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 发展生态产业 探索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新路子

2022-05-21 09:12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弥勒木屋石漠化

一、基本情况

弥勒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北部,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年均气温18.8℃,平均海拔1450 米,少数民族占39.95%,水资源总量达7.9 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8.3%。近年来,弥勒市以花卉、林果、水产健康养殖等绿色产业为先导,对太平水库周边石漠化山地和水产养殖进行治理开发,大规模实施土壤改良、地形塑造、植树种花和库区水产健康养殖,走出一条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子。

二、主要做法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思路,以重构生态为核心、绿色为基底,做好治土、改水、截污、植树、造林、做景等文章,推进绿化—美化—彩化—香化梯度发展,因地制宜打造涵养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打造特色景观,引进国际国内知名木屋企业合作开发木屋博览园及现代木结构建筑研发中心,建设集生态休闲旅游、森林木屋体验、木结构研发、康体养生为一体的生态康养度假区,呈现出以花卉、特色乡土园林植物种植为一产,以木屋研发、装配、展销为二产,以康养、度假、休闲、运动为三产的产业融合发展态势。

与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研发团队合作打造花卉研发中心,推进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成功申请19 项发明专利。筑巢引凤建成张志国院士专家工作站、云南省首个高层次人才休假基地。

按照共建共享的理念,探索“景区景点+农户+产业园+游客”的融合发展模式,拓展农民致富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区村民共流转土地3977.41 亩,创造土地租金收入330 余万元,吸纳农户就业106 人,人均年工资收入3.9 万元,村民有了“地租+工资”两份收入。带动村民参与苗木生产、乡村旅游等产业,每年户均增收5 万元以上。

三、工作成效

昔日不起眼的丘陵、荒山、局部荒漠化石漠化土地,实现自然山水景观和多层次的地形地貌相融,打造出万亩森林花海、大地艺术、滨水湿地,与周边田园风光、民居风貌有机融合,促进产村人文深度融合发展。累计接待游客263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3 亿元,完成花卉林果种植面积1 万余亩,打造花卉园林小品200 余个,绿化覆盖率达到80%。

旅在花海

猜你喜欢
弥勒木屋石漠化
会飞的木屋
贵州省北盘江流域喀斯特石漠化变化特征及治理成效分析
会飞的木屋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俄“木屋之城”前途未卜
托忒文《般若弥勒经》木刻时间考释
典型岩溶区不同水土流失强度区石漠化特征分析
大足石刻弥勒信仰下的两处“启门图”
黑城本《弥勒上生经讲经文》为词曲作品说
石漠化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广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