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稳根传奇

2022-05-19 07:59袁杰伟
时代报告 2022年4期

引子

2022年1月19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26次会议召开,董事会以通讯表决的方式,同意梁稳根辞去董事长、董事会专门委员主任职位,选举向文波、俞宏福任董事长、副董事长,聘请俞宏福担任公司总裁。

这个消息一出,迅速登上热搜。人事的变动是最能引起国人关注的。但此次三一重工的人事变动,毕竟与官场的人事变动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次董事会议是梁稳根主持召开,他在会上强调,虽然其不再担任三一重工的董事长,但仍是三一重工的董事、实控人,仍为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会高度参与和关注三一重工的发展,他对三一的精力投入并不会减少,只是把更多精力放在战略层面。

关于梁稳根辞去董事长的原因,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工程机械行业面临很大的变革机遇,数字化、智能化、新能源化(含电动化、氢燃混动)转型将是重中之重,还有一些新业务、新技术的考虑,这些战略落地是公司未来继续在产业升级浪潮中长期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三一各项业务蓬勃发展,梁稳根作为三一集团实控人,希望集中精力更多放在“三化”方向,以确保三一重工在内的整个三一集团长期保持竞争优势。

所以,这次三一重工的人事变动不是一次什么意外的“地震”,而是一次有意识的战略调整。

这为梁稳根的人生增添了极为玄妙的一笔。

第一回

篾匠送子进城读高中  永根返乡两战点状元

钱钟书《围城》里三闾大学的原型即国立蓝田师范。三闾大学里的博士和教授都受到钱钟书的冷嘲热讽,而钱钟书却名扬中外。

梁稳根就出生在三闾大学的原型地涟源。与钱钟书以文名世不同,梁稳根是以制造重工业机械而闻名于世。

梁稳根1956年12月出生在湖南省涟源县茅塘乡道童村。因为在家中排行老四的缘故,父亲按照族谱给他取名为“梁稳根”。

道童村距离县城20多公里路,而县城到省会长沙又有200多公里。在那个年代,20多公里路是一个很遥远的路程,人们把到县城叫作“上县城”,如果一天内想从县城打个来回,那得天没亮就赶路,即使办事快的话,也得天黑以后才能回家。因此,道童村也可以叫偏僻乡村了。

梁家祖辈做竹篾生意。可别小看,在农村,能做竹篾活的就是匠人,也就是有手艺的人,这样的家庭经济比一般农民活泣,能够挣到“活钱”。农村里把只在田里土里做事的叫作“死农民”,卖粮食蔬菜挣的钱叫“死”钱,而把干手艺活或做生意赚的钱叫作“活”钱,因而手艺人也就是人们心目中的“活”农民。

到了梁稳根的父亲梁柳清这一代,家中建造了房屋。虽然房梁下的石墩是分三次才做起来的,但在普遍住土砖房的時代,梁家的房子可算是豪宅了。梁稳根在茅塘上小学、初中,高中则到县城里的涟源三中就读。涟源三中可以算名校,其校名还是郭沫若题的,学校的女校中爱写诗,与郭沫若有联系,就请郭沫若题写了校名。能够到涟源三中就读,不但要自己成绩好,关键是家里还要有钱送、舍得钱送。每周往返的车费,在学校吃住的费用,这些都是一般的农家做不到的。梁柳清希望儿子今后能吃国家粮,搞正式工作。

高中时,梁稳根谈过一段恋爱,对方是当地一位局长的女儿。但由于并非门当户对,女方家长听说梁稳根的父亲是个农村的篾匠,坚决不同意。这段感情不久便无疾而终。深受打击后,梁稳根跟身边的亲朋好友发誓:“我一定要考上大学,成就一番大业!”

梁稳根高中毕业是1974年,高考制度还没有恢复。跳出农门的机会还不知在哪里,他只能先回道童村。

高中毕业回道童村干农活,一些老一辈为他感到可惜,并且认为他迟早会吃国家粮的,因此,给他安排比较轻的体力活,如棉花生产,或者在生产队挖掘河沙时负责计数。一个月大概20工分,当时1工分等于2毛3分钱。

虽然那时在割资本主义尾巴,但事实上学梁家做生意的家庭已很普遍。很多家庭都在学梁家编织篾具,然后担到县城去卖,这比做一天工赚2毛3分钱划算多了。而且像梁稳根这样干轻体力的后生,一天是拿不到一个工分的,只能拿到0.7个工分。只有正式的青壮劳动力才能一天得到一个满的工分。梁家做竹篾生意时间久,其实是受到村里人羡慕和尊重的。正因为这样,梁稳根高中毕业才被安排比较轻的农活。不久,村里让梁稳根担任广播站的宣传干事,兼团支部副书记。他因此得以处理乡政府与村里来往的文件,对政情也就更为熟悉。

高考恢复后的第二年,梁稳根去县里报了名。按常规,本来要先到村里开证明,但村领导并没有责怪。梁稳根第一次高考失败后,1979年第二次参加高考,终于收到了中南矿冶学院的通知书。

那时候村里出一个大学生,简直就是“点状元”。而且中南矿冶学院是村里有见识的人都听说过的重点大学,所以这个消息一下就在村里引爆了,也在茅塘乡引爆了。人们茶余饭后都说梁家出了个“状元”。全村真诚地开了欢送会,家家户户给他送了鸡蛋。那时候的乡俗,如果一户人家要嫁女,家家户户是要来送嫁妆的。而考大学虽然不是嫁女,但大家知道那也是这个人要离开这个村庄去远方,从此吃上了国家粮,不再吃农村粮了,不再是村里的农民,回来也是村里的客人。所以家家户户也是要送东西的,一般送6个鸡蛋,表示祝愿喜主六六大顺,前途一片光明。也有送10个鸡蛋的,表示祝愿喜主十全十美;阔气一点的也有送12个鸡蛋的,表示希望喜主月月发。当然也有只送4个鸡蛋的,他们也有理由:希望喜主四季发财。

梁稳根在这个夏天吃了两个月的鸡蛋,早上是甜酒煮蛋,或者淡鸡蛋(水煮鸡蛋),中午、晚上还吃辣椒炒蛋。青春的身体养得棒棒的。梁稳根感动于这种良好的民风,立志今后一定要干出一番样子,好好回报村民们。

第二回

学管理被戏称“梁厂长”

