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的国画艺术中的意境美研究

2022-05-23 19:52谢博洋
参花(下) 2022年3期
关键词:物态观赏者艺术作品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希望使衣帽服饰的美观性提升,于是会在丝织品及布料上进行绘画。由此,便出现了帛画,其也代表着国画的前身,体现了中国绘画一脉相承的关系。随着国画在历史上的不断发展,其审美艺术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国画作品的诗意性、临界性以及真实性等。[1]而物态的国画艺术的意境美,不但代表历史上国人对艺术审美的追求,而且还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及民族精神。为了深入了解物态的国画艺术中的意境美,本文围绕国画的意境美、国画创作手法及特征等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国画及其意境美概述

(一)国画的概念

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之一,“国画”这一词汇起源于汉代,主要指在帛、绢、宣纸上绘画,主要采取毛笔蘸水、墨绘画,然后进行装裱装饰的一种卷轴画。在国画创作过程中,涉及毛笔、墨汁、国画颜料、宣纸、绢等工具及材料,题材多样,比如人物、山水,花鸟,等等。在技法层面,主要包括具象和写意两种。此外,从内容及艺术创作层面分析,国画能够将古代人的思想观念认知表达出来,包括自然观念、社会观念、政治观念、哲学观念、道德观念以及文化艺术观念等。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国画的鉴赏价值以及文化艺术价值颇高,相关文化工作者须重视对古代国画的保护,对国画技艺的传承及发扬。

(二)国画艺术的意境美

意境美,属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一大基本范畴,一般指的是艺术形象当中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交融契合的审美境界。同时,作为艺术美的基本要素,透过意境美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文学、绘画等作品进行客观鉴赏。而国画艺术的意境美则是国画作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国画当中的意境美,透过画面,可以为欣赏者带来诸多联想,形成“由此及彼”的艺术形式,给予观赏者想象画面的同时,使观赏者如同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生活的年代、背景,并与作者产生心灵乃至精神层面的共鸣。此外,透过国画艺术的意境美,也能够体现国画作品的价值,这正是中国国画技艺源远流长的关键所在。

二、国画艺术的创作手法及特征

如前所述,对国画的概念及意境美均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后,还应从深入了解国画艺术的角度考虑,对其创作手法及特征进行充分掌握。具体而言,国画艺术的创作手法及特征如下:

(一)创作手法

以题材为依据,可以将国画分成三类:其一,人物画;其二,山水画;其三,花鸟画。以创作技法为依据,可分成两类:其一,写实画;其二,写意画。

就国画当中的意境美而言,主要采取写意画的形式表现出来。[2]与此同时,国画当中的人物画,主要采取环境描写的形式,将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表现出来,营造相关意境,将创作主线、关键人物的内心思想表现出来,存在叙事性的显著特点,进一步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

从创作技法角度分析,在国画艺术创作方面,主要有笔法和墨法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应用,能够让写实工笔画的线条显示出柔美、细腻的特点,让写意画的意境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哪种类型的中国画,其笔法使用均非常细腻,且国画中笔法的基础作用非常明显。可将笔法细分成十八描,其主要目的是使构造出来的立体结构,或者人物形象显得更为丰满,让观赏者可以如实地感受到艺术家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从写意画层面分析,通常采取无中生有、以静制动以及虚实相生等创作方法将意境美表现出来,让画面的朦胧、模糊美感有效体现出来。此外,基于笔法与墨法层面,国画艺术对笔墨的相辅相成、珠联璧合更为重视,追求笔墨的融合,让国画作品中的物象、人物显得更为生动形象,并将创作者的个人风格有效展现出来,使国画作品的个人特色及魅力有效体现。

