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区域治理的思考(五)

2022-05-24 07:56张蕴岭
世界知识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共同性非传统外延

张蕴岭

安全是国际区域治理的重要领域。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国际区域安全一向与国家安全紧密相连,但长期以来,缺乏合理的和有效的治理。

历史上,区域安全主要由大国主导,通过征服与霸权的方式,为支撑与维护主导国家的地位和利益服务。新的国际区域安全与传统的区域安全构建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其本质特征是合作安全与共同安全。新的区域安全治理由区域各国共同参与,打造可持续的区域安全环境。

较之以往,如今安全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传统安全扩展到包括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在内的综合安全。传统安全主要指来自军事武力的威胁,而非传统安全主要指来自非军事武力的威胁,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安全领域。传统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外部,如外敌入侵、武力冲突,等等,非传统安全来自内外,以多种形式渗透到各个领域。

安全具有很强的外延性、扩散性和共同性。所谓外延性,是指一国的安全问题,往往会外延到国外,影响到其他国家;所谓扩散性是指局部的安全威胁,即原本仅危及一国或者少数国家的安全问题,会扩散到更大的范围。所谓共同性,是指许多安全问题,成为区域内各国共同的安全问题。区域内各国比邻而居,在全球化、区域化深度发展的情况下,形成相互连接的网络,因此,安全的外延性、扩散性和共同性更为突出,形成鲜明的安全区域化特征和安全的共同性特征,而安全共同性的加强,对于新的区域安全治理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国际区域安全治理涉及的方面很多,主要可以歸纳以下几类:

传统安全领域:(1)传统军事结盟引发对抗,大国战略竞争引发冲突,强国军事干预或者入侵;(2)领土争端与其他争端引发的冲突;(3)大规模杀伤武器、核武器、智能攻击武器竞争引发的军备竞赛等。核武器用于冲突和战争对人类是毁灭性的。五常首次发表的禁止核武器用于战争的联合声明是一大进步,但是,在核不扩散体系失能的情况下,发生核战争的风险仍不能排除。再则,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被用于武器装备,对安全的威胁上升,大国争相提升智能武器的高度,并且延伸到太空,这些都成为危及共同安全的新因素。

非传统安全领域:(1)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人类生存安全威胁;(2)突发重大事故的外延与扩散影响,如疫情、核泄漏、污染、地震、海啸、森林大火等;(3)恐怖主义、极端势力制造的各种威胁,以及跨境走私、贩毒造成的社会危害;(4)网络攻击或者其他形式的网络瘫痪;(5)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外延和扩散。非传统安全因素突发性强,扩散迅速,往往缺乏预防措施,在很多时候是在遭受损害的情况下后发应对。特别是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网络安全问题危及经济、金融、社会等各个领域,所造成的安全损害特别巨大。

联合国宪章赋予了区域安全治理的职责,但是存在如何构建和如何实施的问题。传统的干预性方式并不能解决安全的根本问题,也存在谁来干预和如何干预的问题。联合国维和行动只是停留在维和的层次上。区域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一个重要趋势,因此,需要构建可持续的和有效的国际区域治理制度和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新的国际区域安全治理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的。区域制度建设是推进区域安全治理的有效形式。区域制度建设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综合制度建设,具备安全治理职能。比如,欧洲区域制度建设,其初衷就是构建区域的安全合作机制,防止欧洲再次发生战争。在东盟共同体建设中,第一位的是政治与安全共同体,实现区域的持久和平。非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对区域的安全威胁进行直接干预等。二类是功能性制度建设,即建立专门的合作安全机制,传统的安全机制是军事结盟,而新的安全治理机制是合作共建。现实中,安全领域是最具敏感性的领域,安全治理的难度因而也较之其他领域更大。

国际区域安全治理面临复杂的局面,在传统领域,军事对抗有加剧的趋势。俄乌军事冲突的范围在扩大,而且存在发生核战争的危险。在非传统领域,疫情久拖不散,影响具有综合性,极端恐怖势力仍有很大的破坏性,等等。在此情况下,基于平等参与合作共建的新区域安全制度和体系的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使得共同安全与合作安全的新区域安全治理发展缓慢。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共同性非传统外延
“共同性扩大”: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演进规律再认识
基于文本挖掘的非传统文本批评话语研究
石鲁与傅抱石绘画思想形成的共同性、差异性原因
石鲁与傅抱石绘画思想的共同性
思想、图像与风格——略论石鲁与傅抱石绘画思想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慢、轻、微、精”,做传统行业的非传统企业……何丹妮
关于工资内涵和外延界定的再认识
入坑
爱情的内涵和外延(短篇小说)
论当代插图艺术的非传统媒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