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时代下我国电影工业发展路径分析

2022-05-27 14:08刘慕聪
戏剧之家 2022年15期
关键词:融合

张 琦,刘慕聪

(北京电影学院 管理学院,北京 100088)

网络媒介以其超强的整合能力将所有形态的信息汇合,又在新技术加持下,以低时延加快大众获取信息的时间,大大降低了人们搜集信息的成本。在这个意义上,它加速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各类媒介的相互合作。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共同影响下,各种事物日益融合,包括媒介融合、产业融合、信息融合等,电影业也借助跨国合作、跨界等进行多维度发展,“大电影业”的衍生价值不断显现。由此可见,融合时代是一个发展壮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所有的边界都在被逐渐打破,产生新的聚合,电影产业需积极推动形成新的融合范式,进行产业变革和工业流程再造。

2021 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蝉联全球第一,但观影人次下滑,电影生产和影院建设速度放缓,特别是动作片、科幻片等体现工业水准的电影产品供给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电影产业虽然在人口与观影需求方面占有优势,但在其他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即使银幕数、票房超过北美,我国电影产业还需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俗话说,“晴天修房子”,现阶段正是我国电影产业提升自身工业体系的好时机,我们需发挥融合时代的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系统化、生态化的电影工业之路。

一、电影生产

(一)制片流程化

制片即影片的生产,它把控着电影产业生存的根本——电影产品,它的管理关系着电影产业发展的健康程度。目前,我国制片项目管理工具基本都是Excel 表格。剧组是一个临时性的庞大组织,其在短时间内召集的几百甚至几千人背景不一,工作习惯不一,受教育程度不一。Excel 因使用普遍、上手简单成为我国剧组统一使用的交流工具。但它不系统,这体现在剧本、分场景表、人员、财务等多个文件数据需人工输入,加上计划进度不断更新等因素,如有修改,信息不能自动同步多个表格,制片人每天需花费大量时间整理、修改各个配套表格。

近年来,数字化制片管理系统软件已经问世,可是由于Excel 使用普遍、上手简单,大家不愿意放弃这个简单工具,再花时间去学习一个新的技术工具,这增加了制片流程数字化系统工具的推广难度。在融合大背景下,信息快速扩散,电影制作各环节更需提高沟通效率,制片管理系统能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将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交给机器智能之后,制片人可以获得更多的时间,从而进一步思考、协调其他工作。

除了完成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制片管理系统旨在将制片过程系统化,其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自动化优势,技术赋能,自动根据剧本生成顺场景表和分场景表等,将各类数据可视化,且项目数据自动同步、实时共享,方便各部门把控时间、质量;二是智能把控优势,高效管理,在统一的平台上利用实时在线技术将剧组标准流程传达到各个部门,在统一的标准下执行摄制计划,确保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预算和实际支出把控智能化;三是机器记忆优势,在系统内生成可一键使用的模板,不断提高整体制片管理质量。

(二)内容类型化

在有了成熟的工厂和流水线之后,北美的大制片厂开始研发足够吸引人的“配方”,其从观众反馈中发现,总有一些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能够得到大家的喜爱,于是,大制片厂发掘、总结了类型电影创作公式。从这里可以看出,类型化体现了工业生产的逻辑,这是电影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分析2021 年上映的国产电影可以发现,数量方面,青春和喜剧类型电影仍然占据主流;票房方面,战争和喜剧类型电影是主要的票房来源。喜剧电影整体上因门槛低而质量参差不齐,但如果电影质量佳,票房不会差。这一是因为喜剧电影制作成本低,二是因为喜剧电影本身就拥有大基数的观众群。电影从业者可以深耕喜剧创作的套路公式,在笑料及噱头的设置、类型演员的培养上下功夫,与金融机构建立稳妥的合作关系,方便日后生产低成本且高质量的喜剧电影。

电影从业人员还可从中国特色文化入手,生产类型化电影。比如,武侠电影传递中国侠义精神和家国情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电影的国际形象。电影从业人员可基于中国的历史,创作具有强烈中国元素的类型片,表现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和行为体系。武术在武侠电影中并不仅仅是一门表现搏击的技术,其展现的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哲学观念,融合了古老的东方美学、山水意境和儒家思想。电影从业人员在香港武侠片、功夫片的基础上,加入更符合现代传播特性的元素,可生产如《绣春刀》系列的新派武侠片。由此,我们可以总结一系列新派武侠片的拍摄技巧,如推轨变焦,通过单纯由镜头运动和变焦带来的效果,传达武侠中的功夫气场;低角度仰拍,传达紧张感,让观众和电影人物感同身受;快速摇摄,表现刀光剑影的场景和人物走位等。

