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

2022-05-22 23:55曹叶菊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8期
关键词:有效引导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曹叶菊

摘要:在以往大多数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填鸭式”教育方式成了许多教师的主要教学手段。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有效引导的教学方式逐渐成为教育教学主流。小学是学生接触数学的启蒙期,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品质正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和发展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要明白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动手探究,独立思考,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有效引导也是一种良好的师生交往方式的体现,能拉进师生间的距离,营造融洽、愉悦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引导;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有效引导”在教学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化中,成为教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拥有着多重内涵,但各种内涵全都指向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其在教学引导下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通过对话进行传递的,而教师通过对话引导学生学习、感悟、理解知识,能够扩大教学成果,激发其自主学习意识,有助于开发潜能,激发学习兴趣和自我发展意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有效引导”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引导式教育从20世纪发展至今,逐渐演变出了多元化的形式,使得小学数学课堂逐渐向高效、气氛活跃的方向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如下问题困扰教师。首先,部分小学生的秉性不一,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高度集中,容易在课堂上被无关事物吸引注意力,导致听课质量下降,降低了课堂质量,同时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过度集中还会导致神经疲惫。其次,小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较弱,难以从众多知识中分离出关键信息,也无法形成严密的知识脉络体系,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多呈碎片化状态,影响后续的高级知识学习。再次,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智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时,时常会在受到挫折后产生畏难心理,最终难以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最后,数学学习质量与逻辑思维能力息息相关,但一些学生的思维发展相对迟缓,部分教师未能认识到个体发展差异,课堂中仍采用“一刀切”的形式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满足。

二、小学数学中的有效引导教学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集中学生注意力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加强师生沟通交流的有效途径,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学习上,从而增强其注意集中能力。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课程和时机创设问题情境,在问答过程中分析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适时调整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就学习内容做简要阐述,同时纠正其错误认知,让其主动探究、获取正确知识,这既能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其学习技能水平。但是,部分小学生在按照教师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产生不同程度的学习依赖性,换而言之,就是容易产生思维惰性,更习惯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问题,如果摆脱教师就无法独立完成问题的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本质原因是教师疏于引导,导致学生缺乏具体学习目标,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内驱力,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学习知识,不利于加深数学知识理解的印象,也很难提升注意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明确当前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恰当的时机来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建设性的问题或是具有关联性的问题,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提出,鼓励学生自行寻找问题答案,并踊跃回答问题,以加深对知识的学习印象。教师也可以激发学生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深入分析,适当提供解答问题的小部分线索,发挥教学引导的作用的同时,也锻炼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使其始终关注问题本身,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在与教师的问答中获得良好学习体验。基于此,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投入问题情境中,主动对问题展开探索,进而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总结引导,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总结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教学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对旧知有一个更完整、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促进大脑构建并巩固旧知知识体系,这也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小学是学生接触数学的启蒙期,也是他们观察、思考、猜测、分析等能力培养的关键期。但这些能力的形成并不是短时间能够实现的,需要教师有条不紊,循序渐进。而小学生自制力低、遗忘率高的年龄特性需要教师在每堂课或每阶段进行总结引导。通过有针对性的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的总结能力,从而更好地运用知识。

(三)动手引导,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90%的时间基本都是教师在“输出”,留给学生发言、动手操作的时间少之又少。而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手实践去探索新知。这就要求教師要灵活设计教学环节,更多地去充当学生探索新知路上的引导者。当小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完成学习目标时,他们往往印象会更深刻,掌握更牢固,也更具有成就感。这些继续激励他们不断前进,不断探索,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学习循环,对其数学的长远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教师不再只是关注“分数”,不再充当课堂的“绝对权威者”,而是懂得用引导的方式教育学生。但也还存在教学方式单调,教育方法死板等问题。而有效引导就是改进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策略。教师必须意识到课堂中对学生的“有效引导”是实现教学目标,顺应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设计梯度性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善于利用错误性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高数学能力,不断实现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56.

[2]李巧梅.“学生本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0(10):247.

猜你喜欢
有效引导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课堂教师有效引导的探索
有效引导开启物理精彩课堂研究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新视角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