识英才提梁为副处级

梁稳根从涟源火车站上车,20多个小时到达长沙岳麓山下的左家垅,在中南矿冶学院材料学专业报到,就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当他在班上介绍自己时,几乎没人能听清他的发音,引起一阵笑声。

当时本科生的生活标准是每月36斤粮,19元钱。这意味着每餐可以吃到4两米和5角钱的菜。在那个温饱对大数人来说还是个问题的时候,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已经温饱无忧。梁稳根是个懂感恩的人,他不像一些同学想的那样,认为这是自己十年寒窗苦读点了“状元”后应得的待遇,他认为这是党和国家给的恩。他立志今后要报答党和国家,并且在大一时就提出入党申请,但没有得到党支部的批准。他的成绩也不是特别出类拔萃,他并没有继续考研读博的强烈愿望,他更向往的是实业救国。

梁稳根在大学虽然学的是工科,但却经常“不务正业”。他这边上着材料課,那边转眼又跑去选修管理。兴许是课听多了,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梁稳根脑子里一度想的都是企业的事,就连平时和同学聊天,也喜欢就这个话题高谈阔论,因此大家都喜欢调侃他为“梁厂长”。

1983年7月,梁稳根从中南矿冶学院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当时的兵器工业部下属的国防工厂——涟源洪源机械厂当技术员。洪源机械厂自1965年筹建后,一直为兵器工业部的国防生产计划服务。在1平方公里不到的厂区,聚集着三线建设迁来的东北技术工人,转业军官和1960年代最知名大学的毕业生。因此,当梁稳根这样的本地大学生报到时,一点也不会引起关注。如果像梁稳根这样的大学生分配到一个县级政府机关,都会引起关注和议论。足见这家兵工厂在当时有多牛。

但在梁稳根的家乡茅塘,梁稳根到涟源洪源机械厂工作,当然引起人们的艳羡。那是一个“吃国家粮”都很受人羡慕的时代,能到这样的国营大厂工作,当然更是受人尊重。全厂3000多名员工中,大约有600名党员,他们穿着统一的制服,在相同的时间和广播声中上下班。在2000多坐席的俱乐部,休息日有老胶片电影播放和文艺汇演。热处理分厂技术员梁稳根很少出现在这些场合。梁稳根住在一套单身宿舍里,每天规矩地在两点之间活动,丝毫没有大学生的架子,他和工人们一起抬石头、挖土方。他在生产时非常用心,常常工作到深夜才离开工作岗位。工作之余,梁稳根延续了大学时期的风格,喜欢找同事闲聊,讨论国有企业的前途和命运。特别是每次看到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的演讲时,梁稳根都会热血沸腾,后者描述未来工业和科技发展的场景让他心驰神往。但回到现实,梁稳根又无比的失落:只要机器一出毛病停产,工人们就把帽子一甩,高兴得嗷嗷大叫,欢天喜地下班回家了。因为这样,他们就能获得带薪的休假。厂里的工人大多都是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一到点就马上下班。

这样丝毫没有主人翁精神的工厂,工厂的兴盛怎么长久?“国家还这么穷,这样子怎么能富强?”梁稳根在心里哀叹道。一段时间后,他即结识了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等人,他们开始饭后一起散步聊天。他们给人的感觉有点像小帮派,或者像结拜兄弟。在有些人的感觉中,他们还有点另类。当时工厂仍施行半军事化管理。适龄男性需要编入民兵连定期参与训练。即便面对教官的呵斥时,袁金华等人给人的印象也是姿态松散。但梁稳根逐渐得到厂长王福全的关注。王厂长似乎感觉得梁稳根的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力量。

王厂长是大连人,搭班的党委书记是湖南人,当时国营工厂正从党委负责制转为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这意味着厂长是事实上的“一把手”,说话可以不请示书记,是能够算数的。

王厂长希望在行政序列里提拔更多年轻人。他直接在领导层宣布了中层人事计划,梁稳根的名字第一次响起在党委会议室,很多中高层领导听到后都为之一惊。因为他们以前压根就没有注意到这个人。梁稳根入厂一年多即被任命为体改办副主任、副处级。当时国营厂里是有级别的,这个提拔速度当时非常少见。可见王厂长是慧眼识英才。

梁稳根进入体改办后,能以非党员身份接触到党委扩大会议,他也更关注整个工厂的变化。随着中央军委逐步裁军,工厂不能再纯粹以军队采购维系生存,工厂开始尝试进行民用品生产。当时洪源厂生产的最有名的产品就是“奔月”牌自行车,电视里天天打广告。厂里为奔月单车开足产能,其年产值到1986年时达到峰值。

梁稳根却在此时提出过全盘改弦更张的经营建议。梁稳根当然是看得更远、更准。果然不久,奔月牌单车销量开始滑坡。但真正的英雄在任何时候都是孤独的,正像鲁迅在《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里写的,真正的聪明人有时反会被人认为是傻子。

第三回

承包车间创业遭拒绝

擅自离职贩羊酿苦酒

梁稳根颇富预见性的发言,不但没能得到认可,一些人反而认为他讲话不够谨慎。他们认为以梁稳根的资格,即便已经身为副处级中层干部,但3年内也很难排入党员队列里,更何况为厂里发展大计做决策。

梁稳根当时的心境有点像爱国诗人屈原,想要振兴楚国,可楚王不听,只听小人之言。想大干一场的梁稳根试探着跟厂里提出:能否承包一个车间,盈亏自负。厂里立刻以“资本主义的尾巴”为由拒绝。

梁稳根非常苦闷,平时只能和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等朋友一起喝喝酒,诉诉衷肠,解解闷气。

那时候,中国企业家的杰出代表是步鑫生和马胜利。熟读西方管理学著作的梁稳根觉得,步鑫生和马胜利的那一套非常粗糙,自己不比他们差,他决心成为中国一流的理论家和一流的实践家。

因此有一天晚上,梁稳根便和厂里三位志同道合的同事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跑到工厂后山,他们在那里义结金兰、歃血为盟:“今生今世,肝胆相照,患难与共,誓为民族工业的振兴而奋斗!”