另外,在中国特色类型化电影发展中,可加入方言元素,强化地域特点。

同时,我国电影从业人员也需加强科幻、动作等类型影片的创作,综合来看,我国上映的国产电影中动作片占比很少,观众的观影需求很多靠进口片补给。

(三)IP 产品化

电影从业人员要加强项目的长线规划和开发。ⅠP 具有三个关键特征:“一是它需经过市场和时间的验证,存在形成长期消费行为和消费期待的可能;二是它本身就凝聚并沉淀了用户的情感和文化价值,而不是因商业炒作等引起关注;三是它具有跨媒介能力,通过不同主题的接力创造,不断创新,共生形成具有产业价值的文化产品。”基于这三点极具开发价值的关键特征,本文提两点建议:

一要树立系列影片开发意识。系列电影是母本故事、元素的延续,具有相同的艺术符号和情节设置,因此,它既是ⅠP 商品化的一种开发形式,也体现出工业流水线的运作方式。截至2022 年1 月,我国电影票房榜中排名前20 的电影有13 部是系列电影(见表1),由此可以看出,系列电影的票房收益和市场潜力非常不错。但是,我国目前的系列电影产品大都是在电影母本成功之后才开始进行第二部的创作,这也是我国系列电影鲜见连续高水准发挥之作的原因之一。

表1 中国电影票房Top20③

二要借助互联网资源。ⅠP 在互联网的加持下焕发新的生机,中国的电影公司需抓住“互联网+”这一风口,搭建ⅠP 创意、文本、立项、创投、数据分析、成熟电影剧本、电影成片、电影衍生品的体系化业务架构,构建游戏、音乐、短视频、媒体宣传矩阵等立体化协同平台,融合发展。中国的电影公司在项目立项之初,就要着手对该ⅠP 进行长线规划和开发,考虑后续播放和版权交易路径,打造ⅠP 交易平台,此平台需兼顾评估、议价、多方交易等功能。

(四)人才阶梯化

在融合大背景下,电影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我国要培养更多的新型人才适应电影创新发展的趋势。一要培养高素质、注重社会效益的影视人才,2021 年,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国家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也出台相关政策,开展文娱行业治理工作,各级各部门一系列监管“组合拳”旨在营造天清气朗的文娱领域风气,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中要以“爱党爱国、崇德尚艺”为本;二要培养跨领域复合型人才,影视、金融、教育、社会等多学科要适应融合趋势,夯实人才专业基础,开拓其业务视野,培养其创新精神;三要形成阶梯化培养体系,扭转人才断崖现象,建构顶级专业院校、综合类大学、职业技术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培训机构等多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纵观我国电影人才现状,在管理体系上,我国缺乏人才队伍培养的系统性和科学目标,未能有效运用行业资源,因此,人才培养阶梯化方案势在必行。

融合时代下,还应注重网络电影创作人才的培养。我国要着重培养创作者将网感融入电影文化,创作出符合网络传播特质的影视作品。近年来,“爱优腾”三大平台持续加码,发布多项激励计划,争夺头部作品,力争培育更多网络影视精品。背靠互联网资源整合的强大优势,网络电影拥有足够大的市场潜力,在疫情背景下,网络电影也赢得了资本的目光。我们有理由相信,融合时代下网络视听将不断完善产业机制,成为电影工业化的主力军。

二、电影市场

(一)融资多元化

在电影市场上,决策者的每一步都应是有效的经济部署。决策者要推进电影行业与金融行业深度融合,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构建组合式、结构化的投融资体系,助力电影资金运作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效对接。

结合互联网金融优势,开发多渠道的投融资路径,降低影视公司融资成本。这方面的经济战略在于配置整个产业链支持电影业的融资。电影行业是一个投资风险非常大的创意行业,为了保证进入电影行业的资金源源不断,政府和行业协会要花很大功夫宣扬、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建立诸多规制,如项目股权的资金要存放在第三者保管的资金账户上;银行系统要对电影产业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开发健全的融资机制,如版权预售、拼盘基金、过桥贷款、广告植入和衍生品开发等,保证资金灵活地进入电影这个高风险行业。

我国目前需补充完善影视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并购、ⅠPO 上市及再融资、电影基金、版权融资、企业债券等融资模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海外资本,还需构建具有前瞻性、可供量化的市场估值模型,利用互联网融合、整合的功能优势,尽快在网站系统推出价值评估模块且确保其能供银行、保险公司等多类金融机构使用,以便影视机构有效计算市场回报率,拓展中国电影金融的理性发展空间,降低投融资风险。