(二)艺术特征

从艺术特征层面看,国画的艺术特征有独特性。传统国画只有墨色,所以在色彩方面较为单一,但同时也使中国画意境美的艺术特征有效地体现出来。与西方油画相比较,国画对自然界的色系及光谱的反应不够敏感,不会对物象的形似有过多的追求,主要通过用线条简单地临摹勾勒,使创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有效表现出来,让艺术作品的意境美更加突出。国画作品对自身的神韵更为重视,追求形神兼备,并不是简单地追求艺术作品的相似度,不会要求对物象的原貌完整地还原出来。国画对神韵的追求特别重视,可归纳为精神层面的艺术,侧重通过观赏国画作品获得精神层面的享受。[3]此外,在国画作品创作的过程中,须具备全局统筹考虑的理念,通过创作者的情感流露、主观感受,将作品的整体性及灵动性有效体现出来。以《清明上河图》为例,通过散点透视的创作方法,让观赏者能夠基于整体角度对宋朝的繁华昌盛有所感受,从而使《清明上河图》的意境美得到有效体现。

三、意境美的具体体现及审美价值

国画的特征鲜明,而从国画鉴赏层面分析,其意境美体现在多个方面,且国画意境美极具审美价值。具体而言,国画意境美的表现及审美价值如下:

(一)意境美的表现

在国画艺术中,其意境美主要经作品的“气韵”传达出来。对气韵当中的“气”来说,即为“精神”,“韵”则为“神韵”。气韵虽看不见、摸不着,但通过国画作品,欣赏者能够感受出来,其使国画作品的意境美得到有效凸显。[4-5]与此同时,为了传达国画作品的意境美,创作者在国画作品创作过程中,须追求“意存笔先、话尽意在”的境界,让国画的独特意境美感有效体现出来。

从国画艺术的意境层面分析,其指的是创作者利用自然景物、环境等,将个人情感及思绪传达出来的一种艺术情境。通过国画艺术的意境,可以使观赏者对国画艺术作品的认知加深,让观赏者和创作者之间构建有效的情感纽带,让观赏者进入国画作品的世界,感受创作者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对优秀的国画作品来说,不但需要创作者具备较强的创作功底,还需要其在创作过程中侧重作品意境美的体现,这样才能够让国画作品经受时间的考验。此外,在国画艺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一些作品会应用诗词歌赋,使中国画的本土特征得到有效体现,进而使其意境美更加形象生动地体现出来。

(二)意境美的物态体现

在国画艺术作品中,通过其意境美的物态体现,可提升艺术作品的价值。国画作品的意境之美,是西画无法比拟的,以国画的含蓄美为例,其与西画的形式美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同时国画当中的诗情画意,也难以在西画当中体现出来。国画作品当中的诗情画意,使得国画艺术作品意境美的物态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在一些国画艺术作品中,创作者通过在自然界收集创作素材,加上自身在创作期间的联想,将一草一花、鱼游鸟栖“画”入作品中,使国画作品通过草、花、鱼、鸟等大自然的事物,将物态体现得淋漓尽致,且能够让观赏者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并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人与自然须和谐相处,才能够共同构建美好的地球家园。显然,在国画艺术作品将意境美、物态价值体现出来的同时,作品的审美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让观赏者感悟到创作者传达的思想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国画作品的物态体现,并非仅仅是“物态”本身的体现,而是借助物态,将艺术作品的精髓与精神传达出来,使作品的多重价值得到有效提升。比如,在一些国画作品当中,创作者通过寄情于山、水等物态的表现,或描绘暂驻风雪,或描绘赏花问月,其中“山”“水”“风雪”“花朵”“月亮”等物态意象,有时象征着创作者超凡脱俗、远离人际关系、避世的一种心境。这是某种精神的传达,或积极、或消极,均和创作者的境遇密不可分。[6-7]