1985年底,看到改革日新月异的梁稳根再也无法“稳坐钓鱼台”,深感时不我待的他带着唐修国三人,正式向厂里提出了辞职。

工厂领导果断拒绝,并扣下他们的户口本以表强硬态度。

多年以后,梁稳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一番肺腑之言:“我为什么会放弃这个工作呢?就是当时体制改革,我们认为中国的出路在于改革开放,而改革最中心的一个环节,就是怎么把中国的企业做得更有活力和竞争力。所以我们就想建设一个试验田,探索到底怎么把企业做好。当时厂长说‘你在这里做实验不成吗?我记得跟他讲过一句话,也不一定完全正确,我说与其拯救一个坏的细胞,不如换一个新的。现在大家有一个理念,认为创业首先要有创业计划书,一定要成功,其实不然。当年我读《基业长青》这本书时就讲过这个问题,很多大的企业不是先有产品,先有规划,而是先有梦想。我们当时确实没有产品,也想好了退路。那时一个老师告诉我,‘你有两个最大的问题要考虑。第一个问题是创业不成功后你要干什么,因为你把你的饭碗已经丢掉了。第二个问题就是如果创业成功的话,中国再来一次打地主、分田地怎么办。当时我这样回答那个老师:如果这个民族都没有希望了,那么我还要个人的希望干什么呢?”

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梁稳根是把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的。

不成功干什么?他也想好了:一旦失败,就写一本书,告诫后来的年轻人,然后再去山村当老师。

厂里不同意,梁稳根只好“擅自离职”。

初出茅庐的梁稳根两手空空,只好先放下干大事的念头,先做些小买卖来积累资金。一番打探下,梁稳根得知市场的羊正在热销,一头能赚20多元,于是决定入手。说干就干,梁稳根居中指挥调度,袁金华负责买羊,唐修国和毛中吾负责卖羊。就这样,他们跑遍湖南、贵州,做起了販羊的生意。

大学生放弃国企铁饭碗,转而贩羊。

这样的新闻当然很具热度,一下子传得沸沸扬扬。梁稳根等人也遭受了不少非议:国家花钱培养你们,不给国家出力,反而成了沾满铜臭的黑心商人。

在听说这事之后,梁稳根的父亲更是怒不可遏,操起扁担想把梁稳根撵回洪源机械厂。但是,崽大不由爷,父亲不会真正打崽,只是做做样子,很可能还是父亲放出这样的口风,并没有行动。再说,即使行动了,也是打不回的。儿孙自有儿孙福,莫把儿孙当马牛。儿女大了,父母也是操心不了的。

生意并没有梁稳根想的这么简单。在买到第一批羊之后,外出买羊的袁金华才知道,当初羊价上涨,是因为外贸部门与日本签订了一份短期合同。等两方交完货之后,羊价很快跌落。

袁金华和毛中吾赶紧发电报,把这个消息告诉梁稳根,后者也迅速电报回复:羊低卖,毛留。

这么言简意赅的电报,本来是为了省钱,可没成想被邮电局当成了特务接头的暗号。当袁金华等被带到派出所一番调查,才发现只是一场误会。不得不说在那个年代,各个部门的阶级觉悟还是蛮高的。大家脑子里都有国家意识,这当然不是坏事。

出来之后的袁金华把电报内容一番仔细琢磨,很快作出反应:将买来的羊低价卖了,并把羊毛留下。

但当他们把剪下来的羊毛带回给梁稳根时,发现又是一场误会。梁稳根的电报意思是:将羊低价卖出,毛中吾留下来,继续等羊价涨跌的消息。几个人哭笑不得,第一次下海宣告失败。

一连串的失败让梁稳根一蹶不振,他把自己关在当初酿酒的小屋里喝闷酒,一连喝了三天三夜,谁喊也不开门。

梁母看不下去,硬闯了进来,指着装满酒的大缸对梁稳根说:“你要还是咱们梁家的儿子,就从这小屋里走出去,重新站起来。或者你跳到自己酿的这些苦酒里淹死!”

第四回

觅新机稳根创三一

做一流焊条过长江

被母亲一骂,梁稳根顿时清醒了:母亲说得对,我不能在自己酿的“苦酒”里淹死,在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随即,梁稳根重新找到袁金华他们,准备再次回到涟源寻找新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醒自己今后做人做事要踏实稳重,同时也希望未来的事业能稳定,梁稳根把自己名字中的“永”改成了“稳”,从此正式更名为梁稳根。

在此之后,梁稳根卖过酒,推销过玻璃纤维,各行各业接连闯荡的他基本上什么都没干成。折腾了一大圈无功而返的梁稳根好像悟到了什么。一年之后,梁稳根一行人来到涟源市,重新寻找新的机会。

多方打听之后,梁稳根得知焊接材料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于是便白天守在焊材市场上观察行情收集情报,晚上回去操作试制。一顿操作下来,梁稳根心里有了数。在这四人的团队里,三个人本来就是材料专业的高材生,这不是骑驴找驴吗?还卖什么羊!大家于是分头行动,分别找亲朋好友借钱,最后凑了6万元,利用过去一个大队部的平房和地下室,将旁边曾是牛棚的自留地也改造成车间,创办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这是1986年2月。

1987年春节,梁稳根亲自写了一副对联,贴在涟源焊接材料厂的门上,右联:“创建一流企业”,左联:“造就一流人才”。一位老领导看到后,建议加上一句:“做出一流贡献”。这一建议得到梁稳根的采纳。此后,梁稳根便开始构思由3个阿拉伯数字代表三个一流,组成“三一”的商标。“三一”的名称由此形成。这一命名暗合了老子的天道却是始料未及的,很多解释都是后来人的附会,却越传越神。

此时梁稳根擅自离职已有半年。洪源厂公开贴出告示,称已将一干人等除名。厂里将梁稳根除名,这是照章办事。但王厂长本人对梁稳根还是很欣赏的。

梁稳根不但没了编制,连城市户口也被注销。当时没有了城市户口就意味着吃饭都成问题。当时的城市户口就相当于一个粮油本,可以按平价一个月买到一定量的大米和食油。没有这个户口,就意味着失去了根,连饭也吃不上了。

梁稳根于是去找县委书记帮忙。县委书记阳花萼是个改革派,他大力支持梁稳根等创业,给他们戴上大红花游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在王厂长的配合下,阳花萼把他们的户口挂到了县委,还请省委书记到他们的企业视察,极大地鼓舞了梁稳根的创业热情。

