标,该种发展情况下,很难实现对财政的高效管理。而引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理念与改革,可实现各个层级财政管理系统与财政部联网对接,如此可依托系统管理平台,让各个层级的财政预算管理→资金支付→绩效反馈整体操作进程全部采用国家统一的管理标准与规则,为预算管理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议

从以下数个方面来分述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议:

(一)强化预算编制管理以夯实预算执行基础

强化预算编制管理这要求重视以下三项内容:

其一,要求提升预算编制的精细程度与科学性,财力不足是很多层级财政部门的根本性问题,但是在当前财力基础上如何进行科学编制、精细编制是需重点管制的问题。同时,要求预算编制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指导纲要,坚持客观公正、统筹兼顾、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的同时留有余地,合理把握当前财政各项收支规模,调整、优化并完善当前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保障民生与改善民生。

其二,加强针对部门预算的刚性约束,并实现预算合理调整。一方面可在部门预算经相关管理层批复下达之后,赋予其法律效力,要求部门各个岗位的人员能够贯彻执行,除了特殊状况,不准随意增加预算;另一方面则应重视预算与管理这两项财政职能,彻底更改“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管理格局,提升对预算支出执行的针对性管理,在一个月中,上半个月审批预算部门追加预算审批内容以及分月用款计划,下半个月追踪、问效责任预算部门各项预算执行状况,以此来常态化发展财政监督职能,以此来实现针对预算管理的事前、中、后全过程监管,促使其能够按照固定的流程、规范、标准、法律来完成相应的预算任务。

其三,构建完善的综合管理预算。提升对非税收入的针对性管理,优化政府各项资金编制以及采购管理编制,实现预算部门与各项资产管理的有效结合,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信息化手段,细化项目各项支出预算编制以及各个阶段的基本支持,以此来提升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

(二)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要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必不可少,需重视以下两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优化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现国库集中支付更新与改革的核心目的在于撤销相关预算部门银行账户,并构建财政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以此来保障各个专户的持续性运行,以此来避免預算部门在专户资金规划与应用上脱离各方监管,这对于保障财政资金安全以及使用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其二,缩减支付流程与程序,加快拨付速度。很多预算部门反映因拨付速度慢而影响了正常的预算编制,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大力整改,在保证各项财政资金稳定运作的同时,加快拨付速度,贯彻执行“指标控制计划,计划控制支付”,缩减审批环节,加快整体的预算流程推进速度。此外可要求预算内资金拨付由业务股室一人把控,而在进行资金拨付时则需双人在场,在双人把控对应业务时,需确保AB岗到位,并要求每笔资金播放务必限时办结。

(三)衔接好各方面内容

其一,要求衔接好上、下年度的预算内容与资金使用状况,如此一方面可对比两个年度的预算资金配置与使用情况,从而更好地去分析当年预算资金绩效有效性、适宜性;另一方面则可将上年度预算资金配置情况与使用情况作为参考与借鉴,从而更好地进行当前的资金预算与使用,便于两个年度预算管理衔接。可引入大数据技术、数据库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等,分析历年的预算资金支配情况,并以计算结果为基础来制定对应的预算计划与方案,更好的与上一年度的预算管理进行有效衔接,以此来提升衔接效率效果。

其二,要求构建四本预算衔接。四本预算衔接是实现预算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内容,要求一体化建设人员能够提升对其的重视,并结合各项预算管理政策、法律法规与制度来实现各项预算管理模式的有效衔接,实现对各种财务状况的有效监督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有效性与合理性,整体管理过程要求全面化、动态化,如此方可把握各项资金的动态支出过程,并促进四本预算的高速衔接。

其四,衔接预算各个流程,即衔接好预算编制→执行→绩效评价,使其成为统一整体,强化各项资金使用率,如此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各项预算资金的全过程管理与监督。

其五,衔接好各个部门与预算资金间的联系。在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进程中,需财政部门协调好其与其他部门间的联系,以此来有效监督预算资金流向,明确其在各个部门的配置与使用情况,避免出现比较严重的腐败与贪污问题。同时也可在衔接过程中,引入社会中的外部监督单位,扩大对各项资金的监督范围,以市场化的监督管理方式,来灵活的监督财务部门的各项资金使用状况,以此来提升预算管理监督质量与效率,避免出现较多的漏洞。因此四方面衔接,是落实《条例》内容的具体实践,亦是预算管理一体化推进的重要途径。

(四)贯彻《预算法实施条例》管理原则与方法

贯彻《预算法实施条例》管理原则与方法,在预算一体法推进进程中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对于该种预算模式的优化与推广有着积极的意义。这要求做好以下三点:

其一,要求各级政府财政管理部门在构建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时需建设统一规范、统一标准的管理规则,比如针对政府债务、项目支出、各个部门资金使用状况的管理等。

其二,规范单位资金各项管理流程,将各个方面的资金配置与使用情况纳入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实现针对其的综合管理与监督工作。

