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环城农业景观韧性重塑路径探究

2022-05-22 22:06李晨阚曼溶
南方农业·上旬 2022年4期

李晨 阚曼溶

摘 要 环城农业景观是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生态基底。环城农业景观韧性重塑有助于耕地红线保护、公园城市建设、美丽宜居城市高质量建设、城市生态减灾等。阐述了环城农业景观韧性重塑的相关概念、意义、现状、困境与阻碍。针对郑州市农业景观特征及目前城市农业景观发展的相关理念,提出各类用地合理布局、以绿道为连接的整合方式、数字园林的引入、城市服务价值的发掘、规划衔接与用地管控及政策支持等适合郑州市发展的环城农业景观韧性重塑技术路径。

关键词 环城农业景观;韧性重塑;河南省郑州市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7.052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引领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上升为国家战略工程[1],特别是“十四五”时期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保护修复策略,强调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环城农业景观韧性重塑有助于耕地红线保护、公园城市建设、美丽宜居城市高质量建设、城市生态减灾,对于省域、市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意义重大,可以为郑州市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采取有效实施路径能让环城农业景观发挥更好的作用。因此,有待针对环城农业景观特征、城市生态修复理念、绿网城市理念、公园城市理念等理念进行深入研究。

1  相关概念

1.1  生态韧性

韧性与弹性意义相似,指物体具有抗压的特性和可以恢复最初状态的能力。刘善崇将韧性与生态结合在一起,提出了“生态韧性”的概念[2]。近年来,我国将韧性理论运用到空间规划领域,其运用集中在解决城乡空间与自然环境关系上,以期能够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2  环城农业景观

环城农业景观是指位于城市边缘区的农业景观,其以生产性的林地、园地、耕地等为主[3],具有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无序扩张、保护自然环境资源、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等服务功能。环城农业景观主要集中在城市的边缘地区,属于城乡接合部,受城市居住用地扩张的影响,环城农业景观呈小斑块不规则分散型,随时面临着被城市建筑吞没的危险。

2  重塑的意义

环城农业景观是城市的重要组分之一,它如一根绿色的飘带环绕着城市,不仅对城市起到了装饰作用,更是城市生态的绿色屏障,具有调节城市生态的重要作用。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用地的扩张,环城农业景观不断缩减,主要体现在耕地转化为建筑用地。

环城农业景观这根城市的“绿带子”有利于制约城市建筑用地的恣意扩张,守好城市的用地红线。“城—乡—城”是城市与乡村关系的基本格局,但是由于近些年来城市用地扩张,“乡”的存在越来越模糊,逐渐被城市占用,如图1所示。

3  现状

当下,郑州市城乡接合部的各类农业景观受城市扩张影响较大,破碎度高,又没有很好的管理,呈无序、凌乱的孤岛状,甚至有些农业景观受污染严重,进而成为城市的诟病,且因其邻近城市,很容易被城市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占领。当环城农业景观破碎、无序、污染时,建筑空间就有足够的理由取代它,并美其名曰“美化”城乡接合部。但是,城市硬化不透水的建筑空间扩张对于城市整体生态并无益处。

4  困境与制约

根据郑州市环城农业景观现状,总结出环城农业景观韧性重塑的困境与制约,如图2所示,以下进行具体分析。

4.1  城市污染

近年来因城市工业的迅速发展,城市用地中工业用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工业用地多会选择城乡接合部的环城空间,主要因其地价相对较低、交通方便、人力资源丰富等,但是相应地也对环城农业景观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4.2  生态脆弱

目前的生态修复多为特定对象和地块的修复工程,对多要素、多尺度耦合的路径研究还比较少见。环城农业景观在管理上没有与城市公园类似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其地处边远地区,更多的是各自为政的放管式,使得环城农业景观空间成为城市生态的边缘区、脆弱区。

4.3  管理困境

环城农业景观因其“环城”而生的特点,面积巨大,跨各市属辖区,需要各辖区统筹合理的管理模式。耕地、林地、园地的混合模式,使得其因类型不同加大管理难度。

4.4 技术制约

相关技术支持可为该区域制订创新性韧性提升方案,以有效应对暴雨、洪涝等灾害[4]。目前正在使用的生态修复技术、方法、材料、工艺、制度、法规和标准等都有待与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进行有机结合。

4.5 居住用地、工商业用地需求量增加

随着城市的发展,近年来郑州市人口明显增多,城市虹吸效应明显,商业经济的发展也吸引了外来和本土创业人员发展工商业,因此城市的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需求量明显增加,市区总体面积向外扩张不可避免地征用耕地。

4.6 城市不规则发展

城市不规则发展使环城农业景观呈不规则状、破碎状、孤岛状分散在城市周边。这样的小块农业景观具有散落性强的特点,数量大、面积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研究仍较为薄弱。在环城农业公园建设方面,城郊中央公园与黄河生态保护区、环城农业空间之间缺乏连续性,难以形成农业景观沟通互补。