焊接材料厂,材料从哪里来?也是王厂长帮忙。

王厂长特批生产弹药筒的废旧黄铜大约40吨支持梁稳根,约定一定时间还上相应的处置费和利息。这成了梁稳根办焊接材料厂的起步资本。

梁稳根脱离体制内身份后,和唐修国等人几乎完全闷在道童村的厂房里,澡堂也就势建在车间一旁,和冷却水使用同一条排水沟。在创业初期,梁稳根并未实现超凡的资本累积,但他很快找到在改革政策语境中适合自己的身份。

材料厂成立以后,梁稳根四人便一直窝在地下室里搞研究。在经过100多次调整配方,几十次改变工艺后,他们的第一个产品“105铜基焊料”问世。

梁稳根兴高采烈地把一批样品寄给辽宁一个工厂,可不久他便收到退货,原因是质量不过关。为确保这来之不易的创业成果,梁稳根回到母校,请恩师翟登科教授来现场指导。在恩师的帮助下,105铜基焊料最终质量达到了合格,梁稳根他们终于顺利开张。

据梁稳根回忆:

1989年10月9日,那是我们永远难以忘记的特殊日子。这一天,我们4个创业者中的1个,从农业银行的一个营业所取回了第一批货款8000元。他拿到这个钱便一路狂奔,跑回公司,跑到我们办公室的时候,就把钱抛到了空中,边抛边喊“我们打过长江了!我们打过长江了”。然后我们几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唱起了《酒干倘卖无》。

为什么这么激动呢?因为当时这8000元意味着他们可以生存了。“之前贩羊和做其他的事都不顺利,所以虽然我们才研发不到一年,但是那时我们已经快无米下锅了。”

梁稳根希望自己创造一种市场急需又没有供应的商品。他1986年开始尝试生产电焊条时,涟源统计部门都尚未掌握过这种工业制品的产量,可见他开拓的是市场的空白。

第五回

造金刚石三一成老大

当国代表稳根谋新篇

在特殊焊材得到订单的同时,梁稳根又发现了一个新的机会——人造金刚石。

当时中国的人造金刚石主要从苏联制造进口,但苏联解体后,金刚石市场的缺口一下子无人填补,这又是一个市场空白。

梁稳根逮住机会,网罗了一批专家,迅速组建了人造金刚石压机厂和人造金刚石厂。

当年考上研究生的年轻技术员向文波,被党委拒绝暂时脱离生产前去就读,这加速了他远离洪源厂的速度。向文波第二次考上研究生并顺利毕业后不久,请调到当地一家国资工厂从事管理和党务工作。1991年,他也加入梁稳根的团队。

借着这次突进,梁稳根的事业得以腾飞。

梁稳根被视为科研人员离职到乡镇承包业务的代表,企业管理部门向省政府汇报了他正在试制铜基钎料,称其创业首年就实现利润20万元。1988年,梁稳根参加省内《湖南乡镇企业》等新闻媒体的评选,又当选“十佳农民企业家”。实际上,梁稳根的厂房并无村集体的投资。借成为典型人物,他赢得党政部门注目,在市场上也显得更具信用。

在创业第三年,梁稳根彻底公开私营企业主身份,他在工商部门注册涟源市特种焊接材料厂。地方党委很乐于看见他的进展,当时涟源市财政局撰写的材料称,国资企业缴纳的利税在1990年代初仅有顶峰时的1/10。县里又需继续上缴定额税收,因此私营企业是他们新的税源。县委书记阳花萼据此更能支持梁的创业,让他能避免当时过多的审批和管制。

两年后,中国开启以价格波动为代价的改革,当地村办企业数量减少了近20%。湖南省也就个体私营经济萎缩向全国工商联递送过专题汇报。

到了1992年,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产值过亿,利润达3520万元,已经成为湖南娄底市最大的民营企业。也是这一年,材料厂正式改名为湖南三一集团,梁稳根将重型工程机械板块迁入长沙经开区。梁稳根没有在材料生产领域恋战,决定进入他并不熟悉的工程机械。这也符合湖南省委发展高科技工业集群的思路。

他年轻而有代表性,获得过团中央、全国工商联等机构表彰,顺利在次年成为全国人大代表。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快,中国迎来了大规模基础建设的高潮。但那时的建设工地上,基本都是进口设备的“博览会”,很难找到国产工程机械的身影。在很多人心里,那时的中国产品一出场,就会被贴上“品质低劣”的标签。“一个强大的中国不能没有自己强大的装备制造业啊!”心怀产业报国梦的梁稳根,看到这种情形不免感慨。

第六回

杀血路三一造拖泵

救矿难泵王扬国威

刚好那时,梁稳根也在琢磨,为什么比他起步晚的张跃能把远大空调做到20亿产值。最后他得出结论:焊接材料这个行业太小,要干大事业,就必须进入大行业。

而工程机械不就是大行业吗?

经过两年多的调研,梁稳根和刚加盟三一集团的副总裁向文波在“双进”战略上达成一致,即进入中心城市——长沙,进入大行业——工程机械。

其实当时在高管会上,也有人提议三一集团可以进入利润丰厚的保健品等行业,梁稳根只是反问了一句:“做出的保健品你会让你的儿子吃吗?如果不会,那我觉得这个行业就不能进。”

梁稳根认为,那种缺乏真正价值而靠营销取胜的产品,第一是违反了基本的商业道德,第二也很难可持续发展。

于是1994年,三一重工便在长沙正式成立。

彼时国内工程机械市场有90%都被卡特彼勒、小松、日立等国际巨头霸占,核心技术也掌握在他们手中,初出茅庐的三一重工面临着重重困难。

但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个性让梁稳根无所畏惧,他选择从自主研发杀出一条血路。

混凝土拖泵(用于混凝土施工中的输送和浇注)是三一重工最早的產品。但第一批样品出来后,由于性能太差,被客户全部退回。

为了摆脱困境,梁稳根在全国广撒英雄帖,八方招聘专业技术人才,最后找到了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的液压专家易小刚。

易小刚也是湖南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一直致力于工程机械的研究,曾主持开发国务院多个重大项目,后来成为了三一重工的总工程师。

来三一重工之前,易小刚从没接触过拖泵,没想到这个短板却成了他的优势。因为传统拖泵的高低压一般通过不同的管子来切换,而易小刚则跳出常规,设计了一个可旋转阀门。

这个设计遭到工人和车间主任的一致反对,理由是:国外都是用管子。梁稳根权衡后,决定支持易小刚:“我们到底是相信科学,还是相信外国人,可以先试一下。”

