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

2022-05-22 23:27林红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思政情感大学生

摘要:高等教育要求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入手:高校重视“软实力”的建设,加强教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教师要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师生情感交流,采取多元的考评方法;大学生也要增加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

关键词:课堂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初到江西工程学院任教,在任教过程中发现,大学生课外活动时间非常多,在课堂上很容易受其他事情的干扰,通过小范围的调查询问发现,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相比于在中小学大打折扣,大部分的个人兴趣都被课余活动所吸引。然而,我们都知道,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很重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动地说明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精心设计导语,“点燃”学生学习兴趣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新课有一个好的开端,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有一种“向而往之”的学习意识,“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上好一课的关键一环就是提前准备好开堂的五分钟,而解决这个“关键”的关键便在于导语的设计。一节电子商务课程的导语设计,往往是激发学生上课兴趣的关键。如我们给新生讲电子商务,就可以讲到电子商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像我们的学生,偷偷在课堂上刷着微博,逛着淘宝,聊着微信,抑或是打着王者荣耀,等等。用这些与学生紧密相关的例子来导入课程,从而做到成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更加愿意接受这门课程,明白课程的重要性,从而更愿意积极思考,参与到我们的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来。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大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步入课堂,录音、录象、幻灯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观与微观,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生起来,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说,讲到新闻,我们可以播给学生观看,让学生通过观看有自己的见解;讲到某种科技,我们可以设置动图给学生感受,让学生通过感受激发出自己的创造力;等等。这些都告诉我们,合理恰当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极为有利。

三、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就让我们知道,人的思维大多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面前一旦出现了问题,他们的认知心理和情性心理便能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善于引发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作为教师,大家都知道,只要教师开始提问了,学生就会停下自己本来在做的其他事情,开始进入思考状态。同时,在同学们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各抒己见,充分地展示了一个问题的多面性以及多角度性。由此可见,恰到好处地提问艺术,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诱发其学习兴趣。

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老师和学生之间不仅有“教”和“学”的公务关系,也有朋友、同志式的非公务关系。在师生交往的过程当中,老师一方面要让学生对自己有一种权威式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要努力保持与学生的亲近关系,建立起广泛的交往途径,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这就要求老师用“亦师亦友,和而不流”的态度去与学生相处,用诚信换来学生的信服,用平等换来学生的倾诉,用爱心换来学生的敬重,“和”而成其友,“不流”而成其师,这样才能使师生交往充满友爱,充满促人奋发向上的教育因素,达到“既教好了书,又育好了人”,“老师教得顺心,学生学得开心”的目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何时何景你将为人师,何时何景你将为人友。

五、提供成功机会,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需要,尤其是学生,一旦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以愉快的情绪进行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并倡导学生回答问题中的求异思维,教师要多表扬了学生们能说出自己的新颖见解,让他们内心获得成功的體验,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

六、丰富课堂的思政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对书本的单向讲解,以及内容的单向表面挖掘,而忽略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没有让学生更多的参与我们的课堂,抑或是想参与时又被赶课程进度所召回,正如探幽谷已近胜景却返,登高山将至绝顶而归,实为缺憾,只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正确三观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我们的课堂,在课堂中就掌握书中学习目标,明白老师所导人世真谛,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进而激发他们那种“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情,坚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将来步入社会能更加自信的为人处世。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思政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用心感知社会所需的内在情感,才能让学生情动于衷,发之于言,导之以行,使学生在“思政情感”的熏陶下,完美自己的人生。

大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是值得大力探讨和研究的。这在教学中的具体途径和方法非常地多,就看我们如何去运用好这些具体途径,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们地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大学生专业课学习投入及其对学习结果的影响研究[D]. 谢睿.西北师范大学. 2015

[2]大学生专业课学习的瓶颈和策略分析[J]. 户华文,常萌蕾,陈东初,邓前军.  广东化工. 2016(24)

[3]我国大学生专业课学习感受研究[J]. 周序.  高校教育管理. 2015(01)

[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 金鸣娟.  北京教育(德育). 2009(05)

[5]基于态度倾向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J]. 邓国峰,胡雪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09)

[6]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 2014(06)

作者简介:林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硕士,江西工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管理学、教育学

猜你喜欢
思政情感大学生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情感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大学生就业趋势
台上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