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村落公共空间营造策略研究

2022-05-20 09:24黄艺培左光之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4期
关键词:邻里村落村民

黄艺培 ,左光之 ,2,朱 强

(1.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601)

0 引言

在乡村中,“差序格局”被认为是其社会关系中非常重要的特点和调节人们行为的重要原则,它既明确了村民在村落中享有的权利与履行的义务,规范了村民的生活行为,又基于村民人际之间的圈层形成了村落内部社交的基本尺度。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人们通过当时的交通和通信工具建立小圈层的社交网络;而当信息时代到来,这种社交网络的基本尺度正发生改变,基于自给自足的村落发展模式将不再适合目前圈层边际不断扩大的时代现状。但由于人们社交的行为模式以及“差序格局”的基本原则没有改变,原有的村民的日常行为模式仍然能够形成积极影响,所以在村落中使用需求较大的公共空间仍然是村民进行自我组织和交际网络的重要场所。如何帮助村落公共空间实现转型,使其更好地融入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成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将不同范围和规模的公共空间,代入现实、网络以及网络与现实交互的3种空间模式所建构的村落公共空间架构体系,通过对互联网技术作用机制的理解,探究其嵌入村落公共空间的模式和方法,以实现村落组织关系的重新激活,为乡村的有序更新提供借鉴。

1 村落公共空间体系结构和存在的问题

1.1 村落公共空间体系结构

“公共空间”是指在社会关系中,需要为他人负责的领域,且该领域不应该归属于任何一个个体权属。公共空间在功能中更加侧重于“交往”和“互动”的作用。本研究中的村落公共空间包含以下几种涵义:基于现实的村落公共空间,基于网络的村落公共空间,以及网络和现实交互的村落公共空间。

1)基于现实的村落公共空间是指村民经历长时间的区域定居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实地公共场所,涵盖了用于信息交流、物质借还、人情交换的场所,包括村口、水口、晒场、广场等开放的户外空间,也包含了对村民开放的医务室、图书馆、小卖部、祠堂宗庙等室内空间(见图 1)。

图1 村落公共空间

2)基于网络的村落公共空间是指通过云端、媒介等介质连接构成提高村民之间社会关联度的公共空间,从而将目前离散化的村庄现状转变为依靠网络媒介形成高关联度的社区。

3)网络和现实交互的村落公共空间是指基于网络设施以及现实场所构建而成的村落社区空间,能够同时满足线上互动和线下交流的场所,从而形成网络与现实互通的社区空间。

此外,公共性是作为对公共空间判定的主要依据,而乡村空间的非正规性又使公共空间的呈现变得更为多元。所以,在公共空间的判定中,依据尺度大小及其影响范围,可将村落公共空间划分为村落级、邻里级、单体级3个层次。

1.2 村落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1)乡村精英力量不断流失,青壮年力量持续输出,导致乡村现代建设无法得到有力的内生力量供应。同时,乡村个体呈现异质化,使得基层群众利益取向趋向多元化而变得难以协调。

2)由于村落公共空间无人问津,使得乡村社会组织匮乏,原先在村落占据重要作用的群体组织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与村民的沟通愈发困难;而村民在不同空间分散已经是现代乡村的普遍性问题,乡村从“熟人社会”转变为“半熟人社会”。同时,村庄合并、地缘淡化等也是导致乡村人员来往频率下降、交往深度降低的原因,“主体”不断变更、网络松散的状况,大大增加了乡村的整合难度。

2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机制

2.1 基本概念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门槛的消除和资源配置的均质,导致社会等级秩序和竖向结构崩坍;而水平向的异质化社会形态,使人们的生活自由从物质空间扩展到了网络空间。因此,社会成为“互联网+”的最大载体,社会的每个个体都可以通过网络发生关系,信息资源也可以通过数据的方式均质流动。

2.2 作用机制

1)利用互联网信息零距离展示、更新的优势,贯通城乡信息传播途径,使得传统村落不再是封闭的整体,增加了传统村落获得信息的渠道。

2)通过实现网络购物、网络电商、网络医疗等一系列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为进取的思维渗透到了农村社会。

3)优化村落产业结构,由互联网技术拓宽当前乡村狭窄的产业链结构,促进公共空间与乡村旅游、共享经济结合,实现产业多样化、复合化拓展。

3 互联网技术在村落公共空间营造中的应用

乡村相对于城市社区,具有更大的偶然性干扰和更小的规范性约束。在乡村空间的建设中,大量村民根据现有的基础条件进行随机性营造,出现相对松散的村落形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地域区隔被完全打破,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建构虚拟社区。不同地域的人群可以在网络空间中实现再聚合。

3.1 在现实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3.1.1 村落级公共空间

互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地提高了城市运营水平,在乡村公共空间建设中也可以适当地借鉴城市社区更新的方式,通过合理运用智慧交通、智慧环境、智慧安防等多种手段增加村落级实体公共空间的使用频率。例如,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可以与网约车企业合作,联合周边村落形成村落共同体;或通过集体引进无人驾驶汽车充当村际往来以及游客往返的交通工具,既方便乡村居民的出行,又提高乡村旅游的可达性。还可以结合环境物联网技术和环境数据中心平台,对乡村公共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等一系列环境资源进行实时监测,结合村落共同体进行总体数据分析,有效调控乡村环境。