梁稳根的信任没有被辜负,在易小刚的攻克下,1995年12月,三一第一代拖泵问世,其液压稳定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级别产品的水平,三一重工也因此诞生了第一个专利。

拖泵之后,三一重工又在混凝土泵车上向外资品牌发起了挑战,很快就成为国内第一家出口泵车的企业。

在研发团队的攻克下,三一重工在泵车相关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

当时,400米以上混凝土输送技术长期被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垄断,而三一重工不但把400米踩在脚下,还在2008年创造了上海金融中心492米的输送纪录。另外,对于泵车上的臂架,国内最早只能生产32米的型号,现在也保持着86米的世界最长臂架泵车纪录,三一因此被大家称为“世界泵王”。

值得一提的是,三一重工的泵车不但横扫市场,还积极参与全球的抢险救灾。无论是2010年的智利矿难,还是2011年的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三一重工都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工程机械的力量。

第七回

拒绝垄断三一造挖掘机

挂牌上市稳根成湘首富

挖掘机是工程机械皇冠上的明珠,对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要求都极高。

美国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曾提出,可以帮助三一重工发展混凝土机械,但前提是三一重工今后不得进入挖掘机市场。

梁稳根果断拒绝了这个提议。在他看来,放弃挖掘机就等于放弃成为世界一流工程机械制造商的机会。

早在1998年,三一重工的重工刚在混凝土机械领域站稳脚跟时,梁稳根就尝试将业务拓展到挖掘机上。

刚开始,三一重工研发人员根本不清楚挖掘机是怎么制造的,他们只能从图纸开始,反复试验。最后用了两年时间,才研制出三一的第一代挖掘机SY200B。

但投放市场后,由于这款挖掘机工作时间短、耐力差、故障多,消费者普遍不太认可。

因此,挖掘机研发团队的成员们都很沮丧:在国外产品基本垄断国内市场的情况下,谁会认可三一重工?谁会去买一个小公司的第一代产品?

更糟糕的是,由于挖掘机项目的研发耗资不菲,三一集团的高层也产生了激烈争论:到底要不要继续研究生产挖掘机?大家都很纠结。

关键时候,梁稳根还是稳住了局面,他鼓励技术团队继续研发,创造出了第二代产品,各项性能都较前大有进步。一边创新一边等待机会。

机遇垂青有准备的人。

2002年初冬,三一集团驻香港子公司新恒利的总经理梁林河给梁稳根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新恒利在三亚接了一个军港项目,急需一批挖掘机,希望总部能够采购一批。梁稳根一听就乐了:“三一重工生产的不就是挖掘机吗?”

不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梁稳根还是委派三一挖掘机研究所所长戴晴华,亲自前往三亚实地考察。得到后者自信的承诺后,梁稳根才将自家三台SY200B挖掘机运到三亚,正式投入作业。

一个月后,三一董事会在三亚召开。会议期间,为了坚定大家的决心,梁稳根将董事会成员带到工程现场参观,感叹道:

“三亚一座山坡上就有300多台挖机,而三一重工的挖机只有3台。你们想想看,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这个市场该有多大,我们一定要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挖机!”

自此,三一董事会成员才一致决定,将全力支持集团在挖掘机制造上的投入,三一重工的挖掘机事业由“试制”转向了“实战”。

2003年7月3日,三一重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支民营企业股。这不仅使得梁稳根一跃成为湖南首富,更是为三一挖掘机的研发生产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第八回

与顶尖高手过招造出最大挖掘机

收购世界第一品牌成为荣耀王者

为了扭转产品质量不利的局面,梁稳根专门成立了三一重机事业群,并挖来了时任阿特拉斯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俞宏福担任一把手,全力攻克挖掘机。俞宏福后来被誉为“全球挖掘机企业里最懂技术的CEO”。

对于当时基础薄弱的三一重机来说,国外有两条技术路线可以学习:一是韩国,二是日本,后者比前者的标准更高。

在梁稳根和俞宏福看来:“做挖掘机是和世界顶尖高手过招,要做就做最好的,如果只做到韩国的水平那就是失败。”

于是,三一重机便从日本请来很多专家,在基础技术、结构件强化技术和核心部件液压油缸等方面进行研发。

经过5年的卧薪尝胆,三一重机终于在挖掘机的性价比、效率和油耗方面,比国外企业略有优势,并研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200吨级的挖掘机。

后来,三一重机更是和国内供应商企业恒立液压一起合作,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对于挖掘机液压油缸的垄断。

除了挖掘机,三一重工在其他工程机械领域也全面开花。

亚洲第一台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全球吨位最大的3600吨级履带起重机、世界第一台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世界第一台无泡沥青砂浆车……全部出自三一重工之手。

另外,从2006年到2010年,三一重工在印度、美国、德国和巴西分别建立了4个研发和制造基地。三一重工不仅带动民族品牌全面收復失地,还走出了国门,扬名海外。

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三一工程机械相比外资品牌具有一定竞争力时,一个“天大的馅饼”落在了它和同行的身上。

2008年,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政府实施了“4万亿”的刺激计划,全国各地开始大兴土木。

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国内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2517%,挖掘机自此变成了印钞机。

市场对工程机械的火爆需求、颇具竞争力的产品、改革后的三一代理商销售制度,将三一重工和梁稳根推向了巅峰。

2011年,三一重工实现近800亿的销售额,不但打败所有外资品牌,以20614台销量登顶国内挖掘机行业冠军,还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荣登英国《金融时报》全球市值500强。同年,55岁的梁稳根也以700亿元的身价成为了中国内地首富,声望一时无两。

2012年,和吉利收购沃尔沃一样,为进一步提高三一在混凝土机械领域的产品质量和全球影响力,携首富之势的梁稳根带领三一和中信产业投资基金共同出资3.6亿欧元,收购了“全球混凝土机械第一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100%的股权。

三一重工从此成为全球混凝土机械领域无可争议的王者。

第九回

总统令封杀三一公司被判违宪

梁稳根起诉美国总统终获和解

2008年,三一决定进军风电产业,成立三一电气。美国是三一向海外市场进军的第一站。2010年8月19日,三一关联公司RALLS公司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成立。

