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县级市综合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2-05-20 09:24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4期
关键词:苏中苏南县市

何 叶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4)

0 引言

综合竞争力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目前,针对江苏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级市,而非县市。根据2019年《人民日报》发布县市相关研究成果显示,江苏包揽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近四分之一席位,其中昆山市2019年GDP突破4 000亿元,直接赶超地级市宿迁(3 099.23亿元)与淮安(3 871.2亿元),故县级市也是江苏城市综合实力研究中不可回避的话题。本文通过研究江苏县市综合竞争力的现状与变化态势,探索江苏综合竞争力分异的根本成因,从而为江苏一体化发展提供对策建议,为江苏的区域性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1 研究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

1.1 研究方法

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但至今仍无统一的分析方法。本文将使用层次分析法,以江苏41个县市为研究对象,收集多年、多类定量数据,构建系统化的层次模型,测算单项竞争力及综合竞争力的分值分别进行排序,实现不同县市的横向比较与不同时间段的纵向比较,结合ArcGIS软件实现分析成果的空间化表达,形成动态评价,以作为研判江苏县市综合竞争力情况的客观依据。

受到县市相关统计资料有限且不同县市使用统计口径存在偏差的影响,本文在指标选取角度更多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与可比较性。最终选取2015—2019年数据,数据来源统一为《江苏统计年鉴》。

1.2 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构建由3层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一级指标包含4个类别,二级指标是进一步的分类,三级指标则是具有可比性的细分指标,最终形成包含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

利用yaahp软件,根据各项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构造判断矩阵,得出各个三级指标的对应权重,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 计算过程及结果

2.1 数据规范化

不同的评价指标往往具有不同的量纲,无法直接进行汇总计算。为消除指标间量纲及取值范围差异的影响,需要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根据实际需求采取排序归一法进行处理。

2.2 城市竞争力计算

设经过规范化处理的数据为Zij,相应指标的权重值为Wi,则各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指数Mij可以通过式(1)得到。

根据表1、式(1)和统计数据计算各县市综合竞争力得分和分项竞争力得分。

3 江苏县级市竞争力评价

3.1 横向空间特征:南北分异显著,总体南高北低

根据各县市综合竞争力得分和分项竞争力得分在空间上的分布绘制图,如图1,2所示,县市竞争力始终呈南高北低特征,与地级市竞争力分布特征相符。整体来说,苏南高于苏中,苏中高于苏北,差距明显。其中苏南、苏中区域以苏州、无锡等县级市为增长极核,周边县市竞争力呈圈层式递减,苏北区域则以新沂、沭阳、泗阳等县级市为竞争力高点,向东西两翼递减。

图1 2015年江苏县市综合竞争力分布

图2 2019年江苏县市综合竞争力分布

3.2 纵向时间特征:苏南、苏中差距减小,苏北后发追赶地位不变

综合以上数据绘制江苏县市综合竞争力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苏南领先优势明显,苏中整体崛起,苏北后发追赶。

图3 江苏县市综合竞争力变化情况对比

苏南县市始终占据竞争力的第一梯队,综合竞争力榜单前6基本为苏锡县市包揽,但镇江三市排名均下降,其中句容跌至21位,已与多数县市拉开差距。苏中县市巩固中上游优势地位,尾部县市力争上游:20名往后县市由3个缩减至1个;前列县市发展稳健,海安、靖江、海门持续保持前10席位;5年进步最多的高邮、海安、宝应都是苏中县市。苏北县市尚未实现迎头赶上,省内末位的灌南、丰县、滨海等竞争力不增反降。

3.3 竞争力分析:领先县市侧重各异,尾部县市多项指标落后

1)江阴各分项竞争力基本在前5,其中城乡发展力更是五年来独占鳌头。江阴作为“苏南模式”的开拓者与领头羊,乡镇企业比例高且以实体经济为主,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双高,城乡经济根基扎实。

2)张家港优势在于全面发展,各分项竞争力均列前10,从三级指标来看,其优势体现在:①亮眼的经济成绩:高地均产出、高人均GDP、万人专利拥有量位居省前列,拥有产业转型升级潜力;②良好的金融业态势:金融相关指标5年始终处于较高水准;③稳定的外资、外贸基本盘:在最大内河港优势下,外资、外贸指标表现抢眼;④充足的服务供给:服务指标名列第一、二位。

