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收藏职能与文物保护方法分析

2022-05-23 19:52严丽
参花(下)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藏品职能

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博物馆是文物收藏与保护的重要场所,做好文物的收藏和保护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支持博物馆研究、教育等各项职能落实的基本前提。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各部门应提高对文物保护利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文物保护利用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文物政策制度顶层设计,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各项工作。基于此,博物馆作为文物管理的重要单位,应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能,做好收藏和保护工作,为文物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

一、博物馆文物收藏职能

(一)博物馆文物收藏职能的内涵

博物馆的主要职能包括收藏、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等职能,其中收藏文物是博物馆最基本的职能。文物是历史发展中沉淀和累积下来的文化的体现和象征,它承载着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承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维系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博物馆将这些珍贵的文物进行收藏,可以让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系统科学的研究,利用一定的现代技术手段,将某个民族或许多民族被湮没在某一时间段内的历史文化再现出来,展示给现代人,让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进行对话、交流,由此可见,博物馆的文物收藏职能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具体来讲,博物馆文物收藏职能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物的收藏要避免将视角对准单个的、具体的文物,而是应该将其纳入整个历史背景之中,并在与其他文物的“互动”中展现出较为完整、全面的历史内容。因此,文物的收藏应以当时的科学知识状况和社会需要为准;文物的收藏应该以填补藏品代表性的真空为前提,文物的收藏要将相关的文物收集起来集体放入博物馆藏品库;对于历史文化遗址、自然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等特殊的文物,则需要在所在地建立专门的博物馆进行保护和保存,最大限度地还原古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原貌。

第二,一个博物馆藏品的多少和藏品的特色与质量反映了博物馆的整体实力水平。因此,对博物馆而言,应尽可能多地搜集藏品,搜集具有明显时代和民族特征的文物,收藏对某一种文化具有代表意义的文物或者对某个民族的一段历史具有研究价值的藏品。

第三,文物的保存、研究和利用是博物馆的重要工作。科学保管和收藏文物是博物馆研究、展览以及其他工作开展的前提,而对一件神秘的文物而言,做好研究、陳列、展示等工作,也能够还原历史,并为社会文化教育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博物馆的文物收藏是基本职能,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

第四,文物收藏的最终目的是挖掘其背后的深层内涵,即文物代表的特定时代的背景,与之相关的人物、事件等社会历史文化信息,展现某一时期的社会历史状况和风貌,科学技术水平、艺术价值、情感取向等。通过对历史的追溯,映照和反思当今社会,起到文化传承与保护、社会教育的目的。

第五,博物馆既要保存有形的民族文物,还要保存无形的民族文化遗产,将二者结合起来。博物馆是民族遗产保存的永久性机构,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收藏职能的重要方面。

第六,文物的收藏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文物的情感存在密切的联系,换句话说,工作人员对文物的态度和情感会对收藏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个对文物饱含情感的工作人员,会尽量去了解、掌握、保管文物,主动挖掘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挖掘其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同时也会通过各种手段努力延长藏品的寿命,通过合适的方法提高藏品的陈列效果,促进藏品精神内核的社会传播。相反,一个对文物缺乏情感的工作人员,只是将文物当作一个古老的器物,甚至只是从经济方面去衡量文物价值,会影响其工作的导向,进而影响博物馆文物收藏职能的开展。

(二)博物馆文物收藏规范

第一,完善管理标准,规范文物收藏工作。完善的管理标准,是保障博物馆文物收藏工作科学、合理、有序进行的前提,有利于文物收藏工作的良性运行。通常来讲,博物馆在文物收藏过程中需要经过一整套完整统一的接收、登记、入藏、鉴定、定名、分类、编目、建档归档等工作,确保将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及艺术价值的文物收入博物馆馆藏之内。当然,为确保各个环节工作的有效开展,博物馆还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统一、完善的标准。其中,在文物鉴定中应采取科学手段辨明真伪,确保文物收藏质量;在文物编目时应形成统一的格式、符号标记,并确保书面记录与系统记录保持一致;在文物建档管理中,应建立完善的文物收集范围、分类、立卷、归档标准,形成完整的文物档案,作为各项工作参考;在文物保管中,应针对文物的库房管理,文物的定期修复、保养、展示等工作制定标准,同时,文物管理也要包含完善的安全措施,防止文物被盗或损坏。这样各部门才能够根据统一的标准规范行事,确保收藏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二,建立科学等级确定制度,明确文物的收藏价值。不同文物的收藏价值也是不同的,博物馆应根据国家规定的文物藏品相关定级标准,确定不同文物的等级,并形成严格的管理制度,以保证文物的收藏价值。文物等级的确定需要经过鉴定、辨析、考证、评价等环节,同时需要对文物从科学、历史、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情况下,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再分为一、二、三这三个不同的等级。例如一级珍贵文物需要具备以下条件,即源流清晰可考、民族特色明显、文化内涵和价值丰富、品相完好。一级珍贵民族文物通常是具有深刻内涵和承载重大民族文化特征的,例如文物反映了民族的社会、制度、历史的重大变革或变迁的,反映了民族间的重大历史、经济、文化活动、历史事件、艺术成就,反映了民族的文化交流、宗教文化、生活习俗,等等。文物的鉴定要遵循严格的程序,博物馆的鉴定委员要对文物提出鉴定意见并撰写报告,呈报到上一级的鉴定部门进行鉴定,一级文物的鉴定要呈报国家级的文物鉴定委员会,一旦鉴定生效,相应的文物就必须启动相对应的保管措施,确保文物获得妥善保管。