2012年,三一集团在美关联公司罗尔斯(Ralls)欲收购位于美国俄勒冈州一海军训练基地附近的4座风力发电厂,但奥巴马发布总统令加以阻止,理由是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并要求罗尔斯公司在两星期之内从上述场地撤走全部财产和装置,并且在90天之内从这个风力发电项目中撤出全部投资。CFIUS命令三一搬走,还只准美国人进去搬走,并且还不能转让。

这是美国22年来首次由总统出面来否定的外资并购案。此后,罗尔斯公司提出诉讼,指控奥巴马政府越权。奥巴马是依据CFIUS的建议,下令封杀三一并购案的。CFIUS是由美国财政部牵头、多部委组成的联席委员会,负责对外国收购美国资产的潜在国家安全风险进行审查。然而,CFIUS在审查程序上相当不透明。

面对世界上最霸权国家的最霸道的总统令,恐怕更多的人只能哑巴吃黄连,或者束手无策,任其欺负。

而梁稳根这位血性的梅山汉子愤怒地说:“全世界都在美国投资,全世界很多企业都在那里建了风场,唯独三一在那里建立风力发电场就影响了美国的安全?我们认为我们中国企业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我相信中国人不希望中国的企业去影响美国的安全。”

梁稳根愤而拿起了法律的武器,起诉奥巴马。2012年9月12日,罗尔斯公司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告上法院,10月1日,又将美国总统奥巴马追加为诉讼对象。

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利用美国市场游戏规则,将美国总统列为起诉对象的案例。

此案发生在中美两国新能源博弈的过程中,中美都希望占住有希望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能源产业的制高点,尤其在遭遇金融危机之后的美国,奥巴马政府希望通过绿色能源战略来重振美国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过去5年来,美国一些新能源行业人士不断批评奥巴马政府,认为这一行业让不少中国同行赚了钱。

梁稳根要通过这样一个方法来告诉美国人,同时也要告诉我们中国人,三一没有影响他们的安全。起诉的目的,一是寻求公正之道,二是洗刷不白之冤。

三一起诉奥巴马的消息出来后,迅速登上网络热搜。吃瓜群众等着看一场精彩的大戏。因为无论怎样,这场大戏一旦拉开序幕,就注定精彩无限。无论谁输谁羸,都将精彩无比。

这听上去,也确实很具戏剧性卖点。还有一些人可能认为,起诉奥巴马完全是开国际玩笑,美国的法院根本不会受理,即使受理了,也断无赢的可能。

也有人认为,三一起诉奥巴马,行事过于高调,似有炒作吸引眼球之嫌,完全没有胜算的可能。

其实,起诉奥巴马,对于三一完全是被逼无奈,无路可走。三一所要争取的,完全是最起码的权利,甚至只是为消除美国方面的“误会”而已,没有丝毫的高调或过度。

因为从2011年开始,世界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美国卡特彼勒就正式把三一列为了竞争对手。随着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随着中国企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企业在国外遇到的麻烦确实是越来越大。三一在美国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是众多的中国企业在美国所受到的不公平对待的一个典型代表。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梁稳根态度坚决:“抗争到底!”显示了一个伟大企业家的坚定意志和顽强决心。当然,梁稳根的信心,也来源于他背后强大的祖国做坚强的后盾,来源于他对美国法律和世界公正的信心。跨国诉讼专家郝俊波对梁稳根此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这个案的意义在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已经变得成熟、自信,已经学会了拿起法律武器,用国际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这个案件不仅关系到每个走出中国的中国企业的切身利益,而且对美国公民、美国公正,甚至是美国的法制,都会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美国当地媒体称,三一重工诉奥巴马案是一个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公司开始奋起反抗在美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同时也反映了中企在海外投资策略上正越发强有力。

美国官方财政部有关的发言人却认为三一重工肯定会败诉,因为CFIUS本身有一个规定,说美国总统的行政命令不受违宪的司法审查。

美国当地时间2012年11月28日上午,罗尔斯公司的代理律师来到美国哥伦比亚地区法院,在艾米·杰克逊法官面前,对美国政府在未经任何应有程序的情况下,命令剥夺和销毁Ralls的私有财产的行为,起诉奥巴马的案件进行了当庭辩论,庭审听证进行了两个小时。

听证结束后,吴佳梁代表罗尔斯公司发表书面声明称:若美国政府坚持其做法,阻止了罗尔斯公司请求被允许在法庭上陈述其观点这一毫不过分的请求,这将为法治树立一个危险的先例,并极大地削弱联邦法院审核违反宪法及其他非法政府行为的独立性。Ralls仅要求法院的大门能保持打开,以便Ralls能够充分质疑本案中所发生的非法行政权力的依据及肆意妄为。

2013年2月23日,三一集团起诉奥巴马案件取得重大进展,当时法官正式决定受理该案件,成为美国行政司法史上的第一次。此后,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方分区法院曾驳回三一集团关联公司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起诉。罗尔斯方面不认同联邦地方分区法院批准政府撤案动议的判决,并表示继续上诉。

2014年7月15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的合议庭做出判决,判定该总统令违反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程序正义,剥夺了罗尔斯公司在该项目中的受宪法保护的财产权,法庭判决美国政府需要向罗尔斯公司提供相应的程序正义。依据上述判决,美國政府向罗尔斯公司提供了外国投资委员会或美国总统做出相关决定所依赖的非保密信息,罗尔斯公司也对该信息提出了反对意见。美国政府随后与罗尔斯公司及其律师团队展开协商,并最终达成和解。

和解是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这为三一在美进一步开发风电项目铺平了道路,也为中国品牌在美的公众形象正名。这是三一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探索,对今后如何更好地走出去树立了信心,积累了宝贵经验,也对其他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和维权有借鉴意义,即如何通过更有效的国际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十回

严控风险渡过险隘关口

再创辉煌独占全球第一

工程机械是一个受大环境影响明显的行业。就在梁稳根意气风发的时候,4万亿的刺激效应达到了尾声。

从2012年开始,国内机械工程行业步入长达5年的衰退期,之前高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开始爆发,一大批中小公司陆续宣布倒闭。

而三一此时的市场主要还是在中国,自然避免不了遭受巨大的冲击。

据三一财报显示,2012年,三一重工的净利润缩减至56.86亿元;2013年继续萎缩为29.04亿元,较上一年减少48.96%;到了2014年,净利润仅为7亿元。这之后,三一重工连续三年净利润为亿级个位数。

