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著导读到童话阅读

2022-05-22 23:30何海霞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童话小女孩想象

何海霞

摘要:童话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种常见体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故事语言简洁、浅显、生动,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富有积极的作用,童话类文章的教学是十分重要, 通过有效的朗读指导,唤起学生的朗读欲望,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下, 使学生朗读具有动力, 张扬个性朗读,以恰当的评价点拨, 提升朗读水平, 从而让学生在朗读中走进故事文本, 读出童话的意境和情趣, 充分领略童话的语言美和蕴含在语言中的情感美。

关键字:童话故事 朗读指导  欲望  感受 丰富的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我们用了多年的课文,从教多年的教师也教过历次版本的教材,我就接触了两个版本的教学。都是精讲课文,一个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组的一篇。另一个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首篇精读课文。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传世之作,讲述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圣诞之夜悲惨地死去,从文章内容上看,没有太大的区别,可是从六年级的教学内容调整到三年级的教学内容,教学侧重点就发生了变化。

一、教材作用发生了变化

人教版《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外国名篇名著”单元的首篇内容,而本单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名著,读整本的书,进一步达到扩展学生读书的视野,进一步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心人物命运,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

部编版《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世界”单元的首篇课文,本单元是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魅力,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程度的童话。

二、教学目标发生变化

人教版《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有 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以及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丰富的想像能力、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通过对比、想像、朗读等多种方法,增强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感受卖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激起对小女孩的同情之心。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部编版《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会认本课的生字,正确认读本课的多音字。会写生字字。能正确书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想象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景象并能理解所表达的愿望。感受小女孩在面临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时,内心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家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材的作用和教学目标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把课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的作用。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一个童话单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看花儿跳舞,听星星唱歌”。编者在这个单元安排了兩项语文元素的学习训练,一项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另一项是“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关于教材安排的这三项内容,在我看来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结合在一起的线索就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怎么理解“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感受”,字典中的解释是:接受、受到影响。“童话中的想象”,指的是作者通过“比拟、夸张”等方式,把物赋予人的性格、情绪、言语、思维特征,让事物人格化,并通过夸张的方式来构思神奇的故事情节,使物具有超出常人的特殊本领等。“丰富”指的是想象数量多、种类多,超出了一般人能够想得到的范围。“感受通话中丰富的想象”,意思是学生在读童话的时候,能够认识并且受到“童话中丰富的想象”的影响,进而随着作者的所写的内容一起去想象,认识事物的人格特征和情绪变化,感受故事中“人物”经历和本领的惊险、神奇,从故事情节的变化和人物的情感思想变化中受到积极的情感感染。

这里的想象,并不是读者自身的创造想象,而是读者根据作者的想象来产生的再造想象。

怎么理解“童话思维”? 前些天,我读了两篇文章《以童话思维教学童话》、《通话教学需要启用通化思维》 ,这里面介绍说:所谓童话思维,指的是“比拟、夸张”的的思维方式,一方面,随着读文,对作者的比拟、夸张的文字能够再造想象,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想象,在一方面,根据作者留下的空白,用比拟、夸张的方式去想象,补足空白。

前面谈到,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乘着……..跳舞”是与“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结合在一起的。是因为,“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是方法、是过程”,“乘着…….唱歌”是结果,如果没有“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就不能“乘着想象的翅膀,去游历其妙的童话王国,就不能看懂花儿跳舞,就不能听懂星星唱歌”

童话教学一定要拓展阅读,小学生阅历尚浅,思维也处于有具体事务向抽象事物过渡的阶段,还不善于从道德方面分析自身或是社会其他人士的所作所为。而水平较高的童话故事,可以将幻想和现实事物深度的融合,引导儿童与童话事物共同经历喜,怒,哀,乐。在这审美体验过程中,儿童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能够较为全面的认识社会中的善恶美丑,这对完善学生的人格认识产意义重大。童话的阅读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做出价值判断,从而促使儿童认识社会,思考人生,帮助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志祥 浅析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新课程]、2010。

[2]李若伟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童话教学有效性[作文成功之路]2015。

[3]邱文杰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语文教学不研究]2017。

猜你喜欢
童话小女孩想象
大扫除
快乐的想象
可爱的小女孩
一生
童话镇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小女孩的三、六、九
午夜童话镇
穿格子裙的小女孩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