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质量 深化效果

2022-05-22 12:52张亚亚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双减

张亚亚

摘要: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整合课堂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成长。在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经常使用题海战术,迫使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知识,给学生带去了很大的学习压力,学生不愿或者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认真完成,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创新作业设计,降低学生压力的同时提高质量,深化效果。以下就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的重要性及其有效策略两个角度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数学作业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减少作业量,把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以往布置大量重复性作业的方式必须摒弃。但是,如果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没有变化,那么作业量的降低很可能造成效果不稳固,降低教学质量,使得学生家长只能再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外培训进行弥补,仍然会加大学生的负担乃至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提高质量的角度思考和实践作业的创新设计,深化作业效果,增加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有效思考,为双减政策的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创新的重要性

在双减背景下,创新教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重要性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高质量且有针对性的作业,学生的学习能力、态度、方法等都能够更加清晰地体现出来,这将为教师评价作业并对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提供极大的便利。其次,作业创新设计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作业设计应该适应这种差异,从而在设计作业时进行更加合理地配置,符合不同学生的能力与成长需求,推动教学工作整体上向“因材施教”的方向转型。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创新的策略

1、针对学生心理特点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创新首先要瞄准学生的心理特点。一般情况下,小学生既具备一些普遍的特点,也有一些个性化的体现。如上文所说,大量作业很容易导致小学生的抵触和反感,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玩耍放松,实现个性化成长,这是普遍的心理特点;而在个性化心理方面,有的学生比较悲观,遇到难度较大的作业很容易放弃;有的则相对积极,愈挫愈勇,难度较高的作业可以促进他们的成长。小学数学教师在创新作业设计时应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这也将成为作业领域“因材施教”的重要切入点。

例如,在学习“测量”的时候,有的学生不认真,性格比较急躁,教师在针对这些学生设计作业时应该从比较简单的测量入手,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教学和个人经验判断出自己的测量结果是否正确并及时改正。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该与学校的延时服务结合起来,在课外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帮助他们完成作业,强化教师的指导。对于较为认真,能够耐心测量的学生,作业可以复杂一些,比如让学生回去后测量家里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做好记录,第二天分享给大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提升作业设计质量

提升作业质量是本文讨论的主题,比较复杂。比如,有的作业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属于“高质量”,如果學生能够认真完成,必然可以实现对知识的巩固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但是如果缺少趣味性,学生不能认真完成,那么这个作业设计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低质量”的,无法发挥出高质量作业应有的效果。教师一方面要创新作业设计,提升作业的趣味性,增强作业对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适应数量更少但更需要深入思考的作业,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尽早实现高质量的作业设计。

例如,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有的学生因为没有认真思考,所以完成的统计表不够美观,填写的时候也不方便,容易出错。教师要教会学生在绘制统计表之前首先对情况进行大致的估计,选择正确的绘制方式,然后再进行操作。为了避免学生觉得这样做太过“麻烦”,教师可以设计比较“夸张”的情境,为学生展示如果没有仔细思考就盲目绘制统计表会出现多么滑稽的场景。这样在教师设计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全面思考的作业时,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有的学生还会主动尝试不同的绘制方法进行对比,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着力增强思维能力

正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通过上文的论述已经可以看出,作业是否能够体现出高质量也要由学生自己决定。当学生能力不足或缺少兴趣时,无论什么样的作业都可能给学生带去较大的压力,给双减政策的落实造成阻碍。通过以上两条策略,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除此之外就要着力增强学生的能力。在学生成长起来后,他们自然能够更好地完成难度较高的高质量作业,又不会感受到太大的压力。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思维能力,这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成长的重要基础,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作业的意图并快速有效地完成作业。

为此,教师应该尝试让学生对作业设计进行解读或者让学生也参与到作业的设计中来。例如,在学习过“年、月、日”的知识后,教师要结合“制作活动日历”的教材内容设计作业。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大致介绍作业内容,让学生说一说这项作业对他们自己有哪些帮助,可以让他们有能力解决哪些现实问题。随后将学生组成小组,每个小组自己设计作业的背景,比如选择哪种活动作为主题来制作日历,活动的时间要怎样安排等。这样的作业趣味性更强,学生的思考更加全面和透彻,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压力。

总体而言,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作业设计的创新途径,提高作业质量,深化作业效果,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高玉翔.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J]. 时代教育:中旬, 2021(11):2.

[2]白洋洋.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J]. 世纪之星—小学版, 2021(2):2.

猜你喜欢
双减
“双减”之下,教育投资急转弯
“双减”政策下,“宇宙补课中心”海淀黄庄“人去楼空”
落实“双减”需多方协力
落实“双减”工作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 深入推进“双减”工作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