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合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探索

2022-05-24 09:44刘云敏梁艳婷张安梅张海源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组方创业项目中医药

刘云敏,刘 贝,金 淼,梁艳婷,张安梅,刘 彬,张海源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挖掘和传承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加快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202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文件提出要营造中医药发展良好环境,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发展一定是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上的发展,在中医药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有很多经典组方和中医药应用,尚未被现代市场充分发掘利用,这给高校大学生中医药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了参考和机遇。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卫生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医药在这场现代防疫的“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医药诊疗方案正式进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中医药疗法有效缩短了患者的病程,降低了重症的发病概率,在这场防疫抗争中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1]。如何在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过程中结合传统中医药文化,促进项目孵化和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就成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 中医药大创项目与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1 项目产品缺少中医药经典支持,产品自身吸引力、可靠性不足

医药市场上存在部分创新中成药及创新外用中成药,中药医疗保健产品存在处方缺乏科学性、夸大宣传、定位模糊、功效过于宽泛等问题,网络及媒体平台也偶见曝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对中医药相关产品的认可度,降低了消费者选择中医药产品的可能性。

大创项目中的中医药创新产品,组方需基于中医药经典的传承,在现代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新,不可脱离中医理论指导也无中医药经典支持而随性创造,缺少中医药经典支撑的创新产品缺乏可靠性和吸引力,组方尚未经过时间考验,治疗效果也难以取得公众的信任,不利于拓宽市场、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以及维护中医药相关产品的形象。

1.2 中医药大创项目中的创新产品难以提供持续稳定的就业

中药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包括中药房、中药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等。传统中医药文化中,中药的使用需经过开处方、抓药、煎煮等烦琐的步骤,同样,传统外用中药也存在类似不便之处,因此,现代中医药文化中诞生了各类中药剂型的创新、中药使用方法的创新、中药加工设备的创新等。

单一的中医药创新产品仅能提供当前产品相关的、数量有限的就业工作岗位,且单一产品难以一直保持消费热度,而基于中医药文化的创新研发,是中医药产品创新的新方向,毕业生从事专业中医药产品创新研发工作将提供中医药经典的现代化考察、基于中医药经典的新药研发、新药注册、专利申请、品牌创造、市场营销等大量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在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的环境下易于诞生明星产品,创造经济价值,具备广阔的就业前景。

1.3 中医药相关大创项目尚不能满足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需要

中医药相关大创项目以现代产品为基础,在产品中加入具备相关效用的中药成分,或将化学合成药物成分替换为具备相同或类似功效的天然药物提取物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创新性及经济性,但产品以现代产品为基础,缺少了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经典的背景支持,不能起到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作用。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新生主力军,大创项目是传播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优质平台,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中医药文化中的经典组方为基础,将更多疗效好的中医药处方转化成现代化的、使用方便的、可靠的新时代中医药产品向世界范围推广,在传承中发展中医药文化。

2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合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策略与措施

2.1 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思想与观念

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的相关内容,想要发展中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必须要有文化自信。中医、中药文化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实践证明了中医药的巨大价值。中医药具备完整的中医理论、显著的疗效、独特的辩证诊治理论以及治未病、注重整体的中医学思想[2],是一所内涵丰富的宝库。现代中医药的发展以古老的中医药文化为核心基础,融入新鲜的现代技术,是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方向的主要思路。

2.2 开设具备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创新创业精品课程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璀璨的文化瑰宝,众多经典组方不仅拥有相关历史背景,同时也含有丰富的应用经验的积累,众多中药材的命名上也有古典可循。在中药学专业课程的教授过程中,主要强调突出中医药知识的教学传输,往往缺乏中医药文化的渗透与结合[3]。倡导学生掌握中药专业知识并认识思考中药文化内涵,是全面提升中药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实现基于中医药文化创业创新的基本条件。学校应通过增设中医药文化课程并融合创新创业课程的方式,设计中医药创新创业课程。

2.3 强化中医药文化课堂外的延伸

在开设相关创新创业课程的基础上,还需强化课外实践内容,通过开展广泛的创新创业点鼓励,收集和筛选出可培育孵化的创意并重点指导和改进,将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内容付诸实践当中。要将实践的主体定位在学生,教师作为指导和辅助。例如,教师布置课外实践作业,要求学生查阅中医药经典,通过搜索相关文献,思考具备高创新性、高可行性的主题,在经典组方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中医学思路,在用药组方、用药形式、用药载体上进行创新性思考,通过写产品企划书的形式进行实践训练。

2.4 分阶段递进筛选,重点培育精品项目,提高创业成功率

将具备优良中医药经典文化支持并且企划内容设计完整的项目作为最终孵化目标,递进筛选。其中第一阶段筛选需要教师在任课班级内发布项目企划任务,学生在课后进行项目设计。在早期筛选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掘具备较大创意潜力但企划设计合理性存在某些不足的项目,帮助学生进行设计改进和完善,保障一些优秀的想法不因设计者设计经验不足而落选。见表1。

表1 分阶段递进筛选内容

2.5 多方面保障支持大创项目成功落地

在项目指导教师的选择上,优先选择专业能力强的教师。担任中医药创新团队指导教师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应当具备扎实的中药学理论知识储备外,还需具备丰富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中医药临床实践经验,对中医药经典相关的历史、地理、民俗等较为了解[4],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创新,保证了大创项目的核心和灵魂。

在专利申报上给予大创项目支持。全球创业最新观察指出:中国创业活动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化程度都在不断提高,创新程度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而成果的转化率低、专利的实施率也较弱,这也从侧面说明大学生创业创新成果转化方面还存在问题[5]。专利申报是一项专业程度较高的工作流程,高校是专利申报的高地,但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专利申请质量不理想,其中教师科研水平、意识观念和管理质量、专利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代理机构业务能力等因素限制了高校专利申报质量[6]。积极开展专利申报的相关专业知培训教育对促进中医药相关的产品创新落地具有实际意义,受众应当包括参与大创项目的指导教师以及学生群体,以带动专利申报质量的整体提升。

在资金、场地方面保障项目进行,以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为例,对学校创新创业项目均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启动资金较为充足,然而之前的学生在拥有这部分项目资金额度支持的情况下,仍然难以开展项目,主要问题突出在场地问题上,学校在教学和科研上分两个管理实验实训场地,但却没有专门用于创新创业项目的场地。学校应专门建设创新创业活动的场地,以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除产品研发制作场地外,学校还需要提供产品试营业场地,从产品研发、产品生产、仓储、宣传、营销等每一个环节提供必要支持,现阶段学校在产品研发阶段给予了充分的资金支持,但立项后的保障仍然需要加强。

3 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优良载体,学校通过一系列的配套方案,充分支持中医药相关领域的大创项目,不仅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工作机会,同时也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贡献了力量。

猜你喜欢
组方创业项目中医药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自组方与穴位贴敷结合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中药组方治疗肥胖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三晋新农人”登台竞秀创新创业项目获赞 第五届“三晋新农人”创业创新竞赛成功举办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驱动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