3.1.2 邻里级公共空间

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增加邻里级公共空间的丰富程度,使村中的常住村民拥有更多的空间利用选择,从而使邻里级公共空间的利用频率增加,恢复其情感维系的作用。例如,利用邻里间空地和墙面作为背景环境,按需选择场景模式,设置移动健身设备,建立健康数据分析模型,优化老人运动模式;设置增强现实游戏模式,帮助儿童开辟协同游戏环境等多种应用,突破使用人群年龄界限。

3.1.3 单体级公共空间

针对具有保护需求的单体级公共空间,添置多种类型传感器,实时监控建筑状态,及时感知建筑物由于雨水、地震或者其他人为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并通过互联网与专项负责人员进行对接,避免盲目性修复和保护。同时,对于某些功能性较强的公建化住宅空间嵌入物联网技术,对村民日常活动进行数据收集、分类,准确了解村民生活状况,以期做到快速发现问题,精准对应解决。例如,通过对村内麻将室或者小商店等场所的人流数据分析,了解村民的兴趣偏好类型,结合实情探访,深入理解村民诉求,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乡村建设方向。

3.2 在网络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3.2.1 村落级公共空间

村落级公共空间在文化认同、环境营造、设施配备等方面都能为村民提供良好资源,同时它作为乡村大型公共活动的重要载体,是村落内容对外传播的重要信息窗口。乡村可以利用“为村”等一类互联网媒介创建乡村网络广场,在互联网中实现信息对接,强化乡村形象的对外输出,明确村落整体发展意向,有效增强乡村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流。例如,通过“为村”平台或者微信公众号等新型媒体介质,向外传播村庄美景、优秀文化、淳朴乡风,支持在平台上发表“评论”“点赞”“投票评选”等操作,提升乡村曝光度和知名度。同时也可以利用平台作为网络公共空间,在平台上实现“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投票评选”“办事指南”等信息开放,提升乡村自治能力,促进村落集体凝聚,增强村民地方认同。

3.2.2 邻里级公共空间

利用乡村邻里微信群或QQ群,能够加强对于离散型村民的组织管理,使处在不同时空的村民能在虚拟社群中一起探讨村务、联络感情,也为村民培养互联网素质,为村庄实现更多互联网技术参与奠定基础。例如国内首批建立乡村微信群交流平台的冯村创立的“冯家大院”微信群,村民在其中讨论发展问题、开展舆论监督、进行网络学习;村民还以网络问候的方式强化相互之间的情感关联,通过微信群公开村庄近期的公共行动。如今,“冯家大院”已成为当地村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网络公共空间。

3.2.3 单体级公共空间

针对村中具有观赏、研究价值的历史建筑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村落传统建筑和公共空间交流平台,并在互联网站分享,实现村落历史文化的云游览;同时,运用大数据记录保存文化建筑、历史建筑各个时期的数据信息,并实现三维模型建立,深化历史建筑研究,减少实地保护运行成本,为建筑保护与更新提供更多应用方法。

3.3 在网络和现实交互公共空间的应用

3.3.1 村落级公共空间

乡村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概念,结合村落现有公共资源,积极引导乡村传统产业专业,基于当地实际情况,通过“旅游文创”“电商创业”等多种模式进行集体合议、自主选择。通过线下交流、线上互动的方式,将单一的现场展示扩展为网络曝光,拓宽旅游产品、农产品和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利用价格和品质优势提升销售量和受欢迎程度。例如,2018年四川特驱集团与阿里云合作开展的“特驱猪场”计划,在猪场各个角落添置摄像头,用以采集每头猪的日常数据,并通过数据标签建立包括品种、年龄、体重、进食、运动频率等多方面资料的数据档案,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来源和信息的可靠性,改变了购买者对于传统农产品想买又不敢买的状况。通过与农村企业合作的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降本增效,增加村民收入。

3.3.2 邻里级公共空间

对于乡村重大活动的集资和村民邻里的生活互助问题,现代乡村可以通过村委会建立一个结合实地走访与网络共享的村民互助平台,实时了解村中各户资源信息和生活需求情况,及时共享村务活动信息和财务内容,依靠村民自筹和网络众筹的线上线下“双模式”运作,使村外人员积极参与村内事务,保持邻里间的情感联系,形成以血缘、地缘为重心的可靠的乡村社会互助体系。

3.3.3 单体级公共空间

乡村政府通过互联网了解、学习和借鉴其他村落公共空间有效转型的方法,结合村民实际需求,实现部分闲置住宅、房屋的公建化。例如针对空心化村庄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可以利用乡村闲置建筑设立乡村学堂,解决村内留守儿童的学习场地问题,并利用互联网教育课程,开展线上教学模式,实现低学龄儿童的村内自主教育。同时,通过乡村社会互助体系和邻里微信社区,使村民积极参与建设,分享公建使用信息,利用村民信息平台互相监督,合理利用。

4 结语

无论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村民的交往需求如何改变,村落中的公共空间依然需要作为村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空间场所使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乡村向现代化融合的契机,本文通过建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村落公共空间结构,探索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多种新型信息技术为前提的可操作的公共空间转型方法,以适应现代乡村多元主体共存现状,促进现代乡村自组织体系的修复和完善。

猜你喜欢
邻里村落村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邻里关系,讲情分也要讲边界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邻里+”铸就崇川社会治理“小康梦”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邻里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