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付《红豆》

2022-05-26 20:29李宗文
红豆 2022年4期
关键词:绿城红豆爱好者

李宗文

我进入媒体行业伊始,就与《红豆》结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以报社文化记者、编辑的身份采访《红豆》的相关新闻时,拉开了与《红豆》结缘的序幕,也因此结识了一群一片丹心付《红豆》的编辑。

这些从事文学杂志编辑工作的红豆人,一直以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清贫、用功、执着。无论是建政路3号,还是东宝路翠园巷2号,办公环境应该算是比较简陋的,空间也小,但编辑们的办公室布置得简约紧凑而又井井有条。每次去拜访他们,都看见他们埋头辛勤地工作着,修改稿子、接听读者和作者电话、讨论编校问题等,一丝不苟又忙而不乱。可以想象,就是在这样简朴的工作环境里,一篇篇优秀的稿子经过编辑的精心编校后脱颖而出,走出广西,迈向全国,许多作者也逐渐成长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

令我印象很深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文学新人,红豆人举办了绿城公益文学讲堂,邀请了一大批区内外作家授课。二〇一五年刚举办时是在建政路3号的办公楼六楼一间普通教室里,狭小而拥挤,却聚集了一群文学爱好者,作家们与文学爱好者就文学的各种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绿城公益文学讲堂从那间小教室到南宁市图书馆旧馆报告厅再到南宁市图书馆新馆报告厅,走过了七个年头,让一大批作家、文学爱好者受益颇多。红豆人的坚持与努力,让我很震撼也很感动。

我一次次走进绿城公益文学讲堂、《红豆》作家进校园、文学进社区,以及作家作品研讨会等现场采访,让我与红豆人的联系也逐渐密切起来。

工作之余,我也尝试给《红豆》投稿。在二〇一九年第十、十一期本土作家专号上我发表了短篇小说《蒲公英的乡愁》,随后还在《红豆》上发表过一些诗歌。在二〇二〇年下半年,我与其他作者一起创作的以抗疫英雄梁小霞事迹为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提灯天使——援鄂医疗队员梁小霞》,发表在《红豆》二〇二〇年第十二期上。该作品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被改编成广播剧等。创作期间,我多次参加《红豆》编辑部召开的创作会和改稿会,编辑们从人物性格、角色定位、故事脉络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讨论,并给出修改的意见。

二十多年来,我见证了《红豆》的各种改革。最大的一次改革发生在二〇〇二年冬。《红豆》发行量最多的时候曾一度猛蹿至近百万册,但到了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身处时代和社会变化的洪流中,面对生死抉择,《红豆》决定在逆境中求生存,谋发展,进行大胆改革。从改版后的《红豆》宗旨“原创·先锋·前卫,力求大众接受,让文学圈内人接纳和喜爱,一般文学爱好者追随”,可以看出红豆人的改革魄力。尽管改版后在一些方面有所变化,但坚持走纯文学的本色没有改变。改版的成效立竿见影,读者纷纷打电话要求订阅该刊物。

当年采访时,让我惊叹的还有,无论是当时的名作家还是区内外众多的文学杂志社社长、主编都以各种方式力挺《红豆》,甚至为红豆人出谋划策。在采访一位文坛享有盛誉的广西作家时,他曾表示,任何一家文学杂志,只有站在中国文坛的高度,它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红豆》即是如此。

《红豆》杂志的改革伴随时代的步伐继续进行。作家、诗人唐志伟担任《红豆》杂志社社长后,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在不影响杂志质量的前提下,每期用一定版面刊发广西本土作家的作品,发现发掘、培养一批本土作家,让他们通过《红豆》的文学平台展翅高飞,遨游在更广阔的文学天空……

人人都说躬逢一个文学的好时代,而对于文学爱好者和作家而言,遇到一本好的文学杂志何尝不重要?遇到将一腔热血交付给文学的编辑们又何尝不幸运?一本高品位的文学刊物,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有多大?我常常在思考这些问题。一篇小说、一首诗歌,凝聚着作者的智慧,也凝聚着编辑的心血。我想,南宁的文学爱好者和作家们一定与我感同身受:一本有品位的文学杂志,令我們生活的这座城市更加温暖,也让彼此取暖的我们更加友爱团结。

我所接触到的红豆人,还有很多故事。但他们的执着、认真、坚韧、公允都是一样的,对文学和编辑事业的热爱也是一样超乎寻常。他们必将让南国这株文学的大树长得更加苍翠伟岸。

每到夜晚我赶写稿子时,在城市的一隅,红豆人的奔忙也没有停歇,他们的汗水不会白流。他们走过的路,经汗水浇灌,葱郁一片。在春意常在的绿城南宁,《红豆》发出最美丽的枝芽,结出最美的相思豆。

责任编辑   练彩利

猜你喜欢
绿城红豆爱好者
南国红豆发新枝
Untranslatable Cultural Experiences in Metaphor
蝴蝶爱好者
帮灰姑娘数红豆
直播答题爱好者
“终破千亿,实现夙愿”的绿城中国
肉食爱好者福音 黑蒜露笋煎焗鸡脯
相思湖
小小书画廊
相声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