其三,统筹管理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并将其纳入一体化预算管理范畴,对其加以动态管理与检测,以此来全面、细致化管理与掌握各单位、政府、部门的资金配置与使用状况,避免出现资金管理不当而造成资金流失的问题。并要求在进行一体化管理时选择的管理原则与管理方法以《预算法实施条例》为依据与参考,使得该项条例内容与预算管理一体化推进与优化充分结合,以此来强化预算资金管理效率。

(五)构建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预算管理体系

其一,全方位预算管理体系,是指将单位预算、部门预算、政府预算的一体化整合,项目预算与财政预算的一体化整合,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的一体化整合,实现全方位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才可实现预算的全方位管理,并可有效控制总额,以收定支,以此来解决以往财政部分资金低效的问题。

其二,全过程预算管理体系,是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决算→预算反馈的整体进程,这是绩效结果与绩效评价应用的基础与前提条件,为实现全过程绩效管理目标,需应用合理的手段来对事前预算管理、事中预算执行与事后预算总结进行全过程的监控管理,以此来形成管理闭环,并就预算管理整个过程的基础状况来完善与优化全过程预算管理体系,以此来发挥出其更好的效果,切实对财务部分的预算管理起到规范与指导的作用。

其三,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是指财务部门的预算管理全面覆盖各个方面、各个项目、各个阶段的预算资金,不单单包括公共预算、社会保险、政府采购的预算收入还包括各个重大项目成本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公私合营资金(PPP)等,以此来实现对全部预算资金的整体化管理,确保所有的资金投入皆在预算管理目标之内,以此来提升财务部门的整体预算管理水平。

(六)构建并完善预算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预算一体化管理模式下,资金支出方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整体而言,资金是跟随前一个项目走,若是不存在项目储备、某个项目资金未按照标准要求纳入对应的项目数据库,会难以争取财政资金支付,因此需对应的单位、部门与各级政府能够将预算支出按照预算项目模式直接纳入对应的项目库,然后按照预算支出用途、性质与基本特征进行分类工作。同时,要求各个级别的财政部门能够在预算一体化管理模式下,重新梳理目前各项资金的基本用途与其使用范围,将其归类到相应的项目中,并在日常运营时根据本身的客观需求进行常态化项目申报,若是项目经过层层审批并获得财政部门的批准,可选择将其直接纳入对应的项目储备库,比如当前现行的是基本支出,在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进程中,需将一体化编制预算转化为如下两种项目:运转类型项目、人员类型项目,且需对目标项目执行动态化监督管理,记录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的重要信息,以此来反映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包括其完成情况、终止情况与计划调整情况等。

(七)保证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是确保突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前提与保障条件,若是各项重要数据信息的安全难以得到切实保障,会给财务部门带来难以想象的损失,并会造成后续预算管理难以正常推进。这需把握以下重点:

其一,保证数据生产安全,针对预算一体化管理平台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与访问级别,以此来避免出现低端用户访问重点信息,泄漏部门机密的问题,以此来保证各项预算管理信息的安全;其二,保证数据传输安全,要求所有的数据传递全部进行加密,并采用一对一重要数据传输的方式,减少数据传输中间环节,保证数据传输的快速性、稳定性;其三,保障数据应用安全,为避免各项数据信息被网络黑客篡改、伪造,需相关管理人员在管理一些核心预算信息时备份处理,并放置在加密文件夹中;其四,保障数据存储安全,在对其进行本地备份之外,还应进行异地灾备存储,以此来应对特殊情况;其五,保障数据维护安全,构建下可溯源、上可追踪的管理机制,确保所有的管理人员皆能承担对应的数据传输责任,以此来提升其责任意识,使其能够完成上级交代的各项关键数据的实时传输任务。

四、结语

综述,文章就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几点思考进行了论述与分析,探讨了其对于优化财政部门预算管理、资金配置的作用,要求相关管理层给与其充足的重视,将其作为部门当前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进行建设,并在各项资金预算中进行实践应用,以此来提升各個阶段预算的有效性,实现资源资金科学配置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与优化部门当前的预算模式。

参考文献:

[1]崔惠玉,田明睿.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深入贯彻实施新《预算法实施条例》[J].财政监督,2020,No.486(24):18-22.

[2]许宏才.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以信息化驱动预算管理现代化[J].预算管理与会计,2020,No.351(11):13+25.

[3]胡挺,易雪飞,余馥佳.中小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研究-基于战略预算绩效一体化框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11):14-17.

[4]王宏霞,池丽娟,李湘毓.农业科研院所财务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构建初探[J].南方农业, 2019,(28):35.

[5]陈爱丽.某部部机关本级预算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社会政策研究, 2019,(4):126-144.

[6]孙铭一. 新形势下推动财政审计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基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审计模型和实质性程序探析[J].中国内部审计,2021,(9):5.

[7]张立中,沙卫国,郭飞等.基于统一平台集成模式的综合计划与预算实时监测,分析及预警机制应用[C].全国第四届“智能电网”会议论文集.2019.

猜你喜欢
内涵建议意义
活出精致内涵
有意义的一天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生之意义
挖掘习题的内涵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诗里有你
建议答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