第三,规范文物排架,保证文物安全。文物排架是对入藏博物馆文物库房的文物做到统筹兼顾、布局合理的安排,其主要目的是保证文物安全和方便文物的提取。博物馆在文物收藏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文物排架工作:(1)藏品入库排架后,要定期检查、清点,对变动情况应及时记录上报。(2)藏品位置一经确定应尽量避免变动位置,以便于管理員的随时提取。(3)在提取藏品后排架中空下的位置应该继续保留,保证藏品返回库房时补回原位。(4)对博物馆之间交换的藏品,应取消拨出藏品的位置,并做好记录。这样才能做到科学合理的排架,保证文物安全,方便文物提取。

第四,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完善文物收藏信息。在信息化时代,博物馆可以引入信息技术对文物收藏工作进行改革与优化。其中博物馆应利用信息技术对珍贵的文物实施电子信息化管理,为每一个文物设置“身份证”,建立电子档案,并及时更新文物收藏信息的变化。博物馆根据馆藏资源搭建文物数据平台和数据库,收集各种文物资料和信息,尽可能将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等完整地展现给民众。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保障研究人员在研究文物时获得更多详细的资料。同时,文物数据库的建立,也能够推进文物研究工作的发展,及时更新信息,为各地区博物馆文物资源共享创造条件,为文物研究者提供更加珍贵、详细的资料。

二、博物馆文物保护方法

在新时代背景下,根据《意见》的指导,博物馆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可以为文化探究提供依据,更加完整地展现各个年代的文化;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展现源远流长的历史,提升民众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展现教育效用,让民众与古文化直接接触,并且从中学习文物的背景,提高文化素养。基于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博物馆应积极完善管理方法,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物保护环境

文物保护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较高,一旦环境不适宜,文物会遭到二次破坏,影响历史研究、科学研究的价值。因此,博物馆首先应加大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对现有的环境进行革新与升级。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发挥领导作用,根据《意见》指导制定出更加细致的保护意见,对文物保护的环境建设进行专项拨款。其次,加强馆内基础设施建设,主动引入现代技术,如防潮、防火装置,等等,用来保护文物不受外部环境侵蚀。最后,注重网络系统的建设,实时监控文物,保证文物的安全,并制定相关的应急措施,应对各类突发状况。

(二)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提高文物保护效果

在信息化时代,健全、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也是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内容。目前,在“互联网+”背景下,各类博物馆纷纷开始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环境。基于此,博物馆应顺应形势,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文物保护工作创新。首先,借助信息技术,围绕文物保护建立数据库,将各类文物的详细信息纳入体系之中,便于相关工作人员查阅各种文物的信息,以作为后续保护的参考依据。其次,加强对文物的信息化管控。调动全员参与,利用信息服务平台提高文物保护效果。最后,以信息技术作为根基,加强对大数据的挖掘和利用。例如,针对展览中热度较高、参展次数较多的文物,要采取更加全面的保护措施,避免出现安全风险;对一些存放于库房的文物要定期进行检查、管理,并做好常规的保护工作。

(三)加强人员培养,促进保护工作的落实

博物馆工作人员负责日常保护工作,他们的思想认识以及工作能力会对文物保护的质量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由此可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养,也成为博物馆务必完成的一项工作。在人员培养过程中,博物馆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提升人员聘任门槛,着重考量应聘人员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确保引入优质人才,主动吸引高学历人才。第二,加强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文物保护工作实际上十分繁杂,并且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因此,博物馆应该定时举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针对文物保护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展开培训工作,促使其知识体系的不断提升,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第三,打造专业团队,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博物馆应协调新老员工之间的搭配,促进彼此文物保护经验的交流,进一步增强文物保护的成效。

(四)完善管控机制,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完善的管控机制是实现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保障,是博物馆在转型与创新发展中务必着重考量的内容。当前,多数博物馆都会针对文物保护制定相应的管控机制,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保证管控内容的有效落实。基于此,博物馆应该根据《意见》的要求,从多方面分析文物保护工作的要求、目的与内容,以此为根基,推动管控机制的调整与完善,尤其要注意信息化背景下,文物保护各项措施的制定与落实。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将管理优势展现。此外,在管理机制初步完成之后,博物馆应对其中内容的可实施性做出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及时反思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确保管控机制的完善性与可行性,促使文物保护获取更好的成效。

三、结语

总之,博物馆是文物收藏与保护的重要组织机构,博物馆开展收藏与文物保护应当根据法律、依照规则进行,完善相关的管理工作制度,细化文物收藏与保护工作的标准,切实认识到文物收藏与保护工作的地位,着力提高文物保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推动收藏与保护工作的有序落实;同时,进一步优化文物收藏与保护工作的具体工作方式,着眼于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文物保护与收藏工作的效能,提高文物收藏与保护质量,促进博物馆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关超.博物馆文物收藏职能与文物保护方法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3):155-159.

[2]闫宇骋.浅议博物馆文物收藏职能与文物保护方法[J].明日风尚,2020(10):183-184.

[3]刘雅琨.博物馆文物收藏职能与文物保护方法的思考[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4):126-127.

(作者简介:严丽,女,本科,阿拉善右旗文物保护中心,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护)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藏品职能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数字化时代政府掌舵职能的再思考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