(二)宣发前置化

伴随互联网带来的商业模式的改变,借助互联网技术,电影宣发策略要更加有效精准,在这个背景下,在制片时要贯彻全流程宣发思维,将营销前置到创作之初,深度挖掘影片的宣发空间,释放影片传播潜力,衔接产业链。

“营销先行”可以在前期就解决好衍生品开发这一重要问题。一条完整的电影产业链,70%~80%的利润来源于周边产品,所以要将衍生产品开发这一环节前置到作品设计之初,比如电影从业人员要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材质才能既贴合形象又价格适中;怎样设计才能凸显或增加产品的功能;怎样使产品的外观与电影形象融合;怎样增加产品的收藏价值、情感价值和文化价值。如果没有前置,那么影片前期策划阶段和后期衍生品开发阶段会产生断裂,两者过于独立,限制后期衍生品开发。同时,在影片策划之初完成品牌和衍生品开发的授权,可使电影制作公司获得合作商的投资,减少资金压力。

宣发前置化还可最大程度减少盗版冲击。在山寨和盗版的投机者未做出反应之前,抓住产品上市和销售推广的有利时机,快速占据价格与品质优势,可最大程度减少盗版的冲击。

表2 电影宣发前置化的重要工作节点

(三)链条整合化

产业整合是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保障,其聚合共振,弥合裂隙,提高电影产业的附加值。以万达为例,它围绕电影产业延伸业务,在青岛兴建东方影都,为电影提供拍摄场地;成立万达影业,并购传奇影业,万达院线从此不愁没有片源;为了解决影片宣传、售票和影评等一系列问题,万达打造了五洲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全资并购时光网;影片上映之后,万达推出电影周边产品,获取更多盈利渠道;万达还收购了AMC 院线,以便进军国外市场。万达在投入电影产业的过程中实现了纵向一体化,向产业上下游同步延伸,将市场谈判机制内化,取而代之的是内部行政机制。这样一来,影片从拍摄到销售周边产品中间的一系列环节产生的交易费用都得以节约,还能有效降低院线资产专用性带来的种种风险。这顺应了融合时代趋势,有效整合多方资源。

整合产业链条可通过开发相邻领域、连锁化经营、标准化建设、企业扁平化管理等方式进行。目前我国电影产业链不断整合,但异业勾连程度较低,链条整合不仅要涉及互联网、电视、游戏、音乐等领域,还要加强与旅游、制造、餐饮等行业领域的合作。

(四)市场国际化

一要重视电影节窗口。迪娜·尤尔丹将电影节描述为“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的工业节点与跨国文化交流的节点”,电影节在电影工业和国际化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商业发行体系不同,电影节的多元化定位为不同类型的影片营造了不同文化氛围的传播场域,是推动国家民族文化交流的最有氛围感、最有信息价值的平台。

二要引入国际化工业标准生产,降低进军海外的成本。电影国际化标准生产主要指电影制作、发行的一般流程和工作方式。可通过合拍来观察并学习国外有效率的生产制作方式,但不仅仅是学习,合拍也是把我们国家成效良好的电影制作模式推广出去、试图引领制作习惯的过程。

我国电影在场景设置、制作技术、拍摄水平等方面,基本上可与国外发达电影工业比肩,“走出去”需要解决的最终难题是文化障碍。因此,三要着力学习数据分析系统,通过技术挖掘全球观众情感,挖掘在国外影响较大的电影比如《卧虎藏龙》《霸王别姬》《英雄》等影片的全球观众情感点,利用世界文化多样性,有意识地寻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框架下的文明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创新。

总之,融合时代的中国电影要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等重要力量,承担起时代使命,讲好时代故事,使中国电影工业化迈出重要一步!

注释:

①艺恩数据.2021 上半年中国电影市场报告[EB/OL].https://www.endata.com.cn/Market/reportDetail.html?bid=7da20304-65d1-450e-b97c-116a7b1c05fb,2021.

②瞭望智库.面向高质量的发展:2017-2018年度IP 评价报告[EB/OL].http://news.china.com.cn/txt/2018-10/25/content_68089109.htm,2018-10-25.

③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APP.

④李然忠,胡慧源,孟娜.电影产业链的构建、整合与资源配置效率——以万达电影产业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6,(12):165-169+175.

⑤Dina Iordanova,Lecture on Film Festival Studies,China Film Archive.2016.11.23.

猜你喜欢
融合
两个压缩体融合为一个压缩体的充分必要条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宽窄融合便携箱TPFS500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融合的工业
“四心融合”架起颐养“幸福桥”