在三一内部,这次惨痛的教训被认定为“五分天灾,五分人祸”。“天灾”指的是整个工程机械行业集体滑坡;而“人祸”则指管理不善,在高速增长时,风险控制不好。

所以从2014年开始,梁稳根开始淡出所有主流财经媒体的版面,他把战略和对外发声交给了向文波,自己则开始深化内部制度和流程管理,对公司风险和经营成本进行严格控制。

为了降低三一的盈亏平衡点,梁稳根对细节的把控到了一种极致。

比如以前为了拿下一个客户,三一的营销代表会不惜费用抢占山头。当手下拿着文件去给梁稳根签字时,他一般都大笔一挥。但从2012年开始,他在签每个文件时会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如果涉及核心业务,则一个字一个字地改。

另外,梁稳根开始思考行业周期和风险的问题。

为此,在业绩最差的2015年,三一还试图进军手机、军工以及汽车市场,甚至还涉足过保险、汽车金融和租赁业务,希望以此增强公司未来对风险的抵抗能力。这在今天看来,颇有几分病急乱投医的意味。

不过这种尝试很快戛然而止,从2016年开始,工程机械行业开始回暖,苦练内功的三一率先缓了过来,并在接下来几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

而在2020年,随着国内新一轮大规模基建的兴起,三一又重新迎来了高光时刻。

这一年,三一重工营收破千亿,市值一度突破4000亿元。

这一年,三一重工销售挖掘机98705台,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这一年,三一重工跻身世界五大工程机械制造商,被《财富》杂志评为仅次于华为的“2020年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第十一回

涟源茅塘蕴含无限玄机

根在中华龙出道童村里

2006年9月2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首长率100余人的香港特区政府及经贸考察团到三一考察。副总裁何真临致欢迎词时,第一次用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诠释三一。7年后,梁稳根在唐修国50寿宴上肯定了这一诠释,而且追溯到这一诠释的源头:“道童村”。

梁稳根说:“三一有三大神奇,第一是有人总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恰恰呼应了三一的发源地——涟源茅塘乡道童村。第二是三位四位创始人的姓依年龄长序依次排列恰好与涟源茅塘谐音。排列次序是:梁(稳根)(梁在涟源方言中与涟谐音),毛(中吾)唐(修国)。如果再加上后来加盟的向文波,便又完整又神奇地構成了涟源茅塘乡。

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著名书法家夏家骏曾赠给梁稳根一幅行草墨宝:根在中华。这四个字,把梁稳根一家三口姓名中的梁稳根的“根”、儿子梁在中的“中”,妻子李丽华的“华”嵌在了其中。

唐修国曾巧妙地用梁稳根的名字来诠释三一文化。

他说“梁是栋梁”,学生时代,梁稳根就胸怀广博,志存高远,他的毕业留言是“人类因梦想而伟大”;而“稳”字则暗含稳步增长之意,是他带领着三一一路小跑进入世界500强;“根”则指根在中华,他一直致力于产业报国、振兴祖国的制造业。

梁稳根的儿子叫梁在中,唐修国的儿子叫唐立桦,向文波的儿子叫向思龙。他们三个人都只有一独子。如将其各自姓名的后一字按父亲的年龄和职务排序,组成的三个字恰好是带有典型中国文化色彩的“中华龙”。

三一前后有三个人被梁稳根誉为第一个。他们分别是:管理第一人唐修国,战略第一人向文波,技术第一人易小刚。

第十二回

感怀党恩与党事业融合

心存感激回报有恩之人

在三一集团行政中心入口旁,悬着4个巨大而醒目的大字:心存感激!这4个字是梁稳根心态的真实反映,也是梁稳根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可以说是三一文化的核心。

俗话说,你心中的感恩有多深,你的福气就有多深。梁稳根的成功,与他的感恩之心是分不开的。

梁稳根在进大学时起,就认定他上大学的生活费来源于党恩。从那时起,他就感党恩、想着要报党恩。

在经受过各类考验后,梁稳根希望企业也对党本身有所回馈。在上市前一年,他决定在三一重工建立党委。最初企业里很多党员不主动表露身份,也不希望参加组织生活。梁稳根选择强势宣示的姿态。在一次高层早餐会上,梁稳根提出今后只提拔共产党员担任干部。但下属认为这有违宪法原则。梁稳根此后换了一种稍微宽松的提法,他要求干部在提拔前要提交入党申请书。董事会和党委联合下文确认了他定的规矩,同时每年拨发党建经费100万元,梁稳根还承诺上不封顶。

梁稳根本人并不担任党委委员,无需参与党委例会,他有效保持着党委与董事会之间的平衡。向文波虽然兼任党委书记,但极少以党委名义干预其他高层的管理条块。在人事提拔领域,党委至今也从未使用过否决权。

梁稳根要求将“心存感激”4个字印在行政中心入口旁。在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后,梁稳根就公开表达过三一集团已和党的事业融合。而他在党的十八大再次公开向党表达感恩后,则遭遇到互联网用户的各种解读。下属一直希望为他寻找更好的发言稿起草者,“最好是来自党委政研室”,以应对日益复杂的言论场合。

2008年7月10日,梁稳根曾就读的涟源三中十四班70多位师生在三一欢聚一堂。老师们还没有下车,梁稳根早已在三一的行政楼外等待。梁稳根握着老师们的手,一个一个亲切地叫出了老师的名字。

宴会开始的时候,梁稳根与当年的同窗好友、三一重工副总经理毛建华站起来,给在座的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

梁稳根当年是十四班年纪最小的学生,跟同学聚在一起,大家谈笑风生,倍感亲切,就像回到了当年的教室。有人叫起了梁稳根的绰号“稳冲天”,回忆起当年一起学习的趣事、糗事,大家笑得就像回到了当年的时光。

为了报答母校,梁稳根从2002年开始,就在涟源三中设立了奖励基金会,每年对优秀的师生进行奖励。涟源茅塘由梁稳根投资兴建的三一学校也于2008年9月开学。

梁稳根为道童村困难户支付农村医疗保险的个人应缴部分。

洪源厂王厂长退休后,梁稳根对他的退休生活极为关怀。2009年8月1日是老厂长的70寿辰,梁稳根有感于老厂长当年的知遇之恩,自掏腰包,在长沙的开元大酒店为老厂长主办了盛大的寿宴。寿宴由三一电视台当红花旦欧梦瑶主持,邀笑星何晶晶表演小品,三一副总裁以上的领导悉数作陪,洪源机械厂的故旧云集,场面十分感人。