5 路径

结合郑州市环城农业景观现状及环城农业景观韧性重塑的困境与制约,提出郑州市环城农业景观韧性重塑的路径,如图3所示。

5.1 核心思想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的发展观,以本地居民需求为中心的价值观,打造环城绿带屏障的生态观,致力于打造宜居、現代、绿色、智慧的新城市。

5.2 主要原则

坚持以自然为基础的原则,利用现有公园、原始地形、原始地貌条件,保护并修复原生植被资源,有效保障基本生态功能并促进城乡共享服务发挥。1)保护更强调环境适应性、更突出生态服务功能。以农业公园建设为核心的环城农业景观建设应统筹兼顾周边环境,与周边农业现状相协调,注重周边生态维护。2)维持植被自然演替以高效利用周围环境中的物质与能源。相较于移栽或新种的植被,自然演替形成的植被群落适应性更强,稳定性与多样性更高,能有效降低外界管理需求与维护成本。这样的原始群落与农业景观呼应,产生和谐、低维护的景观空间。

5.3 技术路径

5.3.1 各类用地合理布局

耕地与园地可就近为城区提供食物、生产原材料等,降低运输、存储等造成的碳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助于实现我国碳中和、碳达峰的环保目标。城市公园、郊野公园等用地布局应顺应自然生态过程、尊重并整合现状环境资源,维持现有公园骨架完整性及生态过程连续性[5],将高价值农田、园地斑块融入绿色网络,打造可循环生态绿带,对现有湿地、坑塘、沟渠和洼地等进行生态改造与利用,为野生生物提供适宜生境。整体布局构思如图4所示,以现有公园、河道为基础打造环城公园带为基本农业景观带;对现有的环城农业空间进行整合,打造集休闲、娱乐、康养和认知为一体的农业公园,与原始环城农业空间进行结合,形成环城农业景观带。

5.3.2 以绿道为连接的整合方式

由河流水系、乡村道路、防护林及城市生态道路为基础的城市绿道系统,串联公园、林地、农田等绿色单元体,支持休闲游憩服务供给。借助绿道、绿带等与城区绿地连接,为市民进入城区外围广阔农业景观空间提供多种途径。

5.3.3 数字园林的引入

建立数字支撑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的管理平台,使环城农业景观信息以更清晰的数字化方式展现。将环城农业景观管理智能化、智慧化、数字化,免去人工成本过高、范围过大、管理区域复杂等主要难点,为环城农业景观注入新的、智慧的生命。

5.4 城市服务价值的发掘

环城农业景观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的空间,推动周边产业经济发展。要关注适老型城市设计、儿童友好型城市设计和公园城市等规划设计理念,规划可结合农林资源现状及用地布局特征,细分为大、小2类核心单元,重点建设引导。其中,大型农业公园核心单元多位于环境保护关键区或生态敏感区,应以资源保护、生态维育功能为主,宜进行生态旅游、科研探索等被动型游憩活动;小型农业公园核心单元多毗邻城市建筑,功能复合程度高,适宜运动健身、环境教育等主动型游憩活动,体现出城乡共享的服务价值。

5.5 规划衔接与用地管控

多部门叠合管理环城农业景观是长期存在的问题。通过已有法定规划空间格局、用地范围、控制指标等方面的衔接,既可强化环城农业景观资源保护与用地管控力度,也能为全域覆盖的城乡用地规划管控提供技术支撑[5]。

5.6 政策的支持

在政府的倡導下,吸引社会资金及专业技术人员多方协同,通过对环城农业景观的建设补贴和效益增值,增强城市区域的带动力和城市资源利用率,进而提高环城农业景观的保护效果。

6 结语

环城农业景观具有分散量大、孤岛多、类型复杂多样等特点。从城市整体角度来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环城农业景观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护屏障、城乡居民的游憩空间、食物获取的最友好距离。然而处在城市的边缘,环城农业景观的连贯性较差,生态依然脆弱。系统整合环城农业景观的破碎斑块、休闲娱乐、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提升等多重目标,需要加强各类绿色斑块与各类城市边缘公园的联系,连接城市内部绿地系统,利用好塑造环城弹性生态绿网这一维护环城农业景观韧性、健康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杨慧宇.习近平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思想[D].武汉: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9.

[2]   刘善崇.韧性空间规划在山地型乡村的应用:以建德市前源村的有机农业发展为例[J].区域治理,2019(42):171-173.

[3]   金云峰,蒋祎,汪翼飞.基于海绵城市实施途径:多规合一背景下市域层面绿地类型探讨[J].广东园林,2016,38(4):4-8.

[4]   旧金山湾区“韧性设计”重塑计划组委会.美国旧金山湾区“韧性设计”重塑计划最终设计方案[J].景观设计学,2018,6(4):63-75.

[5]   汤西子.“农业—自然公园”规划[D].重庆:重庆大学,2018.

(责任编辑:张春雨  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