3)昆山优势在于经济竞争力与环境支撑力,其亮点在于:①高质量外向经济:作为长期的百强县榜首、最重要台资聚集地,地均产出、人均GDP及外资、外贸指标均一骑绝尘;②高技术转型升级:文化、医疗供给指标高,专利指标达到第一;③高品质环境支撑:环境支撑力5年第一,领先的财政能力、良好的资金环境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灌云、滨海等县市5年各分项竞争力从未达到前30,末位县市的多个分项竞争力落后且缺乏起色。

综上所述,江苏41县市有明显的地理空间分异特征:苏南持续领航,苏中加速崛起,苏北仍在追赶阶段。县市层面的梯次发展表现与江苏整体差异格局基本一致。

鲜明的块状区域间的差距受多种因素影响。出于对历史和地缘的考量,改革开放以来,江苏通过土地指标及各类政策全方位倾斜优先发展苏南,而苏南地区在紧抓机遇实现经济腾飞后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争取到最多的区域以及最好的产业、资本、人才等,“马太效应”下两极分化扩大,同期苏北发展较为滞后,“滚雪球效应”下南北不均衡问题愈发显著、亟待缓解。

4 发展建议

4.1 补全交通短板,推进跨江融合,接受辐射带动

江苏省内全域一体化难点在苏北。铁路建设滞后制约苏北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过江通道供给瓶颈妨碍南北资源互通共享,交通短板是苏北接轨苏南的一大难题。补全城际铁路设施、推进跨江融合,缩短苏北县市与苏南、上海等地的时空距离,接受苏南地区及核心城市上海的辐射带动,刻不容缓。

4.2 破除行政壁垒,找准特色定位,避免恶性竞争

在“行政区域经济”束缚下,行政壁垒影响要素流通、造成信息割裂,信息不对称造成同质化与重复建设,导致相邻城市恶性竞争,“虹吸效应”下区域不平衡加剧。江苏需从整体实现“三个一”,包括“一个系统”管理,组织各级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合作机制,建立统一标准与口径的数据库,探索实现规划管理、土地管理、要素流动等互通互融的一体化系统;“一个规划”编制,组织各地对标顶层设计,加强沟通,错位发展,变恶性竞争为合作互补;“一个公章”监管,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各级部门的权责清单,加速推进省内各类审批成果互认,强化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监管和执法。

4.3 践行飞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加速动能转换

近年来,江苏的省内产业转移积攒大量成功经验,最具代表性的是苏南和苏北结对一对一帮扶的“南北共建”飞地园区,通过两地跨空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实现“先富带动后富”。践行成功经验,鼓励创新探索南北产业转移新路径,推进苏北学习苏南“整体打包”的成熟的管理理念、运行模式、基础设施设置、服务经验等,通过龙头企业示范性带动、产业链转移、组团式外迁等方式增强转移产业在区域内的相关度,提升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借助苏南外溢产业集群、人才资源、品牌优势加速动能转换。

4.4 提升城市品质,塑造特色名片,激发内生动力

苏北在技术、资金等方面长期处于相对劣势,追赶压力较大。下一步建议把握后发优势,从人口服务力、环境支撑力方面提升竞争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优质的医疗、教育、文化、交通等公共服务,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吸引、留住、培养各类人才;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通过齐全良好的硬件环境、开放开明的活跃市场、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活跃的人才梯队等共同构建优质的投资环境,吸引高新产业入驻,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城市文化支撑,借助互联网等新兴媒介挖掘城市历史、人文底蕴,提高城市凝聚力,形成城市软实力,释放文旅产业活力。总体而言,通过塑造城市特色名片是激发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

5 结语

本文对江苏县市城市竞争力进行研究,县市区域差异表明江苏三大区域客观存在发展差距且苏北追赶发力不足。通过分析竞争力分异的演变趋势与根本缘由,探讨化解江苏发展不均衡问题的对策,为江苏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苏中苏南县市
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被授予“扬州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华东地区典型山区县市空气质量分析——以新昌县为例
苏南年俗亦动人
苏中掘港的悠悠年昧
凝侨心 聚侨力 助推盐城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
路先生,我错了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县市级广电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策略
通过双向网络整改,推动县市广电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