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体质训练策略实践研究

2022-05-22 23:30杨晨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研究

杨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和发展,体育学科在小学阶段所占据的地位逐步提升许多家长和教师,也关注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体质健康方面。健康茁壮的身体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各个科目的保障。在此背景之下,體育作为培养学生形成优良体质的重要科目之一,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每名学生都能够在体育环境中健康茁壮成长,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明确教学观念,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小学体育课堂的体质训练,并将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开展,适合当前学生的体质训练,使得学生能够拥有茁壮的身体和良好的体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质训练;策略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阶段开展体育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小学阶段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体质训练是培养学生形成健康身体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体育教学中,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针对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身心特点,加强有关于小学生的体质训练,并在开展体质训练的同时融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和体育活动,有效拓展体质训练的实施策略,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进行体育活动,对于体育学习拥有更高涨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培养学生形成优质的身体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确定体质训练教学目标

要想针对学生进行高效率的体质训练,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确定体质训练的教学目标。由于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体育教学的方式主要是在操场上带领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 ,但参与活动就避免不了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所以教师在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质训练活动之前应将学生的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也是开展活动的基础。其次教师要了解不同水平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体质训练的目标,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实现体质训练的目的,即让学生通过体质训练能够得到健康地成长和不断发展。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质训练之前,可以先对班级中的学生整体情况进行一个评估,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小测试,小训练的方法,了解班级中不同学生的体质情况,并将男生和女生的数据分列出来。接着教师要学生的体质情况数据整理出来并分析。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质训练时,首先要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质情况和教学内容制定体质训练目标,在制定体质训练目标时,教师要注意所设定的目标,既不能难度太高也不能难度太低,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上升空间,并通过教师组织学生的体质训练,能够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既定的目标。最后,教师在制定目标之前也要明确带领学生进行体质训练的基础在于保障每位学生的安全,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质训练时,要注意留意班级中每名学生的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异常情况时要及时给予适当的处理。

二、营造良好的体质训练活动氛围

良好的活动氛围是帮助学生在参与活动时更加积有效地进行有效地进行训练的基础。当前我国小学的体育教师还依旧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活动会导致学生无法形成体育训练的积极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实际的体育活动氛围。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往往依靠自己的主观意愿去进行活动,这是过于枯燥和死板的体育活动氛围,不仅会丧失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导致学生对于体育产生畏惧心理。所以教师要在带领学生进行体质训练活动时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让学生能够自觉自主地进行体质训练,同时让学生在参与体质训练活动中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之处。

例如,在锻炼学生灵敏度和行动速度的体质训练方面,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组织全班学生参与进来,并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带领学生进行贴膏药的游戏。在学生进行游戏时,教师首先要重视学生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其次要为学生讲述较为清晰的游戏规则,使得学生能够在游戏过程中既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也能够按照教师规定的规则进行游戏。这种体质训练的方式与传统的体质训练有所不同,既兼顾了游戏的趣味性也能充分发挥体质训练的作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活动氛围,使得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逐步感受到参与体育活动的快乐所在。

三、在基础的体育活动中融入体质训练

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重点以及根据教学内容为主,所以教师所实际开展的体育活动经常围绕着基础活动为主。但如果仅仅是一些基础的活动,所起到的体质训练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小学体育教师首先应摆正心态,重视基础教学,培养学生形成坚实的体育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基础活动过程中融入并渗透一些体质训练,从而使得学生在参与基础活动的同时能够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不同的体育活动之前,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热身运动,以活跃每个学生的筋骨,让学生能够以更好的运动状态参与活动。接着教师再从课上为学生传授相关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只有为学生打好坚实的学习基础,才能进一步带领学生进行体质训练。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动作的基本要领之后,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合理分为不同的小组,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踢毽子和跳绳等体育活动,看看哪个小组踢毽子与跳绳的次数最多,可以得到教师提供的奖励。通过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基础,也能够对学生的体质进行一定的锻炼和培养,而热身运动可以帮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与健康相关的知识和科学的健身方法,为学生长久的体质健康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之一,其中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学科之一,在小学阶段有效地开展小学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身体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体育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基础专业技术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等各项能力的发展,及时转变教学方式,根据当前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习惯,融入一些适合学生的体质训练,使得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不仅能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之处,也能够增强体质,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科.小学体育课堂体质训练策略实践与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9,21(06):181.

[2]王君.生动体育魅力田径——小学田径训练的有效性探究[J].名师在线,2018(08):44-45.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研究
什么是《清明上河图》,现在就带你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