在2010年试图并购洪源机械厂时,他分发给到三一参观的老同事一人5000元红包。

每年的3月1日是三一的节日——“三一节”。

2008年的三一节有点特殊。数名“过百亿三一功臣”获奖,总奖金过亿元。而其中一位“过百亿三一功臣”李冰已于3年前病故,上台领奖的是李冰的遗孀徐伟欣。她不但领到3500万元的奖金,而且永远享受三一高管家属的待遇,其女儿由三一介绍到中南工大,由公司培养到学士、硕士、博士,只要她愿意。

重奖李冰的家属,是三一对每一位三一功臣的一诺千金,也是梁稳根对每一位三一功臣的感恩。

当年帮助梁稳根解决技术难题的恩师翟登科仙逝后,他那1%的股份由其子女继承。

娄底中行行长徐伟因突发心脏病英年早逝,在娄底殡仪馆举行追悼会。梁稳根派厂党委书记何真临前往吊唁,并奉上一份丰厚的奠仪。中行曾经给三一最大一笔贷款,那个年代100万可不是个小数目,极大地支撑三一后来的腾飞。

2003年,三一重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参加上市庆典的不但有当时主管工业的副省长郑茂清,还有辽宁拖泵的第一位客户,足见梁稳根知恩图报细致入微。

而涟源县的县委书记阳花萼退休后一直是梁稳根的座上宾。

1989年秋天一个晴朗的日子,涟源市文化馆美术专干、副馆长蒋昌典如往常一样,在四楼馆长办公室坐班,一位身材敦实的小伙子迈着矫健的步子走了进来,请他设计三一焊接材料的商标。这个年轻人就是梁稳根。当梁稳根铿锵有力地说出“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的办厂理念时,蒋昌典抬起头来,认真地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只见他目光炯炯,神情认真,眼眸里射出自信的光芒。若是这样的话从另外一个年轻人口里说出,蒋昌典一定会认为他好高骛远、徒尚空谈、爱讲大话。但听完眼前这个年轻人讲完他的构思时,蒋昌典的心受到强烈震撼,仿佛被注入了一种无穷的力量。一流,三个一流,一个图案迅速在他脑子里形成。三个阿拉伯数字“1”搭成三支待发的火箭,箭头向外,寓意开拓进取的企业精神。根部咬合一团,寓意坚强和谐的团队精神。绘制正稿时,整个画面采用最稳定的三角形构图,根据“简洁、强烈、独特”原则,又加强了“1”的分量,最后用绘图工具和炭素墨水绘成了10平方厘米的标准图。标准图一共画了3张。唐修国穿着雨衣,骑着摩托车,冒雨去涟源文化馆取稿。但当唐修图风驰电掣地返回公司后,有两张不见了,只剩下一张。这也可能是天意,留下的这一张一直陪伴着三一走过了不凡的历程,铸就了今天的辉煌。

商標迅速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后来,这个商标曾两次与国外知名企业发生知识产权争讼,蒋昌典很坦然。因为他和梁稳根商量这个商标的创意时,根本不知道那两个知名企业姓甚名谁。两次争讼,三一获得胜诉或和解。

蒋昌典设计过很多商标,许多美术作品获过不同类别的奖项,但作为中国美协会员的他,最让他感到幸福和自豪的,还是三一这枚闪光的徽标。

蒋昌典回忆说,为三一设计商标,当时属于地下搞二职业,只收费80元。

2012年蒋昌典70岁时,涟源有关领导提出为蒋昌典搞一次画展。

2012年10月13日上午10点38分,由三一集团等单位主办的蒋昌典书画展在湖南画院隆重举行。省委常委、秘书长易炼红,娄底市政协副主席李德仁,涟源市委书记曾益民,市长朱训德等出席,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非常隆重。三一集体派副总裁、党委第一副书记何真临作为董事长特使在开幕式上讲话:“对于这位曾经设计了三一徽标的蒋老先生,不光是我,全体三一人都充满了敬仰之情……”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2021年9月30日,是娄底市第六次党代会闭幕后的第一天,三一液压油缸智能生态工业城(一期)竣工投产。三一液压油缸智能生态工业城项目是娄底市工程机械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这个项目总投资52亿元,占地1479亩,按照“灯塔工厂”标准建设,专业从事液压油缸产品的研发、生产,是三一集团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一期建成24万平方米数字化液压油缸生产厂房及生产辅助厂房,达产后可年产油缸110万支,产值42亿元。项目整体建成后,将为娄底贡献一个百亿级产业,助力娄底打造中国液压件之都,被誉为“拉动娄底经济发展的一大引擎”。这个项目从2020年10月9日签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正式投产,又一次创造了“三一速度”。

回家乡娄底投资如此大的项目,是梁稳根感恩党和国家、感恩家乡父老乡亲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简介:

袁杰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客座教授、研究员,娄底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传记文学《随园流韵——袁枚传》入选中国作协国家级文化原创工程《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记》丛书,获娄底市文学艺术奖文学类一等奖第一名,娄底市优秀社科成果特别奖。报告文学《毛板船》获湖南省作协2018年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登上由全国40多家出版社联合推荐的2021年2月文艺书榜单。综合作品《圩程——袁杰伟自选集》获娄底市娄星区文学艺术奖文学类一等奖,其中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漂泊在羊城》先后在《南方都市报》《南方工报》《南方文学》连载。短篇报告文学《油溪桥村振兴之路》获湖南省“梦圆2020”主题文学征文三等奖。2009年6月13日,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用生命诠释爱心、责任感恩》,中宣部做专题阅评,文章主人公被评为2009年“全国无私奉献优秀大学生”,其事迹在湖南50多所高校被宣讲。纪实文学《漂泊在羊城》在《南方都市报》《南方工报》连载8个月(2001年),被评论家称为“打工文学的代表作”。在《文汇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中国经营报》《中国青年报》《时代报告》《湖南日报》《湖南文学》《文艺生活》等报刊发表散文、杂文、报告文学20多万字。

责任编辑/张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