此外,在国画作品意境美的物态体现中,还蕴含着国画的诸多意境表现手法,比如诗画结合手法、构图手法、挥毫手法、用墨手法、虚实结合手法等。以虚实结合手法为例,在国画艺术创作中,这种创作技法非常深厚,对国画创作者来说,合理地应用虚实结合创作手法,有助于拓展景物空间,给观赏者带来一种视觉冲击与视觉震撼。基于物态层面分析,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在国画作品《虾》中,对“虾头”采取了写实处理方法,对“虾须”“虾身”则采取了写意的处理方法,将虾活灵活现的特点有效表现出来,并且观赏者通过了解创作者虚实结合的手法,能够观察到虾活灵活现的特点。由此可见,物态的国画艺术中的意境美,还与创作者的创作手法有关。对国画作品鉴赏者来说,有必要通过作者使用的创作手法,对国画作品中物态的意境美进行深度剖析,在提升自身审美水平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体会作者的用意,并对优秀国画作品有更多独到的见解。

总之,国画作品的意境美可在各式各样的物态当中体现出来,其物态也具有许多的象征意义,需要欣赏者凭借自身阅历、文化修养进行考究、深入解读。

(三)意境美的审美价值

面对国画作品,欣赏者要想感受到其中的意境美,则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而结合前人的研究结论,不难发现国画艺术作品意境美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诗意性价值,即在国画作品当中融入诗意,体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古往今来,创作者在国画作品创作过程中,为了使国画艺术作品的意境美得到有效体现,会提笔赋上与作品相契合的诗句,以此让国画作品更加丰满、有韵味。而站在欣赏者的角度,通过欣赏国画作品并通过诗句的描述、解读,则能够让国画艺术作品的诗意性价值更充分地体现出来。

2.临界性价值。国画艺术中,其意境美的临界性价值,指的是国画艺术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模糊、朦胧、不明确的美感,这与道家的“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思想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8]欣赏者通过欣赏国家艺术作品,在体会其意境美的临界性价值的条件下,可以进一步感受到国画艺术作品的朦胧美。

3.真实性价值。在国画艺术作品中,其意境美所体现出来的真实性价值,与创作者的创作背景、思想情感等密切相关。[9-10]值得注意的是,创作者在国画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对“黑与白”“虚与实”“主体与客体”“动态与静态”之间的有效融合十分讲究,进而能够将对立和统一的美感有效体现出来。与此同时,欣赏者在感受到国画艺术作品意境美的真实性价值后,会深挖创作者的创作背景,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并延伸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从而为欣赏者了解人文历史提供有效依据。显然,国画艺术作品的真实性价值,让国画艺术作品的价值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这也是古代国画艺术作品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一大要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画艺术讲究创作手法的把控,同时国画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尤为显著。国画艺术意境美的表现层面,重视“气韵”的表现,与此同时,对欣赏者而言,在欣赏国画艺术作品的过程中,须侧重国画艺术作品诗意性、临界性、真实性价值在其中的体现,从而使欣赏者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并掌握国画艺术的意境美及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小兵.国画艺术中的意境表現手法及具体运用探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S2):32-34.

[2]宋秉陶.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方法分析[J].美与时代(中),2020(09):14-15.

[3]陈诗宇.浅析社交媒体时代的国画艺术传播形态[J].新闻研究导刊,2020(14):218-219.

[4]湛颖,高妍,谢凌云.中国国画艺术美感特征分析与分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12):2514-2522.

[5]姚媛.意境表现手法在国画艺术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9(14):55-56.

[6]朱丽娟.国画艺术情感探析[J].美与时代(中),2019(06):50-51.

[7]陆晓明.当代国画艺术的笔墨传承与创新[J].艺术评鉴,2018(20):43-44.

[8]景荣.国画艺术的创作情感[J].艺海,2018

(08):60-61.

[9]高义涵.国画艺术中的意境表现手法分析[J].大众文艺,2017(22):73-74.

[10]王玉强.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1):128-129.

(作者简介:谢博洋,男,本科,衡水市桃城区文化馆,三级美术师,研究方向:国画)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物态观赏者艺术作品
注重形体艺术表达,塑造全新唱歌表演氛围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物态变化专题复习
第3讲 物态变化专题复习
浅谈舞蹈中编导、演员与观赏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三章 物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