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区 借力智慧农业服务平台 创新小站稻“五统一”标准化生产模式

2022-05-21 09:12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西青区试验区农场

一、基本情况

西青区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西南部,区域总面积565.36 平方公里,以蔬菜、果树、水稻、水产种养为主,形成了高效蔬菜、天津小站稻、特色水产及花卉等优势农业产业格局。近年来,西青区以天津特产小站稻为重点,打造智慧农业平台,推行标准化生产,有力推动了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发展。

二、主要做法

以“种出好品质、卖出好价钱”为纲,围绕“品质原粮”,以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思路,统一品种、统一农资、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仓储,打造高标准优质小站稻种植示范基地。

建立了具有品种筛选区、肥料试验区、植保试验区、农机农艺试验区、品质提升试验区和小站稻优产提质种植技术集成展示区的“5+1”功能的试验功能区,通过试验验证,结合大规模种植,不断优化生产种植技术、提升标准化水平,真正实现“一品种一方案、一区域一方案”的精准种植。

围绕标准化种植生产管理的业务流程,建立一体化智慧农场管理服务平台。综合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精准气象、物联网等农业信息化技术,在统一标准体系建设基础上,建设水稻高标准农田智慧农场,实现对农场的智能化、精准化、自动化监测,提高生产管理效率,推动现代农业智慧农场的落地。

建设小站稻全程溯源系统,通过“三戳一指数”(时间戳、地理戳、品质戳、绿色发展指数)的形式向消费者展示小站稻种植、仓储、加工、品评、物流、销售各环节的全程信息,以及土地、化肥、农药利用效率、碳排放量、优质化率等,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品种筛选、测土配方、智慧农业、智能农机、绿色种植等多手段综合投入。统一采用侧深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追肥改自走式撒肥机为无人机撒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农机下田对秧苗的毁损,保障产量。

三、工作成效

2021 年小站稻春播油菜绿肥还田,当季减量氮肥20%。推行测土配方施肥,钾肥减投20%。亩均增产10%以上,亩均增收180 元,示范农场产出稻米品质达到国家优质大米一级标准。

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智能农机

猜你喜欢
西青区试验区农场
“三胞胎”小狗
农场假期
农场
村里娃的书画班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一号农场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