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互联网+”的运用策略分析

2022-05-22 23:27晏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运用分析初中生物互联网+

晏梅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更多的新生代年轻老师步入教师行业中,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学方式也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作出改进,与传统教学的方式相互融合,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帮助中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生物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和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对“互联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生物;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针对已有的中学生物基础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可以直观的观察到生物细胞内的各个细胞器,以及如何确保每一位学生可以正确详细的看清楚各个细胞器的具体形状和活动方式,通过“互联网+”的特点,可以从网络上找到对应的演示视频或者是相关的教育软件,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细胞的结构和运行方式,很好的让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细胞有了详细的认知,并且通过模拟细胞的运行,让学生对生物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课堂互动性。

1 “互联网+”的基础定义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網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伴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网络上的信息不断完善,让“互联网+”这个行业也有了与更多传统行业相连接的可能,并且也使得他们的融合更加的方便快捷。通过互联网的便捷,将一些课堂上不方便展现的知识所展现出来,也通过互联网的强大,可以把大多数实验或者仪器下的场景表达出来。

2 “互联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结合“互联网+”与传统课堂的授课模式,相较于以往单一的传统授课模式而言有着很多的优点。但同时“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型授课模式,还是存在着一些短柄,具体为以下几点

2.1应用普及不足

从目前情况来看,结合“互联网+”与传统授课模式的普及程度不足。一方面,不是所有的中学课堂都可以配置上完整的硬件;另一方面,对于老教师们而言,在课堂上引用互联网难度不小,有的老教师不愿意使用这种授课方式,还有的老教师由于自身对互联网的不熟悉导致了自身条件不足以支撑自己去运用这种授课方式。更何况这种授课方式本身的付出也不低,而得不到一个比较良好的课后反馈也会让部分教师怀疑这种授课方式的结果,所以也就慢慢放弃了这种授课方式,从而选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2.2学生自制力不足

由于学生平日学业比较繁重,自身没有过多的放松休闲时刻,导致教师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将部分注意力移到别的地方,从而导致课堂秩序降低,大大减少了课堂效率,也导致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维持课堂秩序。

3 “互联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1抓住教学重点,提前做好预习

课堂上运用互联网的时间比较短,每段视频演示不宜过长,所以需要老师对需要讲解的教学难重点高度提炼,尽可能把难懂难学难记的知识点精炼出来。同时,良好的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有个大体了解,在众多的知识点中知道哪些知识点是自己难以理解清楚的,从而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抓住自己不易学懂的知识去仔细学习理解并最终掌握。

例如:学习“细胞的结构”时,由于细胞体积实在过小,仅凭人眼是无法观察到的,而书本上的插图也只不过是固态而且是经过一定修饰后的。学生并不能直观的看见细胞的形状和颜色,这对于一部分理解能力不足的学生而言是很难去学会理解并掌握的知识。但是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找到各类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图片以及观察视频,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一些互动软件来进一步的将细胞内的各个细胞器拆分组装,让学生自己上手操作来熟悉对课堂知识点的认知。

3.2结合课本教材,准备课堂运用

通过互联网授课的方式与传统授课方式不同,也和公开课兴趣班不一样。这种授课方式可以很大的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也可以提升课堂活跃度。为了避免因为课堂气氛过于活跃而导致的课堂秩序混乱,在制作课前准备的时候,就要做好相应的措施。

紧靠课本知识,不要将一些没有必要演示或者说是与课本知识相差过远的知识一股脑的全部都放进来,过多过杂的演示只会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从而降低本应该要着重学习的知识的兴趣,而且过多的演示还会耽误上课所用的时间,导致课堂效率的降低。

分清课堂难重点,一堂课总有知识是需要详细讲解,所以在提前准备的时候就要知道哪些部分的知识学生难理解,从而着重于这部分的知识多准备一些互联网上的素材,尽可能的把知识点变得丰富起来,而不是一味地重复强调,从不同方面角度展示,让这个知识点变得立体起来,让学生对其有深刻的影响和体验,从而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通过互联网课后巩固知识

通过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速度,让学校、老师、家长形成一个立体的学习环境,教师通过课后互联网上的作业的布置,通过家长监督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然后反馈给老师作业的完成度,老师就可以在课后及时的了解到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掌握程度,从而进一步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方便在日后答疑解惑的时候可以对学生有个初步的了解,大大降低了老师需要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时间,也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更多的学生。同时,互联网上的作业设计也不必像传统纸质作业那样枯燥乏味,也可以进一步的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3.4互联网和学校家庭的关系

而且通过互联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也被拉近了不少,学生有没学明白或者是没有彻底掌握的知识可以随时联系老师进行沟通,及时补充课堂知识的漏洞。并且对于比较内向的学生来说,通过互联网与老师沟通要比在现实中与老师沟通来的更加方便。老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更进一步的了解,有助于对学生日后的教育方向和培养方略进一步的优化和改善。

并且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老师和家长的沟通也更近了一步,一些需要很长时间去验证的生物生长也可以通过社交软件进行周期性的调查。

比如一些实践课,要求学生去种植一株花,并记录观察花的生长,就不需要学生经常带着花盆在学校和家来回,而且老师也能观察到学生对于花的栽培效果如何。

总结

“互联网+传统授课模式”在现阶段也还是一个新颖的组合,一切都还在探索阶段,每一位老师都有责任去进一步的了解,完善这个组合,通过不断的尝试、实践、思考、总结,来使得教育方式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小密. 浅谈”互联网+教育”对初中生物学课堂的影响及对策[J]. 好日子, 2020(14):1.

[2]张娅娜. 互联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和实现[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4):1.

猜你喜欢
运用分析初中生物互联网+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