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倾斜原因分析与处理

2022-05-20 09:24翟延彬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4期
关键词:管桩标高承载力

翟延彬

(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14)

0 引言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身强度高,单桩承载力大,在合适的地层中采用静压法施工噪声小,施工速度快,其施工能满足城区内对环境和环保的要求,因此较多建设项目选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

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受施工操作水平、地层土质、地下水、基坑开挖、天气等原因影响,在施工及后期开挖过程中桩基础会发生桩倾斜、断桩、浮桩、有效桩长相差大等问题。

本文以工程实例为基础,对已施工完成的管桩因开挖发生倾斜、断桩、位移等情况进行分析,查清原因,根据桩基检测报告提供的数据,依据规范对不同类型的问题桩分别采取不同处理方案。处理后的桩经检测均能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1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某工程拟建8号高层建筑,地上27层,地下1层,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筏板基础。标高正负零为73.800m,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型号为PHC400AB95,桩顶标高66.950m,有效桩长18m,桩间距1.6m×1.6m,正方形布置,总桩数327根。场地内主要地层情况如表1所示。桩端持力层为第[8]层细砂层。配桩长度采用10m+8m、11m+7m、12m+6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取1 000kN。

表1 场地描述及承载力特征值

基底持力层为第[3]层粉砂层,桩身段为软~可塑粉质黏土、中密~密实细砂层,现场采用高喷搅拌法引孔、静压法施工工艺。施工时第[8]层细砂为中密~密实状态,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26~52击,静压进入该层很困难,因此部分桩有1.0~1.5m的截桩长度。

勘察期间,实测地下水稳定水位位于地表下0.20~2.85m(绝对标高为70.760~71.050m)。场地抗浮设计水位高程绝对标高可采用72.500m。

2 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8号楼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时间为2018年7月21日至8月5日,施工工期为16d。该楼基坑于8月16日开挖,场地地面标高为73.500m,基底标高66.900m,基坑开挖深度6.60m。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土层为:第[1]层粉土,松散,层厚 0.6~3.7m;第[2]层粉质黏土,软 ~可塑,局部夹淤泥质粉质黏土薄层,层厚0.60~2.20m;第[3]层粉砂层。

该楼四周均有地下车库,根据建设单位施工安排,先开挖主楼部位,地下车库暂不开挖。主楼开挖出的土方未外运,沿基坑长边方向堆积在基坑南北两侧,堆土距离基坑上边线仅1.5m,基坑临时支护仅进行放坡处理。基坑降水采用管井+局部轻型井点。

主楼基坑开挖至5.0~5.5m深度时,时至盛夏雨季,连下3d暴雨,基坑内外积水,第4d基坑四周坡体滑入基坑内,尤其南北两侧堆土泥水流入坑内,基坑基本被泥水填平,如图1所示。

图1 8号楼工程桩实景

3 桩身完整性检测

从现场看,部分管桩有不同程度的倾斜,检测单位对327根工程桩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和位置,检测位置为桩顶标高处。根据检测结果,Ⅲ类桩123根,占检测总数的37.6%,Ⅳ类桩47根,占检测总数的14.6%,桩身缺陷位置深浅不等。其余157根桩为Ⅰ类和Ⅱ类桩。

Ⅲ类桩缺陷位置在设计桩顶标高下1.60~7.30m,倾斜值0.14%~0.99%,倾斜值小于规范规定值1%。Ⅳ类桩缺陷位置在设计桩顶标高下1.30~8.30m,倾斜值0.21%~12.51%。

结合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记录、勘察报告及现场情况,Ⅲ、Ⅳ类桩的缺陷位置与接桩位置基本对应。下节桩垂直度未受影响。

4 管桩倾斜原因分析

桩身上段处为5.0~5.5m厚第[4]层粉质黏土,软~可塑,饱和状态,承载力低;基坑侧壁第[2]层粉质黏土,软~可塑,局部夹淤泥质粉质黏土薄层。当连续下雨时土体饱和,抗剪强度降低;土方开挖时,一次性挖土深度过大;基坑上口未按规范执行,有大量堆土,在没有支护的情况下,基坑侧壁连同上部堆土一起发生整体破坏,土体滑入基坑。

综合低应变检测曲线及桩身倾斜测量结果,形成Ⅲ、Ⅳ类桩的主要原因为上部桩侧土较软、基坑土开挖和堆土造成挤土,导致桩身倾斜及在接头处开裂。

5 管桩倾斜处理方案

对于发生倾斜的桩,目前常规处理办法有灌芯补强、人工挖孔接桩及补静压桩等方法。从施工难易程度、施工工期、工程造价等方面综合比较,采用灌芯补强方法最佳。该法主要是通过在管桩内灌注钢筋混凝土芯进行补强处理。

根据低应变测试结果和桩身倾斜值,按照桩身缺陷深度和程度分类处理:[1]第1种:缺陷深度在2.0m以内,处理方案为开挖至缺陷位置,截桩,浇筑混凝土短桩至桩顶标高;[2]第2种:缺陷深度在2.0m以下且倾斜值小于1%时,采用管桩内灌注钢筋混凝土芯处理方案;[3]第3种:缺陷深度在2.0m以下且倾斜值大于1%时,采用补桩方案,即每根桩对角补2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型号PHC300AB70,桩长和施工工艺同原工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取600kN。

1)Ⅲ类桩倾斜值均小于1%,有3根缺陷深度小于2.0m,采用第1种处理方案,即开挖至缺陷位置,截桩后浇筑混凝土短桩至桩顶标高,短桩桩径800mm,短桩与原工程桩桩芯重合,接桩详图如图2所示。

图2 接桩连接详图

2)Ⅲ类桩中有120根缺陷深度大于2.0m,采用第2种处理方案,即管桩内灌注钢筋混凝土芯,主筋为425,箍筋为8,间距200mm;填芯材料采用灌浆料,强度等级≥C40,填芯长度为桩顶至缺陷位置以下2.0m(见图 3)。

图3 灌芯连接详图

3)Ⅳ类桩中有9根缺陷深度小于2.0m,采用第1种处理方案;有4根桩缺陷深度在2.0m以下,倾斜值小于1%,采用第2种处理方案;有34根缺陷深度在2.0m以下,倾斜值大于1%,采用第3种处理方案。

6 处理后桩基检测结果

施工单位按照处理方案完成施工后,对原工程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及承载力验收检测外,对3种处理桩也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进行验收试验。第1种处理方案有12根桩,选取2根进行静载荷试验;第2种处理方案有124根,选取3根进行静载荷试验;第3种处理方案有68根,选取3根进行静载荷试验。静载荷试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工程建设过程中同时对该楼进行沉降观测,根据观测资料,该楼在主体结构竣工1年后的最终沉降量为20.31mm。

7 结语

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发生倾斜时及时分析原因,根据不同倾斜情况采用不同处理方案。

2)工程桩中的问题桩处理后经检测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后可正常使用。

3)基坑开挖应按规范规定进行设计、施工,基坑周边堆载不得超过设计值。

猜你喜欢
管桩标高承载力
基于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实施有关思考
高邮市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高层建筑施工中预应力管桩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超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承载力学特性及形变研究
安徽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大直径PHC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施工
GNSS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连续刚构桥梁施工控制
听说你低估了一辆车的承载力
论打桩引起的基坑开挖问题及桩基标高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